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已定

虽然北狄人是九月底退出边关的, 但沈云殊却并没有立即归来。

十月底,西北军入京献捷, 领头的却不是沈云殊,而是西北军的一名将领,此人在此次大战之中手刃北狄两名大将,其功列于第一。

献捷队伍入京的那天, 沈家包了沿途最好的一家酒楼里视野最宽阔的房间,却没有看见沈云殊, 不免都有点儿失望。不过沈云殊虽未回来, 九炼却先回来了,人黑了一层瘦了一圈儿, 乍看像块炭头,精神却是极好。

他从门外进来, 干脆利落地单膝点地行了个礼:“大奶奶安好?”

许碧险些没认出人来:“怎么——”

一边的知雨更是吓了一跳:“你怎么成这样子了?”

九炼抬头嘿嘿一笑,露出一排白牙:“西北那边日头毒风沙大, 晒黑了点儿。”

“何止是黑了。”知雨眼圈一红,“还瘦了好些呢, 这都不成人样了……”

许碧不由得抚额。九炼确实瘦了, 因为又晒黑, 就显得更瘦, 再加上穿了一身不起眼的短褐, 风尘仆仆,看起来确实跟当初在京城时的模样判若两人,但看他精神奕奕的样儿, 怎么也不至于“不成人样”啊。知雨这就把眼圈红了,全不是从前一言不合就怼人的模样了,这里头,怕不是有点情况吧?

九炼原本满面笑容,看见知雨红了眼圈,也有点慌了手脚:“哪里就不成人样了……这,军中自然比不得家里自在……”

“好了好了。”许碧轻咳一声,“是黑瘦了好些,可见在外头吃苦了。”

知雨这才猛醒自己失态——大奶奶还等着听大爷的消息呢,她倒在这里先絮叨上了——若说九炼黑瘦得不成人样,更不知大奶奶要如何担心大爷了。她连忙抹了抹眼角,强笑道:“都是奴婢糊涂了,到底是打仗呢。大爷怎么不见,倒是你自个儿先回来了?”

九炼笑嘻嘻道:“北狄被咱们打得溃不成军,又想退回关外去休养生息了。大爷哪容他们这般自在,已经派了沈七他们几个往关外去,务要借这机会挑得北狄那些人自己争夺起来,然后咱们趁乱,再打他一仗!”

“还要打?”许碧吃了一惊,“不是今儿都献捷了……”

“那是大爷的障眼法。”九炼嘿嘿一笑,“北狄人也以为,咱们献捷,这仗就是打完了。他们想得美呢,大爷对外说是受伤不宜挪动,要在西北就地静养,其实我回来的时候,大爷带着五千精骑已经出关去了,还有两万人在后待命——这一回,咱们非打北狄一个落花流水不可,教他们十年八年的,也不敢再想进犯边关!”

许碧怔了半晌才道:“原来——”原来如此声势浩大的献捷,居然是沈云殊的轻敌之法。

“那你怎么回来了?”知雨刚才还心疼呢,这会儿又不满意了,“大爷的仗还没打完,你倒回来了?”

九炼叫屈:“我也想跟着大爷,大爷不肯。生怕别人回来说不清楚,又叫大奶奶担心,死撵硬赶的,就把我给赶回来了。”跟着大爷打北狄人多解气啊,而且还有军功。瞧吧,等五炼这一趟回来,必定就要升做将校了。

不过,他也积了些军功的,而且大爷说得对,边关离京城千里迢迢的,便是再有书信来往也不方便,大奶奶必是要担心的,还是他回来说得清楚。再者,大奶奶身边也总要有得用的人才好。横竖他也是胸无大志,只要一辈子跟着大爷就行,那军功倒也不必太多了。

再说——他也想回来看看知雨这丫头不是?别看这丫头平日里凶巴巴的,今儿见了他倒抹起眼泪来,可见还是心疼他的……

九炼心里美了一下,只听许碧问道:“大爷可好?”便连忙把心思收起来,规规矩矩地道:“大奶奶放心,我和五炼在营里一步不离地跟着大爷的。”

知雨撇撇嘴道:“你们两个粗心大意的,哪能照顾得周到……”

许碧叹道:“军营之中,有人伺候已经很好了。我说的也不是这个。”

九炼见话绕不过去,只得抓抓头道:“小的不敢瞒大奶奶,大爷是受了几次伤,不过都是皮肉之伤,并不要紧的。”

他指天誓日,许碧虽然有些失望,却也忍不住笑了:“罢了,我自然是信你的。”沈云殊能领军出征,自然不会是身负重伤。武将征战,岂有不受伤的,只要不是重伤,便是大幸了。

九炼见许碧笑了,才松了口气,小声道:“大爷这回,其实也是有意为之。虽说献俘是个障眼法儿,但等这仗打完,大爷也不会立刻回京领功。大爷叫我回来跟大奶奶先把这话说明白了——大爷说,功高便忌震主。”

许碧默然,知雨已经骇了一跳道:“咱们家……现在就……”

九炼忙道:“现在也不至于。可大爷说了,防患于未然,何况这朝堂上盯着咱们家的大有人在,从前有袁家,如今袁家没人,怕是有人巴不得把咱家抬得高高的,好叫皇上瞧着扎眼呢。虽说皇上对大爷信任,可毕竟有这一回的事——大爷说,不能等到咱家到了高处下不来的时候,才知道要收敛……”

他把声音又压低些,道:“尤其这会儿,中宫空悬呢……”

许碧点了点头。

皇后过逝已有百日,民间已脱孝去白,亦不再禁婚嫁鼓乐。可皇宫之中,到此时哀悼之色仍未去呢。

确切点儿说,是皇帝的哀悼之心未去。交泰殿里仍是一片素白不说,就是他本人,衣裳也仍是素色,大红的常服都不再穿了。

因有他示范在前,宫中妃嫔们也不敢打扮得花枝招展,宫人们更是一片青绿,连点色彩鲜艳的绒花头绳之类都不敢扎。眼看着就要到年下,宫里头却是半点喜气都没有。

朝堂上倒是有几个御史,在皇后七七之后就上表提出立后之事,却被皇帝骂了回去。说西北战事未平,宫里太后卧病,这些御史不想着为君分忧,却只知在后宫事上打转云云。骂得两个御史不敢吭声,再也没人敢提这事儿了。

不过,随着西北大捷,立后之事是早晚会再提起的,毕竟中宫无主也不相宜。但只要说到立后,就必然再生波澜,尤其是沈家,因有梅许两家姻亲,是再逃不过的。

虽说都是姻亲,但到底许家近些,承恩侯府还隔了一层。再者当日皇长子获救,皇次子却未能幸免,已经教有些人流言纷纷了。这个时候沈云殊把献捷的风头让给别人,瞧着是少了些风光,却避开了风波。

“且后头若是赢了,那才是大胜呢。”九炼笑嘻嘻地道,“大爷可是说了,必要给大奶奶挣个一品诰命回来才行呢。”

许碧不禁一笑:“只要他凯旋而归,什么一品二品的,随便得一个也就罢了。”

知雨也凑趣笑道:“瞧大奶奶说得轻易。也就是咱们大爷有能耐,换了谁家的太太奶奶们敢这般大口气的。”

几人正说着话,忽听外头又有些乱,片刻后琉璃拉了脸进来:“大奶奶,宫里头袁昭仪没了……”好生晦气啊,西北才大捷,袁昭仪就没了。这么说,倒幸好献捷的不是她家大爷,要不然这里才献俘呢,那头宫里娘娘没了,你说扫兴不扫兴?

“袁昭仪……”许碧轻轻一叹,“果然也没了。”只是没想到,会恰巧在今天。

“这死得可真是……”知雨小声埋怨了一句,“眼看要到年下了,又是西北大捷的时候——大奶奶还得进宫去吊丧,幸好这胎已是出了三个月了……”

“什么出了三个月?”九炼耳朵尖地听见了这话,“大奶奶莫非……”

知雨嗔他一眼:“就你多话!这也是你该问的?”

九炼不服气道:“这是大喜事,要是在营里,大爷得请弟兄们吃酒呢。”说完又喜滋滋地道,“大奶奶怎么也不告诉大爷?”

“怕他担心。”许碧倒不似知雨这么忌讳,正如九炼所说,这是喜事,怕什么人知道呢,“再说,原想着等他回来,给他个惊喜。”

“那小的也不说。”九炼嘿嘿笑道,“等大爷大胜归来,可就是双喜临门了。”说着又有些担心,“那宫里丧事……”

说起来,若是平常人家,许碧有孕是不宜去灵堂的,丧家也不会让她去。但袁胜兰位属九嫔,不是低位嫔妃,她死了,许碧是必得入宫致丧的,虽远比不得为皇后哭灵那般隆重,却也少不得要劳累。

许碧倒不担心:“如今宫里头已经平静了,又没人算计我,进宫走几趟算不得什么。”她也想去看看苏阮呢。

比起交泰殿至今还铺白挂素,袁胜兰去世,景阳宫的铺陈也就像是个应个景儿;就连来吊唁的诰命们哭得都毫无热情。

不过这当然是不会有人计较的。这个时候,谁还会哭袁氏呢?真要哭得伤心,那才容易出问题呢。

许碧只在灵堂里呆了一会儿,就有个宫人悄悄走到她身后,低声道:“二姑娘,婕妤请您过偏殿去说说话。”

这宫人正是知韵,瞧着容色有些憔悴,身上穿戴得更是简单,远不如当初在许家做大丫鬟时体面。许碧起身跟着她往偏殿去,淡淡道:“婕妤娘娘和皇长子殿下可好?”

知韵勉强笑道:“都好。娘娘也是怕大家惦记,才请二姑娘过去的。”好什么呀?真要是好,许瑶又怎会在这种时候叫她来请许碧呢?

说起来,知韵如今是真后悔了。早知道入宫竟是这样,她当初何必费力去顶替知香呢?这一转眼进宫也三四年了,许瑶还只是个婕妤,而她更没得皇帝多看过一眼。眼看年纪已经满了二十岁,若在宫外,这会儿已经要准备放出去嫁人了,而她却还遥遥无期——宫人得到三十才能出宫呢,那会儿青春已逝,出去了能做什么?

于今之计,也只剩下许碧这一根救命稻草了。知韵这会儿过来,都觉得心里惴惴的——真是风水轮流转,想当初她这个大丫鬟在这位庶出的二姑娘面前都能抬着下巴说话,如今却……只但愿二姑娘别记她的仇才好。

许瑶也是神色有些憔悴,但精神却比知韵要好些,见了许碧便起身相迎:“这天儿是更冷了,灵堂上四处漏风,妹妹没冻着吧?快喝杯热茶。”

许碧接了茶却没有喝:“一会儿还得回去,若喝多了不大方便。”

许瑶轻嗤了一声:“有什么不方便的。妹妹不会真当袁氏还是正经的昭仪娘娘吧?我跟你说,她是自缢的。”

这倒算是个大新闻了。嫔妃按例是不能自戗的,否则家族亦会坐罪,更何况是在西北献捷的时候呢。

“她就是要给皇上、给沈家添些不痛快。”许瑶冷笑,“早不死晚不死,偏听说西北大捷就自缢了,分明就是寻晦气呢。”她往许碧身边挪了挪,低声道:“说起来,我还一直没机会向妹妹道谢——皎哥儿,若不是沈大人,只怕也会跟着皇次子去了。若是那样,我可就真的没活头了……”

她说着便拭泪,眼角余光却瞥着许碧,犹犹豫豫地道:“只是,我也听说梅家散布的那些话……沈大人冒着生命危险潜进宁寿宫救驾,却被诬有那等小人心思——都是我连累了妹妹。”

许碧淡淡道:“大姐姐既然知道那都是谣言,就不必再提了。皇上英明,自然不会相信此等谣言,也就说不上连累什么的了。”

许瑶叹道:“妹妹你也太实在了。皇上如今自是不信的,可那到底是皇子呀!若是有人天天在皇上面前调唆,日子久了,难保皇上心里不会有些不快。尤其如今——妹妹纵不防着功高震主,还要防着有小人嫉妒呢。”

许碧笑了一笑:“多谢大姐姐提醒。只是我家大爷不过是尽武将职分,也立不下什么震主之功。”

许瑶心里暗急,不得不道:“妹妹怕是有所不知,从前有袁家比着,沈家自然是功劳越大越好,如今可就不同了。我不瞒妹妹,梅家用这事儿大做文章,皇上可未必就——单看那梅氏给我的皎哥儿下泻药,皇上还要保她,妹妹就该知道,她日后怕是还能东山再起,那时候,妹妹就不怕她对沈家不利?”

许碧微微笑着瞥了许瑶一眼——终于把真话说出来了,哪里是怕沈家功高震主,不过是怕梅贤妃东山再起罢了。

说起来,皇帝如今的这一番作派,若不是许碧知道梅皇后身亡的真相,怕也要以为皇帝是要保梅贤妃了,倒也难怪许瑶着急。

“依我说,雷霆雨露莫非君恩,我劝大姐姐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就好,莫生妄心。大姐姐进宫也好几年了,一直都过得不错,何不就这样顺其自然呢?”许碧到底还是点了几句。实在是她与许家不可能完全剥离开来,许瑶若是能安安分分地过日子,对她自己好,对许家好,对沈家也好。

“妹妹这话,我听不明白了。”许瑶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在她看来,如今这是她唯一的机会了,只要能压倒梅贤妃,这满宫里还有谁是她的对手?可听许碧的口气,竟是根本不打算支持她的。

“妹妹该不会是想着还有苏美人吧?”偏殿之内再无别人,许瑶也顾不得再委婉了。许碧进宫少,这次若不把话说透,下次又不知是何时了:“我知道妹妹跟苏氏交好,可再交好,那结拜姐妹总不如亲姐妹。再说,妹妹难道不知道,苏员外郎如今已经辞官回乡了?”

这件事许碧当然知道:“那大姐姐知不知道,苏员外郎是要回乡里开书院,教书育人的?”

“开,开书院?”这个许瑶还真不知道。许夫人回家去与许良圃商量,但还没等许良圃想法子托人让苏员外郎去江浙呢,苏员外郎自己就递了辞官的折子,很快就收拾东西,带着家小离京了。

按说这种辞官的奏折,倘若是朝廷看重的,皇帝必要驳几次的。苏员外郎这官职实在太低,但他有女儿在宫里,还生了公主,如今又再次有孕。就算看在苏美人面上,皇帝那里也要过问一句的。

结果皇帝连一句话都没说,吏部就按部就班地将辞官的手续一走,打发了苏员外郎。如此,人人都在私下里议论,说苏美人怕是委实不得宠,否则苏员外郎何至于这几年并无寸进,如今又走得这般迅速呢?

甚至还有人猜测,皇帝就是怕苏家恃着苏美人肚里的龙胎,再闹出什么事来,所以才干脆把他们打发走的。

许瑶也是听许夫人说了此事,才彻底将苏美人抛在了一边,可听许碧这样一说,这里头竟似还有蹊跷?

“是皇上说,教书育人,百年之功。”许碧意味深长地道,“为国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胜于机关算尽。”

“我不信!”许瑶脱口而出,“不过就是回乡开个书院罢了,有什么了不起!”

许碧收了笑容,淡淡地道:“若是大姐姐能让老爷也辞官返乡去开书院,那这事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许瑶顿时哑了。许良圃怎么肯?这几年他于仕途之上无寸进,已经十分失望了,因此这次才肯如此卖力地安排苏员外郎之事,就指着许瑶能心想事成,他便可扬眉吐气。若说要他辞官,便是为了女儿的前程,怕他也是不肯的。更何况,如今看来,便是许良圃也辞官,怕也只是东施效颦,未必能成的。

许碧轻轻把手里已经凉掉的茶放回桌上:“大姐姐好生过日子,一生平安富贵可期,何必又多做他想?我知道大姐姐心里想的是什么,只是此事乃是皇上乾纲独断,并无别人置喙之处,我劝大姐姐,别只知道算计了。”皇帝若是能任人算计,如今袁太后也不会倒了。可笑许瑶这些小心思,自以为明白,殊不知看在皇帝眼里,怕是只觉得可笑呢。

许瑶眼睁睁看着许碧出了偏殿,只觉得双腿发软:“难道,难道皇上早就瞩意——这怎么可能!”不过是苏氏运气好,偏偏在这时候有孕罢了!可是,可是若真如此,苏员外郎又偏偏在此时回乡开什么书院,难道真是他自知前程难进,心灰意冷回家去了?

“娘娘,不,不会的——”知韵在旁听了两人的话,脸色也是难看得很,“依奴婢看,不过是沈家不想参与此事罢了……”早知如此,当初真不该争着进宫啊……

许瑶苦笑。若是沈家不想参与立后之事,她还有什么指望?难道指望许良圃吗?

“如此看来,怕是,怕是……日后,我只守着皎哥儿过日子就是了……”

许碧却不管许瑶想了些什么。若许瑶真能安分守己,那是她的福分;若是不能,那也是咎由自取。大约她直到如今都还不明白,当初她入宫的方式,就已经决定了她日后的前程。只盼她不要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看在皇长子份上,皇帝也会让她如顾充媛一般,平安一生罢了。

“大奶奶小心脚下——”知雨扶着她,还有些担忧,“大姑娘只怕是想不通的……”

许碧笑了笑:“这是皇上的后宫。”袁太后大势已去,大约过不了几年就会“病逝”,后宫尽归皇帝之手,许瑶那点子小聪明,又能做什么呢?

“别管这些。今儿回去,得把大爷那件棉袍做好。”许碧抬头看看有些阴沉的天色,“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下雪,等大爷回来天气只怕好冷了。还有元哥儿的衣服,再给他添件小斗篷。”

“也是。”知雨连忙道,“这些事要紧呢。”至于许婕妤要做些什么,又关她们什么事呢?

“是啊,还是这事要紧。”许碧微微一笑,“现在,只等大爷平安回来了……”

第63章 府里第147章 名气第115章 贤良第37章 行动第109章 观潮第17章 洞房第31章 戏精第180章 举丧第135章 有孕第62章 表妹第84章 摊牌第73章 意外第71章 连环第13章 获救第83章 我不第78章 私赠第149章 公主第60章 头痛第155章 嫡子第182章 已定第79章 夜课第41章 打脸第2章 议定第98章 良配第167章 孤注第77章 说亲第176章 失火第142章 赔礼第109章 观潮第91章 过年第14章 结拜第164章 权衡第116章 花会第108章 揭开第97章 圆房第49章 相遇第158章 法事第36章 挑拨第82章 及笄第136章 拐子第180章 举丧第100章 上钩第169章 伺机第43章 花宴第122章 冲突第60章 头痛第175章 夺宫第2章 议定第153章 私心第78章 私赠第91章 过年第81章 利害第2章 议定第109章 观潮第148章 愚妇第14章 结拜第143章 坑人第160章 大喜第107章 暴病第62章 表妹第99章 设局第30章 行刺第31章 戏精第150章 假孕第139章 密谈第15章 婚前第95章 归来第148章 愚妇第91章 过年第44章 舍身第132章 大比第154章 钟情第181章 大局第24章 偷听第139章 密谈第12章 杀人第146章 重逢第63章 府里第97章 圆房第161章 祈福第39章 爬床第79章 夜课第161章 祈福第23章 上香第3章 嫁妆第148章 愚妇第6章 姐妹第57章 舌战第130章 林家第49章 相遇第160章 大喜第114章 好事第103章 请罪第151章 目的第76章 顺心第15章 婚前第170章 风暴第182章 已定第23章 上香第113章 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