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舌战

如果说之前许碧对司秀文还有那么些许残存的好感——其实也不是好感, 就是觉得司家是受了袁家的蒙蔽,毕竟袁家在江浙装了那么多年救民于水火的大英雄, 司御史远在京城一时看不破也是有的。

但现在,她就对司秀文只有厌恶了。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好的不学,净拿着些外头一些带颜色的传闻来攻击人!司家号称把女儿当儿子来教养, 原来就是教养得她敢大胆地传这些话不成?

火气直往上蹿,许碧倒不跟司秀文说话了, 只转过头去冲着知雨笑了一声:“到底是大家子的姑娘, 见识也广,连别人家中□□母婢的阴私事都知道。只是这样有趣的笑话, 怎么也从不见你们跟我说说呢?”

知雨立时会意,忙接道:“别人家的事, 奴婢们哪里知道呢?再说就算知道了,这样话如何能说给姑娘们听呢?若是从前在家里, 奴婢们敢往姑娘们面前说这般的腌臜话,怕不被打下半截来!”

知晴反应慢些, 这会儿却也明白了, 跟着便道:“别说是姑娘们了, 就是奴婢都不曾听过这样的事, 更不必说听了还要讲给姑娘知道。奴婢虽是个下人, 也知道廉耻,这样的事——啧啧,听了脏耳朵, 说出来就脏了自己的嘴,奴婢才不传呢!”

她反应虽慢,说话却比知雨更刻薄,一边说,一边还做出一副仿佛看见了什么脏东西的模样,拿眼梢去夹司秀文。

这一番话虽然不是对着司秀文说的,许碧甚至连看都没看她一眼,但在场众人谁不知晓是含沙射影?有几个女孩儿,便偷偷地笑了起来。

虽说都是小郡主的客人,可这一群二十几个女孩儿,里头也是分门别类,有三六九等的。有些女孩儿家里父兄只做个小小官儿,每次都要绞尽脑汁地奉承小郡主,生怕略得罪了一些,累及父兄前程。

如此一来,自然有人看着司秀文眼红——虽是庶出,却也与嫡出的差不多,且还得小郡主青眼——这会儿见司秀文吃瘪,有些平日里就瞧她不顺眼的,便挤眉弄眼起来。

司秀文一句话说出来,也自悔有些失言。这样的话的确不是她这等未出阁的女孩儿该听该说的,只是平日里与兄长们谈论外头的事谈论得多了,这会儿又是急着压倒对方,顺口便说了出来。

凡人做了错事,若能糊弄过去也就罢了,最怕被说破。许碧若是发气与司秀文争吵这□□母婢之事是真是假,也就无人会觉得司秀文失言了。且这等事如何分说得清楚?便是逢人就说沈云殊对丫头无意,难道人就会信不成?还是要把那丫头拉出来,逼着她自承是想勾引少爷却未遂呢?

这等桃色事件,就如那沼泽一般,凡踩进去就别想能干干净净,就算拔出脚来,也得带上一腿的泥,若多走两步,便陷得更深。因此许碧压根不接司秀文的话,转而将话题扯到司家女孩儿的教养上,不但是另辟战场,且把战火烧到了对方身上——桃色事件难以分说清楚,你司家女儿的教养就能说清楚了吗?

九炼初时恼怒,却不能去跟别家的姑娘对嘴,只能干生闷气。这会儿却是乐开了花,暗想少奶奶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瞧着娇弱得仿佛说话声大点儿都能把人累着,没想到竟如此——剽悍!

再看司秀文,已经被挤兑得眼圈都发红了。九炼眼珠子一转,小声道:“少奶奶,这位可是强项御史家的小姐,听说家中是最有规矩的……”

许碧瞄了一眼这一肚子坏水儿的小子,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早听说强项御史家里把女儿也当儿子教养,原来——如此啊……”

知晴在这种时候总会灵感迸发,当即掩了嘴道:“原来当儿子教养,就是天天说这些啊……”

她虽掩了嘴,声音可并没有放低,人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顿时又有几声嗤笑传来——这会儿说的不是司家女儿的教养,已经说到儿子身上了,原来御史家的儿子们,就整日谈论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儿?莫不是强项御史平日无事,也净爱打听别人家后宅里的阴私?

司秀文听得出利害,顿时一张脸由红转白,怒道:“你胡说!明明是你们沈家为争功谎报军情——”

许碧立刻打断她:“谎报军情?司姑娘这话从何而来?朝廷尚未就此事下个结论,司姑娘怎么就知道了呢?莫非是从令尊处得知的?要不怎么说司御史神通广大呢,这消息你可知道?”最后这话却是问九炼的。

九炼立时便道:“小的不知。少将军这些日子都在兵部,也没见兵部的大人们有什么话说,倒是听说皇上还不曾决断呢。”

“皇上都不曾决断,司御史这里倒已然决断了?”许碧嗤笑一声,“敢情这朝廷都是司御史说了算了……”

她当然知道这件事最后可能还是会对沈家不利,但既然现在朝廷还没有明旨,她就能拿来辩驳司秀文。御史不是阁老,并没有对朝中诸事定夺之权,说司御史能决断朝政,这才叫诛心呢。要说上纲上线,司秀文还真别跟她比,十几年的新闻报道,难道是白写的吗?

司秀文猛然发现自己又说错了一句话,竟然被许碧往自己父亲头上扣了一顶更大的帽子,纵然是强项御史都未必承担得了,当即脸色更白了:“这不是我父亲决断的,是朝中——”

她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司御史是在弹劾沈家谎报军情,兄长们谈起朝中局势来,也说自皇帝到内阁都倾向于袁家。但这都还只是猜测,是揣摸君心,这种话是不能拿到外头来说的。若是再被扣上揣摸君心的帽子,那比御史决断朝中事更要命!

司秀文这才发现,许碧这一步步的都是陷阱。幸好她及时闭了嘴,若是再说下去,只会败得更惨。她心念电转,也想另辟蹊径换个话题,只是一时想不出来。

许碧大获全胜,不再跟司秀文纠缠,转身向旁边的小郡主福身行礼:“妾身一时气愤与人争执,未曾及时向郡主行礼,还请郡主恕罪。今日天热,妾身经行此处中了暑气,多蒙郡主允准在此歇息,妾身拜谢。”

小郡主刚才一直没插得上话。她是真的不知晓朝廷上这些事,眼看着司秀文与许碧唇枪舌剑,还不曾反应得过来呢。直到看见司秀文眼圈都红了,才觉得好友是吃了亏,正打算给司秀文找一找场子,许碧已经转身来向她道谢了。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小郡主便是有心生事,一时也找不出借口,正打算实在不行就生硬地把脸一拉,不管怎样先给司秀文出口气再说,便听身边的大丫鬟洗云低声道:“郡主,时候不早,该回去了。若是晚了,王爷和王妃都要惦记的。”

与洗月不同,洗云是小郡主能出门交际时,佑王妃专门赏下来的。她在小郡主身边伺候,基本上就是一条原则:郡主想吃想穿想玩都不要紧,可有些事却不能做。

第一就是不得仗势欺人。别误会,这可不是在教小郡主平易近人。佑王爷的独女,天生身份高贵,又有封号,高高在上那是应当的。可就是不许口出狂言落了把柄,招得御史们弹劾。

第二便是不得参与政事。这也不是说小郡主就真能做什么了,而是一旦涉及朝廷之事,便不许她在其中掺和。省得被宫里疑心佑王欲结党谋私,他家可担不起这样的罪名。

小郡主今年也才十四,佑王又养得娇,并不怎么通外头的事。洗云的职责就是提醒她,譬如这会儿说时候不早,其实就是因着司秀文与这位沈少奶奶的话牵涉到了朝中之事,不能叫小郡主再去帮着司秀文说话了。

这京城里的人大约只看到太后是皇帝的嫡母,又是亲手将他扶上皇位,便以为太后与皇帝一心,捧着太后,便是效忠皇帝。

可佑王到底也是皇家人,离得近,有些事情就看得更清楚——这太后是太后,皇帝是皇帝,并不能混为一谈的。

朝堂上的事太复杂,佑王自觉很难掌握尺度,索性就一概不沾,如此倒好让人放心。因此洗云一听此事涉及袁沈两家,便立刻催着小郡主回府。暗想等去便禀报王妃,这位司姑娘以后怕是也不好再跟小郡主来往了。

小郡主皱起眉头。她素来不喜欢洗月。

虽说在佑王府中受宠,可小郡主心里明白,宠她的是佑王,不是佑王妃。佑王妃自己有两个儿子,并不稀罕女儿,尤其还是庶出的。虽不拦着佑王宠爱她,却也对她只是淡淡的。赏下来的这个洗月,更是总在她出外游玩的时候管头管脚。偏偏佑王别的事都由着她,唯独是王妃赏下来的这个人,佑王却不肯替她打发了。

可这个毕竟是司秀文,是她最好的朋友……

小郡主清了清喉咙,无视洗月的目光,冷冷地道:“沈少奶奶倒是牙尖嘴快,这一番高论真是令本郡主大开眼界呢。”为了好友,就算逆一回王妃的意思又如何?

许碧谦虚地笑了笑:“郡主过奖了。其实妾身本也没想到,京城中还有闺秀如此喜爱谈论政事。妾身一个后宅妇人,实在是没有这许多见识,勉强地有问便答,让郡主见笑了。”

小郡主硬生生被许碧这“谦虚”的态度噎了一下——难道谁还是在夸赞她不成?

只是许氏的言外之意她却也听懂了,分明是说司秀文主动发难,她不过是应战罢了。

这也是事实。原本她都要走了的,是司秀文说想见见这许氏,她才将人叫了过来,结果这一过来,司秀文就先说起了江浙争功的话……

许碧打量了一下小郡主。虽说是珠围翠绕,但看那脸上还带一分稚气,也不过是个孩子罢了。且刚才她和司秀文唇枪舌剑,小郡主在一旁连话都插不上,显然被家里呵护着,连外头的事都不怎么知晓。闻听佑王谨慎,果然如此。

小郡主还想再说点什么,洗月却上前一步,将声音略提高了一点儿:“郡主,时候不早了。王爷不是说还有生辰礼要给郡主,这会儿想必都已经送去郡主院里了,郡主还是回去瞧瞧罢。”

小郡主忿忿地看了她一眼,到底不敢太过违拗佑王妃——这位嫡母看着清清冷冷的,虽不曾刻薄难为过府里哪一个,可小郡主就是有些怕她——挽了司秀文的手道:“这里暑气大,我们回去罢。”又特意道,“你坐我的车,送你回去。”

旁边几个女孩儿见司秀文出了这样的丑,小郡主还这般给她做脸面,不由得都撇撇嘴,彼此又做个眼色。唯有一个少女,只盯着许碧看,她的同伴见她站着不动,便轻轻拉了她一下:“你在看什么?走了。”没见小郡主都走到前头去了么,她们这些陪客还不赶紧跟上。

“这位沈少奶奶……”那少女蹙着眉头想了片刻,才不怎么确定地道,“是不是许翰林家里的……”

同伴比她消息灵通些:“听说是姓许。我听姨娘说,是沈家娶去冲喜了。也是她命好,听说是早先沈家还只是个百户时定下的亲事,若不然也不过一个记名嫡女,哪里能攀上这样的亲事。”

她也是庶出,家里父亲也是五品官儿,可怎么就没有这位沈少奶奶的运气呢?将来别说嫁个五品守备了,能嫁个年轻举人都是好的,若是运气好,夫君中了进士还能慢慢往上熬,若是运气不好……真是同人不同命!

少女却摇了摇头,面露疑惑之色:“我该是见过她……不错,那年我姨母家的表姐及笄,我去观礼,许家三位姑娘都去了。”因为许家三姊妹中有两个都生得十分出色,所以她记忆颇深。

只是,若是她没记错,那时候的许二姑娘可跟如今完全不同。虽说衣裳齐楚,可说话跟蚊子似的,眼睛都不怎么敢看人,只晓得跟在两个姊妹身后,唯唯喏喏,似乎是想把自己的好容貌藏起来。

“这有什么。”同伴轻嗤,“从前那是不得意,自然跟如今不同。得志便猖狂的人,你难道还少见了不成?”

少女还是摇头:“不,也不是这样……”不得意时那叫隐忍,可许二姑娘并不是。她记得那日许家三姑娘还解释过,说自己二姐读书上不成,倒是一笔字和一手针线颇见功夫。

读书不成那是心眼不灵光,写字和针线倒是靠着水磨工夫也能有些成就。这般的许二姑娘,与今日这个词锋犀利,能将素以口才见长的司秀文都驳得体无完肤的沈少奶奶,简直是判若两人。便是这人得意了,难道还能脱胎换骨不成?

同伴并不怎么在意:“你也说只见过她一面,哪里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至于她家妹妹说的话——那也能信不成?”即使是一家子姐妹,嫡庶之间也多有不合,在外头对自家姐妹明褒暗贬的,那也是常事。

“或许吧……”毕竟是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少女也不敢就说自己了解什么。

“说她做什么。”同伴对许碧并无兴趣——比自己走运的人,谈论得越多只会让自己沮丧,“倒是听说选秀的消息要下来了。”

“你家又没有姐妹应选,关心这些做什么?至于我家,我那位嫡姐有没有福气,与我有什么干系。”

那一个轻笑了一声:“幸好是我两个姐姐都嫁了呢。你不晓得,我家二房那位姑姑不是嫁给人做续弦?前头原配留下一个女儿,今年巴巴地从乡下接了来应选,就指望着一朝飞上枝头做凤凰呢。”

“这也是常情。我家姨母的女儿前两年定了亲,这回选秀的圣旨一下来,心里不知有多懊悔。”少女轻嗤,“回回来我家都说进宫不好,其实我看,她巴不得能用自己女儿顶了我嫡姐的名呢。”

同伴好笑道:“我说的可不是这个。我那位姑姑可不想继女攀了高枝儿,还想拿她配了自己亲侄子呢。不是我说,我那三哥最是个不成器的,一家子都只会哭穷,占起便宜来没够,却不见他们拿出一根草来给人。我那位姑姑不知使了多少手段,也不知究竟能不能如愿。我倒盼着她那继女能中选,到时候倒要瞧瞧我那位姑姑是个什么脸色……”

两人说着话走远,已把“许二姑娘判若两人”的事儿丢到了脑后。那洗月有些心惊地悄悄瞥了一眼许碧,赶紧也跟着走了。她也没想到这位沈少奶奶如此厉害,幸而对方没有把她跟宝山在这里私会的事儿说出来,否则……

九炼看着小郡主一行人远去,才喜笑颜开地拍许碧马屁:“少奶奶真是厉害!”简直是字字如刀啊,看把那司家姑娘说得都要哭出来了。

知雨白了他一眼:“还说呢。要不是你说这里有个园子,也不能碰上这些人,白教少奶奶生了一场闲气。”

九炼苦了脸:“都是小的不好,没打听清楚。”早知道佑王府的郡主在这里游湖,他就不会劝少奶奶过来了。

知晴担忧道:“那会不会得罪了郡主?”司家姑娘得罪就得罪了,不过是个御史的女儿罢了,可小郡主——那可是皇家血脉呢。

许碧沉吟了一下:“回去与大少爷商量商量罢。”从刚才小郡主身边那个丫头的态度来看,佑王府正如九炼所说,只想做个富贵闲人,行事颇为谨慎。虽说小郡主与司秀文交好,但此事已涉及朝政,佑王府未必肯卷入其中。不过谨慎起见,还是跟沈云殊商量一下比较好。

这会儿暑气已经下去了些,许碧也无心再做停留,便起身回了沈府。

沈云殊已经回来了,正在房里歪着拿了本兵书在看,一见许碧倒有点惊讶:“这是怎么了?今儿的法事做得不好,还是出了什么事,少奶奶跟谁生气呢?”

许碧下意识地摸了摸脸。上辈子朋友们就说她,喜怒哀乐都在脸上,藏不住心事。她还以为这辈子跟着沈云殊学了点演技,应该长进了呢,没想到还是被看出来了:“在宝镜湖边上遇到了司家姑娘。”

“司家姑娘?”沈云殊略想了一下,“是司御史之女?”

“可不是。”许碧想起当时的场面还有些恼火,“看出来是要跟袁家做亲了,一见我就生事……”

她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今日的事说了,冷笑道:“我还当司家是受了蒙蔽,原还想着给那丫头留些脸面,没想到她说出这些话来,也不知司家的人平日里是不是都盯着别人家的阴私呢,简直就像苍蝇一般!”

沈云殊认真听了,脸上笑意却是越来越浓:“敢情少奶奶发怒,是因为司家姑娘说我□□母婢?”

“这还不够人恶心的?”许碧说起这个就恨袁胜玄,“袁家真是不要脸!”明明是自家在后宅里算计别人家女眷,却有脸造别人的谣。

沈云殊笑着拉了她的手晃了晃:“别跟那等不懂事的小丫头生气,平白气坏了自己身子。司御史原是个硬骨头,只是这些年大约是清名太过,有些刚愎了。他家的子弟别的没有学到,这份子‘以清正耿直自许’倒是学了个十成十,眼里素来不揉沙子。”

许碧被他这么像哄孩子一般地握着手,心里那股子气不知不觉地就散了许多,撇了撇嘴道:“这人哪,有点名气就膨胀了。”或许是以往的辉煌战绩让司御史昏了头,真以为自己就是湛湛青天,永远正确了。

沈云殊若有所思地一笑道:“膨胀?少奶奶这词儿用得真是精道,可不就是这般了。”

许碧心里的气一消,又想起了小郡主,忙道:“不会又给你惹了麻烦罢?”

沈云殊眼里笑意更深,道:“我倒不必担心,佑王是个谨慎的人。只是这位小郡主被娇养惯了,日后再见了你,说不定倒要生事。”

若是没有佑王府撑腰,小郡主在许碧眼里也不过就是个半大孩子罢了,哪里会怕她。不在意地道:“有大少爷这句话,我就不怕了。”

第107章 暴病第152章 一见第22章 谈判第65章 不祥第103章 请罪第86章 相许第31章 戏精第107章 暴病第117章 交易第69章 又遇第114章 好事第128章 次子第84章 摊牌第47章 上当第119章 回京第75章 前程第52章 赏花第91章 过年第180章 举丧第24章 偷听第122章 冲突第48章 入京第8章 驿站第48章 入京第166章 决定第153章 私心第39章 爬床第124章 意思第101章 死讯第24章 偷听第53章 选中第86章 相许第31章 戏精第113章 姻亲第95章 归来第135章 有孕第168章 成亲第88章 远见第50章 回门第145章 相看第115章 贤良第80章 冲突第152章 一见第33章 庶女第59章 欢喜第2章 议定第47章 上当第39章 爬床第171章 做媒第18章 敬茶第69章 又遇第92章 年关第10章 绑架第23章 上香第117章 交易第180章 举丧第27章 私心第32章 态度第4章 谈判第155章 嫡子第34章 正位第108章 揭开第55章 游园第86章 相许第117章 交易第169章 伺机第63章 府里第103章 请罪第106章 成亲第35章 春心第147章 名气第149章 公主第109章 观潮第33章 庶女第124章 意思第11章 劫道第16章 出嫁第81章 利害第36章 挑拨第152章 一见第5章 镇压第10章 绑架第5章 镇压第46章 途中第79章 夜课第18章 敬茶第85章 谈心第113章 姻亲第141章 小产第166章 决定第102章 召见第54章 郡王第180章 举丧第156章 恨意第142章 赔礼第48章 入京第107章 暴病第24章 偷听第13章 获救第86章 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