第七十八回 情可悯

从阳筠进门起,姜华便借着换热茶躲了出去,一来方便他二人说话,二来,他自己也有事需要想想清楚。

太子殿下的脾气姜华十分了解,恐怕不能容他再在身边了。

姜华觉得自己没错。

他本就是皇后身边服侍的,因太子移居东宫,他才跟着出来,对皇后钱氏的主仆之情从来都在。

后来看着太子慢慢成长,太子的喜怒哀乐都有姜华陪着一起,他愈发体会到太子的不易,因此为太子劳心劳力,毫无怨言。

除了妥善安排衣食住行,连朝争的烦心事姜华也能私下议论两句,久而久之,姜华对太子的诚意超过了其对皇后的忠心。

也因如此,他瞒下了尚未圆房一节,不想害了阳筠性命,令殿下过得辛苦。

可是阳筠毕竟无用,在太子大业上没什么助力——不过在百姓中有些名望而已,在朝局变幻中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殿下从未如此在意哪个,从送焦尾琴起,眼看着太子在八凤殿门口数次徘徊,姜华觉得太子有了软肋。

他想太子做个千古帝王,不想他被人拿捏。

卫良娣往外递消息之前,姜华已把太子动心的事告诉了皇后钱氏。钱氏原本大怒,对阳筠欲除之而后快,及发现卫氏也十分在意阳筠,这才罢了手。

姜华不懂钱氏的诸多想法,但他相信,阳筠迟早要被钱氏女替换掉。

直到武承肃要替阳筱谋门好亲事,姜华才又坐不住了。

他知道拉拢一个擅长带兵的王爷对未来的天子来说有多重要,只是把宝押在才冒头的武承思身上未免太过冒险。

宁可无视其勃勃野心,相信不倒的钱氏一族,姜华也不能任太子谋划,由着太子费劲替阳筠打算。

太子殿下这是在拿自己的基业赌,换阳筠的通天大路。

姜华便拿自己的性命去赌,把太子的打算告诉了钱氏;而钱氏为了娘家,把事情告诉了武岳。

武岳的心思则简单很多,天下以后必然是儿子的,只是在他活着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人有能力和他分庭抗礼。

众人为着各自的心思,硬是弄出一个武承训来。

阳筠委婉提起中秋宴宁王的反常。

“我瞧着宁王叔一言不发,陛下也视而不见,还以为是我多心,如今看来竟蹊跷得很,也不知是否与亲事有关。”

“宁王叔平日话最多,且时常不分场合,该说的,不该说的,统统说得出口。”武承肃略皱眉,“那日|我也纳闷,当时以为或许他府中有事,如今看来确实古怪。”

阳筠抿了抿嘴唇,试探问道:

“只是不知宁王叔闷闷不乐,究竟是因他其实不满意筱儿,却于彼时已得了皇命,还是求筱儿为媳被父皇拒绝,可有望查清楚么?”

“查清倒也不难,不过需要些时日。”武承肃低头思忖半天,缓缓摇头道,“按说不会因为对婚事不满。若父皇早与宁王叔谈及此事,不会等着我要提承思,才忽然拿承训挡着。”

阳筠略一想也觉得有理,但还是心中难安。

见阳筠锁着眉,武承肃柔声安慰道:

“恐怕还是宁王叔自己有甚不如意,父皇当时只能对其视而不见,后正巧碰上此事,便打了承训的主意,权当弥补了宁王叔,能将一箭落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武承肃说着,又提起告密之人。

阳筠心中有数,虽怨姜华多事,却不得不佩服其忠肠,唯恐武承肃处置不当,伤了身边服侍的心,再三劝说后,武承肃才答应暂不打发姜华。

他也知姜华忠心,只是不能容忍其蔑视太子妃,更不能容忍自己身边的人吃里扒外,即便另一边是自己的母后。

既然跟了他,只需要效忠便是,需要的时候出出主意,毕竟旁观者清,不需要的时候,好好服侍着也就罢了。

他容不下一个仆人自以为是,质疑他的决定不说,还擅自行动。

姜华的眼光只在朝局,不在天下。

武承肃提议阳筱与武承思联姻,其实有三分冒险是为阳筠,另外七分可都是为自己打算的。

他需要钱氏一族作支撑,却不想跟父亲一样,永远被妻族钳制。他又需要兵权稳当,外姓人带兵固然不可,同宗的王爷没有更牢固的关系,他也信不过。从长远看,扶植阳筠本是好事。

然而武承肃不得不承认,阳筠的话也有道理——阳筠讲“过可议,情可悯”,说姜华无论是用心还是结果,均无甚错处。

错只是他擅动而已。

武承肃果真暂时按下此事。

姜华忐忑半日,却不见太子有何举动。

他早做好了一切准备,或罚或遣,姜华也都不后悔,没想到殿下什么都没说。

晚膳后,崇文馆里,依旧只有武承肃和姜华。武承肃把阳筠求情的事说了,姜华面色微动,口中谢恩。

武承肃见了皱眉。

次日,武承肃便以“试探无果”为借口回了武岳。

“太子妃倒没说不可,只是说二王主从小舞刀弄枪,高阳国主一直想给她寻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夫婿。”武承肃一脸坦然,毕竟这是事实,“儿臣以为,承训怕不能合高阳国主之意罢。”

岂料武岳哈哈一笑,道:

“非要带兵打仗,承思倒是个好的,只是毕竟不是世子,配不上人家二王主!”

不等太子提议人选,武岳先把武承思否了,又继续道:

“你宁王叔平日看着不求上进,年轻时倒也领过兵,打过大大小小十数场胜仗。承训如今只是碍着世子的身份,不好学人家领兵上阵罢了,家学渊源可是有的!”

武承肃只能沉默:他总不能说世子出身的武承训,不如一个只有公子身份的堂弟吧?

武岳也不拖延,大手一挥,道:

“这事就这么定了,成与不成总要试试。依朕看,你宁王叔倒有十分诚意,亲自来求朕数次,断不会亏待了二王主的!”

见武岳分明早有主意,不过走个过场,还先出言把自己的话堵死,武承肃心知此事确不简单。

恐怕宁王根本没看上阳筱。

而武承训从不忤逆父亲,阳筱若真的嫁入宁王府,想要安身立命,自己的夫君是指望不上的。

至于宁王妃,实是个再平庸不过的人,武承训的性子倒有五分像她。

他只盼着阳曦不答应便好。

武岳行动很快,没几日便派了重臣去高阳求亲。

大约过了一月有余,求亲使到了高阳,递交了国书。

阳曦看着那国书,气得几乎要升天。

第二六五回 伤心人第一三八回 形于色第九十九回 意难平第七十九回 鲍启勋第四回 听水榭第二八二回 风萧萧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五四回 瓮中鳖第一五三回 推隐情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二七六回 糊涂人第二七四回 诚可鉴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一七一回 怜同命第一九九回 枉心机(三更)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一四八回 强支撑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六七回 贪成痴第二四七回 欲语难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一七五回 毋擅动第二九零回 绵里针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一回 阳氏女第一六零回 言弃德第二一零回 衍腌臜(三更)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七十回 难言隐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二九五回 三宝殿第二零八回 窥天机第三三三回 英魂销第二九五回 三宝殿第一四七回 延福宫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二三一回 愁无奈第六十一回 想当然(补加更)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八七回 参差影第三回 白纻舞第二六一回 计深远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十五回 苦纠缠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三二二回 丽正殿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三四一回 承母训第一五三回 推隐情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三四二回 悔无用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百拾一回 怨悲欢第七回 丹青阁第九十二回 无退路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五零回 一传十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三十七回 三分话第一四一回 退为进第一零九回 与君知(二更)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二六五回 伤心人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二一七回 且宽怀(三更)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二十七回 鎏金炉第二一三回 讲旧闻第七十七回 难间界第一零八回 恋绣衾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第一九二回 量进退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二三五回 悔曾经第二六八回 勤探问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