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中央银行

当我说要征用傅山的印泥配方时,傅山一脸的困惑。我正色道:“朕要这印泥大有用处!总之你记下朕的话就可以了,此事关系甚大,爱卿不要让朕失望。”

傅山见我说得严肃,忙躬身道:“微臣记下了!”

我见他恭谨,点了点头笑道:“嗯,这就对了!朕也不瞒你,朕要用你的印泥做宝钞,此事关系甚大,你可不要泄漏出去了,就是最亲近之人也不行。”

印刷宝钞的想法把傅山吓了一跳:“皇上,此事怎么没有听户部议过?”

我神秘的一笑:“此事不需户部同意,朕只是想要收敛些钱财,京中大户人家甚多,朕给他们找个地方来放钱财而已。”

傅山还正待说话,突然方正华闯了进来扑通跪下。

“启禀皇上,方才宫人来报,两位娘娘突然腹痛,就要生皇子了,皇后娘娘让奴才请皇上过去!”

“两个都要生了?”

“是……是!”

真是喜出望外的消息,居然在烽儿满月的时候。我抬脚便要往后宫赶,突然想起外边还有大臣,便吩咐道:

“方正华,你继续留在这里招呼大臣,傅山,你跟朕到……算了,你还是到外边侯着,没朕的旨意可不能私下回家!”

“遵旨!”两人齐声应道。傅山心里一个劲的默念不要有什么事发生,因为有些事发生一次就够让人担惊受怕了,何况再来第二次。谁知道皇上怎么想的,要是皇上心里真有什么疙瘩,那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我来到坤宁宫的时候,宫里围满了人。婉琴正在跟懿安皇后说话,两边侧房都有宫女进进出出,她们见我进来都忙施礼。

“皇嫂也在啊?”

懿安皇后淡淡笑道:“哀家原先陪着太妃说话,听宫里人说皇弟的两个爱妃都要生产了,哀家不放心,过来看看!”

我望了下里边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婉琴道:“皇上不必担心,稳婆都在里边,左边厢房是秀儿妹妹,右边是田妃妹妹,臣妾都安置稳妥了。”

毕竟经历过两次了,我倒没有这么紧张。现在还是中午,估计要到傍晚才生得下来。我看了下天色道:“现在时间还早,恐怕要等两个时辰,前头还在摆宴款待百官,朕要去照应点。这里有劳皇嫂,皇后方生产完,多注意休息。朕待会再过来!”

“臣妾恭送皇上!”

我回了建极殿,因为我不在,大臣们倒放开胆量喝了起来。几百人在一起,嘈杂是不可避免的。我免得进去败坏他们的兴致,便让小太监去把徐光启叫进偏殿来。

“皇上怎么不进正殿?”徐光启看到我在偏殿很是吃惊。

我摆手阻止他道:“徐爱卿,朕给你看样东西!”

我拿出傅山用来作贺礼的那幅山水画,小太监送了过去。徐光启打开后看了一会,才道:“微臣驽钝,这是傅山的一副字画,不知皇上要微臣看什么!”

“朕要你看的是那颗印鉴!”

徐光启闻言再去看,果然神色一变,仔细辨认后道:“回皇上,此印鉴鲜艳无比,比市面上所用印泥要好上几品,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卿家果然好眼力,朕也是从傅山那得来的。这印泥极好,质地均匀又不掉色,朕想用它来印刻宝钞!”

徐光启见我陡然提到宝钞这个问题,心里也是一惊。他回奏道:“皇上,我大明太祖成祖时方发行宝钞,此后历代由于外藩运银到中华,银量充足,宝钞日益减少。不知皇上为何突然要发行宝钞!”

“朕早有发行宝钞的想法,只是时机未到罢了。现在这个印泥帮了朕的大忙,只要别人没有,那么朕的宝钞就无法仿造。”

徐光启虽不熟悉经济之道,但也明白这宝钞若是乱发行,不仅破坏商业贸易,也会使百姓对朝廷失去信任。他想到后果,便急切劝道:

“皇上,开国时发行纸币,盖因银子不足。现今民间有足够的银子,皇上何必再印宝钞,皇上不如铸造本朝的铜钱。”

看到他急切的样子,我明白,徐光启这老头以为我要滥发宝钞,搞乱市场秩序,然后从中敛财。我笑道:“你且听朕说,朕所说的宝钞不是原先的大明通行宝钞,而是固定币值的,可以提现的宝钞!”

徐光启疑惑道:“提现?”

我站起身,略有些自得道:“大明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京师,即便南直隶也比不上。这里是大明的中心,银子钱粮都往这里送,文武百官也在京师,有钱的富豪也在京师。所以啊,京师里的钱可比国库多多了。”

“皇上的意思是?”

“这些钱放在他们家里也是放着,朕想着把这些人的钱都拿到朕开设的钱庄来,朕就可以拿这笔钱去投资,去赚取利润。他们要用钱的时候再归还给他们,这些人也不是都一起要用钱的,所以大部分的银子都会在朕的钱庄里。”

徐光启还是有些不明白,便问道:“那皇上说的宝钞是……”

“呵呵,他们来朕的钱庄存银子,朕就给他们相等额度的宝钞。以后他们来提现银子,只要拿着宝钞来就可以了。”

徐光启恍然大悟:“皇上这样说,那微臣知道了,这与京师的恒祥钱庄的作法差不多。”

我摇摇头道:“这可差多了,朕要比他们那些小钱庄多收大量银两,而且朕不收取保管费,义务的帮他们保管银子。”

“皇上,那样岂不是要吃亏?”

“朕不是在于贪他这点小利,朕要的是周转的银子。而且朕发行的宝钞分为一文,二文,五文,十文,百文,一两,二两,五两,十两,百两,一共十个币值。朕开办的钱庄乃我大明国有,百姓也可以放心用来交易。这样不知觉中,朕印的宝钞就可以代替银子用来贸易。银子只是作为储备,减少它的流通。”

徐光启又不明白了:“皇上为何要减少银子的流通呢?”

我笑道:“银子作为钱币有诸多不便,不说别的,就是每年的税收里边就有不少猫腻。下边地方官提留的火耗,每年重铸的浪费,各地的银子成色,开采银矿的成本等等,这里边都大有问题。如果用统一的宝钞就可以避免!当然朕说的是以后的事情,朕现在要的仍旧是收敛些银子作为周转用。”

徐光启终于明白我的意图了:“那皇上召微臣来,是商量如何制作宝钞?”

“正是,因为这宝钞一旦由朕的钱庄发行,就得有诚信,朕必须防着有人伪造。虽然大明律法中,私造宝钞者杀无赦。但里边利润惊人,所以朕想着从工艺上杜绝民间伪造。”

“皇上,户部有印钞局,他们有印制宝钞的密法,皇上何不用他们!”

“朕是要用他们,只是朕要重新设计宝钞。朕所要的宝钞是正反都要印刷,而且每种币值的宝钞颜色不相同,尺寸不同,图案也不同。所以朕想借用爱卿,研制出不用的印制颜料。以及宝钞的用纸也不能再保持原先的水平,朕看过先前的宝钞,大多都是青黑色,朕想着你照着其他造纸的方法把桑皮纸漂白。这样的纸张不仅韧性好,还防水,防虫,印出来的图案也清晰。换句话说,朕就是想改进印刷宝钞的工艺,爱卿肩头的担子重啊。”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嗯,你在天工学院的事情先停下来吧,先把朕要弄的宝钞作出来。朕想着,就由你跟傅山,还有宋应星三人带着印钞局的工匠完成。傅山既然会画画,就由他负责图案,爱卿负责涂料,宋应星就负责桑皮纸的改进。天工学院的枪炮研究,爱卿就再推举一个人上来吧!”

徐光启考虑了一下后道:“微臣举荐毕懋康来接替!”

这个毕懋康我好像有点印象,知道徐光启不会推举无能之辈上来,便道:“朕准了,爱卿推荐的人,朕是放心的。”

“皇上,微臣还有事启奏!”

“哦,那爱卿说吧!”

“是!自从皇上提出建立天工学院到如今已经有四年了,天工学院现在发展迅速,里边的生员也日益增多,所以微臣想着要改组天工学院。”

我没有想到徐老头居然有这样的想法,便问道:“爱卿要如何改组?”

徐光启显然是已经考虑了许久,所以没有多做考虑便道:“现在天工学院里边已经不是单纯作为格物致知的学院,而是有很多为了科举而进来的考生。这些人占据着学院的资源,又对学院的研究毫无帮助。所以微臣想着国子监是大明最高学府,皇上何不将杂学引入国子监,微臣派教授到国子监上课教学。这样天工学院就是留给那些不愿做官,醉心于研制的学员。他们可以领取一份俸禄,也可以到地方任职。”

我听了之后,对徐光启的这个想法也很是称赞:把天工学院办成一个科研机构的想法也不错,学员不必太多,要的都是有创造力的人才行,加入太多抱有功利之心的人在学院里也不是一件好事。

“好,爱卿的这个想法,朕准了!以后天工学院下边就设火器司,以及爱卿孙女的制钟作坊。至于其他的研究项目,就看各人的点子。只要对大明有利的,就可以研究。以后天工学院的研究项目,爱卿作个奏折上来给朕看,朕同意了就可以支取银子研发!你回去后,把天工学院的人员整编一下,以后朕就按这个给他们发俸禄。”

“微臣领旨谢恩!”徐光启没有想到我一下就答应了,神气间也很是高兴。他又道:“不知皇上打算何时建立钱庄!”

呃,我只是为了便于他理解说是钱庄,其实我要建立的可是中央银行。我苦笑道:“朕等你们研发好宝钞就成立钱庄,嗯,朕的这个钱庄叫做中央银行。”

“哦!”对于这个略微有些怪的名字,徐光启只是虚应了一声。

讲到这,差不多要商议的事情都快说了。我正准备结束这次会面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便问道:“爱卿,你可知大明何人懂得造大船?”

“皇上说是造船,不知多大?”

我想了一下,便道:“自然是越大越好,至少要跟当年郑三保的宝船一个级别,最好能够跟西洋人的战船相比。”

徐光启见我这么说,不禁面露难色道:“回皇上,我大明数朝禁海,原有的宝船工艺全然丢失。现在所造最大的是福船,比之西洋人的战船要小了许多。皇上要建大船,只怕要重新召集工匠研究设计。”

“那这方面你可有举荐之人?”

“微臣觉得茅元仪可任!”

“他不是在辽东铸枪炮嘛?”

“遵化那边的工艺已经纯熟,许多工匠已学得制法,皇上只需要派一人总领便可。这茅元仪乃不世之才,所写《兵备志》中对战船的做法极为详略。皇上若要造船,微臣觉得茅元仪最为合适。而且茅大人跟微臣一样,与佛朗机人较为稔熟。佛朗机人在西奥设有造船厂,皇上可以派人召来懂这方面的行家参与。相信很快就会有设计的图纸出来,只是不知道皇上要将船厂造于何处?”

这个船厂的位置我也想了许久,最开始我是打算就在京畿的大沽口建立,后来想想北洋地区已经有了黄龙的辽东水师,再建立一支水师在北京就画蛇添足了。而且现在西洋人的势力主要是在南洋一带,郑芝龙的郑家军也是盘桓在福建。所以我打算将船厂南移,不仅以后方便出去作战,也方便到南洋贸易。

“朕查探过大明的海防,几经思虑,朕觉得还是在爱卿的故里-?上海建立船厂。”

“上海县?”

“爱卿有什么异议嘛?”

“微臣不敢!皇上英明之极,上海县确实是一个天然港口,地处位置离南京也近,其周围附近的都是水乡城镇,懂得造船的人也多。”

“嗯!这也是朕考虑的。要造个船厂可不是小数字,朕得好好积累银两,千万不能有什么差错!”

徐光启听我这么说,脸色一变颤声问道:“皇上建立中央银行积累银两可是为了建造船厂?”

我得意道:“当然,建一造船厂,少说也要几百万,朕建这银行就是为了收拢资金。”

徐光启急道:“皇上,可那些钱都是京中百姓的,皇上若是用来造船,到时如何还银子给人家?”

“哈哈,爱卿说的,朕早就考虑好了。朕建立这个船厂,一开始不是用来建造军舰,而是用来造运输的民用船。朕手里有广东巡抚张玮的奏折,他说现在大明开放海禁后,很多百姓都想着出海贸易,但是现在大明的船只过小,运输小,能去的地方也小。江南不少大的商行都要求定制大的货船,但在我大明根本就没有船厂能做。所以朕的船厂建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卖大船给商家。有了大船,朕的子民就可以远航,可以将我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都卖到遥远的国度。大明的百姓即便其中有些人没有田地,也可以到作坊里打工过活,朝廷的税收也会增加。对于这些所取得的利润,银行运作所用的成本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大明海岸之长,根本就无法在岸上防御。嘉靖年间,倭寇就是欺负大明水师,方能机动骚扰。所以大明要守住疆土,水师是一定要打建的。等大明的水师强大之后,还要走向西洋,去他们的国度贸易。大明要做海上的霸主,水师将是大明一支重要的力量。”

听我洋洋洒洒的讲了一大篇,徐老头又在石化中……

我呵呵一笑道:“这些都是朕的设想,但朕相信一定可以实现。咱们一步一步的来,当然现在最大的敌人仍旧是女真人,现在造船也是为了积累银子。没有银子,造价昂贵的辽东军可不是随便就有的。”

徐光启略有些颤抖道:“皇上高瞻远瞩,微臣佩服。宝钞的事情,微臣一定尽心尽力完成。”

我起身从宝座上下来道:“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今日之事,你知朕知,爱卿不可先露了口风出去!

“微臣知道!”

“走吧,咱们君臣在这里待了许久,外边的百官还等着朕呢!”

等我跟徐光启进到正殿的时候,里边的筵席也差不多结束了,很多官员都是在细声的聊天。我进来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今天是宴请他们,又非上朝议事。我示意了一眼方正华。方正华便道:“午时已到,赐宴完毕。”

大臣们一听立即起身跪拜,敬谢皇恩,排着队退下去。

因为一早上忙的,我都没有吃什么东西。现在到了中午,我胡乱的吃了点东西,心里挂记着后宫两个生产的妃子,便又去探视了。

我要做的事情都已经搞定,便安下心来等候。总算上天帮忙,没有出什么大的事情,到了傍晚的时候,秀儿那边首先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恭喜皇上,慧妃娘娘生了个皇子!”宫女欢天喜地的跑了出来。

“慧妃怎么样?”

“娘娘安好!”

“母子平安,皇上可以放心了!”婉琴听到也很高兴。

就在这时,右边的厢房也传来了婴儿的哭声。

“恭喜皇上,丽妃(?田妃)?娘娘生下长公主了!”

原来丽妃生了个女儿,那真是太好了,秀儿刚生了个男儿,现在一男一女的不就是个‘好’字!是个好意头!

“传朕的旨意,今日宫里的人都发银一两作为赏钱!”

“万岁,万岁,万万岁!”宫里顿时响起了谢恩的喊声。

第223章 郁闷女真(上)第61章 援兵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87章 鼎立局势第71章 两位巡抚第240章 选择第177章 峰回路转第72章 南辕北辙第223章 郁闷女真(上)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201章 另类策略(下)第110章 北国恩怨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316章 试探第170章 惊天计划第85章 南京兵部尚书第43章 宁静辽东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16章 最后人选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54章 乐极生悲第302章 手段(上)第192章 下任首辅第42章 独断专行第61章 提前的叛乱第68章 太原第17章 皇权造势(上)第163章 阴谋论者第98章 愈演愈烈第50章 会兵城下第185章 明荷战争(中)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105章 疑点难点第181章 风平浪静第29章 忧天杞人(上)第124章 身份悬殊第243章 协议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7章 突生横变第58章 损兵折将(上)第48章 率兵拦截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110章 训练京营第51章 进退两难(上)第256章 封赏第47章 通州之行第42章 南退第151章 将军第87章 鼎立局势第89章 遣使第192章 下任首辅第276章 争夺(下)第110章 训练京营第91章 南国方略第183章 结果一样第3章 宫外世界第79章 朝议第101章 万世之法第309章 请旨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209章 推算第146章 辽东换帅第175章 遇见第105章 疑点难点第190章 兵临城下(上)第34章 兵围大凌河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184章 再见福晋第291章 见识第48章 率兵拦截第91章 南国方略第95章 平沈战前第83章 南北对峙(上)第317章 坐等第101章 万世之法第62章 偷袭?!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249章 消息第63章 杀伐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225章 围困布点第117章 热闹诗会(上)第33章 锦州城内第40章 北伐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189章 何处寻君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278章 决裂(上)第11章 应对计策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89章 遣使第172章 听案(中)第104章 发回重审第193章 破城(上)第190章 兵临城下(上)第63章 杀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