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大鱼

“二弟,你也跟着他胡闹,”赵匡胤微微笑道。对这个郭成仪,赵匡胤不那么排斥,由于宋九推动,密州市舶司开始赚钱了,但其地理条件仍不及广州与杭州,杭州受潮汐影响,不是第一良的港口,但有明秀二州做补充,以及吴越本身发达的经济做支撑,身后是大运河与长江,其地理位置远超过密州。广州身后是东西江,甚至由灵渠影响到湖南,但要看怎么治,若是象史上宋朝那样,将岭南当成了大南荒地带,不那么慎重,它早迟会从唐朝第一港口退化。也不及泉州,泉州晋江水不是很大,还不及漳州九龙水与福州的闽江水,不过它自唐以来就是第一造船基地,其地山多地少,百姓拥挤,许多百姓敢于出海,商业气氛浓厚,这也是优势。

不过开始盈利了。

还有广州的。

不是太多,两个市舶司总税务只不过在五十几万缗。

但不能说是小数字,若是化成地方上的税务,它最少能免去普通的四五州税务,是所有的税务,包括两税盐酒茶榷以及其他各项杂税与商税!

大厦不是一天造就的,一块块砖瓦堆砌,最后才能造出漂亮的房屋。

死了一些人,不是太多,想不死人那是不可能的,就象坑矿,那一年不死一些矿工?况且附带着养活了多少百姓。郭成仪的出现,等于进一步提高了海上的安全,这是好事情。

另外它证明了学子开始读力思考,这更是一个好兆头。

至于什么移民的啥,赵匡胤根本就不曾考虑,全国才多少户百姓,两百来万户!到处缺少人呢。有一件事,赵匡义与宋九不知道,交趾打惨了,派使来朝,老实了,赵匡胤重心是南唐与契丹,就不想发兵了,于是封其为交趾郡王与安南节度使,就象汉朝对赵佗那样。然而使者求赵匡胤将宋九俘获的百姓还给他们。

赵普说,陛下,你同意吧。

赵匡胤没有答应。

若人口充足,能答应也不能答应,无所谓,一个小小的交趾还能翻天不成?

现在人口紧缺,并且岭南开始得功,去年上交了价值三百多缗钱的税务,今年还要多一点。没有人,那来的税务!但这个话不能说出口的,那么又回到老问题上,陛下,你是人重要,还是钱重要啊?可一旦与契丹开战,那就是恶战,没有充足的钱帛能成吗?与之相同的,还有一些衙内用各种手段运回来的夷奴,赵匡胤对某个岛国不恶,没有恶的道理,也知道这样不人道。但举国由火药的推动,坑矿产量激增,包括石炭,采矿工作危险,但这个吃苦的事总得要人来做。于其让自己的子民受苦,为何不能让夷奴受苦。因此只下了一道诏书,不管夷奴或中原百姓,勿得虐待之。

现在他恨不得家家户户一养就是十个孩子,还能想到移民上?

“是,”赵匡义温润一笑。

兄慈弟悌的温暖一幕,但宋九没由来的一阵恶寒。

赵匡胤又看着这个仪器,道:“宋九,你量一量,京城是什么纬度?”

“陛下,此必须正午时测量,现在傍晚时分,错过了测量时间,但以前郭成做过多次测量,在北纬三十四到三十七度之间。误差太大了,若是准确的话,它能精确到零点零一度。因此它还不能称为成功。”

究竟开封位于什么位置,宋九也不大清楚,但有几个参考物,一是潮州大约处在北回归线上,二是幽州大约处在北纬四十度上,以这两个为地标,那么就能测出郭成仪的准确姓。

宋九知道得还更多,例如地球的表面积,子午线与赤道的大约总长,地球的大约半径,不过不需要说出来了,太妖异。郭成仪也不用精确到零点零一度,只要能精确到零点五度,也就是纬度不相差半度,误差不高于一百公里,在这时代足以得到实用。这也不用说。

并且宋九知道若是懂的话,想达到自己这个目标,所做的六分仪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复杂,一块钟,一个圆规以及其他几样简单的东西,足以就能实现。但不懂了,只能象其他研究那样慢慢摸索。

赵匡胤道:“函数?”

“两者不同,勉强是能说象函数坐标那样给大地每一个位置来一个定位。”

天色渐晚。宋九一看不行哪,这样说来说去,也说不到正事上,赵匡胤未必将郭成仪放在心上,但也不是宋九的惟一,书院里研究的项目更多,它只是其中之一。

于是开口道:“陛下,君无戏言,是吧。”

“未必,若是朕说错了话,同样可以收回。”

“这个,这个。”

“大公无私,不可因私废公。”

就两句,将宋九说到嘴边的话就完全封死,赵匡义哈哈大乐。

但最后还是将潘惟德释放了,不过放人也有代价的,免去刘鋹所有的赌债,另外判罚了潘惟德一万千钱,做为安慰金补偿给刘鋹。说轻也不轻,那可是一万缗钱。说重也不重,潘惟德兄弟沾了宋九的光,这几年也不知挣了多少钱,连潘美在南方都感到麻木了。潘惟德不服气,宋九劝了许久才将他劝消了火。

然而这也让宋九糊涂了,他判断是对的,宋朝想招降李煜,至少让李煜产生安全感,那么征南唐时就不会鱼死网破,可为什么在这当口上,赵大将柴宗训弄死。

想不懂的事宋九从来不会去想。

他在替玉苹临行做着最后准备,在宋境没有事,关健是对方境内。宋九不知道朝廷有没有斥候在契丹境内,想来是有的,只是两国于边境盘查森严,有,不多,并且起的作用似乎也不是很大,否则那一年征太原,到了关健时间,契丹内变那么久了,朝廷居然都没有得到消息,最后草草退兵。并且也不象后来,这时候契丹与宋朝交手,似乎信心也不是很大。就象赵匡胤大军在太原城下,契丹从东北而来,绕道西北,不敢直接与宋军交手,只做壁上观。因此他做为个人,还没有力量在契丹境内布下斥候。

但宋九也有办法,利用顺店以及其他业务与契丹商人交易所构建的关系,给了三名幽州商人重金,不是让他们做歼细,只是让他们自玉苹做皮筏子自大船上下来登岸后,派出家中部曲暗中护送,到了俞家后问题不大,不过对这个老丈人不是很了解,不是后妻可怕,后妻也有好的,玉苹与怜儿对对方的孩子从来就没有岐视过。但俞家这个后妻不同,一是当地望门马家的女子,二又是敌国之人,这使情况更复杂。

有这三个商家在暗中监注,宋九会放心一点。

玉苹回家,上了船,他们任务结束,不但得到宋九的重金,并且能得到宋家的友谊,随着河洲生意规模越来越大,这个友谊那是价值万金的。

这是派人侧应的。

然后是海上的事,船只质量要好,不要说渤海是内陆海,同样有海潮狂风大浪,以及洋流,因此不仅要船只质量好,还要对季风与洋流熟悉。但它仅是深海,到了浅海问题同样多多,自黄河到拒马河,有许多河流挟带着黄河之水与太行山诸水注入渤海,不仅是黄河,其他诸水也多挟带着泥沙,近海外有的地方很浅,船过来后,不会直接停到陆地边缘,不要说怕契丹人缴获,估计多半也靠不上去,就连小船也未必能顺利停泊到岸边。这些都要侦查。

最后是服侍的人手。

虎毒不食子,对玉苹父亲宋九是相信的,但对其他人宋九不大放心。翠儿要去,宋九与玉苹没有同意,毕竟她嫁给了青衣,也有自己的孩子,还有婆婆。

因此只好让大小苏陪伴玉苹去契丹。

又雇了邻居朱家小三子,与赵家小四子,两个机灵的孩子,一道陪玉苹去契丹。

以及其他的一些准备。

李煜怀念李从善,岁末罢宴,却为之做登高文遥思,想来想去,以常州刺史眭匡符,不过现在避赵匡胤讳,改成眭昭符,来京城求李从善归国。

赵匡胤不许。

不但没有同意,反而使了反间计,他知道眭昭符在江南与张洎有仇怨,先是私下接见,然后当着使节所有人的面对眭昭符说道:“尔国弄权者结喉小儿张洎,何不入使,你归可喻令他来京城,我想要看一看。”

若是只有眭昭符一人,问题又不要紧,但还有其他人。

只要眭昭符回去,其他人又将赵匡胤这句话带回去,张洎会怎么想,又会有何下场?

且看潘佑的下场。

宋朝邸报上有一句话,江南内史舍人潘佑尝言于国主曰:“富国之本,在厚农桑。”因请复井田之法,深抑兼并,有买贫者田,皆令归之。又依《周礼》造牛籍,使尽辟旷土以种桑,荐卫尉卿李平判司农寺。国主素慕古治,悉从之。平急于成功,施设无渐,人不以为便,国主亦中悔,罢之。

何为井田之法,实际就是一种重新分配耕地的方法,将多田者的田分给少田或无田者,减少社会矛盾,再鼓励饲养耕牛。实际某些方面与宋九想法差不多。

不过潘佑低估了得利者的强大。

宋九不清楚的一件事,那就是潘佑与李平这次未果改革对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但宋九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这是一次未成功,甚至还没有实施就胎死腹中的变法。不久后,李平与潘佑先后被张洎陷害致死。

因此,眭昭符惧怕之下,不敢归。

此人乃是南唐第一流文臣,多次替南唐出使后周与宋,不亢不卑,并且他的官职,常州地处吴越与南唐之间,屡次交兵,城邑荒残,陆昭符为政宽简,招纳逋亡,未几随富。李璟对此人十分重视,但李璟是李璟,李煜是李煜,到李煜手中,一直没有重用眭昭符,于是他就一直呆在常州。

因为赵匡胤一句话,南唐又少了一个能臣,几个月后,以眭昭符为同判兖州,僚佐皆推恩,又以其母为吴国太夫人。但南唐灭亡后,眭昭符耻做宋官,怀念故国,辞官返回丹阳。这个倒无所谓,赵匡胤为何这么做,那就是常州!

常州是自吴越东路军攻打的首要门户,少了眭昭符,那等于少了五万雄兵!且看宋九,他不会打仗,可能当多少兵马,不知凡几,在广南只是一道手令,没有用任何强迫手段,百姓自发地将所有船只献出,仅凭此条,又能当多少兵马?

南唐是大海,但海不怕,怕的是那几条大鱼,赵匡胤并没有动手,大鱼一个个死的死,亡的亡,这滩海水也渐渐成为死水……(未完待续。!

第216章 亲征第426章 上位(中)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171章 死(上)第2章 人心第481章 等的人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298章 飞虹第418章 荒诞(上)第61章 爱因斯坦第160章 提亲(上)第485章 南方(上)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513章 寓言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316章 脱变(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85章 五十年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173章 第一枪第70章 神奇(中)第363章 弃子(上)第12章 从此醉(上)第274章 反击(上)第332章 入相(上)第320章 大江(上)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288章 春行(下)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343章 矫正(上)第459章 小妾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6章 果子(上)第391章 打脸(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422章 定(上)第279章 二敲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211章 思念第471章 驱(上)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11章 师规第462章 前戏(上)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170章 巫蛊第294章 小鱼(下)第127章 庙还小第222章 大婚(下)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159章 核心第288章 春行(下)第175章 聘礼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184章 求实(下)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208章 游园(中)第61章 爱因斯坦第456章 忠心第263章 辞戟(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198章 插钗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23章 父辈(上)第449章 风起第88章 神灵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273章 中伤第486章 南方(下)第360章 小把戏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517章 养猪第352章 安定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508章 口袋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84章 夜郎(下)第114章 教材(下)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37章 对峙第102章 好东西第217章 归来(上)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274章 反击(上)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263章 辞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