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风头

这一场大比, 沈云殊在京卫之中可是大出风头。

当然,他早在西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名气, 可那会儿他不是一直都在自己父亲手下当差么?总免不了有人觉得他是因为有父亲荫蔽,才能得了偌多战功的。就算经了江浙数战,还是有人这么想。

不过大比之后,就再没人这么说了。事实明摆着, 纵然是有父亲做上官能占得不少便宜,沈云殊的本事也是不容小觑。怪道说十七岁上就能做先锋将, 瞧瞧人家这手骑射功夫, 怕是跟北狄人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啦。

什么?你说他只长于骑射不善水战,所以在江浙立的战功很值得质疑?那好, 京卫指挥使在北海那边摆酒的时候,你去了没有?

摆什么酒?这不是沈佥事在大比里出了风头, 替京卫争了脸面,京卫指挥使高兴, 就在北海边上的入云酒家包了酒楼,把当日参加最后那一场大比的各卫所军官都请来了么。

当时就有两个不大服气的, 言来语去的就提到了江浙剿水匪的事儿了。结果呢?当时那位沈佥事就把酒楼窗户推开, 指着外头北海子的水道:“不然咱们现在就下去切磋切磋?”

说这话的人是云南卫所的人, 水性是有的, 可云南那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京城这会儿可是寒冬腊月哪!北海里头那水,有岸边水浅的地方儿,夜里都会结一层薄薄的冰了。

入云酒家这地方建得实在是好, 一座酒楼,一半儿探在北海水面上,这若是夏日里在此吃酒,将窗户一开,带着水气的凉风就穿堂而过,不用放冰山都十分凉爽。

冬天嘛,也不用怕。酒家自会备下炭火。上好的竹丝炭放在黄铜打造的圆炉之中,里头还搁把香料呢,薰得满楼都是暖香。再加上这酒楼中有上好的酒,尤其是自酿的梨花烧,开坛便香飘满室,入口还有几分甜意,到了腹中却如烧刀子一般,瞬间就会自内而外泛起暖意来。

这酒,文人们不大爱喝,嫌太烈,武将们却极是喜欢的。当时沈佥事喝的就是这种酒,大约是有了些酒意,沈佥事说完那话,没听见那云南卫所的百户回答,索性一步就跨过去,提着衣领就把那人从窗口扔出去了。

说起来那百户也是有些功夫的人,可也不知怎么的,在沈佥事手下竟像被提起了后颈皮的猫似的,连挣扎都没来得及,就从窗口翻出去了。然后沈佥事哈哈一笑,自己把外衣一脱,也从窗口跟着跳了下去。

下头那就是北海冰冷的水啊。一众武官们都被惊住了,酒也顾不得吃,连声喊着叫下去捞人。结果也用不着捞,等他们奔出酒楼到了岸边上,沈佥事已经拖着那百户从水里上来了。

那百户整个人都快被冻僵了。本来他在这等季节来到京城就怕冷,身上难免穿得厚了些,这一进水自然跟坠了多少石头似的。再加上水冷,他甫一落水就抽了筋,被沈佥事拖上来的时候当真是如同死狗,腿还在抽抽呢,被云南的同僚七手八脚抬进屋里,又是扒衣裳又是灌姜汤,好容易才倒过气来。

倒是沈佥事,豪迈地当场就把身上湿透的中衣一脱,只见蜂蜜色的肌肤裹着一身腱子肉,真个叫精壮。且那身上,长的短的深的浅的,足有十来处伤疤。单看这些伤痕,就晓得他那累累军功,当真不是浪得虚名。

有这么一出,那些武将们里头倒有大半觉得心服,便有些不服的,也不敢说话了,生怕也被扔到北海里去。于是,沈佥事继大比之后,再次一跃成名,狠狠在京城这些武将人家里风光了一回。

不过,出尽风头的沈佥事,回家之后就没有那么风光了。

“这么冷的天气,你怎么就敢往北海里头跳!”许碧恨不得抽眼前这人几巴掌。要不是时下讲究快过年了不能说晦气话,她简直就要骂人啦。

沈云殊整个人都浸在浴桶之中,被热水蒸得满脸通红,扒着桶边儿赔笑:“其实跳下去就上来了,也没在水里呆多久。再说,我下去之前,还灌了几口酒。”

许碧抬手就在他肩膀上打了一巴掌:“灌酒难道是什么好事?”酒精肝了解一下?

这一声清脆的声音直传到净房外头,刚刚送沈云殊回来的五炼九炼还没走呢,就听见这么一声,伴着许碧的责备,这一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外头的人自然就能猜到了。

九炼瞥了五炼一眼。五炼木着一张脸。两人都装做听不见,连忙就溜出去了。他们今晚都跟着沈云殊呢,若是大奶奶一会儿想起来,要问问他们是怎么伺候的就把人伺候到北海里头去了,那他们俩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许碧倒是压根没想起来要问他们两个的罪。沈云殊素来有主意,五炼九炼哪儿管得着他呢?

“这会儿是什么天气?院子里的水缸,早晨起来看看都是一层薄冰!”许碧气得没法儿说,只好又给了沈云殊肩膀上一巴掌,“你下水前还喝酒!若是在水里酒劲儿上头,怎么办?”酒后游泳,很容易出事好不好!

沈云殊连忙往水里缩了缩,赔笑道:“其实就喝了两口,就为暖身子的。以前在西北,这样的天气真不算什么。那地儿虽少见这么多水,可有那沼泽地,冬天那掺泥带水的,比这还冷呢……”

许碧一阵心疼:“实在打起仗来没办法也就罢了,哪儿有你自己还往水里跳的?现在年轻不觉得怎样,这寒气进了骨头落下病根,将来还不是你受罪!”风湿类风湿了解一下?老寒腿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本来身上就有伤,要再加上这个,将来不知他要遭多少罪了!

“王太医来了没有?”许碧一边说,仿佛就看见了沈云殊年老之时曲背弯腰的辛苦劲儿,转头冲着窗外喊了一声。

知雨忙答道:“已经去请了。”

“怎么还叫了王太医?”沈云殊吓一跳,“我这也没事啊。从水里一起来就先灌了一大碗姜汤,并没受寒哪。”

什么时候往水里跳一下,还要请太医了?当然,媳妇儿这么关心他,他是很高兴啦,可请了王平那个家伙来,多半又要吃药了。那什么,其实他真是很不喜欢吃药啊……

许碧压根不理他,把人在热水里狠狠地泡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拖出来,王太医已经来了。

自来京城就忙得要命,且也不好叫人看出来沈家与王太医的关系,故而沈云殊来了京城还没去看过王太医,今儿头一回见面就是叫人家来看病的,沈云殊也觉得有点不大好意思。

王太医还是原来那副把脸板得跟门板似的模样,进来先把沈云殊那张被热水蒸得红光满面的脸打量了一下,慢悠悠道:“沈大人看着也不像有病的样儿啊……”

沈云殊大为赞同:“我也觉得我没事,可家里媳妇非得请你过来……”

王太医翻个白眼:“显摆你有媳妇是不是?”

沈云殊刚哈哈一笑,王太医已经转向许碧:“既然是少夫人请我过来的,那请问少夫人,是要叫我开什么药呢?黄连汤要不要?”

许碧被他逗得一笑:“黄连汤就算了,祛寒拔湿的膏药,恐怕要王太医多开两帖了。”

王太医倒有些奇怪:“膏药?”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想起来要膏药了?

不过听许碧把沈云殊勇跳北海的事迹这么一说,王太医马上就赞同了:“少夫人说的很是!不单是膏药,还要吃几天汤药才好。这先把寒气去一去。例来冬病夏治,待明年天暖了,我再好好开个方子,仔细治到秋时,把这病根儿去一去才好。”

沈云殊瞅着许碧出去叫人准备东西,连忙拉了王太医一把:“如何还要吃汤药?你可别趁机坑我!”

王太医翻他一个大白眼:“别不知好歹了!少夫人说得对,你别仗着年轻不知保养,等过了五十岁,有你受罪的时候!我这里给你做几帖好膏药,大将军那里也能用,只是这汤药方子,不把脉不好用的。几时大将军若回京,你赶紧叫我过来把把脉,也好生治一治才是。”

沈云殊叹道:“膏药的事,我也想着父亲呢。他怕是要在江浙多留几年了,那边委实潮湿,他还有旧伤,正要好生治一治。不过我这里——哎,这汤药还非喝不可吗?”

王太医要被他气笑了:“不然我问问少夫人?”

沈云殊立刻怂了:“罢了罢了,你开来我喝就是,只是少加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好。”

王太医恨不得啐他一脸:“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良药苦口懂不懂?哎,说起来,我家药堂的郎中昨儿去一家人家看伤,说是家里公子不知做了什么错事,被打了板子。我怎么听说,那家人姓林,好像是宫里苏美人的什么亲戚呢?”

沈云殊嘿嘿一笑:“你消息何苦那么灵通?”

王太医又翻了个白眼:“当我愿意打听呢,这不是他家请了我家的郎中么。要不是因着皇上命我伺候明玉阁,我才不管这许多闲事。究竟怎么着,要不要我向苏美人透点消息?”

沈云殊沉吟片刻,道:“既然事都闹出来了,你去诊脉的时候略提一提也罢。也不必多说,只说你听到的事也就是了。”

王太医疑惑地看他一眼:“这事儿难道是你做的手脚?林家碍着你什么了?那可是苏美人的舅家,你打狗也看看主人面。”

沈云殊叹道:“我打什么狗,林家与我八竿子扯不着。不过是我媳妇儿怕他们生出些不大好的心思来,让苏美人动了气,才预先把这事儿挑出来罢了。”

林家正如王太医所说,是动了板子。

林捷卧在床上,脸色苍白。林大太太坐在床边,两眼红肿得跟烂桃儿一般:“你怎这般不谨慎,竟叫你父亲知道了?瞧瞧,瞧瞧这打的!你就不能服个软儿?”

林捷睁开眼睛,还是一脸倔强模样:“我春闱落第,只是运气不好,分到一个破败的考房罢了,与苏姑娘何干!我们两家还是姻亲,有表妹在宫里,这桩亲事有何不好?”

林太太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那考房虽破败,可相同的考房也有,一样住着这样的考房,也不是人人都病了。还是因着林捷正月里那次大病,又急着应春闱,不等这病养好就又日夜苦读,虚了身子。而正月里那场病,则是因他一连三天都出去看花灯,不小心着了凉之故……

这么想想,林太太不能不有些怨那位苏姑娘。

林捷为何正月里三天灯节都出去?就是因为苏姑娘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出门,所以林捷就每天都去苏家不远处等着,就为了苏姑娘出来看灯,两人能来个“偶遇”。结果等了三天,倒是偶遇上了,可林捷也着了凉。

这事儿,搁哪个当娘的身上,都忍不住要埋怨那个“小狐狸精”,而绝不会想把她娶进门当儿媳妇。更不必说那苏姑娘还说什么非进士不嫁呢。

“她这明摆着就是嫌弃咱们家呢,若是真心与你好,如何能说出这等话来?”林太太真是苦口婆心,恨不能儿子马上就醒悟,“你瞧瞧,自你落了榜,她可有来看过你一次?真与你好,如何会不闻不问?”

无奈林捷却像是牛角尖钻到了底:“她那般说,一则是她家里势利,她自己做不得主;二则也是知道我有这才华的——若不是运气不好,我原该能中的——明知我能中,这话自然说得。只恨我如今没中——她一个姑娘家,出门看个花灯尚且不能自主,又如何能来看我?”

“可如今苏家不允这门亲事啊!”林太太气苦,“且苏家已在给她议亲了。她若有心,就该等你下次春闱,如今,这可算什么呢?”自己这傻儿子,怎么就是看不清楚呢?

林捷却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她有什么法子?我若叫她等我春闱,空口白话就要耽搁她三年青春,这才是骗人呢。男子汉大丈夫,自然是我想法子去求亲才好。”

“可咱不是没透过话,人家不允啊!”林太太真是愁死了。

“娘,你得请媒人正式去苏家提亲啊。”林捷也急呢,“这三媒六聘,都少不得啊!你和爹爹都去,还有表妹的情面,苏家必会考虑的。”

“你爹他——”林太太又不知该说什么了。这事儿一捅出来,林老爷是勃然大怒,说儿子不守礼法,看起来还很想骂苏家姑娘一句不知廉耻,若说让他去苏家提亲,那是再也休想的。

至于说宫里苏阮的情面——呃,她还没有求得来啊……可是之前儿子病的时候,她为着叫儿子安心养病,撒谎说已经托人往宫里送信了,如今,这是叫她再承认自己是说谎么?可林捷这病刚好又挨了打,若是听了这话再病了如何是好?

林太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操碎了,好容易安抚了林捷睡下,到了外屋就见林抒还等在那里,已经困得直打瞌睡了。

“困了就去睡罢。”林太太看见女儿这样,也觉心疼,“你若再病了,娘可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我不会病的。”林抒抹了抹脸,“娘,哥哥怎么说?”

“他还是非要娶那苏姑娘不可……”林太太也是被逼无奈了,“还是往宫里送信罢。”

林抒想了想:“娘是说,去寻那沈少夫人?”

“不成!”林太太断然道,“那沈家消息灵通,若说与他们,说不得他们还要打听打听……”只要一打听,就知道苏林两家根本没定亲事呀。还是把信交给那清商的好,至少清商在宫里,不晓得外头的事。

“那……”林抒犹豫着,“咱们真要……”真要骗表姐吗?再说,表姐现在可是宫里的娘娘了,万一表姐一生气,让皇上治她们欺君之罪怎么办?

“哪会是什么欺君之罪。”这个,林太太就比女儿明白多了,“你表姐虽是娘娘,可不过是个美人罢了。若拿到外头来自是听着唬人,可在宫里头,那往上数还有婕妤、九嫔、四妃呢,离着欺君,那就更差得远了。且,听说皇上也没有偏宠哪个妃嫔,宫里最得脸的就是贤妃和袁昭仪,往下数还有皇长子的生母,你表姐……”既没听说有什么宠爱,又没有高位份,如今连孩子都还没生出来,哪里就在皇上面前有多少脸面了呢?

“就这么办了。”林太太也是被儿子逼得没了法子,“你表姐开了口,你爹爹也就没话说了。不然,怕他还要打你哥哥呢。”若是把儿子打出个好歹来,她还指望谁去?

就是给宫女捎信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事,林太太一边安抚儿子,一边自去宫门打听,忙忙活活的,才把信送进去,一转眼就到了除夕。

林家往宫里捎信的事儿,自然没能瞒过沈云殊,并且被他立刻告诉了家里媳妇儿,以将功赎罪——没错,自打他跳了一回北海,在京卫里虽然成了风云人物,在家里却丧失了许多威信和地位呢。

比如说眼下吧,今儿就是除夕了,年夜饭还没吃上,他先得泡药汤子。这当然是王太医的方子,每十日一次药浴,先泡三回,等明年夏天,就得泡足三伏了。泡完药汤还要贴膏药,弄得他最近身上总有股子药味儿,颇有些人疑心他在上次大比里受了点伤什么的,只是硬撑着不肯显出来而已。

当然这也没啥不好。至少指挥使大人就认定他是顶着伤跳的北海,就为不叫人看轻他们京卫,所以对他格外关爱。至于看他不顺眼的人嘛,自打郑镇抚被指挥使寻了个错处贬出京城,到岭南卫所去当了个百户之后,就没多少人敢明目张胆传他坏话了。

不过呢,在外头风光无限的沈佥事,这会儿还是老老实实泡在浴桶里呢,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媳妇儿说话:“只是不知道,那信里究竟写了什么。”

许碧拉一拉搭在浴桶上的毛巾,不让桶里头的热气散得太快:“横竖王太医都把话递过去了,不管他们想做什么,苏姐姐心里有数就成。倒是她如今身子怎样?”

沈云殊打个呵欠:“听说挺不错。王太医说,苏美人极遵医嘱的,性子又平和,胎相自然也平稳。如今皇后早不必她去问安,平日就是在自己宫里走走,胃口也不错。不过前几日,苏美人问过他,说如今出了三个月,若胎已坐稳,她能不能去交泰殿请安。”

“苏姐姐是个谨慎人。”许碧叹口气,“其实走路去请个安没什么……”孕妇并不是不能走路,怕的倒是你走在路上,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出妖蛾子。

“其实也未见得就怎样。”沈云殊从王太医处自然能得到点第一手的消息,“如今宫里都在盯着皇次子呢。皇次子都两个多月了,还养在长春宫呢。”

“贤妃自己位份足够,自然是舍不得把孩子给别人养的。”再说,贤妃姓梅。说句不要脸的话,就算她不把孩子给皇后养,将来皇后难道就不扶持她所生的孩儿了?

沈云殊冷笑:“既想沾中宫的光,又舍不得孩子……”梅贤妃这如意算盘真是打得叮当响。只是天下总没有这样的好事,都由着你一个人把便宜占尽了的。

许碧摆摆手:“罢了,这都是皇上家里的事了。倒是苏姐姐这里若是没人盯着,那才是福气。好好地生个孩儿,平平安安养大,将来也少不了他的。”看佑王府就知道了,日子过得要多自在有多自在。哦,如果府里没有一个袁胜莲,可能会更好些。

打从袁胜莲在杭州投诚起,这转眼都快一年了呢,也没见她再有什么动静,倒是跟袁胜兰渐渐地姐妹情深起来,虽没个诰命身份,但却时常能进宫,恐怕初一外命妇们进宫朝贺,她也会跟着佑王妃呢。

第52章 赏花第24章 偷听第12章 杀人第18章 敬茶第34章 正位第147章 名气第97章 圆房第30章 行刺第41章 打脸第81章 利害第91章 过年第69章 又遇第20章 眼熟第89章 有喜第96章 请功第152章 一见第109章 观潮第37章 行动第111章 绝患第119章 回京第119章 回京第177章 同归第73章 意外第85章 谈心第63章 府里第99章 设局第102章 召见第19章 反复第141章 小产第76章 顺心第94章 宫宴第114章 好事第148章 愚妇第174章 逼宫第66章 剿灭第172章 庆寿第34章 正位第158章 法事第166章 决定第77章 说亲第163章 小产第34章 正位第94章 宫宴第133章 风头第34章 正位第143章 坑人第71章 连环第176章 失火第168章 成亲第17章 洞房第176章 失火第66章 剿灭第161章 祈福第133章 风头第135章 有孕第169章 伺机第58章 位份第96章 请功第63章 府里第95章 归来第66章 剿灭第105章 红白第160章 大喜第131章 事发第81章 利害第92章 年关第78章 私赠第49章 相遇第118章 抚养第66章 剿灭第71章 连环第136章 拐子第175章 夺宫第17章 洞房第141章 小产第146章 重逢第74章 过节第129章 巴结第55章 游园第37章 行动第145章 相看第116章 花会第164章 权衡第51章 林家第167章 孤注第17章 洞房第158章 法事第82章 及笄第30章 行刺第112章 皇子第84章 摊牌第63章 府里第63章 府里第160章 大喜第88章 远见第14章 结拜第166章 决定第141章 小产第159章 阴谋第157章 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