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孙七郎的差事

后园里面到处都是绫罗绸缎,几个词臣就在这中间,对着暖棚里的绿色和游廊里的牡丹吟诗作词,悠闲无比。

这处处显示出来的富贵气象,让从屋里子出来的徐平一下猝不及防,好像这里突然变得陌生起来。虽然自己刚刚从这里进入屋子,再出来却像到了另一个地方。

经过了在暖阁中的交谈,赵祯没有在永宁侯府里晚宴,在后园里游览一番,便带着随从回了城内皇宫。公开的借口是徐平新府第在城外,为了防止晚上城门开启不便而早早回去。实际的原因,徐平自然是心知肚明。

皇上的仪仗离开,父亲徐正和母亲张三娘急急从内院出来,问徐平:“大郎,家里不是准备了晚宴,怎么皇上也不喝一口酒,急匆匆地就回去了?”

徐平道:“冬日天短,城门关得也早,我们这里在城外,皇上当然要在城门关前回去。不然城门开开闭闭,惹人闲话。”

“这是什么话?皇上贵为天子,全天下他说了算,那城门还不是要开就开,要关就关!在乎什么,怕什么人闲话!”

看着张三娘一脸不信的样子,徐平笑道:“话不是这样说,最近皇后刚刚因为无子入道,朝里的台谏官员都受责罚,憋着一肚子气,皇上也得小心着。”

张三娘就嘟囔:“当个皇上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有什么意思?”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问徐平:“对了,说起皇后无子,我也想起来,你都回京城半年了,素娘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徐平一时没明白过来,问道:“什么动静?”

“当然是生儿子的动静!”张三娘有些着急,“这都半年了,也该有动静了。当初有盼盼的时候,可比这日子短。”

徐平这才明白张三娘的意思,不过这种情林素娘不说,自己又怎么知道?只好对张三娘道:“这种事情还是问素娘自己,我哪里知道?”

话是这么说,不过最近林素娘虽然还是与徐平同房,晚上却不让近她的身子,徐平也有些疑惑,莫不是真地又有了?

徐正夫妇虽然把盼盼当心肝宝贝一样呵护,心里却一样千思万想能够有个孙子承继香火家业。自徐平回京,老两口虽然不好意思催问,私下里却是急得不行。

一会林素娘出来,张三娘拉住媳妇,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只见林素娘满面娇羞,微微点了点头。张三娘脸上一下子就像忽然春天来了,拉着林素娘回了屋里。

徐正和徐平父子对视一眼,一起摇了摇头。女人就是这样神神道道的,有什么话一家人面前不能明说?偏偏要背着人去唠叨。

告别父亲,徐平又回到了后园里,看着徐昌和孙七郎带着下人收拾残局。

孙七郎见到徐平过来,忙走近了道:“官人,刚刚走的内侍说,让我到玉津园里兼个差事,这样的暖棚在园里建几十个,种点瓜果蔬菜冬天宫里吃。”

“那你答应没答应?”

见徐平满脸笑容看着自己,孙七郎摇了摇头:“我没一口应承下来,还要问问官人怎么看。官家的差使不好当,上次给我个什么三班借职的官,一个月才七百文钱,还不是全给实钱,折来折去,算算到手还不足六百文。这样的差事,干着有什么意思?”

官府算账,除了特殊情况,都是用的足文,所谓省陌,那是在市场交易的时候各行业的行规。孙七郎被扣钱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三司府库积压了各种收上来的物品,在发官员俸禄的时候强行摊派出去,叫作折支。在京官员,发俸禄一向只发六成现钱,其他四成就折成各种积压的货物。这样一折,再加上经手官吏动手脚,官俸肯是打折了。只有待制以上的高官才发实钱,其他官员要有特旨才享受这个待遇。

最近孙七郎刚刚成家,正是缺钱的时候,没少在徐平这里抱怨他给宫里干活给的钱太少,不大愿意去。徐平只好宽慰他,每次他都能实实在在地从宫里领钱出来,人家还是看了自己的面子。不信出去打听,有多少工匠在宫里干完了活,工钱拖着不给的。

见孙七郎一脸不高兴,徐平笑道:“玉津园里的职事可是京里少有的肥差,不知多少高官贵戚甚至宗室子弟都托人想谋这样一个差事,你还挑三拣四!”

孙七郎满不信:“玉津园里一半地种着麦子,那里当差,跟在庄里面种地有什么分别?发的工钱还比庄里少得多,哪个会谋那样的差事!”

“唉,这话可不能明说。你在庄里种地,一分一毫都是庄里的,你要是敢偷偷拿着自己出去卖了,看看能不能瞒过夫的眼睛。玉津园里吗……”

孙七郎眼睛一亮:“原来是那园里的差事有猫腻!”

徐平面容一整:“最近不少臣僚上奏,京城的几处皇家园林管理松散,常有看园官吏偷卖里面的林木花卉,导致税课减少,正要整治。你要是到里面当差,记得不要胡闹,被抓住了不但是你自己受苦,还连累了我家里的名声!”

孙七郎嘻嘻一笑:“我自然省得,官人安心,我绝不会闹出事情来!”

当年在邕州,徐平管得可比京城的官吏严得多,孙七郎和黄天彪两个依然没停下吃香的喝辣的,手段早已炉火纯青,怎么会给人留下把柄?只要有门道他就能玩出花来。

京城东西南北四家皇家园林,南门外玉津园大半是麦地,每年夏季皇帝观割麦就是在这里。除此之外,还养着各种珍禽异兽,是个动物园。西门外琼林苑,则是春天与金明池一起开放供京城百姓游览的地方,也是赐宴新进士的地方,是个大公园。北门外的瑞圣园则以种的竹子见长,另外还种有大片水稻,是皇上观割稻的地方。东门外的宜春苑,则种四时各种花卉,供给皇宫使用,是个花圃。

这四家园林,都有官吏提点,而且都有税额,里面的每株树都在三司有登记,卖出去是要有收入的,而且种的稻麦还有税额。不过制度是这样,钻空子的还是无数,不知有多少人靠着这四座园林发财,京城贵人子弟荫官之后最热门的职事之一就是那里。

正在孙七郎低头盘算自己怎么从这园林里捞点实惠的时候,徐昌走过来,对徐平道:“七郎说起收入,我也有一件事要与大郎说。前两天有几个城里的贵家干人来找我,说是要一起合做什么生意,我也正琢磨合不合适呢。”

第69章 姚黄魏紫第106章 我怎么小心眼了?第91章 灾年第91章 猛虎入狼群(九)第93章 汝州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93章 猛虎入狼群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321章 两万匹马第147章 渌州被攻第154章 好借好还第142章 话已说尽第3章 进城第323章 陇右军制第83章 炸城门第27章 不羁的黄河第32章 长命缕第195章 简在帝心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43章 我回来了第98章 三人成虎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50章 连你也说我?第174章 公事公办第110章 过河拆桥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23章 蔡襄之错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05章 夫妻对话第202章 兵临城下第71章 战场第84章 南线北线第145章 将校营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项人第52章 如和风光(上)第37章 月夜杂谈第134章 乱局第4章 针尖对麦芒第226章 自助餐第199章 三司的难处第38章 出仕第94章 轻兵过山岗第197章 最后时刻第164章 运筹帷幄第303章 崇善州进士第184章 钱明逸的机遇第162章 枢密院都承旨第7章 尴尬的接风宴第303章 崇善州进士第96章 取他人头来第142章 话已说尽第70章 蜀兵入陇第71章 少取多予第75章 弑父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02章 送到口边的肉第216章 王拱辰开店(上)第74章 请君入瓮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细行(上)第114章 兄弟情谊第49章 应有权变第36章 折腾契丹第150章 各有各的难处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53章 如和风光(下)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245章 养子秘诀第6章 知州第111章 以假伪真第97章 试探第33章 有钱才好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64章 编修三司条例第102章 一针回魂第16章 仁义者何?第82章 水淹三军第196章 神针第38章 与陈尧佐的分歧第79章 皇帝的后花园第10章 野味第121章 弹破琵琶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50章 修兵书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34章 疯狂时代(五)第142章 配合第131章 乱起钦州第28章 月夜第132章 兵进门州第114章 千古佳对第42章 强买第170章 两府并立第140章 先声第155章 解套第48章 叛国的附马第253章 收网第11章 清贵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