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好事

沈家近来确实过得颇为舒心, 且好事将近。

连玉翘在屋里做针线,做几针, 就有些心神不定地停一停。青螺端了盏红枣桂圆茶来放在她手边,笑道:“姑娘再不紧着些,这盖头都要绣不完了。”

连玉翘低头瞧瞧手里的针线,她绣的是一块五彩鸳鸯的盖头, 大红缎子上,一对儿交颈鸳鸯初见雏形, 只是那些五色羽毛绣起来还要费些力气, 想想沈家与陆飞议定的婚期,果然是要抓紧着些。

青螺笑着坐下, 拿起一件衣裳来缝。这是给陆飞的叔叔婶子准备的针线。虽说陆飞已然另立门户,时下风俗, 叔婶仍旧是长辈,总要备些礼的。不过冲着陆飞叔婶对陆飞的态度, 青螺也不让连玉翘费心费神地赶针线,自己给他们做两件衣裳就成。横竖她的针线也很是不错, 且跟连玉翘十分相似。

“青螺——”连玉翘咬了咬嘴唇, 低声道, “你说, 这, 这成不成……”

“什么成不成?”青螺既叹且笑,“我的姑娘,你这又是想什么呢?那陆小旗——不, 是陆总旗——若是人品不好,大将军万不会给姑娘提的。再说,人姑娘不也见了吗?”她也瞧了的,看着也是端端正正的模样,且就盐官镇那一回,就从小旗升了总旗,虽说这总旗如今还算不得什么,可日后少不得还会再升。

这种事儿,青螺心里清楚。陆飞若跟她家姑娘成了亲,日后但有机会,沈大将军自然会提拔他。这也不须什么徇私舞弊,有时就是如此,有机会和没机会,结果相差天渊。陆飞能在盐官镇那一役里斩首六颗,可见身手是极不错的,只要沈大将军多给他几次机会,何愁日后不发达?

连玉翘不自觉地又捻着手里的针线:“我是说,他,他不在乎我的——”

青螺立时便道:“姑娘可别再说那话了。这不明摆着么,表少爷和少奶奶才说给姑娘相一相,陆小旗就立功升了总旗,若这世上克夫都是这般克的,怕不人人都要抢着克夫了?”

连玉翘虽是满腹心事,也忍不住笑了一下:“你这话说的——我只是怕,他家里叔叔婶婶心中不愿……”

青螺嗤笑:“依奴婢看,他们定是不愿的。”

连玉翘一怔,脸色便有些不好:“为什么?”

青螺冷笑道:“自然是因为他们不愿陆总旗娶到这般好的媳妇儿呗。若他们对陆总旗好,如何会拖到这时候都不替他张罗亲事?陆总旗又何必自家里搬出来?”

不过要说,青螺倒觉得这也不无好处:“又不是正经公婆,以后姑娘只要与陆总旗一心一意过日子,管他们呢。”青螺晓得自己姑娘胆小,又补了一句,“姑娘连骑马去卫所搬兵的事儿都做得,难道还怕过日子不成?”

连玉翘抿了抿嘴:“倒是经了那事儿,就觉得别的都不算什么了……”

“表妹这说的是。”许碧掀帘子走了进来,正好听见连玉翘的话,“我早说表妹是能干的,日后就拿出这胆气来好生过日子,但有什么委屈,这不是还有你表哥么。”

说到亲事,连玉翘不免有些羞怯,抱了许碧的手臂小声道:“表嫂,我心里终是有些慌……”虽然许碧年纪比她还小些,但许碧处处都能做主,连玉翘不知不觉地便有些依赖。

许碧拍拍她的手,笑道:“女儿家,说到要嫁人都有些慌的。当初我从京城嫁到杭州来,这千里迢迢的路,心里也是没底儿。只是自己把定了主意好好地过,用不了三五个月,家里诸事熟习,你就不慌了。”

一样的道理,青螺讲了,连玉翘就仍觉心里惴惴,待许碧说过,就仿佛什么圣旨纶音似的,心里安稳许多,点了点头,又指了两匹料子和一对簪子道:“这是二表嫂给我的。”

说到董藏月,许碧也觉得这姑娘真是不错,沈夫人虽则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这挑儿媳妇的眼光倒很是不错。

董藏月虽是四品官员家里出来的女儿,却不是那等娇生惯养的,行事也大方妥帖,就说给连玉翘的这份儿添妆就颇为体面,料子就是今年苏州新出的织锦,一匹是鲜亮的海棠红,一匹是素净的豆青;簪子则是累丝镶珠的,珠就是太湖湖珠,个头儿不大,光泽倒是不错。

连玉翘嫁的是个总旗,就算日后有前途,眼下却还只是个小小武官,太贵重的东西也不相宜。就是沈大将军给她备的嫁妆,也是拿大头去置了个小庄子并一个铺面,好叫连玉翘手头有个进项,并不在那些首饰衣料上花太多银子,家俱更是老榆木的,并不用什么酸枝黄花梨之类。

董藏月给的这份儿添妆,宋锦是好的,合着连玉翘娘家这边的身份;那簪子则精致新巧却不算多贵重,连玉翘出嫁之后,有什么应酬的场面戴上,既不超了身份,又不显寒酸。

单这份添妆,就能看出董藏月做事周到,且真是用了心的。许碧不禁夸道:“弟妹是个妥当的人。”听说如今跟沈云安也很不错,小夫妻两个,不说如胶似漆,也是你敬我爱,沈云安晚上读书,还常有红袖添香哩。

连玉翘笑道:“二表嫂人也亲切。”说完了,又抱住许碧手臂,小声道,“我还是最喜欢表嫂。”

许碧失笑,心想连玉翘若是能把这股子撒娇劲儿拿到陆飞面前去使,不愁过不好日子。

连玉翘跟许碧说了一会儿话,心下觉得安定好些,便想起别人来,问道:“婷表妹怎样了?昨儿我去看她,说着了凉,吃了药睡下了……”连玉翘也就没进去。沈云婷亲事未成,她却是明年就要出嫁的人,若硬是要见,倒怕勾起沈云婷的不快。

说起沈云婷,大概如今沈家就只有这么一桩不喜庆的事儿了。

“天气冷,婷儿上回病那一场,身子还有些弱。郎中来看过,说等开了春天气转暖自然就好了。”许碧说着忍不住就想叹口气,其实哪是身子弱,郎中都说了,就是心思重,歇不好,郁结。

沈云婷与香姨娘说的话,辗辗转转,还是一字不差地落到了许碧耳朵里。许碧听了,也唯有叹息而已,大约沈云婷这病,一半是因着梅若明,一半却还是因着香姨娘吧。

从连玉翘院子里出来,许碧想了想,还是决定去看看沈云婷。她去过两次,沈云婷都说病没好没见人,自从她打盐官镇回来,因为脸上带伤不能见风,也就没怎么出自己院子,算一算,这都好久没去看过沈云婷了。

因着连玉翘屋里的欢快劲儿,就越发显得沈云婷这里静得有些教人不自在。宝梨在小厨房看着熬药,宝杏见许碧来了,顿时就要落泪:“大少奶奶来了,您劝劝我们姑娘吧……”这会儿她真是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她就不该把香姨娘跟沈大将军说的话告诉沈云婷。

沈云婷已经在屋里听见许碧的声音了:“大嫂来了?我这病还没好,大嫂还是别进来了。”

她话没说完呢,许碧已经进屋了:“你这又不是病,难道还能过人?”

沈云婷瘦了一圈儿,脸上肌肤还有些斑痕,颜色倒是已经褪做浅黄,看起来再过些日子也就看不大出来了,只是皮肤有些粗糙,怕是只能慢慢地养了。

许碧端详了一下:“妹妹这脸好得多了,珍珠粉倒是甚有效的。”

沈云婷苦笑了一下:“其实又何必浪费这些好东西……”

“这是什么话呢。”许碧径直在她床边上坐了下来,“东西本来就是让人用的。我这不是也用着呢吗。”她脸上那条刀伤,在愈合之后用了特制的什么珍珠白玉膏,还真管用,这会儿已经只剩下淡淡一条粉红色,稍微扑点脂粉就看不出来了。郎中还说,再用上几个月,管保不留痕迹。

女人嘛,哪有不爱惜自己一张脸的,就是沈云婷,病成这样,其实这珍珠粉也没停用。这会儿听许碧这么说,眼圈不由得微微一红:“我哪还有脸皮出去见人呢……”

“又胡说了。”许碧轻轻打了她肩膀一下,只觉得那尖尖的肩胛骨都有些硌人,“你好端端的,没做一件亏心事儿,怎么就不能见人了?你才多大,遇着点事就这样心窄,硬把自己弄成这副瘦骨支离的模样。不是我说,你只为了姨娘愁成这样,就不想想大将军为你还发愁呢。那军营里头多少事儿,大将军忙正事尚且忙不过来,你还要添乱,可是不孝。”

宝杏在旁边听大少奶奶这么不客气,脸都白了,生怕自己姑娘受不住。可大少奶奶还在那里说呢:“前些日子你病着就算了,如今这都好了,也就不该总在床上躺着。这久卧伤气,尽是躺着精神怎么会好?这会儿脸也不怕见风了罢?不说别的,第一那射箭的事儿该重新拾起来,第二连表妹明年就要出嫁,你也该帮着做点针线。”

宝杏简直急得都想跺脚了。自己姑娘就是在亲事上出了毛病才弄成这个样子,大少奶奶偏提表姑娘的亲事,这不是哪里疼就戳哪里吗?

谁知大少奶奶这么噼哩啪啦的一通,宝杏就瞅着自己姑娘脸上居然有了活气,不是原来那仿佛戴了个面具似的死气沉沉了。宝杏还在惊讶,就见自己姑娘抱了大少奶奶的手臂,眼泪也下来了:“我还当嫂子生我气了……”

“你这傻丫头。”论年纪,许二姑娘比沈云婷还小一点儿,可在许碧眼里,沈云婷就是个高中生而已,“根本不关你的事,我哪会生你的气。还不是你,嫂子来了两趟,你都把嫂子堵在门外头。今儿要不是我硬闯,怕是还进不来呢。”

沈云婷不免有些不好意思:“我,我是觉得对不住嫂子……我心里,真是堵得难受……”

要说香姨娘干的那屁事,许碧不生气是不可能的。都已经叫沈云殊去细细解释过了,居然还认定了是她挑唆沈云婷选梅若明的,真是不可理喻!要不是看在沈云婷的份上,许碧真不能跟她算完。本来打算把梅若明得了官的事儿叫人透给香姨娘的,后来想想沈云婷,还是罢了——万一香姨娘再跑去沈云婷面前念叨,可不又给沈云婷添一重烦恼么?

许碧其实也没想到沈云婷竟然对梅若明如此上心,但既然现在亲事已经作罢,沈云婷再惦记梅若明也只是徒增伤感,且对她今后的亲事不利,所以还是忘记的好。

许碧便不提那些,转头给了宝梨一个银锞子:“去厨房,问问可有那些磕了碰了的碗碟,或粗瓷的也好,拿些过来。”

宝梨莫名其妙,但也转身去了,不一时提了一食盒大大小小的碗碟来,有几个是磕碰了,不好再往桌上摆的,余者倒都是厨房下人们用的粗瓷饭碗之类——宝梨是拿了银子去的,自然有人奉承,巴不得把自己的碗送上呢。

连沈云婷都不知许碧何意。许碧拿了个碗递给她:“摔。”

主仆几个都瞠目结舌。许碧自己先拿一个碟子,啪一声摔了八瓣儿:“既觉得心里堵得慌,摔点儿东西也能撒撒气。那贵重的就算了,这些粗笨不值钱的,摔了不心疼。”

沈云婷满腹心事也不由得想笑,试着把手里的碗往地上一摔,只听噼啪一声脆响,也不知怎么的,果然觉得心中舒畅了些。

于是,一时间只听屋里噼哩啪啦响成一片,一食盒的碗碟都摔了,满地碎瓷,沈云婷自己倒觉得确是发散了好些。

其实她一直抱病的最大原因还是香姨娘。丢了自己挑的亲事,偏生还是亲娘干的,实在是无处抱怨,可不是憋得难受么?这会儿发泄了一番,且看许碧还肯变着法儿逗她开心,显是真没因此恼她,精神便好了不少。

许碧看了也觉欣慰,跟她说了一会儿话,看着她吃了药又喝了粥,还叫宝梨等人把窗户开一开透透风,也让阳光进来照一照,免得满屋子药味儿都要捂得发霉了,这才从沈云婷院子里出来,往自己院子走。

这些日子沈云殊跟沈大将军都在军营里。借着海宁一事,父子两个趁机又把江浙的卫所收拾了一遍,清出不少为袁家所用的人,换了新人上去。

这种权力交替之事素来都不是好做的,即使如今手握兵权,沈家父子也不敢大意,故而沈云殊连个假也没有了,只能时常叫人往回捎个信儿,盼着年前能把这些事理明白了,好放心回家过年。

沈云殊不在家,许碧也就不急往回赶,还打算去逛个园子。

别看这会儿都十月底了,江浙暖和些,沈家园子里的木芙蓉还开得正好呢。虽说这种花算不得什么名贵花木,许碧倒是喜欢它开得热闹,遂溜达过去准备观赏一下,没想到还没到跟前呢,就见一个人影在花间站着,正恨恨地扯着枝头上的花朵,扯了一地的落花。

许碧皱了皱眉,知晴已经道:“少奶奶,瞧着像是二少爷院子里的剪秋。”

剪秋听见动静回过身来,一见许碧便连忙行礼:“大少奶奶——”

许碧看一眼地上红红白白的花瓣,道:“这是出什么事了?”跑这儿来拿花撒气。

剪秋眉间全是郁气,口中却道:“并没有什么,是奴婢一时想事儿出神了……”

“没事就好。”许碧也没心思赏花了,淡淡道,“这些花也开不得几日,若要扯花儿,捡那将开败的扯才好。”剪秋却是偏捡开得正艳的撕扯,这棵木芙蓉眼见着都要被扯秃一片了。

剪秋脸上一窘,连忙答应了,目送许碧离开,也没了扯花的心思,深深叹口气,转身回去了。

昨夜刚下过细雨,园子里空气清新,地面却难免有些泥泞。剪秋在花树下站了半晌,当时出神不觉得,这会儿回了屋里才发现一双绣鞋都被湿了,只得恨恨再去换鞋。

剪春见她鞋上沾了许多泥,不由得哟了一声道:“你这是跑到哪儿去了?刚做的新绣鞋,可惜都沾脏了。”

剪春已经定下过年之后就出嫁,且嫁的是外头庄子上的管事,等成亲后也不打算再回府里做管事媳妇,这就等于是离了府里主子们,不在眼前伺候了。

因着这个,她如今把手里管的事儿都一一地交给了董藏月陪嫁过来的丫鬟小青,董藏月也特地允了她,只要在屋里自己绣绣嫁妆就好。

剪春原就不大往沈云安屋里去,得了二少奶奶的话,更是只在屋里不出去了。当然她也不是真的就只管绣嫁妆,只是沈云安屋里的事,她是半点不沾了,就是剪秋,如今只要出了这屋子,做了些什么她也不晓得。

剪秋如今虽已经是姨娘了,却一直没自己的屋子,还是跟剪春住在一起。当初她给董藏月敬茶的时候,董藏月就说了,等剪春嫁了,就把那几间屋子给剪秋住,故而此时,她两个倒还是住在一处,剪秋做绣鞋的时候,剪春也在眼前看着呢。

剪秋这双绣鞋做得极是精致,豆青色的底子上绣着一对儿并蒂荷花,一红一白,鲜亮娇艳。她做这鞋有多用心剪春都是看着的,此刻见这鞋子沾了泥水,也不由有些可惜:“你这是跑到哪儿去了?不是说去给少爷和少奶奶请安吗,怎么——”屋里哪来的泥水,难不成是被二少奶奶罚到院里站着了吗?

剪秋将绣鞋恨恨往床下一扔,道:“没什么,回来的路上踩到泥里去了。”

剪春看看她的脸色,没再说话。

剪秋翻身上床,向里躺着,只觉得胸口堵得慌。

二少奶奶嫁进来那日,她是知道两人不曾圆房的。

沈云安的事儿,剪秋自认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了,别看沈夫人爱这个儿媳爱得什么似的,沈云安却真不一定就喜欢。因此第二日,她就找了借口在二少爷和二少奶奶敬茶回来时等在院子门口,露了脸。

虽然当时被那个小青拉开了,可再隔一日,二少奶奶就叫她过去,当着二少爷的面儿喝了她的茶,让她过了明路,做了姨娘。

但这之后,事情就不那么顺心了。她虽做了姨娘,可因沈云安这院子不大,董藏月以不能委屈她为理由,叫她等着剪春出嫁腾房子,以至于她到现在连自己的屋子都没有。

从前做通房丫鬟的时候,她要伺候沈云安,都是往沈云安屋里去。可现在董藏月进了门,她还怎么往那屋里凑?难不成少奶奶在主屋,她在厢房伺候少爷?再没这个道理!可她又没自己的屋子,总不能把沈云安带到剪春眼皮子底下去不是?

所以,董藏月进门好几个月了,剪秋除了给沈云安端端茶倒倒水,再没伺候过他。这个姨娘,做得还不如从前的通房呢。

为这,剪秋没少私底下恨董藏月狡猾。可更让她着急的是,沈云安虽然新婚之夜未曾圆房,可这之后却跟董藏月越来越亲近了,虽不似大少爷那边蜜里调油似的,却也是一派夫妻恩爱的模样。

少爷和少奶奶恩爱好不好呢?剪秋当然不能说不好。可是这□□爱了,哪里还有她的立足之地呢?

这双绣鞋,剪秋是特地做出来的。因当初她第一回伺候沈云安,就穿了一双绣莲花的绣鞋,还被沈云安赞了一句,说什么足如莲瓣。这回,剪秋特意做了一双跟当初一模一样的鞋子,专门穿了去好叫沈云安记起从前的恩爱来。

谁知道她跑了一趟,还殷勤地伺候着两人用了饭,沈云安却从头到尾只顾着跟董藏月说话,竟没往她脚上看一眼。等沈云安去前头书房了,剪秋还挨了小青几句挤兑,才气得去园子里站了半天。

这样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剪秋正发愁,就听外头有动静,出门一瞧,却是小青在吩咐小丫鬟:“快去请个郎中来,少奶奶吐了。”

第18章 敬茶第168章 成亲第32章 态度第167章 孤注第29章 刺探第33章 庶女第154章 钟情第13章 获救第46章 途中第66章 剿灭第3章 嫁妆第152章 一见第158章 法事第89章 有喜第178章 遗言第172章 庆寿第130章 林家第88章 远见第114章 好事第25章 旧事第136章 拐子第31章 戏精第95章 归来第98章 良配第77章 说亲第38章 茶园第178章 遗言第75章 前程第110章 潮音第124章 意思第145章 相看第13章 获救第162章 法会第102章 召见第128章 次子第30章 行刺第78章 私赠第44章 舍身第149章 公主第112章 皇子第163章 小产第171章 做媒第131章 事发第46章 途中第52章 赏花第147章 名气第82章 及笄第60章 头痛第101章 死讯第170章 风暴第33章 庶女第41章 打脸第113章 姻亲第45章 应召第158章 法事第111章 绝患第41章 打脸第106章 成亲第109章 观潮第30章 行刺第40章 恶客第36章 挑拨第57章 舌战第147章 名气第100章 上钩第108章 揭开第174章 逼宫第1章 待嫁第95章 归来第42章 争功第1章 待嫁第170章 风暴第9章 求救第123章 抓周第94章 宫宴第140章 花朝第63章 府里第83章 我不第85章 谈心第112章 皇子第116章 花会第171章 做媒第95章 归来第4章 谈判第22章 谈判第39章 爬床第144章 野心第31章 戏精第43章 花宴第15章 婚前第91章 过年第79章 夜课第35章 春心第98章 良配第27章 私心第82章 及笄第33章 庶女第78章 私赠第98章 良配第36章 挑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