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祭奠

韩综见徐平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小声问道:“通判,自上月命太平寨属下各州县捉拿逃犯黄从贵,至今没有消息,外面起了风言风语。这道奏章要不要揭榜晓示地方,以止众人之口。”

徐平回过神来,对韩综道:“不必了,你去和段方依奏章里安排,做好诸般准备。这些事情做起来千头万绪,不是一下就能做好的。当然如果有人问起来,那就直言相告,也不用藏着掖着。”

韩综点头称是。

徐平笑笑,又道:“你去到处揭榜,会让人以为我多么在意那些流言,一有消息就要去平息。我堂堂一个七品官员,如此行事不让人笑话!”

“下官疏忽了,没想到这一层。这便就去找段知县商量。”

韩综没想到徐平是这样想法,倒是显得自己想得太多,告别匆匆离去。

徐平是不愿费那心思,在他看来,这种事情当然是兵马压阵,强行先拿下各地方的土官,再跟底层民众讲清楚才有意义。跟土官们宣扬,那不是与虎谋皮吗,打这种嘴炮会有什么结果。

在徐平前世,那种社会条件下,翻身农奴把歌唱也不是田园诗,与其指望着与奴隶主谈扩丁,还不如把力气留下来应付接下来的麻烦。

韩综离去,徐平在交椅前轻轻踱步,考虑着后续的事情。

这种天翻地覆的变革,绝不可能靠一道旨令就完成,要想砸碎成千上百年形成的奴隶制枷锁,就要做好迎接各种困难的准备。

对上层要准备好对付他们的雷霆手段,对社会下层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足够的力量去保证这种耐心。上层奴隶主必然会反扑,下层民众不会一下就意识到这种变革对他们的意义,很大一部分人会被煽动。

好在徐平负责的是左江道地区,面对的困难少得多。

与右江道和靠近宜州的其他地区相比,大宋朝廷对左江地区的经营要深入很多,自太宗时候就划分为四寨,各州县峒都纳入管辖。一个多月前徐平招集的地方土官就是原太平寨管下的,只有申峒是例外,原属古万寨,后来因为与蔗糖务关系紧密才划到太平寨治下。

四寨当中迁隆寨因为地方偏远,交通不畅,管理成本太高,真宗朝实际上已经放弃,那里的土官自治性最高,也注定了是徐平要头痛的地方。

再一个自这里的土官纳土归顺,朝廷逐年增加了许多州县峒,导致大的势力越分越小,不成气候。这种手段中央王朝的官员们驾轻就熟,自汉朝削藩就被熟练运用,现在已纯熟无比。日久天长下来,蛮人势力被分成一个一个小山头,难以组织起能与朝廷对抗的力量。

例为的是法外之地广源州,朝廷势力延伸不到那里,侬家不断吞并,势力越来越大,独立性也越来越强。

以徐平前世而论,现在左江地区的土州土县及与县平级的峒,一般的都是一乡一镇之地,少数的几个大州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县,当然是在那个时代来说是人口相当稀少的县。还有为数不少的只相于几个村子大小,完全不用考虑。

面对一盘散沙的土官,徐平想的是不需要造势,不要吓他们,最好让他们感觉不到即将到来的是怎样一场狂风暴雨。等到时机成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解决,再从容处理遗留的各种问题。

“官人,在想什么呢?”

听到声音徐平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见段云洁站在不远处,正微笑着看着自己。印刷时要与油墨打交道,她的袖子挽了起来,露出如白玉一般洁白的手腕,手中托着一小叠纸张。

秀秀站在段云洁身后,同样拿着纸张,表情木然,看着远方,也不知她心里在想什么,更可怕的是她可能心里什么都没想。

徐平笑了笑:“在想一些杂事。怎么,印完了吗?”

“先印了册出来,官人看看没什么要改的,便就照着印了。”

徐平接过纸来,略看了一下说:“先放我这里吧。再去印一套,给韩综那里也送过去,让他也看一看。”

段云洁笑道:“还好我已经想到了,秀秀手里拿的不就是。”

说完,把秀秀手里的纸张取了过来。

秀秀乖乖地松手,等纸张离开自己的手,突然开口:“刘小妹姐姐离开四十九天了。”

段云洁听了,无耐地摇了摇头。这些日子秀秀经常这样,你问她今天是初几她不知道,自己时不时莫名其妙冒出一句,刘小妹离开多少日子了。好像自那一天开始,秀秀的世界里不再有年月日,一切都从那天开始算。

徐平听了心中一动,对段云洁道:“四十九天,那今天不是尾七?”

“可不是,唉呀,我怎么忘记了。”

段云洁拍了拍脑袋,有些懊恼。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人,最近又有些忙,段云洁再是细心也不能关注到所有细节。

这种日子不用担心秀秀会算错,有的时候她报的时间里都带着时辰,那是分毫不会差的。她现在这个状态,完全不知道她怎么会记这么清楚。

徐平对段云洁道:“你准备一下,一会我们去祭奠一下小妹。”

段云洁点点头,拉着秀秀转身走了。

徐平想了一下,回到自己住处,到书房寻了笔墨,在书桌上展开纸张,皱着眉头冥思苦想。

过不了多少时间,段云洁和秀秀寻到徐平房里,见徐平在书桌前苦苦思索,想一会写几个字,看一会又涂涂改改。

段云洁道:“官人在这里写什么锦绣文章?时间也不早了。”

徐平在纸上添几个字,出了口气,把放下道:“为刘小妹写篇祭文,她为蛮人求不生而为奴,自当为人纪念。”

“官人说的是。”

段云洁走上前来,看徐平写的祭文。

徐平扔扔头:“时间仓促,总觉得这文里意思不到,你帮我改改。”

他们两人之间已经没什客气,改改文章是很平常的事。

段云洁看过,想了一会,点头道:“有几处改一下会更好。”

徐平站起身来,让段云洁坐下,这才注意到跟在后面的秀秀。秀秀收拾得很整洁,浑身上下都仔细收拾过了,这是最近这段时间里从来没有过的事。秀秀的目光还有发僵,但此时多了一分凝重和认真。

秀秀站在一边,看着徐平和段云洁两个人忙碌,不言不语,动作也没有变过,好像在等待一件神圣的事。

(熬不住了,今天只能写这么多,后续补上,读者见谅。)

第17章 盼盼第187章 时差第240章 道理第109章 补天裂第84章 南线北线第15章 摆摊第203章 打铁趁热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81章 试探第316章 党项投宋的人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64章 编修三司条例第205章 货币短缺第238章 做事难第31章 探花郎第123章 吕夷简的担心第258章 拆借第119章夜战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39章 先来后到第109章 不如结社第166章 前线指挥第65章 要将功赎罪第99章 晚生司马光第153章 攻城(上)第40章 冬雨第141章 留你两天第6章 买书第16章 煤球炉第189章 侧翼牵制第60章 新的门路第179章 宣传战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86章 长兄如父第14章 赐名第183章 擒获第16章 仁义者何?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64章 新旧冲突第107章 吓人的钱数第273章 算准了你会来第214章 内朝外朝第175章 李觏的作用第284章 新军第67章 决心已定第137章 何为神?第335章 钱粮准备第79章 皇帝的后花园第208章 使气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71章 北巡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80章 契丹的压力第164章 我也不想来啊第68章 冬日牡丹第34章 杂事第29章 名人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4章 欧阳修认输第88章 早说过数字会说话(下)第116章 走马为谁雄?第28章 蟾宫折桂第113章 旧时浮浪少年第32章 春暖花开第15章 历史唯物主义第57章 千里西来第10章 巡视河道第194章 去往何处?第107章 新钱之论第169章 枢府掌军令第246章 生命在于运动第203章 打铁趁热第183章 中书条例第27章 牧草换豆第241章 有人骗贷?第89章 魑魅魍魉第113章 旧时浮浪少年第42章 远方的稀罕物第295章 强兵策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63章 放生池第193章 威胁王城第152章 渡河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长第195章 大变第110章 政事不过耍把戏第312章 你们去偷袭第91章 大势第88章 弃杖不杀第155章 解套第229章 围寨第285章 军制大改第6章 知州第95章 西瓜种子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8章 殿中议事第49章 串连第5章 人与人不能比第81章 祭奠第11章 治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