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起风雷

邕州的雨季,不是下雨,就是阴天。天上的云层不厚,灰灰白白布满了整个天空,从早晨起太阳就没有出现过,天地间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左江边的酒楼里,江州韦知州却心情畅快,笑声一直没断过。

仰头把杯中的酒喝完,咂着嘴回味了一下,放下酒杯说道:“这烈酒还是京城里的好,蔗糖务里出的那白酒什么味道,能喝吗?”

罗白黄知县道:“你不知道,听说京城里最好的烈酒出自徐家,就是我们那位通判出身的徐家啊。他家里的酿的都是好酒,到了这里,却故意弄些没滋没味的酒来糊弄我们蛮人。呵呵——”

“我们这位上官啊,少年高中,一路高升,顺风顺水的,这几年官做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少年人,什么大话都敢说,上次把我们招去可是把我吓了一跳,一个月要捉住黄从贵,不然的话——”

韦知州在桌子上探着身子,板着脸学当时徐平的样子,看了众人一遍,回身仰天大笑:“哈哈,吓得我呀,这一个月吃不好睡不好!我呸,现在都快两个月了,还不是屁事没有!”

说完,把倒满杯的酒一口喝完。

黄知县道:“这次他把自己的话吞回去,看以后还有没有脸来对着我们大呼小叫!唉,就是可惜了这处地方——”

韦知州也是恨,咬着牙说:“不错,以前我们管这里,一个月怎么也得几十贯钱使用,现在全归了太平寨,想起来就是气愤!总有一天,这位少年官人在这里撞得头破血流,这里还是我们的!”

黄知县点头称是,与韦知州碰了一杯。

旁边坐着的申承荣看了一眼闷着头的黄天彪,摇了摇头。他们两个跟韦知州和黄知县不同,与徐平关系更深,徐平吃瘪,他们也不好受。

黄天彪一直闷头喝酒,听韦知州和黄知县越说越放肆,忍不住道:“你们两位不要在背后议论上官,要是传了出去,只怕要吃苦头。”

“他——给我们什么苦头?”黄知县看着韦知州夸张地道,“难不成是再把我们叫去吓一通?好吓人,吓死我了!哈哈——”

两一起大笑。

韦知州对黄天彪道:“黄县尉,你多年前就认识了徐平通判,与他的关系不比我们这些人,这两年赚了不少钱,可不要去告我们啊!”

黄天彪闷声道:“今天你们说得开心,有一天事情到了头上,可别说我没提醒你们。我认识通判多年,还没见过他说过空话,不信这次例外!”

韦知州和黄知县两人摇着头只是笑,哪里理黄天彪。

蔗糖务提举司里,徐平坐在交椅上,静静地看着手里的文卷。

文卷是编于天圣七年的国家法令,以唐律令为本,分出修改后现行和不改废止的条文,加上现在解释,到今年才印刷颁行天下。

这是中国第一部印刷发行的律法,后世称之为《天圣令》,意义重大,标志着宋朝不再沿用唐朝法律,也标志着法律上的良贱之别基本消失。

徐平不知道手里文卷的历史意义,里面的条文也没什么新鲜,绝大多数早已施行,现在不过是把诸多分散的内容汇总成一本书罢了,方便官员学习记忆。通判任上结束,回到京城考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法律条文,徐平不知道哪个混账制定的这规矩,也不清楚这样的意义,通判任上主要管钱粮,任满了却要考律令,难不成是为了当知州做准备?那知州上任前考好了。

不理解也没办法,徐平还得老老实实背诵学习。

这文卷对徐平的另一个意义,是印刷时使用的活字印刷术。自他用活字编同年小录,对这技术就没保密,后来干脆就献上去了。朝廷用着方便,这几年大多文书都已通用这技术,朝廷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应该给徐平奖励,无非是加上一阶官。结果徐平凭自己的政绩年年晋升,再加官有点刺眼,便加到了徐平的父亲徐正头上。徐正补官比徐平还早,这么多年总算靠儿子升了一阶。

不远处,段云洁带着秀秀正在排版。徐平和韩综一起从新版律令里摘了一些条文,主要是日常经常会用和与本地关系密切的,准备印本小册子发下去。

秀秀还是那个样子,整个人木呆呆的,很少说话,眼神里没了光彩,经常看着一个地方发呆。晚上经常做噩梦,突然一下惊醒,就像木头一样做在床上,一坐就能坐到天亮。

怕秀秀出事,段云洁搬过去与她住在一起,这才发现晚上连秀秀是睡是醒都搞不明白。每到睡觉的时候,秀秀就老老实实地躺到床上,有的时候睁着眼,有的时候闭着眼,但闭着眼有的时候是醒的,睁着眼有时候睡的。

没有人在身边,秀秀就会一个人傻傻坐着,一个姿势能坐很久,直到有人来招呼她,就木木地站起来,别人吩咐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段云洁试着陪秀秀聊天,她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也不知听进去没有,表情都没有变化。偶尔蹦出一句话来,也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最后段云洁才发现要给秀秀不停地安排事情做,不能让她闲下来。有事情做的时候秀秀很认真,好像能够完全忘记外面的世界,有的时候甚至能说出两句正常的话来,比如问一声:“姐姐,这个应该怎样?”

当然大多数时候她还是自己琢磨,一个字找不到她能把所有地方翻遍,找上大半天也不会不耐烦,就一直那么找下去。

别人问一声:“秀秀你在找什么?”

秀秀就木呆呆地回答,我在找什么字,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别人就答:“秀秀那个字在用过的版里,其他地方没有了啊。”

秀秀就哦声点点头,去旧版把那个字取下来,接着做事。

以前的秀秀徐平也有点烦,多少次了想好好管教管教她,总是抽不出时间。其实徐平也不知道怎么管教,没时间只是内心里给自己找的借口。

徐平把一卷律令看完,拿了另一卷在手上,正要翻开看,却见韩综从外面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到徐平面前行礼,韩综道:“通判,上个月的奏章朝廷批复了,中书行下文来,一切照准!”

听见韩综的话,徐平一下从交椅上站了起来,接过韩综递来的文书,仔细看了一遍,拿在手里。

一个多月过去了,黄从贵不见踪影,徐平也没有任何动作,外面难免起了风言风语,嘲笑徐平不知天高地厚。这些话也传进徐平耳朵里,他就当没听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好像自己一个月前什么都没说过一样。

徐平在等自己这道奏章的答复,为了不被驳回,他甚至还给宰相吕夷简写了一封私信,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邕州的情况,这样做的后果和好处。还给自己的同年中比较熟悉的去了信件,让他们帮着造势。天圣五年的进士,除了状元王尧臣,其他还有几个已经崭露头角,比如韩琦,比如文彦博,比如王曾,这些人合起来说话也已经有了份量。

诸般努力,终于等到了全部照准的消息。

这个结果全靠吕夷简一手主持,压下了所有反对声音,以至于在很多人眼里,徐平已经成了吕夷简的人,实际上两人并无私交。

奏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徐平和知州冯伸己的分工,明确了徐平兼提举左江道溪峒事,冯伸己兼提举右江道溪峒事,分管羁縻州县事务。曹克明任知州的时候兼提举整个邕州的溪峒事,冯伸己则兼了邕钦廉三州巡检,没带这一职事,现在明确。此时徐平的本官已不在冯伸己之下,通判的职事基本由判官代理,徐平只是掌着印画押把握住本州大事,这样分工也不会让冯伸己为难。

二是仿淳化年间冯拯在端州故事,邕州左右江两道,除了田州和波州及其周边的几个小州小县外,全部行“扩丁法”。自今以后,土著酋长属下的部曲、家丁及提陀百姓,全部入朝廷编户,奴仆只能雇佣,掠人为奴者斩。民间诉讼凡杖刑以上,由州县寨朝廷官员决断,土官不再有这一权力。土州土县属下民众有对审判不满的,允许至上一级的州县寨投告,土官不许阻拦。

第三太平寨改为太平县,由原管勾蔗糖务公事段方为知县。新设的太平县属下户口数万,直接为上县,同样是知县,段方已不是在如和县的时候可比。

第四太平县境内增厢军两指挥,福建招募,三个月后到邕州,所需钱粮由蔗糖务以飞票拨福建路。

第五太平县增乡兵两指挥,从本地壮丁中征集,乡兵役可代替差役。这两指挥乡兵赠番号,建旌旗,州县教阅。

第六设太平军,统管属下兵马,提举蔗糖务徐平兼太平军使。

徐平出了口气,抬头看看天上,云层已经厚了,又起了风,云的形状千遍万化,只等一声惊雷化成雨落下来。

(晚上还有一更,可能会比较晚。)

备注一下:宋朝的军分两种,一是与州平级,主官为知军,统管军政民政,相当于下州。再一种与县平级,主官为军使,主管军政。知县或县令除非带兵马巡检之类的官,是不管正规军队的。两种军北宋前期统一都称为军,到了仁宗朝中期以后才区分开来,与州平级的称军,与县平级的称军使,一般由知县兼军使。书里因时代关系,还是统称为军,由更高一级的官员兼军使,而不是知县兼。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45章 追来了第112章 五军齐出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7章 阶级法第103章 李觏赶考第114章 心经第47章 带毒的饵第39章 黄师宓第110章 过河拆桥第32章 道路所达,便为宋土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07章 无奈和稀泥第240章 身后殊荣第285章 被俘之将第256章 皇城司出马第70章 无所不包的三司第28章 唐大姐第241章 羁縻还是郡县?第60章 新的门路第42章 动荡第85章 来的都是猪吗!第51章 菩萨转世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88章 猛虎入狼群(六)第207章 战还是和?第123章 再吓一吓第268章 惊天噩耗第45章 白砂糖第148章 软着陆第276章 牵连众多第96章 有钱万事皆顺第167章 准备做大事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25章 诱敌之计第142章 审问第115章 徐昌听到的消息第68章 交易第112章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第128章 有什么诀窍?第14章 茶法第140章 先声第239章 该论功过了第71章 两只鸡惹出的惨案第30章 男儿立功在边关第72章 废后风波(中)第50章 防秋第312章 你们去偷袭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33章 学习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216章 新的货币第106章 找你算账第249章 示之以强第101章 新法可验第214章 僵局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艰第120章 破阵子第97章 试探第319章 使节第18章 草市第224章 数字会说话第158章 渌州战事第198章 钝刀割肉第135章 **未遂第33章 你是官了第315章 乱战第223章 各军持重第122章 烈火烧城第18章 内无寇,外无民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239章 马帅第51章 新的消息第50章 京城故人第305章 《景祐会计录》第309章 打个招呼第18章 农田辑要第301章 谈的人来了第102章 首告第65章 要将功赎罪第49章 事发第152章 渡河第310章 最后争取第201章 提举官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44章 孤单应对第147章 破绽第26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53章 万民云集第22章 忠州来人第62章 这有何难?第117章 僵持第210章 我为什么跟个阉人谈?第134章 乱局第187章 头重脚轻第142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184章 为什么呀?第125章 终于有事做了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85章 被俘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