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归处

十一月里, 沈云殊踏着京城的第一场大雪归来。

许碧带着元哥儿迎到二门,只见梅花般的雪片之中,一人身披玄色大氅, 从外头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一看见她和元哥儿, 胡茬未净的脸上就露出了两排白牙,看起来特别显眼。

“黑了,也瘦了……”许碧拉住那双粗糙却掌心滚热的大手,喉咙里居然有些哽咽, 半晌才能说出话来。

“打仗嘛……”沈云殊嘿嘿一笑,转头问乳-娘怀里的元哥儿, “儿子还记得爹不?爹抱抱。”

元哥儿用怀疑的小眼神看着他,直到沈云殊伸手,才一扭头:“臭!”

“臭什么臭!”沈云殊哭笑不得, 一把把他提进了怀里, “你爹才进宫面圣回来,早沐浴更衣过了,怎么会臭!你才是个臭小子呢!”

元哥儿用胖胖的小手捏住自己的小鼻子:“臭臭的。”虽然这么说,他可也并没拒绝沈云殊抱他, 反而咯咯笑了起来。

“这小子学坏了吧?”沈云殊好气又好笑,随手把他往空中抛了两下, 引发了元哥儿更大的笑声,也不嫌他臭了,抱着他的脖子直叫:“还要, 还要!”

“让爹歇一会儿,晚上再陪你玩。”许碧捏捏儿子的小圆脸,也有些无可奈何,“也不知道他怎么回事,打从说话顺溜了,就刁钻得很,一定是像你!”这小子很会演戏,明明沈云殊身上并没什么异味,他偏说得有模有样的。想想当初沈云殊装病时那半死不活的样子,许碧真心觉得,遗传这东西实在神奇——元哥儿自出生后明明跟沈云殊聚少离多,可这脾性却越来越像沈云殊了——嗯,反正不像她就是了。

沈云殊哈哈大笑:“我儿子嘛,自然像我。是不是儿子?”

元哥儿转着大眼睛看了他一会儿,发现他真的不打算再把自己扔上去,果断地一扭头冲许碧伸手:“娘抱。”

沈云殊大笑着在他的小屁股上拍了一下。旁边乳-娘连忙把元哥儿接到自己手上:“哥儿忘了?现在可不能让大奶奶抱。”

“怎么了?”沈云殊眉头一皱,看向许碧,“是哪里不自在?”

许碧抿嘴一笑,元哥儿已经大声道:“娘肚子里装着小妹妹,不能抱元哥儿,不然会挤到小妹妹的。”

“什么?”沈云殊惊喜地望向许碧,“这是,这是——怎不告诉我?这大雪天的怎么还出来,万一滑了脚如何是好?这些个丫头都忒不晓事了。”说着,干脆直接打横就把人抱了起来,大步往屋里走,惹得丫鬟们都红了脸,纷纷把目光转开。

“原本还以为你能早些回来,想给你个惊喜来着。”许碧笑着扶住他的手,“也还没到那个份上。虽说下雪,路都是扫干净的,丫头们都小心着呢。再说,你这么大老远的回来,我在屋里怎么坐得住……”

沈云殊低头看着她的肚子:“这回是个女儿?”

“王太医说八成是。”许碧也不知道王平是哪里来的把握,说起来这孩子也才五个月呢,这就能诊出性别了?

“那八成就是了。”沈云殊倒是很相信王平,顿时眉开眼笑,“女儿好,女儿好!又香又软的小姑娘,比臭小子强多了。”

元哥儿顿时就要抗议:“元哥儿不臭!爹才臭!”

一众下人都偷笑,许碧也不禁笑了,叫乳娘抱元哥儿去吃蛋羹,这才能跟沈云殊坐下来说话。一别数月,夫妻两人都觉有万语千言在心头,一时反什么都说不出了。

半晌,许碧才道:“西北的仗,打完了?”比起十月里声势浩大的献俘,沈云殊的归来倒显得悄无声息了。虽然明知这是他有意为之,许碧也仍不免替他觉得有些委屈。

沈云殊微微一笑,神神秘秘地从怀里抽出一卷东西来:“虽说不能衣锦还乡,不过,好歹答应你的诰命是讨来了。”

那东西底色杏黄,绣以精致的缠花纹饰,比许碧已得的三品淑人诰命文书更为精致,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了。

“三等伯夫人?”许碧吃了一惊,“不是说——”沈云殊以献俘为障,领兵出关之事,如今京城也都知道了。可这一场仗打下来,说是把来犯的北狄人打败了,却并没有一网打尽。这几日朝堂上颇有些人在又跳又叫,说沈云殊献俘一事是伪造,有欺君之嫌;如今又未能大胜,更是辜负了皇帝的信任云云。

许碧自然知道沈云殊必定另有用意,但也暗中琢磨过,觉得这次的一品诰命只怕是悬了。她自己倒不并不在乎什么夫人淑人的,但沈云殊在离京之前许过诺言,若是不成,倒怕他心里不自在。

没想到这诰命文书竟还是摆在了眼前,只是有伯夫人,那伯爷呢?

沈云殊嘿嘿一笑:“伯爷么,怕得过个一年半载才能到手了。皇上知道我在你面前夸过海口,怕我回来请不下这诰命就进不了家门,所以先把这诰命文书给了,好叫我有个交待。”

许碧哭笑不得:“你在皇上面前又说什么了吧?”

沈云殊笑道:“也就是随口提了一下罢了。只是这诰命文书虽有了,现在却还不好拿出去。”

许碧看那文书上印玺俱全,有这文书在手,皇帝将来想不给沈云殊封爵都说不过去:“皇上也是……”肯把这东西先拿出来,证明皇帝对沈云殊也是心诚的了。

“是啊。”沈云殊笑了一笑,将文书交在许碧手上,“皇上其实也并没有变。”只有袁太后,总觉得这个庶子一旦得登大宝就对敬亲王猜忌起来。其实真正心怀鬼胎的正是她自己,最终酿成了这一场大祸。

“皇上清瘦了许多。”沈云殊顺势握住了许碧的手,叹了口气。失去了相濡以沫的妻子,纵然身为九五之尊,也终究是心里少了那么一块。

许碧默然片刻,问:“皇上打算如何处置贤妃?”怕是连承恩侯夫人自己,都没料到大女儿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如此之重吧?又或者梅皇后若是活着,皇帝或许会对她渐渐淡了,可如今梅皇后死了,便将永远在皇帝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不过是为了梅家的面子罢了。”沈云殊冷淡地笑了笑,“梅氏到现在还想着翻身呢。”殊不知她若是老实些,皇帝或许还顾念点旧情,越是想着翻天覆地,皇帝就越厌恶。

“且——”沈云殊略一沉吟,还是道,“你怕也猜到了,皇上想着立苏美人为后,如今只等着她生下皇子了。”

“苏姐姐怀的确是皇子么?”虽说隐约猜到了一些,但听沈云殊亲口说出来,许碧还是觉得高兴,“如此一来,我那位大姐姐也该死心了。”

沈云殊笑笑:“为太子计,外戚不宜太强。有袁家与卢家在前,皇上再不会立世家女子了。许翰林——”说起来那是他的岳父,不该说得太难听,但许良圃此人委实是年纪越长越没出息了,年轻时那点与城池共存亡的豪气消磨殆尽,只剩下了一颗碌碌之心。等到皇帝立苏氏为后,他顶多也不过是抱怨几句女儿没本事,余下的不过是依旧在翰林院庸碌度日罢了。

“你若是想把路姨娘接出来,我倒不妨去与他谈谈。”许他略升一半级的,想来也就足够了。

“姨娘——”许碧有点怅然,“我是想接她出来,可她不肯……”路姨娘说得也很合理,哪里有姨娘往姑爷家住着的?

沈云殊微微一笑:“我们若去西北如何?”到了那里,谁还会计较路姨娘的身份?

“西北?”许碧有些惊讶。

沈云殊点头:“不错。此次西北之战,看似虎头蛇尾,其实——巴鲁族长有六子,其中一个是掳去的我朝女子所生,地位卑贱,武艺亦不出众,却颇有些心计。巴鲁族长对他十分宠爱,原有立他为少族长之心,只是他的其余儿子都反对,故而未能成事。”

许碧想了想这些日子京城的传言:“你把他的儿子们放回去争族长之位了?”

沈云殊哈哈大笑:“到底大奶奶有见识!”他说起自己的“坏主意”来便眉飞色舞,“这几个人争起位来,不止巴鲁一族会分崩离析,那位族长最宠爱的儿子,可是还要拉拢其他部族来帮忙的。”

“他靠什么拉拢?”许碧有些怀疑地道,随即醒悟,“不会是你——”

沈云殊挤挤眼睛:“卢家手里不少好东西,不用岂不是浪费了吗?”

许碧了然:“所以是要搅得北狄内斗吗?”

沈云殊收了笑容:“说起来,先帝晚年偏宠端王一系,以至于朝廷内耗,反而忽略外防。上次父亲率兵击退北狄,若是军需充足,原可直入王庭的……自皇上继位之后,这几年虽无什么大灾祸,却也不甚丰盈,否则,皇上也不会下决心要开海运。本来,若是海运顺利,几年后国库有所积累,我和父亲是打算与北狄决战的。”

然而世事有时总是不如人意。先是袁家勾结东瀛人,养匪为患,单是要拿下他们,为海运铺一片平坦前途就花了好几年。后又有卢节与袁太后,为了夺位,早早就将北狄引入了边关。

虽则这次击退了北狄人,但边关总是不免有所损失,只说诱敌深入之时,就多有城关破损。虽然沈云殊尽量利用那些原本就不够坚固的城关,但这要逐一修缮加固起来,也是一笔极大的费用。

“不过如今海港一案已经查明,江浙的袁党势力也被肃清,用不了几年,海运发展起来,国库便会丰盈。”沈云殊有几分憧憬地道,“到那时,我就要整肃人马,再跟北狄打一场!这次,必定要直取他们的王庭,打得他们彻底臣服不可!”

许碧若有所悟地道:“只是,那也得再有几年的工夫了。”

“不错。所以这几年,不能让北狄安安稳稳地休养生息。”沈云殊眉毛一扬,“耗上他们两年,我们却可厉兵秣马。此消彼长,几年之后,胜的必定是我们!”

他停了停,忽然问许碧:“你愿意跟我去西北吗?”

“西北?”许碧怔了一下,“我们——要去西北?”

沈云殊很喜欢她说“我们”这个词儿:“是。我已与皇上说了,西北那边,还是得我亲自去主持才能放心。父亲年纪大了,就让他在东南主持海港营建一事。就是江浙水军,我也荐了京卫使司里的人去——横竖如今袁氏余党已经肃清,江浙闽地的抗倭不是一时一日之功,由他们慢慢去做吧。我们父子毕竟原是马背上杀出来的,统领水军并不相宜,不如让给能干的人去做。”

“父亲——”许碧刚想说沈大将军统领水军亦是做得有声有色,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沈大将军纵然有统领水军之能,可若是沈家父子一东南一西北,俱掌兵权,那可就真的会令皇帝担忧了。

如今,皇帝还念着昔年的情份,对沈家并无疑心,甚至连处置太后谋反这样的大事都愿意交托于沈云殊之手,可谓难得。然而愈是如此,沈家愈是应该自退一步,若自以为忠心便张扬起来,那便是自寻死路,纵然皇帝不想疑心,也要疑心了。

沈云殊低声道:“依例,边关统军的将领,妻小都是应该留在京城的。当初父亲已是特例,我想着,倒不如趁这个时候,再向皇上讨个恩典,带你和儿子一起去。”

大将在外领兵,妻小留在京中,其实也就是做个人质。当初沈夫人因是端王做媒,且当时沈大将军还不是镇边大将,因此方能一直随着他。可若沈云殊往西北去,按例许碧和元哥儿是该留在京城的。

“你和儿子留在京城,我可不放心。”沈云殊摸了摸许碧的肚子,“现在还有女儿呢,就更舍不得了。倒不如趁这个时候,父亲放了兵权,我带你们去西北——只不知,你愿不愿去。”

西北那地方,虽然在他看来是跃马纵横的快意之处,但在旁人眼中只怕却是战乱苦寒之地,没几个人愿意去的。许碧生长京城,后来嫁给他也是往杭州住,皆是温软繁华之地,对西北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好啊。”许碧却是欣然。京城这地方是繁华,可勾心斗角、明枪暗箭不断,更何况很快还会有立后风波。与其留在这里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倒不如去西北,至少那边是沈家的地盘,说句不客气的话,到了那儿,她和元哥儿都能横着走了。

至于西北苦寒什么的,许碧倒真不在意。那地方是苦一些,但到了沈云殊这等地位,自是比普通人要强得多,又能苦到哪里去?她可不是吃不起半点苦头的娇小姐。

“听说西北那地方拘束少得多?”杭州也好,京城也好,规矩都不少,似她这样,还是成了亲的妇人,若沈云殊不在家中,都不好随意出门逛街的,只能参加些女眷们之间的花会茶会,再不然就是去庙里上香,着实无聊。

“正是。”沈云殊说起西北不由得眉飞色舞,“那边地方广阔,我带你去跑马看落日,那草原茫茫,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着实壮观……再说,也去母亲坟前拜一拜,让她知道我娶了一位贤妻。”许碧自进门之后,只拜过他生母的牌位,却连坟都不曾上过。

“而且,我也想在西北,再办一场喜宴。”沈云殊握住许碧的手,低声道,“我与你的喜宴……”当初他为了装病,是让沈云安代为迎亲的。当时未曾想到,他竟会在这场代嫁的亲事之中,迎娶到了此生至宝。以至于如今想起,他都后悔不该让沈云安代迎的。

到了西北,他可以以亡母未曾亲眼见他娶妇为由,再办一次喜事。没有别人代迎,没有别人代为拜堂,只有他和他的妻子,正正经经,同拜天地,共入洞房。

“这也行吗?”许碧脸上泛起一阵红晕,也低声问。

“怎么不行。”沈云殊一锤定音,“母亲想必是会高兴的。”

“嗯。”许碧也不由得嘴角泛起了笑意,“第二日,我们就去母亲坟前祭拜,带着元哥儿,也让母亲看看孙子。”如此,连夫人在九泉之下,当会放心了吧。

对于沈云殊调驻西北掌十万大军之事,朝堂上果然不出所料地有人跳了出来。不过还没等他们叫唤呢,沈大将军从江浙递上的告老折子就已经到了,自请辞去东南水军兵权,只往正在建设的海港处做个小小官员,为海运之事出一份力即可。

这份奏折算是堵上了所有人的嘴。皇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之怒,斥责那些蹦跶的官员眼中只有权势,行小人之心,不配为官云云,同时顺势封了沈云殊为三等忠勇伯,镇守西北;至于沈大将军,虽不再掌军,却以一品致仕,另给监察之权,让他监督海港营造之事。

这个三等伯震得朝中一半的官员有点发懵。盖因沈云殊返京十分低调,不少人都以为他这场仗打得虎头蛇尾,能官升一级就是好事,少不得在京卫里多磨两年,等现任京卫指挥使告老,他才能升上来。

谁知皇帝这会儿一张口就是一个三等伯。好些人这才想起来,沈云殊不但是临危受命,领兵击退北狄大军,之前还有救驾之功,加起来给个伯也不为过。毕竟这三等伯只传三代,不是那等数代不易之爵。

当然也有还想反对的,但他们刚才已经因为沈家父子把握权柄之事挨过皇帝的训斥,这时候若再跳出来反对,简直就是不想再做这个官儿了。因此这些人也只得把到了嘴边的话都咽回去,听凭皇帝当朝下旨,定下了这个忠勇伯。

得爵是件大喜事,不少人都等着给这位新伯爵贺喜呢,沈家却以调防西北为由,只宴请了一日亲友便作罢,随即就低调地收拾起了行李。

许碧在年前入宫,见到了苏阮。

两人的肚子都已经有些显形,只是冬□□裳穿得厚,不是特别明显罢了。

“听说你这胎是个女儿——”苏阮这一胎反应有些大,扶着腰既笑且叹,“皇上那日还说,我若生个儿子,正好做个亲家。”

许碧不由得抬眼看了看苏阮:“姐姐可听说了,苏家伯父已在闽地筹建书院,还亲自去请当地有名的大儒出山?”苏老爷这辈子也总算做了件明白事。只是这事若做好了,苏阮肚子里的这位皇子,将来怕就是太子了。为太子求娶沈家女,与为随便哪个皇子求娶可是不同的。

苏阮微微垂下眼睛:“皇上告诉我什么,我就听什么。父亲能做件明白事,也是苏家大幸,将来受益的是苏氏子孙,我一个出嫁女,却是管不到的。”

许碧默然。苏阮一直看得明白,正因看得明白,才走得稳妥;但也正因看得太明白,才无所期待。明玉阁也好,交泰殿也好,对她来说没有多大区别,她可做皇后,却永远做不了梅皇后。

不过,对苏阮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等到她生下皇子,皇帝会升她为妃,再过两年,就会立她为后。等她入主东宫的那日,这后宫之中不知有多少嫔妃会羡慕嫉妒得两眼血红,谁还会去细细分辨,此皇后与彼皇后有何不同?

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许碧还真心不怎么想结这个亲事,太子妃听起来尊贵无比,其实对女人来说却未必就是好归宿。不过,那也总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何况皇帝只是随口一说,也许到时候又另有考虑也说不定了。毕竟他若是自己不想要一个家族强盛的皇后,又怎会为太子娶个这样的妻子呢?

因是年下,许碧也不能久坐,与苏阮告别之后,便离了明玉阁。沈云殊计划出了正月就启程,那时许碧的身子还不算太沉重,可以慢慢地走,等到了西北天气也和暖了。唯一可虑的就是许碧要去西北生产,为此,他特地向皇帝讨了王太医随行。

至于沈夫人母女,则是要回杭州了。沈大将军在那边为沈云娇定了一门亲事。

若是依着沈夫人从前的脾性,多半是不肯的,毕竟她怎肯白来京城一趟呢?只是经了太后谋逆一事,沈夫人并沈云娇都几乎吓破了胆,这才觉得京城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君不见那几家原本依附太后而趾高气扬的人家,一夜间就纷纷倒台,有抄家者有流放者,个个都是祸及满门。

再看看那宁远伯,原本也是平平安安的日子,只因为想把女儿嫁给敬亲王就险些招祸上身,如今与梅家的亲事已然退了,举家都迁回了祖籍,再也不想什么袭爵了。

一门亲事便招来一家之祸,沈夫人不得不承认,沈大将军是对的。她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可不能想她摊上这种事情该如何是好。至少将女儿嫁在江浙,就在自己身边,一家子团圆一处,她还放心些。

一场宫变,有身死家亡的,也有飞黄腾达的,有沉迷的,也有顿悟的,人生百态,莫过于此。

“大奶奶,是大姑娘……”身边的知雨忽然低声提醒。许碧一抬头,便见果然是许瑶迎面走了过来。

“妹妹成了伯夫人,就不理人了?”许瑶面色沉晦,开口便很冲,“难得进宫,也不去我那里坐坐,看看你外甥?”

“年下大姐姐事也多,我还得准备去西北,就不去惊扰小殿下了。”许碧并不接许瑶的话,那可是皇子,她一个外臣之妇,可不想论什么姨妈外甥的。

“你真要去西北?”许瑶满面惊讶。这消息她是听到了的,可并不相信。西北那是什么地方?苦寒之地,连年兵戈。别看今年把北狄人打退了,说不定过两年就又来了。哪个傻子放着京城这样繁华之地不住,要去西北?

“自然是真的。”许碧笑了一笑,“就如苏老爷如今已经在闽地办起了书院一样真。”而许良圃,仍旧在翰林院做他的闲散翰林,既无尺寸之功,却也不肯急流勇退。

“你傻了?”许瑶脱口而出,才发觉自己失言,连忙掩饰,“你,你还有儿子,马上又要生产,你难道想让孩子跟你一起去西北受苦?”

“去西北难道就是受苦?”许碧笑着摇了摇头,“大姐姐在宫里安稳度日罢。人各有志,我却是更喜那海阔天空之处。待日后归来,给大姐姐送些西北特产。”

许瑶看着许碧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地道:“傻子!”可是说完这句话,她自己却觉得眼眶一酸。许碧纵然是个傻子,可看起来对西北的生活充满了自信,而她,她还在这后宫之中坚持着,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了。

许碧并没听见许瑶说什么,也不想听。她走出宫门,就看见自家的马车停在数丈之外,车辕上有个人懒懒散散地坐着,身上那新制的伯爵袍服都被撩在一边,只是远远看见她,便笑着跃下车辕,迎了过来。

许碧急走两步,也向那个人迎了上去。不管京城还是西北,不管春秋或是冬夏,有这个人在的地方,便是她的安居之处——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7章 旅途第159章 阴谋第138章 提亲第172章 庆寿第40章 恶客第39章 爬床第76章 顺心第177章 同归第6章 姐妹第179章 出征第160章 大喜第100章 上钩第50章 回门第119章 回京第35章 春心第36章 挑拨第67章 计划第170章 风暴第169章 伺机第104章 回家第95章 归来第58章 位份第16章 出嫁第153章 私心第41章 打脸第27章 私心第39章 爬床第74章 过节第34章 正位第139章 密谈第129章 巴结第66章 剿灭第68章 报捷第41章 打脸第18章 敬茶第122章 冲突第63章 府里第32章 态度第40章 恶客第76章 顺心第11章 劫道第79章 夜课第112章 皇子第15章 婚前第147章 名气第146章 重逢第22章 谈判第73章 意外第152章 一见第146章 重逢第21章 心思第28章 游春第85章 谈心第65章 不祥第176章 失火第35章 春心第107章 暴病第115章 贤良第4章 谈判第67章 计划第28章 游春第56章 辩论第125章 心事第165章 提亲第106章 成亲第89章 有喜第111章 绝患第167章 孤注第93章 除夕第26章 内情第156章 恨意第112章 皇子第104章 回家第38章 茶园第62章 表妹第148章 愚妇第95章 归来第19章 反复第106章 成亲第123章 抓周第118章 抚养第150章 假孕第168章 成亲第49章 相遇第5章 镇压第175章 夺宫第80章 冲突第149章 公主第4章 谈判第30章 行刺第142章 赔礼第49章 相遇第51章 林家第49章 相遇第180章 举丧第131章 事发第129章 巴结第56章 辩论第80章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