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朝贺

其实过年这件事, 对于官员和诰命们来说,实在是个体力活儿。无他, 大年初一,要朝贺。

能进宫朝贺,尤其是能进后宫朝贺太后与皇后娘娘的,那都还颇得有点身份才行。也就是说, 必须要是诰命,才有进宫的资格。

虽然说起来, 本朝只要男人有了品级, 家中女眷也就能有相应的品级,但那只是说说而已。全国六七品的小官儿有多少?简直是车载斗量, 哪里就挨个给你发诰命呢?因此第一条,这官员其实得做到五品, 才有资格为家里人请封诰命。至于那些一辈子止步六七品的芝麻官儿,就甭想了。顶多是外人为了示以尊敬, 管你们家女眷叫一声“安人”或“老安人”,听个高兴罢了。

那么, 是不是你上了请封的折子, 朝廷就立马给你的妻子或母亲发诰命呢?那当然也是没有的。诰命虽然只是虚衔, 可朝廷也是要发俸禄的。要出钱的事儿, 你说谁会那么痛快?因此, 朝廷一般是几年才统一发那么一回,若是错过了这一回,想让礼部单独给你发诰命?那得有特殊情况。

若不然, 当初许碧的诰命,那还是皇帝趁着许瑶有孕,才把这事儿叫礼部去办的呢。若是没皇上发话,礼部谁那么好心呐。

如此说来,诰命是难得的,因此能进宫,这就是有身份的意思啊,十分之荣耀的。

但是荣耀归荣耀……辛苦,还是很辛苦的。

许碧是天不亮就到了宫门的,当然,是夫妻两个一同出来,然后男往前朝,女往后宫,都等着去吧。宫门天不亮是不会开的,但是并没人敢等宫门开了再去,所以首先你就得在宫门外头等上一半个时辰。

这还好,因为各家都有马车,总还能挡风挡雪的。苦的倒是进了宫之后。譬如说现在,他们就在宁寿宫这里吹冷风呢。

宁寿宫的前殿就那么大,总共也安置不下多少人,许碧到现在还是五品的诰命,因此还轮不到殿内,就只能在院子里站着。看看身边,能跟她并肩的至少都是三四十岁的妇人,甚至还有头发花白了的,如她这样未满双十的,简直凤毛麟角。

也亏得年轻火力壮。诰命服这个东西真是……看着很华丽很漂亮的样子,但在夏天呢,它太厚了不透气,到了冬天,它里面又穿不了多少衣裳,而且绸缎的料子还不挡风……许碧揣着手炉,脚下穿着厚厚的绵袜和毛皮靴子,袖子里还揣了一小荷包紫姜,冷了就往嘴里含一片。

自己还年轻都这样,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诰命们更不知有多辛苦了,偏偏这样的时候,再没人肯不来的。就算含着参片,也得坚持到底才行,大不了朝贺完了就回家躺着。

若是按前朝的规矩,既有太后又有皇后,诰命们就得先在宁寿宫朝贺过太后,再去交泰殿朝贺皇后,冷风都得吹两回。幸好皇后娘娘仁爱,众诰命们在宁寿宫朝贺过后,可以跟着来请安的皇后娘娘与众妃嫔们一起去交泰殿,马上就能朝贺皇后娘娘,省掉了再等待的过程。

就这一条,不知多少人在心里暗暗称颂呢。

饶是如此,这一通折腾下来,也有些年纪大的老诰命们有些受不住。皇后早叫人在偏殿备下了姜汤之类,撑不住的人可以先到偏殿歇歇再走,余者这些诰命里头,皇后也留了一些人多坐一会儿说说话什么的。

这样的若不是重臣的母亲妻子,就是宫内妃嫔的亲人了。许碧很幸运地忝居此列,在交泰殿靠近门口的地方得了个座儿。

没错,就是靠近门口的地方,还有许夫人,就坐她旁边呢。虽然说看在你们是宫中妃嫔的亲人份上可以留下来,但可没说你们就能坐到妃嫔们身边去。离得远吗?话没法说,彼此眼神交流一下吧,或者也可以让宫人稍微传几句话。要是觉得这样不好,那没别的办法,或者叫家里男人努力进取,给你们挣更高级的诰命,或者叫宫里的女儿争气点,能自掌一宫,到时候也能带你们去自己宫里说说话了。

总之就目前来说,许夫人还是只能跟许碧一起,坐在殿门口。

许夫人年纪还不算大,但身子却不怎么很强健,这一通折腾,脸色也不大好看。许碧看她这样儿,只好把自己的手炉给了她,连带着剩下的半荷包紫姜片:“若是撑不住,不妨向娘娘告声罪罢。”真要让许夫人厥这儿,她还得演一出母慈女孝呢。

许夫人却是直摇头:“我并没事的。”好容易能进宫看闺女一回,她还没见着皇长子呢,怎么肯走?再说她年纪也不是很大,缓一缓就好了。

许碧也就不言语了,往前头妃嫔们的座位看了一眼。她很想跟苏阮说说话的,但苏阮因有身孕不大舒服,在宁寿宫请过安之后,皇后就叫人送她回自己住处了。许碧也只远远看了一眼,觉得苏阮的脸色确实不是太好。

除了苏阮,其余妃嫔倒都在此处,许瑶坐在顾充媛下首,却不曾往许夫人这里看,只不停地往侧殿瞧。便有位诰命笑道:“怎么没见两位殿下呢?”

这位是吏部尚书的夫人。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尚书夫人穿的是一品诰命服,坐的位置也极靠前,与佑王妃平级,说话自然也就可以随意一些。

皇后便笑道:“小孩子贪睡,不叫他们起得那般早,只这会儿怕也该过来了。”

下面的诰命夫人们便纷纷表示赞同,有几位还说起自家的小孩子,无非是说小时候如何赖床的话,虽说不无拍皇后马屁的嫌疑,但因说的也都是实事,听着倒也有点趣味。

殿中人正说说笑笑,侧门处便有人进来回禀:“两位皇子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两个皇子都是乳-母抱进来的。皇长子如今一岁多,正是想要自己走路的时候,一进殿就不要乳-母抱,自己倒腾着两条小腿,跟小鸭子似的走到皇后面前,团了小手往垫子上拜:“给母后请安。”

天冷,皇长子穿得也多,往下一拜就跟个大红小球相似,瞧着好不喜庆可爱。皇后都笑得不行,忙叫宫人:“快扶起来,可别跌了。”又亲手拿了一枚羊脂白玉的压胜钱与他系在颈间。

皇次子太小,由乳-母抱着代为行礼,大约这时候对他来说还是起得太早了,一双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还对着皇后打了个小呵欠,又引起诰命们一番欢笑夸赞。

皇后也拿了一枚压胜钱系在他颈上,又伸手笑道:“让本宫抱抱。”

乳-母连忙将皇次子递过去,梅若婉在一旁笑道:“娘娘仔细,这小子可顽皮了,别尿到娘娘身上。”

皇后已经抱了皇次子在怀里,闻言微微一笑:“这么小的孩子,自然是顽皮些才好,顽皮才有精神,本宫瞧着就喜欢。”

袁胜兰在一旁,已经招手把皇长子叫到了自己身边,也不阴不阳地笑了一声:“等耀哥儿搬到交泰殿来住,皇后娘娘还怕没时间抱么?”

一时间交泰殿里众人都安静了片刻。就是宫外的诰命们都知道,直到如今,皇次子还是养在长春宫,且看起来丝毫没有搬到交泰殿去的意思呢。这会儿袁胜兰提起这话来,简直是明晃晃的挑拨了。

在座的承恩侯夫人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大好看。这件事儿,起初其实还是她提出来的,说是梅若婉生了儿子,就由梅皇后抱去中宫抚养,日后这孩子有此出身,要争东宫之位便容易得多。可小女儿明明答应得好好的,孩子生下来却不提这事儿了,弄得承恩侯夫人现在在大女儿面前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皇后倒是不在意地笑了一下:“昭仪是有经验的。不过你还年轻,也不要光顾着皎哥儿,还是要尽快给皇上生个一儿半女的才好。”

袁胜兰脸色顿时就青了。难道她不想生?可她就是生不出来怎么办?叫了御医来调理身体,御医都说她身子好得很,只要放宽心怀,自然能有孕。可是她抱养皇长子都这么久了,还是半点动静都没有。都说儿女要看缘分,这缘分到底什么时候来呢?

当然,皇后也没孩子,可是皇后还有妹妹在宫里,这个妹妹还给她生了儿子!可她却是自己一个人,皇后可以这么轻松地叫别人给皇上生儿育女,她却不能!

袁胜兰心中气恼,便觉得头有些晕眩起来,肋下也有些胀痛。她毕竟不是个会遮掩心思的人,虽知这是朝贺的日子,仍强撑着坐着,脸色却难看起来。

皇后只管逗弄皇次子,梅若婉倒是瞅着她的脸色笑道:“袁昭仪可是刚才受了风?若是身子不适,不如回去歇着罢。这大年下的也不好宣太医,倒是自己保重些的好。”

如今梅若婉是贤妃了,与袁胜兰说话就更是有些居高临下的意思。袁胜兰心里更是恼怒,只觉得胸口仿佛被团棉花堵着似的,且那团棉花还在增加,一直升到喉咙里,刚要索性就开口告退,一张嘴便干呕了一下。

这下满殿的人都愣了一下,当即便有人小声道:“该不会是——”该不会就这么巧,梅皇后才说袁胜兰无孕,袁胜兰就怀上了吧?

梅若婉脸色也有些发沉,道:“昭仪这是怎么了?可要宣太医?”

袁胜兰心中也是又惊又喜,但今儿是大年初一,按习俗也没有这时候宣太医的。何况这满殿都是诰命们,若是万一诊出不是,她这脸要往哪儿放?

这般一想,袁胜兰破天荒地压住了自己的脾气,道:“哪有这会儿宣太医的,贤妃虽是好心,我却不敢没了规矩。想是今早呛了风,回去吃一丸平胃气的药也就是了。”等回去,她自可以悄悄宣个太医来把把脉,何必要闹得这么人尽皆知的,倒叫梅氏看笑话!

袁胜兰这一呕,殿内一众妃嫔诰命们简直是来了个众生百态,活脱脱一场大戏。许碧却没像别人一般注意袁胜兰,她倒是一直在盯着袁胜莲看。

是的,袁胜莲今日也进宫了。说起来她一个无品无级的侍妾,这种场合根本无立足之地,可她偏是跟着佑王妃进了宫,虽然只捞到一个小杌子,还是坐在佑王妃后头,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可毕竟也是进宫了。

这实在是份儿本事。许碧忍不住就一直盯着她看,心里暗暗琢磨,只怕袁胜莲当初投诚时说的那话还真不是吹牛,她用那种方式进的佑王府,如今都能跟着佑王妃进宫,至少若是换了袁胜兰,那是肯定做不到的。

正因为一直盯着袁胜莲,于是许碧还真发现了一点儿别人都没发现的事儿——袁胜兰呕吐的时候,袁胜莲先是抬眼瞥了她一眼,随即向斜对面的许瑶看了过去;而许瑶也把目光向袁胜莲投过来,两人四目相对,袁胜莲便垂下眼睛,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

什么意思?许碧在瞬间就脑补出了三千字。为什么袁胜兰疑似怀孕,袁胜莲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难道她早知道了?不不,看袁胜兰的模样,显然自己也是有些惊疑不定,并非事先知晓,那袁胜莲又是怎么知道的?

而且,就算袁胜莲知道吧,她又为什么会跟许瑶眉来眼去,这是唱的哪一出?

因袁胜兰折腾了这么一下,梅皇后也有些无心再与众人谈天说笑了。能留在这殿内的诰命们哪个不是善于察颜观色的,立时便有年纪大些的以身体疲劳为由告退,梅皇后顺水推舟地允了,众人便纷纷起身,自交泰殿内散了出来。

许夫人到最后也没捞着跟许瑶说句话,可满肚子的话又忍不住,便拉住了许碧:“你看,袁昭仪可是有喜了?”

这许碧哪儿知道?呕吐固然是怀孕的重要特征之一,可并不是所有的呕吐都是怀孕,没准儿还是胃病或咽炎呢。

但这话许碧当然不会说:“总要请了太医来诊过脉才能确定。”

“今儿是初一,正月里也不宜宣太医……”许夫人真是急死了,“若是袁昭仪有孕,怕也不好再抚养大殿下了吧……”

许碧心里一动,似乎觉得自己抓到了什么。袁胜兰本来也没多么喜欢皇长子,从皇长子明显跟她并不亲昵就能看出来,她不过是想占着皇长子,弄个孩子在自己宫里,跟梅皇后姐妹两个别苗头罢了。

可别人的孩子总不如自己的好。倘若袁胜兰自己有了孩子,多半也就不稀罕皇长子了。所以这才是袁胜莲跟许瑶眉来眼去的原因?袁胜莲乐见许瑶再抱回皇长子?这两人是什么时候走到一块儿的?

这些话,许碧当然不会跟许夫人说。许夫人也发觉自己有些失言,毕竟眼下袁胜兰还没说不养皇长子呢,她这话若是被传到袁胜兰耳朵里,恐怕袁胜兰就是再不喜皇长子,也会占着不撒手了。

一念及此,许夫人连忙就换了话题:“初三总要带姑爷回来吃顿饭吧?路氏都盼着你回来呢。”

许碧嘴角抽了抽。盼什么盼啊。路姨娘在庵里呆着,她随时想看她都能过去,倒是许家,年前好说歹说的硬把路姨娘接了回去,不就是怕她初三的时候不肯回娘家么?

回就回吧,反正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她只要跟许家保持礼节上来的来往就行了,至于说许家想打她什么主意,那也得看她肯不肯让人打呢。

诰命们都出了宫,承恩侯夫人却是与梅若婉一起去了长春宫。皇次子的困劲儿过去了,在乳-母怀里转着大眼睛四处地看。他是个很好性子的孩子,也不爱哭,承恩侯夫人看着就爱得了不得,亲自接过来抱了,打发了人下去,才道:“这孩子,什么时候抱到交泰殿去?”

梅若婉就噘起了嘴,把皇次子抢在怀里,拉了脸道:“我自己的孩儿,为何要送去别人处!”

承恩侯夫人皱眉道:“什么叫别人?那是你姐姐!还是中宫皇后!耀哥儿让她养着,将来——你又不是不知道!”

梅若婉抱了皇次子轻轻摇晃,看他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定定地瞅着她,小嘴巴咧开一点像是在笑,就觉得心都要化了一般:“就是姐姐不抱耀哥儿去养,谁还能越过他不成?皎哥儿再怎么说,生母也不过是个婕妤!”

承恩侯夫人急道:“那袁昭仪今儿那模样你难道没看见?若是她有孕,生了儿子呢?”

梅若婉抿了抿嘴:“那也在耀哥儿后头呢。长幼有序!”

“胡说!”承恩侯夫人有点恼了,“莫说这等不知轻重的话!袁家再是倒了,上头还有太后呢!若说长幼有序,大殿下才是长子;若从生母这里论,将来袁昭仪若生了儿子,只怕这位份一提就提到你前头去了!这般算来,咱们耀哥儿论长论贵都占不着,不叫他在你姐姐那里占个嫡字儿,如何能入主东宫!”

虽说不是皇后所生,但自幼养在嫡母膝下的孩子,论出身就是要比同是庶出的兄弟们贵重几分,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梅若婉被母亲说得无言以对,便红了眼圈:“我也是舍不得。这是我怀胎十月,身上掉下来的肉,如何舍得送与别人?”

承恩侯夫人被她哭得心里一阵阵难受,叹道:“这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再说,你们是姐妹,养在交泰殿里,莫不是你还见不着了?”

梅若婉拿帕子掩了脸,从指缝里瞥了母亲一眼,细声细气地道:“就算养在我这里,姐姐想见也随时就过来了,倒是若养在交泰殿,我怎好整日往中宫跑呢?母亲何不与姐姐说说,把耀哥儿先记在她名下,等耀哥儿开蒙,就送到交泰殿去让姐姐来教。”

这话连承恩侯夫人都没法接了,半晌才道:“这怎么成……”记在梅皇后名下,却不让梅皇后养?承恩侯夫人就是偏心小女儿,也觉得委实有点太过了。

梅若婉就倚在承恩侯夫人身上,把皇次子举到她面前:“如何不成?母亲快看,我一抱,这孩子就笑,是知道我是他亲娘呢。姐姐到底不曾生养过,哪知道这母子分离的苦处。再说,不是自己生的孩子,姐姐再怎么喜欢,也不会比我疼他更甚。若是送去交泰殿,不说别的,单是换了地方,少不得就要哭。母亲是不知道,皇长子当初送去袁氏处养,听说是夜夜都哭,病了好几场呢。母亲难道舍得你外孙也这般折腾?”

承恩侯夫人看着白胖胖的外孙,如何舍得?梅若婉把孩子塞进她怀里,搂着她的肩膀撒娇:“母亲就帮我与姐姐说一说罢。待耀哥儿大些,换了地方也能适应,姐姐再接过去养也不晚哪。”

承恩侯夫人被女儿晃得发晕,只得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我便豁出这张老脸去与你姐姐说说。只是等耀哥儿大了,你可不能再变卦了。”

承恩侯夫人出了长春宫,便又去了交泰殿,并不提梅若婉,只说是自己的主意:“孩子实是太小了,到底还是在亲娘身边安心。若搬过来,你自然会待他好,可这母子连心,那血脉感应是比不得的。就似你小时候,总不要别人哄你睡,一定要我。就是睡着了,换了人你也睡不踏实呢……再说,也不是不抱过来,只是要等大一些能离了亲娘才好呢。”

梅皇后淡淡听了,也只点了点头:“母亲说得有理,耀哥儿还是养在妹妹那里好。”

承恩侯夫人松了口气,试探着又道:“那这记名的事儿……”

旁边的捧雪已经忍不住攥起了拳头,梅皇后却只笑了笑:“皇上的意思,若要记在我名下,就得抱到我这里来了。如今看来,倒不妨缓上一缓。否则母亲这些话,到时候难道还要与皇上说一遍不成?”

梅皇后抬出皇帝来,承恩侯夫人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却也有些不满:“这样事,又何须惊动皇上……”

梅皇后正色道:“母亲此言差矣。这是要上玉牒的大事,不经皇上如何办得成?”

这却是正理,承恩侯夫人也只得扯了几句闲话,起身告退了。她才出交泰殿,捧雪已快要炸了:“这,这简直岂有此理!”

梅皇后轻轻一嗤:“这倒也好。”梅若婉还真以为,她就那么稀罕她生的孩子呢,“不必管她。倒是景阳宫那里怎样了?”

捧雪勉强压了口气道:“景阳宫派人去宁寿宫,悄悄把宁寿宫的太医请去了,如今还不知消息……”自从上回太后抱病几个月,宁寿宫那里就有太医常驻,一日不歇的。

梅皇后垂下眼睛,喃喃道:“如此看来,袁氏多半是真有喜讯了……”

第162章 法会第171章 做媒第5章 镇压第9章 求救第50章 回门第129章 巴结第74章 过节第40章 恶客第179章 出征第82章 及笄第165章 提亲第83章 我不第13章 获救第155章 嫡子第98章 良配第166章 决定第26章 内情第7章 旅途第72章 中秋第117章 交易第180章 举丧第163章 小产第177章 同归第25章 旧事第159章 阴谋第58章 位份第36章 挑拨第68章 报捷第56章 辩论第73章 意外第142章 赔礼第162章 法会第2章 议定第118章 抚养第2章 议定第106章 成亲第117章 交易第5章 镇压第72章 中秋第144章 野心第7章 旅途第7章 旅途第33章 庶女第46章 途中第1章 待嫁第131章 事发第105章 红白第103章 请罪第178章 遗言第99章 设局第72章 中秋第95章 归来第172章 庆寿第151章 目的第143章 坑人第127章 糊涂第181章 大局第5章 镇压第42章 争功第147章 名气第119章 回京第137章 真灵第25章 旧事第107章 暴病第179章 出征第70章 教导第160章 大喜第150章 假孕第160章 大喜第47章 上当第168章 成亲第150章 假孕第52章 赏花第88章 远见第110章 潮音第143章 坑人第59章 欢喜第118章 抚养第27章 私心第157章 思量第114章 好事第13章 获救第21章 心思第28章 游春第127章 糊涂第50章 回门第95章 归来第121章 入宫第38章 茶园第160章 大喜第67章 计划第71章 连环第10章 绑架第121章 入宫第13章 获救第140章 花朝第16章 出嫁第77章 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