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府里

下了船再换马车, 到了杭州城的时候,连玉翘的风寒已然好了, 只是人还有些苍白单薄,这个慢慢调养就行。

沈云殊早叫九炼先行,往沈大将军那里送了信,于是等他们到将军府的时候, 沈大将军的信也到了。其中的意思也很简单:连玉翘只管先住下好好养身子,沈家会替她出面往连家商讨嫁妆的事儿;至于将来怎样, 都可以等她养好了身子再说。总之一句话, 沈家绝不会不管她,让她放心就是。

沈云殊立刻就要往宁波军营里去, 许碧一边给他收拾东西,一边问:“大将军打算怎么做?叫人去西北把嫁妆要回来?连家能给多少嫁妆?”

这是个扯皮的事儿, 毕竟嫁妆这种东西不是后世的遗产,儿女有同样的继承权, 大家均分家产就行。这个时代,女子的嫁妆给多给少, 完全是看做家长的意思。

沈云殊刚从前头回来, 大概是大将军的信里还说了别的事, 他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 随口答道:“给不了多少。父亲的意思, 是叫人往西北跑一趟,告诉连家,表妹的亲事由这边做主, 把舅父舅母留给她的几件心爱东西取回来就行。至于嫁妆,将来由我们出。”沈家备的嫁妆,定然比连家的强得多。

他说到这里仿佛才意识到什么似的,看了许碧一眼:“父亲的意思,怕是你要费费心。”毕竟连氏是他的表妹,说起来与沈夫人没什么关系的,就是将来的嫁妆,大概也要从他这边出了,“我想着,把母亲的嫁妆匀出些来……”

虽说是他生母的嫁妆,但也是他这一房的产业,他出得多了,许碧得的就少了……

“行啊。”许碧很痛快地回答。这个年代的女子过得不易,若是连玉翘能得个好归宿,也是一件好事。

沈云殊松了口气:“我知道少奶奶大度……”

许碧白他一眼:“反正是你出。”连氏夫人的嫁妆属于沈云殊的婚前财产,他自己爱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不是吗?

沈云殊笑了起来:“是是是,当然是我出。只是表妹的事,还要少奶奶费心。”

许碧觉得这个倒不大好办:“大将军有没有说,要给表妹寻个什么样的人家?”

这确实是愁人的事儿。沈云殊也只能道:“父亲顾不上这个。依我说,家境殷实些,人口简单些,本人老实本分,就行了。”

他看得清楚,连玉翘也不知是怎么教养出来的,性情软弱得很。就说这次来投靠沈家,若不是那碧螺拉着她,只怕她最后也没有这个勇气,只会哭哭啼啼被送去做妾。这样的性情,若是不找个厚道人家,怕是嫁过去这日子也没法过。

江浙一带富庶,在本地找个有田土的耕读人家,很不用为官做宰的,有个功名在身上,不被人肆意欺负就行了。

“真要是高门显宦的,她怕是支应不来。”沈云殊有点感慨地摇摇头,“她打小就胆子小……”那时候连大爷带儿女来沈家,连玉翘说话声音就跟蚊子似的,想跟他说话又一脸不敢开口的模样。只是那时候他也还是个孩子,整日里想的都是怎么读书习武,对嗫嚅不成言的表妹根本不曾注意。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养成这么个性子的,要说起来连玉翘的日子该比许碧好过才是,连太太不是个刻薄人,何况自己没生养,拿着两个孩子都跟自己亲生的差不多。

沈云殊不禁就又看了许碧一眼,暗自庆幸。听听外头的名声,许碧跟连玉翘差不多,可若真娶了个只会哭的……他想想就觉得这日子没法过。

“怎么了?”许碧发现沈云殊在看她,不由得有点疑惑,“这个不要装?但军营之中免不了有些摔打磕碰,跌打药还是装一点吧,省得要用的时候又没有。”

沈云殊笑了笑:“你说了算。”

许碧其实有一点舍不得:“这回去了,怕是难得回来了吧?”

“怕是要等到八月十五了。”沈云殊轻声道,“我把九炼给你留下,有什么事都吩咐他。等我到了营里,就找人给你捎信回来。”

他以为许碧会接着说几句留恋的话,谁知她怔了片刻,忽然冒出来一句:“我能叫九炼教我射箭骑马吗?”她得锻炼身体,而且古代的交通方式就这样,会骑马就很方便。

沈云殊满怀柔情都被堵了回去,半晌才哭笑不得地道:“你要学这个?”西北边关的姑娘倒是有不少会骑马的,有些武将家的女眷还能舞刀弄枪哩,不算稀奇。只不过许碧是翰林家的女儿,居然也想着学这个?

“你想学,就叫九炼教你,只是不能着急,须得循序渐进。”拉弓伤了肩膊,骑马摔了腿脚,这都是常有的事。

“这个自然。”许碧可没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我都听他的。”

沈云殊无奈地抬起一手点了点她:“我要去营里了,你却只想着学骑马……”

“我也想你教我呀!”许碧冲口而出,“可是你又不能在家里久留。”

沈云殊那点儿不痛快立刻就没了,叹道:“以后总有时间。这回是要趁着袁家分心巡查御史的事儿,先剿一批海匪,耽搁不得。”哎哟他怎么就没想到过要教许碧骑马呢?真是……

想当初在西北,曾有好几个同僚家的女孩儿找着借口想让他教骑马,那会儿他倒是挺明白,这些女孩儿们醉翁之意不在酒,怎么如今他自己倒没想到这一招呢?现在好了,他得去营里,倒把这事儿让给九炼做了。

沈云殊在心里捶胸顿足,脸上却是一脸抱歉的模样。许碧心里顿觉不安,忙道:“你说的是,以后总有时间,眼下剿匪要紧。”想了想,到底还是有点不放心,“虽说计划周详,可刀枪无眼,你总要小心为是。”

沈云殊笑了一笑,轻声道:“你放心。到了八月十五,我一定携胜归来,到时候你的诰封也就该下来了。”

许碧脱口道:“我不稀罕那个,只要你平安归来!”

沈云殊一双眼睛就弯了起来,拉着她的手握了一握,提起她打好的包袱,转身出了屋门。

沈家父子军旅多年,来来去去都是常事。何况这次明面上沈云殊只是去军营向沈文回报在京城办事的结果,许碧虽然知道他回去了就要打仗,也不好跟生离死别似的往外送。毕竟这宅子里还有沈云殊之前特意留下的几个眼线,为的是往外头传些假消息,但其中也有机灵的,不小心恐怕会露出破绽。故而许碧也只能在窗口看着沈云殊走没了影子,才叹口气坐了下来。

刚才沈云殊说八月十五才能回来的时候,她心里蓦然升起一股子不舍——那还得有一个多月啊!

情绪来得又快又急,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本能地想要掩饰,结果就蹦出一句要学骑马射箭来。现在沈云殊走了,她又觉得有点后悔了:合着人家要去真刀真枪地打仗了,她就只想着自己玩?

怪没良心的。许碧有点儿莫名的沮丧,坐在那儿不想动。知雨从外头进来,有些诧异:“姑娘怎么了?大少爷呢?”

“走了。”许碧轻叹了口气,“去营里了。”

“这个时候——”知雨想说这时候天色都晚了,怎么不等明儿一早再出门,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那营里的事儿哪是耽搁得的,不都说军令急如火么?再说了,人都走了,看姑娘这样子就是不舍,她再说这些也没有用,只会让姑娘心里难受罢了。

“奴婢方才去二少爷处送东西,听剪秋说,二少爷要回西北了。”打从回了府,她和知晴就是各院子地跑,把从京城带回来的礼物到处分发。

“二少爷去西北?”难道是让沈云安去连家?不可能吧。

“是,说是去赴八月里的院试,要考秀才呢。”

“哦——”她记得秀才和举人都是要在原籍考试的,虽然沈家现在已经调到江浙来,但沈云安要考试还得回西北去。

知雨小声道:“奴婢听剪秋话里话外的,有些埋怨大将军,说是夫人想着叫二少爷就在杭州府借籍考了,可大将军不答应,非说二少爷年纪不小也,若是连回趟西北考试都做不成,那也不用出门了。”

许碧随便答应了一声。她对沈云安的事儿不是很关心,再说了,回西北考试不比在江南容易得多?看看两边的文风就知道了。沈夫人大概总觉得沈大将军偏心长子,但是从沈云殊跟她说过的一些事看起来,沈大将军是很想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的,奈何有人并不领他的情呀。

知雨看她还是没精打采的,刚想再找几件事儿出来说,就听外头院子里紫电的声音温声细气地唤了一声:“二少爷怎么过来了?”

沈云安身边跟着剪秋,干咳了一声:“是紫电姑娘啊。方才得了大哥大嫂送的东西,我过来道声谢。”

紫电是刚刚从二门处回来的。沈云殊一去京城就是一个多月,好容易盼着他回来,还没等她凑上去问个安,他就收拾东西又出了门。从头到尾,她在这院子里就像个影子一般,根本没人注意她。

她拿着自己做的几双鞋追到二门处的时候,只看见了沈云殊一个背影。她想喊来着,但手都抬起来了,还是颓然放了下来——大少爷眼里如今哪还看得见她呢?只有少奶奶一个而已。

她垂头丧气地回来,却在院门口迎头碰上了沈云安:“大少爷出门了。”

“哦——”沈云安迟疑了一下,但还是道,“那也该给大嫂问个安。正好得了点儿东西,大嫂说不定喜欢。”

紫电看他往堂屋里走,只觉得这话听起来似乎有哪儿不对。她回了自己屋里,才忽然琢磨过来——往常沈云安可是很少来沈云殊这院子的,算一算,打从许碧进了门,他过来的次数已然比以往一两年都多了。

这,这是什么意思?紫电只觉得心里一颤。按规矩,就算沈云安是来还礼的,听见说沈云殊不在,他叫剪秋把东西送进去就是了,何必自己非要见许碧一次呢?

当然,这么做其实也不能算太出格,毕竟是来回礼的,若是兄弟关系好,那就更不算什么了。可,可沈云安与沈云殊素来都是冷冷淡淡的呀。

紫电有些坐不住,起身扒着窗边往外看,却见沈云安已经从屋里出来,走出了院子。算一算,他进堂屋去也不过就是盏茶时分罢了,顶多能说个十来句话吧。

是她多心了?紫电看着沈云安的背影,咬着嘴唇。她可一直都记得,成亲的时候,是沈云安代迎的。那之前沈云安对此十分不悦,连喜服都不想试穿呢。若是这样,他本该不愿见许氏才对……

堂屋里,许碧正在看沈云安送来的一匣扇子。

扇子皆是折扇,却比寻常扇子小巧得多,一打开匣子就是一股清香,知雨顿时呀了一声,道:“这,这是不是檀香扇呀?奴婢听说苏州产这东西,这香味儿能留个十年八年呢。”

一匣扇子是六把,皆是绢面,有的绘着嫦娥奔月,有的绘着弄玉吹箫,把把不同。扇骨雕镂祥云花纹,还饰以牛角龟甲片,瞧着古色古香,十分精致。

许碧随手掂起一把扇了扇,扑面就是一股子淡淡香风,确实沁人心脾:“倒是个好东西。”

“这会儿天还热,倒是正好用得着。”知雨便道,“那姑娘就拿出来用着吧,比原先那几把扇子好。”

她嫁过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准备,到了沈家,平时用得着的衣料家什自然准备妥当,连古董字画都有些,唯是这些应季的小东西不曾备下。她如今用的扇子,还是去京城的路上因嫌热,在码头上随手买来的。许碧不大注意这些,知雨知晴也没过过精致日子,这会儿见了沈云安送来的这匣扇子,才发现自己的疏漏。

许碧刚点了点头,就听院子里又是芸草脆生生的声音:“宝镜姐姐来了?”

东西是各人都有份儿,接了礼物自然要回来道声谢的。宝镜就是代沈云娇来的,进门就笑:“给少奶奶请安。少奶奶从京城带回来的堆纱花儿和镯子,我们姑娘可喜欢了。这是姑娘叫小厨房新做出来的山药糕,特地叫奴婢送来给少奶奶尝尝。”

她生了一张圆圆的脸儿,笑起来倒是格外的讨喜,一边说,一边就把手中的食盒往桌子上放,一眼扫见那匣扇子,微微一怔,笑道:“少奶奶这扇子真讲究,到底是京城里的东西,瞧着就精致。”

许碧不在意地道:“这不是京城的,是二少爷送的,该是苏杭这边的东西罢。”

宝镜忙笑道:“瞧奴婢这眼拙的,只知道是好东西,却不晓得是哪里的,叫少奶奶见笑了。”

她说了几句话,将点心留下,便提了空食盒一溜烟地跑回沈云娇的院子。沈云娇正在镜子前头拿着一朵大红牡丹堆纱花儿比划,听见脚步声忙把花扔下,嗔道:“急急火火的做什么?有鬼撵你的脚不成?”

宝镜忙把脚步放慢,道:“奴婢方才去少奶奶那边,看见桌上摆了一盒扇子,就是,就是……”

沈云娇不耐烦道:“是什么?吞吞吐吐的又做什么!”

宝镜低声道:“说是二少爷送过去的,奴婢瞧着,就是姑娘在二少爷书房里看见的那盒。”

沈云娇一下转过头来:“就是那盒檀香仙女扇?”

宝镜道:“奴婢瞧着是……”

沈云娇登时涨红了脸:“二哥居然把那东西送给她了!”

旁边的宝奁不由得皱眉看了一眼宝镜,劝道:“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往各屋都送了东西,二少爷回礼也是应当的。”宝镜真是无事生非,明知道自家姑娘是没风都能掀起三尺浪的性子,偏要来说这个。

宝镜也对着她翻了个白眼。那盒扇子早就被自家姑娘当成囊中之物了,若是到时候知道被人半道截了去,回头还不发作起来呢?她这会儿先说了,姑娘就不好把气撒到她头上了不是?做奴婢的,可不就得先顾着自己吗。姑娘从小到大,身边的丫头都撵走几个了?她可不想伺候了一顿,落到跟那些人一个下场。

宝奁自然晓得扇子的事儿。

沈云安论起来是个极好的哥哥,沈云娇若有什么想要的,只消在他面前露一露,隔不多久就能给她寻了来。

前些日子天气热,沈云娇抱怨手里的扇子都不精致,结果那日她进沈云安书房里找话本看,却翻出来一匣檀香扇子,一共六把,绢面上绘着各色仙子,瞧那画工可不是什么庸俗之笔,十分精致传神。

这东西除了是要给她的,还会是什么?沈云娇想到七月底就是自己的生辰,认定了这是沈云安给她准备的生辰礼。虽说到那会儿天气就凉了,也用不大着扇子,可总是哥哥的一片心意不是?

谁知自以为揣在口袋里的东西,如今却成了别人的,依着沈云娇的性子,若是她看不中的,金山银山给了别人也行;若是她认定了是她的东西,便是一粒米也不能舍出去。这会儿听宝奁说沈云安是回礼,顿时发作起来,将桌上那一盒堆纱花儿全扫了下去,怒道:“她能送什么好东西!一盒破花儿,一对破镯子就算礼了。二哥那边也不过是些臭墨烂纸,难道杭州还缺了不成?”

宝奁蹲下身去捡散落一地的花儿,没说话。许碧那边遣人把东西送来时,沈云娇对着那一盒堆纱牡丹花儿就不屑一顾,直嫌不值钱,可是没过一会儿,她又拿起来看了。

要她说江浙一带自然也有堆纱手艺,但这牡丹花儿还真就是京城那边的手艺传神,又是正红浓紫的颜色,正投沈云娇的意。少奶奶送这盒花儿过来,不能不说是投其所好了。另带一对儿金镯子,这份礼也不算轻。

既然这边是这样,那往二少爷处送的东西定然也是二少爷满意的,所以才用心回了一份礼,这有什么不对呢?

可惜这道理跟沈云娇讲不通。伺候着她发了一通脾气,宝奁便拉了宝镜出去,埋怨道:“说这些做什么,平白的招了姑娘不痛快。”

宝镜却反拉着她走得更远些,扒着她的耳朵道:“你不觉得二少爷对那边太好了些?”

宝奁莫名其妙道:“那是二少爷的亲哥哥。”

宝镜嗤了一声,却也不驳这句话,只道:“我是说大少奶奶。”这会儿她有点疑心了,那扇子说不定本来就不是预备着要给沈云娇的。听说沈云安不几日就要动身,等不及沈云娇过生辰呢。

倘若不是给沈云娇预备的,那是给谁的?宝奁一听这话,不由得心惊肉跳,忙推了宝镜一把:“你胡说八道什么!让夫人听见,看不剥了你的皮。”

宝镜忙道:“我这不就在你这里才说说吗?我也是担心,那大少奶奶生得也太……瞧着就跟个狐狸精似的。听说外头府里得宠的妾侍,也没有大少奶奶生得好。”

宝奁白了脸道:“我看你真是疯了,敢拿大少奶奶比外头那些人。你要死自己去,别扯上我!”说罢转头就走。

宝镜忙跟上她,陪笑道:“我就是跟你说说,跟别人绝不敢说一个字的。我就是担心,想当初还是二少爷代大少爷拜的堂,这,这万一要是……那可怎么办?”

宝奁听得心都揪起来了,摇头道:“你别胡说了。二少爷是读圣贤书的人,哪里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这不过就是还份儿礼罢了,谁都别乱说。”

宝镜便小声嘀咕道:“别人就罢了,只怕二少爷身边的人才看得最明白哩……”

她说这话的时候,剪秋逡逡巡巡地,还是进了沈夫人的屋子。

沈夫人正在打点要给沈云安带的东西,见她来了便道:“可是二少爷那里缺什么?”一想到儿子要独自回西北那么远的地方,就恨不能给他带个库房去。

剪秋支吾了几句,眼睛直往屋里的丫鬟们身上看。看得沈夫人诧异了起来,便摆手叫红罗等人都下去,问道:“你这是做什么?蝎蝎蛰蛰的成什么模样?”

剪秋便近前跪了下去:“奴婢原是不敢来的,生怕只是自己想错了。可,可奴婢又不敢不来,若是因为奴婢糊涂耽搁了二少爷,那奴婢就罪该万死了。”

第168章 成亲第39章 爬床第87章 日常第108章 揭开第86章 相许第156章 恨意第127章 糊涂第40章 恶客第163章 小产第83章 我不第95章 归来第40章 恶客第80章 冲突第119章 回京第92章 年关第131章 事发第19章 反复第175章 夺宫第78章 私赠第148章 愚妇第37章 行动第95章 归来第182章 已定第162章 法会第4章 谈判第92章 年关第146章 重逢第130章 林家第176章 失火第159章 阴谋第41章 打脸第130章 林家第95章 归来第25章 旧事第170章 风暴第79章 夜课第57章 舌战第149章 公主第120章 谢礼第97章 圆房第142章 赔礼第18章 敬茶第71章 连环第32章 态度第87章 日常第78章 私赠第115章 贤良第27章 私心第18章 敬茶第52章 赏花第31章 戏精第10章 绑架第4章 谈判第61章 前途第24章 偷听第116章 花会第122章 冲突第81章 利害第114章 好事第16章 出嫁第160章 大喜第63章 府里第152章 一见第9章 求救第111章 绝患第103章 请罪第182章 已定第42章 争功第130章 林家第148章 愚妇第48章 入京第110章 潮音第128章 次子第114章 好事第120章 谢礼第64章 私心第41章 打脸第111章 绝患第49章 相遇第59章 欢喜第114章 好事第117章 交易第10章 绑架第134章 朝贺第83章 我不第104章 回家第154章 钟情第161章 祈福第48章 入京第63章 府里第88章 远见第28章 游春第123章 抓周第134章 朝贺第182章 已定第59章 欢喜第31章 戏精第147章 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