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花朝

许碧的妊娠反应有点强烈。不知是不是因为第一次呕吐是被那个马匪身上的油腻味儿引起的, 她这些日子是半点儿荤腥都不能见,就连点心里的猪油都不行, 真是要过和尚的日子了。

“大奶奶,厨下新蒸的糯米山药糕。”知雨端了一碟新点心进来,有点发愁地劝,“您就歇歇吧, 这个什么什么商的计划,先放放吧。朝廷那边都不肯下旨呢, 您这——”这忙活有啥用啊?

知雨是真发愁。许碧这才诊出有孕不到一个月呢, 眼看着下巴就尖了。这有孕在身,本来就是一个人吃两个人用, 偏偏许碧半点荤腥都沾不得,这怎么行呢?偏她还要做什么, 什么港口招商计划,还时常要跟那陆商人家的太太见面, 知雨总觉得,这实在是太费神了, 怎么能撑得住呢?

再说了, 这计划做出来有啥用啊?她可是听九炼说了, 朝廷开印之后, 就为这港口的事儿可吵得厉害呢, 说是要花很多银子,是肯定不会开的。而且还要趁机削减西北的军饷,还有江浙那边建水师的银子也要削减, 这可都是对沈家不利的事儿。既然如此,大奶奶何必还要做这个什么计划呢?

“拿来我尝尝。”许碧其实也很烦恼啊。不吃,肚子饿,吃吧,又吃不下。偏偏这会儿刚开春,水果什么的都没多少,五炼现在都不跟着沈云殊了,每天就是变着法儿的去淘弄些新鲜吃食来给她。家里的厨房就更不必说了,厨娘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各种素菜素点心轮换着做,灶上的火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带熄的。

就这么着,她还是吃不了多少,别看肚子饿,吃食端到面前又觉得索然无味了,硬塞下去,胃里又会想要造反。做做港口招商计划,其实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尽量忽略那种想吐的感觉,好把吃下去的东西保留在胃里。

糯米山药糕做得很小巧,雪白的糕面上还点缀着鲜红的蜜饯山楂粒,看着真是十分诱人。厨娘的手艺也很好,山药那种涩味儿被适当的糖遮掩了,吃起来又甜又香。

不过许碧也只吃了两块就放下了。知雨愁得要命:“大奶奶以前最爱吃这个了,再吃两块吧?”

那是许二姑娘最爱吃啊……许碧只能叹口气:“也不知怎么的,不想吃了。”许二姑娘爱吃山药糕,爱吃鸭肉粥,但她都不喜欢啊。幸好大家都知道孕中妇人口味多变,她现在说不爱吃,倒是没有人会多想。

知雨确实没多想,她只是发愁许碧吃不下东西:“那大奶奶想吃点什么呢?”

“唔——酸豆角米粉吧……”吃点酸的,还能开开胃。

门外的芸草立刻拔腿去厨房传话了。许碧把山药糕碟子推开:“你们吃了吧。”

知雨直叹气:“这几天,奴婢们倒都胖了……”厨房做出来的东西,大半倒是进了她们的肚子。

“等出了三个月就好了。”孕吐这种事无药可治,只能顺其自然。

“那大奶奶也别做了——”知雨眼看她又拿起那什么计划书,忍不住要拦,“多养养精神才好。何况做这个,究竟有什么用啊?”

许碧笑笑:“自然有用的。”如果用招商引资的方法,江浙那边的港口根本用不了户部说的那么多银子,尤其把工程分期,一期工程所需的资金连户部计划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一旦港口开始发挥作用,赚了钱,还愁没有人捧着银子来进行二期三期的投资吗?到时候,朝堂上那些人,还有什么理由拦着开建港口,并且削减军备?

知雨听不懂,但大奶奶做这个是为了帮大爷,这个她能明白,只得闭了嘴。

“大奶奶——”琉璃在外屋喊了一声,探进头来,一脸兴奋,“宫里来人了!”

“宫里?”许碧莫名其妙,“哪个宫里?”

“说是长春宫,贤妃娘娘派来的人,请大奶奶进宫的。”上回皇后娘娘派人来颁赏,这回贤妃娘娘又派人来请大奶奶进宫,可见大奶奶在宫里多有面子啊!

琉璃说是请,其实按长春宫来的内侍那个意思,应该是叫做宣。虽然说得很客气,但其实还是宣召的意思。

“贤妃娘娘生辰,恰逢花朝节,请了几位诰命进宫小坐,咱家是来给沈宜人传话的。”长春宫这个内侍说起话来也是笑眯眯的,可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子不容推辞的意思。

“有劳大监了。”许碧沉吟一下,示意知雨递个荷包,又问了一句,“不知娘娘还传召了哪几位诰命?”

内侍捏了捏荷包,脸上的笑容就真实了一点:“其实多数还是承恩侯府的人。不过贤妃娘娘听梅姑娘说,上元节是沈宜人识破了那伙马匪,又立大功,所以特地叫咱家来请宜人进宫呢。”

又是梅若婳?许碧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让人送了这内侍出去,眉头就不禁皱了起来。这梅若婳是什么意思?什么事都跑到宫里去说。梅贤妃也是,就为了听这几句闲话,就要召她进宫,进宫做什么?给她讲侦破故事吗?

然而梅贤妃的生辰,说起来请她一个外命妇还是给面子呢,不去又不行。许碧想了想,叫过知雨:“你往梅家跑一趟,跟梅太太说,贤妃娘娘宣召,我有些惶恐,特特地请问一下梅姑娘,跟贤妃娘娘是怎么说的。免得到时娘娘问起,我有什么答对不周之处,不但惹娘娘不快,恐怕还会让娘娘误会梅姑娘言语不实。去瞧着,捡梅大儒在家的时候去。”

这个,知雨倒是一下子就领会了:“大奶奶是觉得,这梅家姑娘在弄鬼?”

许碧叹了口气:“说起来她不该才是。又或者她只是一时好玩说漏了嘴,甚至是只想在贤妃面前为我表功,但这样动不动的就宣我进宫,对咱家也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她现在怀孕了,更得小心。

梅大儒是天色将黑的时候才到了家,他才进门,就听说沈家来人了。来的既是个丫鬟,自是去见梅太太的,不过因是沈家人,梅大儒还是问了一句:“沈家来人做什么?”

梅太太犹豫了一下:“也没什么,不过是贤妃娘娘生辰,也邀了沈家大奶奶入宫。”

只是她这一犹豫,梅大儒就已经发觉了不对:“沈少夫人入宫,为何要叫人先来咱们家?”

梅太太支吾了两声,只得说了实话。她本不是个会说谎的,更何况在丈夫面前,她总是有些不敢乱说话,但还是给女儿解释了两句:“……婳儿也是觉得沈大奶奶有本事,才在贤妃娘娘面前提了提,谁知贤妃娘娘就想见见沈大奶奶……”

梅大儒眉头就皱了起来:“把婳儿叫来。”事情绝不像是妻子说的这么简单。沈大奶奶上回就已经被皇后召进宫一次了,梅贤妃又不是没见过她,哪里还为这种事专门再见见?再说了,沈大奶奶两次被宣召入宫,两次都是梅若婳的原因,人家现在叫人登门,其实就是在委婉地表达不满了。

梅若婳听说沈家来人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准备了,被父亲一问,就露出一点委屈:“女儿是觉得,这桩案子多亏了沈大奶奶才能告破,可是外头都没人提起——”

“胡闹!”梅大儒一拂袖子,“沈少夫人若想因此扬名,难道沈家人自己不会去说?如何要你多嘴?”何况一个妇人,因为闻到马匪身上的油腻味儿而觉得不对,这种话说出去,正派的人听了当然只会夸赞她细心,可若是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听了,还不知要说出些什么话来。沈家小厮在顺天府衙门半句不提自家大奶奶的功劳,必也是因为这个。

梅太太忍不住为女儿辩护:“婳儿也是好心……”

“便是好心,反办了坏事,也算不得好心了。”梅大儒沉声道,“你说话之前,可想过沈少夫人愿不愿扬这名气?上次你自作主张,请皇后娘娘赏赐沈家,又宣沈少夫人进宫,就已是不妥。明明已经告诫过你,如何这次又在贤妃娘娘面前多嘴?谁教你如此妄言妄语的?”

梅若婳咬着嘴唇,眼圈一红:“女儿也只是提了一句,是贤妃娘娘执意要邀沈大奶奶——”

“你还要强辩!”梅大儒最恨儿女们做错了事还不肯承认,“若不是你多嘴,贤妃娘娘如何会宣沈少夫人进宫?”梅贤妃生辰,请的不是自己家人,就是她入宫前的闺中密友,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没沈家什么事。

而且梅大儒在江浙教授那大半年的倭语,有些事情便是不深究,他也能品出些滋味来。沈家与袁家有仇,宫里有袁太后有袁昭仪,沈少夫人当然不愿意进宫。若真是想进宫,凭沈家与皇帝的关系,还用得着梅若婳从中牵线不成?

梅太太看女儿泪光盈盈的样子忍不住心疼:“老爷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

“都是被你宠坏了!”梅大儒满心不悦。他带着两个大儿子出外游历,回来却发现留在家中的一双小儿女颇多毛病。小儿子恃才傲物,张扬不留余地;小女儿更是屡犯口舌,且教之不改。更糟糕的是,这一对小儿女,竟丝毫不觉自己有错!

梅太太不由得也委屈起来。幼子十五岁就中了解元,整个京城都在夸赞。女儿也是极得皇后娘娘喜欢,时常被召进宫说话的。这样的儿女,换了谁家不是欢天喜地,怎的到了丈夫嘴里,就成了被宠坏了,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

梅大儒沉声道:“自从上次召了沈少夫人入宫之后,皇后娘娘可曾再宣婳儿入宫?”

梅太太道:“年下,娘娘忙呢……”虽这么说,心下却也不禁算了算,立时便发现,自从那次之后,皇后还真不曾再单独宣过梅若婳入宫陪她说话。便有入宫,也是年节之时宣召外命妇一起的,跟之前皇后时常宣召比一比,确实差距颇大。

“难不成,难不成是沈大奶奶在皇后面前说了什么?”

梅大儒脸色更沉了:“难怪你把辰儿和婳儿都教导成这般模样……”出了什么事,立刻先疑心别人,却不知检讨自己,“告诉你,那是皇后娘娘嫌婳儿多嘴不知分寸!此次之后,只怕娘娘再也不会宣召她入宫了。”

“为,为什么?”梅太太有点慌了。她还打算悄悄求皇后给梅若婳做媒挑亲事呢。

“她能将别人家事当做闲话随口乱说,难道就不会把宫里娘娘的事说出去吗?”梅大儒阴沉着脸,“私泄禁中语,你知道是什么罪名吗?”

梅太太被吓住了。私泄禁中语,她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这罪名可大可小,往小里说,不过就是说几句闲话,甚至有些时候,宫里还是刻意让人往外传递消息呢;可往大里说,宫中一切都是禁秘,哪怕传一句话,也是有罪的。

“婳儿,婳儿不会的……这点轻重,她还是知道的。”

梅大儒叹了口气:“可是倘若婳儿在娘娘那里落下了多口舌的印象,倘若日后真有什么消息泄露出去,你说娘娘会不会疑心婳儿呢?”

梅太太终于无话可说了:“那,那怎么办?”

梅大儒转头看了一眼梅若婳:“你究竟为什么总在宫中谈论沈少夫人之事?”便是犯口舌,也没有只捡着一个人犯的。何况梅大儒自己也觉得,从平日里看来,女儿并不像是那等长舌妇,如今一来,她两次令宫中传召沈少夫人,就更为奇怪了。

梅若婳也被父亲刚才说的话吓住了。细想一想。皇后的确是不如从前那样亲近她了,难道,难道真是嫌她多嘴吗?可是,梅贤妃是喜欢她的,而梅贤妃有皇子,就是将来……

她正想着,猛然被梅大儒一问,顿时心里又是一紧,硬着头皮道:“父亲,女儿,女儿只是佩服沈少夫人。她行事与普通女子不同,甚至听说她还杀过倭人,实在是位奇女子。是以进宫之时,贤妃娘娘提起皇长子,女儿就想到了沈少夫人……”

梅大儒眉头皱得更紧:“沈家从未对外宣扬过沈少夫人杀过倭人,你这又是从哪里听来的,就这样胡说!”

“是沈少夫人的娘家妹妹说的……”梅若婳被父亲问得一阵心慌,勉强道,“这话是沈少夫人的贴身丫鬟回许家时说起的……”

“胡闹!”梅大儒有些恼火地道,“这些话,你也与贤妃娘娘说了?”

梅若婳低头不语。梅大儒一拍手边的几案:“这些日子你不要再进宫了!”

梅太太小声道:“既然是沈家的丫鬟自己说的,如何婳儿倒不能说了……”

梅大儒猛地提高了声音:“因丫鬟能做,婳儿也就去做?你视女儿与别人家丫鬟等同不成?”

梅太太哑口无言。梅若婳咬了咬嘴唇,低声道:“父亲,贤妃娘娘生辰,还让女儿入宫相陪……”

“报病!”梅大儒断然道,“这三个月,你在家中反省,不得出门!若是再不守规矩,就送你回岭南!”

梅贤妃的生辰是二月十五,本朝习俗,正是花朝节。

长春宫名符其实,宫里花木甚多,一年四季开花不断,这会儿开的正是早玉兰,有紫有白,虽然只是不多几株,但皆有数十年树龄,开起花来也是几十上百朵,甚是好看。

贤妃的生辰宴就设在玉兰花下,四周以锦缎为障,挡住还有点凉意的春风,只留下头顶明媚的阳光。

宫中有头有脸的嫔妃都来为贤妃贺生,还有几位外命妇,也热热闹闹开了好几席。

许碧的位置被安排在了苏阮旁边,这倒算是意外之喜了。

“听说前几天劫持吏部侍郎嫡孙的那伙马匪是被你发现方能擒获的。”苏阮低声道,“如今宫里都在传呢。”

“我知道。”许碧皱皱眉,也不好说什么,“宫里,可有什么说法?”

“目前倒是不曾听说,只是我总觉得这未必是件好事。”苏阮的肚子已经有六个月,不过她听了许碧的话,自三个月之后就每日都在院中走动,所以如今也并不怎么很胖,至少看起来比袁胜兰是结实些。

袁胜兰虽是江浙人,个子却不矮,骨架也比一般江南女子要大些,因此胖起来也就格外明显。

“袁昭仪怎么——发福了这许多……”而且袁胜兰明显是虚胖,简直有点水肿的意思了。

苏阮也低声道:“袁昭仪这一胎怀得不大好,这几个月都是躺在床上保胎的……”

“所以把皇长子送回永和宫了?”许瑶坐的地方离她们也不远,皇长子就在她身边坐着,正在吃奶糕。别说,这有亲娘照顾就是不大一样,皇长子看起来比从前好像还要活泼一点儿,一边吃东西一边还跟许瑶说话呢。

他也才一岁半,两只小手捧着奶糕,吃得满脸都是。说话口齿也不是很清楚,断断续续的,不仔细听还听不懂呢。但许瑶却是满脸笑容认真听着,全副心神都放在儿子身上,就连几步外的许碧也顾不得来打招呼了。

“嗯。”苏阮笑了一笑,下意识地把手抚在了自己小腹上。再过四个月,她的孩子也要出世了,是不是也会像皇长子这么可爱呢?

“姐姐的孩子,定然也是健康可爱的。”其实许碧现在看着皇长子也觉得特别可爱,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贴着苏阮的耳朵小声说,“我也有孕了。”

“真的?”苏阮又惊又喜,见许碧用手指贴着唇轻轻嘘了一声,连忙放低声音,“可是,日子还浅?”

许碧笑着点头:“就是上元节那天诊出来的,如今这才两个多月呢。”

苏阮欢喜得不行:“这可真是太好了。”

许碧自己也高兴,但看苏阮眉开眼笑的模样,还是忍不住笑道:“看姐姐高兴的,可别告诉别人。”

在旁边伺候的清商也笑道:“这些日子可有这么件喜事,别说美人高兴,奴婢都高兴得了不得呢。”

许碧不禁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苏阮原待不说的,可在许碧面前又憋不住话,叹道:“妹妹这样的大喜事,我真不该说些扫兴的话,只是我那位舅母送了信进来,说我表哥和我娘家那位二妹妹已经定亲,让我赏件东西添在聘礼里,这亲事也好看。”

许碧虽然猜测到林家当初就是为这亲事要见苏阮,却没想到林太太能写出这么封信来:“居然说已经定亲了?”

苏阮叹道:“若不是妹妹先给我透了消息,说不定我真就被糊弄过去了。若表哥定亲,我岂有不送点东西的?到时候舅母拿了这东西去与苏家说这亲事是我的意思,我如何说得清楚?”

她说到这里就有点心灰:“我入宫待选时,舅舅舅母还送了些东西来,我原当——唉!”原当还有舅甥情分在,谁知林太太竟这样欺瞒利用,“只是不知,这是舅母自己的意思,还是舅舅也……”

“不管是谁的意思,姐姐不理睬就是了。日后有了孩子,只跟着孩子过,不必管外头的事。”

苏阮苦笑道:“我自是不管的。不瞒妹妹说,自从知道我有了身孕,我家里就递了好几封信进来,为的什么,妹妹自然是知道的。”

她低低地道:“横竖我如今这位份,自己是养不得的,我倒盼着生个女孩儿,那时或许可求陛下开恩,允准我自己抚养。若是生了男孩儿——皇后娘娘,一直对我十分照顾……”

两人正低低说话,忽然听得有人惊呼了一声:“昭仪娘娘!”

这一声委实尖锐,惊得众人都抬头看过去,只见袁胜兰刚刚站起身来,身边的两个宫人一脸惊骇地看着她身后。许碧这个位置,往后倾了倾身正好也能看见,只见袁胜兰那件葱绿织金的裙子后头有一块污迹,看起来——像血。

第127章 糊涂第178章 遗言第43章 花宴第108章 揭开第13章 获救第111章 绝患第25章 旧事第66章 剿灭第166章 决定第103章 请罪第106章 成亲第22章 谈判第155章 嫡子第115章 贤良第51章 林家第115章 贤良第12章 杀人第111章 绝患第8章 驿站第154章 钟情第8章 驿站第18章 敬茶第165章 提亲第55章 游园第73章 意外第12章 杀人第15章 婚前第36章 挑拨第161章 祈福第115章 贤良第107章 暴病第178章 遗言第68章 报捷第75章 前程第136章 拐子第160章 大喜第86章 相许第182章 已定第68章 报捷第177章 同归第40章 恶客第148章 愚妇第80章 冲突第179章 出征第180章 举丧第80章 冲突第104章 回家第104章 回家第85章 谈心第140章 花朝第18章 敬茶第59章 欢喜第79章 夜课第46章 途中第165章 提亲第174章 逼宫第117章 交易第30章 行刺第164章 权衡第57章 舌战第179章 出征第41章 打脸第39章 爬床第177章 同归第118章 抚养第172章 庆寿第93章 除夕第108章 揭开第104章 回家第118章 抚养第58章 位份第61章 前途第147章 名气第67章 计划第52章 赏花第104章 回家第85章 谈心第116章 花会第155章 嫡子第71章 连环第97章 圆房第37章 行动第27章 私心第123章 抓周第17章 洞房第131章 事发第72章 中秋第102章 召见第29章 刺探第51章 林家第58章 位份第172章 庆寿第70章 教导第145章 相看第134章 朝贺第181章 大局第13章 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