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下任首辅

对于大臣们怎么想,我现在自然略知一二,但这些意识形态类的东西不是说变就变的。如果我以上位者的权势强压在他们头上,自然经过混乱的短期后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只要我不在了,保守思想便会立刻反扑。中国历来改革都是如此,改革之人也往往被这来势凶猛的反扑所吞没。张惟贤的谋逆案给我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掉了,虽然是法外开恩,但至少也有一百几十个人要人头落地。相对而言,波及到官场的动静小了很多。在我的严旨下,没有人用这件事来攻击官员,甚至案犯被处决后没有人再提起。

不过我还有一个人要面对,而且是彼此都很难面对。这日我回到坤宁宫,看见懿安皇后红着眼睛在跟婉琴说话。我原打算到秀儿那躲一下的,结果给守门的太监一声吆喝,避无可避,只好硬着头皮进去。自己处死了她娘家上百人口,而她对自己又极有恩德,心中倒很是过意不去。

“臣妾叩见皇上。”婉琴看到我,急着走过来道:“皇上你可来了,好好劝一下皇嫂!”

我拱手施了一礼道:“见过皇嫂

懿安皇后起身福了福:“皇上不必多礼。”

我回头向婉琴问道:“皇后方才在说什么?”

“皇上,皇嫂要出家,臣妾怎么劝都没用!”婉琴一脸的焦急。

我诧异道:“皇嫂,这是为何?”

懿安皇后平静的说道:“本宫娘家犯有不赦之罪,承蒙皇上开恩,但本宫实在无颜住在皇宫,所以本宫想进入佛门,吃斋念佛,佑我大明。”

“此事朕已经查明,张惟贤谋逆跟皇嫂无关,皇嫂深名大义天下皆知,皇嫂不必如此自责!”

婉琴也在旁边帮着劝道:“皇嫂,大家一起多好,你又喜欢炜儿锋儿几个孩子,大家热热闹闹的。吃斋念佛在皇宫也可以,不用去寺庙。”

“本宫始终是出自张家,又是未亡之人,本宫父亲未被罪及已是皇上开恩。本宫愿长伴青灯古佛,赎去张家的重孽。”说到这,懿安皇后眼圈一红流下泪来

“朕不许!”我提高了声音道。

“你不仅张家人,更是我大明的懿安皇后。你入寺庙出家,外边朝臣如何来看待朕!难道朕连先皇兄的正宫皇后都容不下嘛!为了大明皇家的体面,皇嫂不得出家。朕乃当今天子,令出随行,此事不得再提起。”

旁边的婉琴跟懿安皇后都愣住了,皇上在宫内向来都和颜悦色,怎么突然变得霸气十足!不过,他是皇上,惟我独尊方显天子气势,皇帝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嘛!懿安皇后想起自己丈夫天启皇帝,心中不由微微一叹。

“好了,朕今夜宿在秀儿那,婉琴就多陪皇嫂聊聊。”

趁着她们一愣的功夫,我没有给懿安皇后再辩的机会,转身便出了坤宁宫。秀儿没有想到我今天会来景仁宫,问起缘由,我只好将坤宁宫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皇上,皇嫂真可怜!”

“嗯!”我想想也是,年纪轻轻就守寡,没有自己的孩子。碍于这个时代的风俗礼教,我也不能帮她张罗着再嫁。以后还有几十年时间都这样孤寂的活着,想想也是让人觉得愁云惨淡。

“前些天,臣妾带着烁儿去看皇祖母她们,她们看到皇儿不知多高兴。还好皇上没有答应皇嫂出家,不然日子更是难过了。臣妾是女人,体会得到皇嫂的苦处。”

“要不是朕,还真难打消她的想法。婉琴怎么劝都没用!”

“懿安皇后觉得自己有愧于心才如此,不然谁想出家!还是皇上的办法管用,为了皇上的‘颜面’,皇嫂肯定不会出家了!”秀儿说到后边笑意盎然。

我的几个后妃中,还是秀儿最了解我的心思。我故意板着脸道:“难道朕有说错嘛!”

秀儿笑道:“皇上才不理会那些世俗的观念,皇上是为了皇嫂好才是真!”

“你又知道?!”

“皇上若真的在意那么多,就不会打破那么多祖制,也不会让臣妾来打理皇宫事务。前几朝哪有皇后妃子管理的,都是总管太监们去操这个心。”

我笑道:“怎么不乐意了?那好啊,看来朕应该遵照祖制多选些妃子进来跟你们争宠!”

“皇上~”

“好了,不说了,你去弄几个拿手的好菜,朕要小酌一番!”

“臣妾这就去!”秀儿知道皇上有了什么想法才会这样‘庆祝’,便乐滋滋的去了。

当张惟贤被除去后,现存的内阁跟六部自然要进行增补。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到了早朝,我便跟大臣们商议。当然说是商议,实际上就是按照我的想法去办为了后续的改革,我必须有个稳定的内阁跟六部大臣。

“各位爱卿,自去年末来各部大臣多有空缺,为稳定朝政,朕想着提拔贤能补上。”

温体仁跨一步出列道:“皇上所言极是。臣以为此番选拔不应再重蹈覆辙,让奸人鱼目混珠。所选大臣应由皇上好好甄别才是。”

温体仁说完,众大臣对他都怒目相向,温体仁却毫不在乎走回朝列。对于这些小动作,我也就当作没有看见。

“好了,朕一切心中有数!各位大臣这几年究竟如何,朕比任何人都清楚。朕之用人向来不拘一格,惟才是举。今日有许多事情要商议,廷臣推举就免了,朕先将朕的意思说下,各位爱卿有不同的意见再摊开来讲。”

我说完后见没有人出来反对,便接着道:

“首辅空缺,朕原想着韩鑛复任,但近来韩卿家多有病症,朕便想着让他休息一阵,首辅由成基命接任,仍旧负责吏部事。孙承宗爱卿业已康复,回内阁处理朝政。”

“擢礼部尚书李标,工部尚书曹珖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礼部尚书一职由温体仁升任;左侍郎由刘宗周改任;工部尚书由原户部尚书程国祥接任;所缺的吏部右侍郎由姜宏图补任。工部左侍郎则由姜曰广选任。”

“原先朕病之时,大臣所定的失职罪,明显有张惟贤一党诬陷。钱士升之罪免去,官复原职。”

我一口气说完,最后道:“各位爱卿以为朕的任命如何?”

下边的臣子自然小声议论开了,从他们的反应来看也没有什么,毕竟这里边的人他们都大多认可。成基命任首辅原先就有呼声,李标跟曹珖的资历足,名声也好,办事稳妥,入内阁是在情理之中。当然任命中也有个别。

督察院右都御史倪元璐出列道:“臣以为温体仁任礼部尚书不可!”

“哦,有何不可?”

“皇上,温体仁结党营私,迎合圣上。礼部乃掌天下礼仪、祭祀、宴飨、贡举之政令、风气之教化。温体仁行为举止不端,朝中大臣多有弹劾。故臣以为其人不可,皇上应该另举贤能!”

朝列中的温体仁好容易等来升官的机会,不想御前给人弹劾,顿时涨红了脸,但他是当事人不好出来说话。礼部左侍郎王应雄见不对劲,帮忙辩驳道

“启奏皇上,倪御史弹劾温大人结党营私,不知倪大人有何凭证?”

“年初,你等三人一起相约推荐张惟贤便是明证!”

“皇上,”温体仁急忙出来道:“微臣受假相蒙蔽,方推举张惟贤任首辅,但微臣没有丝毫私心。推举首辅,自然凭借公心。当初,成大人、钱大人、郑大人都有大臣推举,是否推举之人就是结党营私呢?!臣惶恐!就此论下去,岂非又陷党争。若然如此,臣甘愿不当礼部尚书。”

“巧言令色!”倪元璐毫不留情!

“好了,在朕面前连体统都不要了嘛!朕说过,张惟贤案已经过去不得再提。温体仁任礼部尚书之事朕意已决。”

“皇上!”

“不得再议!”

倪元璐怏怏而退后,我停了一会又道:“朕登基这几年多亏各位大臣齐心协力,特别是户吏两部,朕赐六位堂官玉如意一柄,属官纹银百两以示奖励。望其他各部爱卿能以此为榜样。”

李长庚跟毕自严两人带着两部人马出列跪下道:“臣等叩谢皇上恩典!”

我微笑着让他们平身,然后接着道:“议完朝内的大事,朕还有一件事情跟爱卿们商议。江南历来都是朝廷赋税的重地,朕一向也很是看重。朕在登基之初,就曾设下十九道御史巡查,但并未设置十九行省。京都乃我大明最初京城,也设有六部。朕以为以南京六部再管理地方民事极为不妥,所以朕打算将南京如京师般设置。南京有应天府,中都有凤阳府便可,其余地方分为两个行省,委以巡抚治理。”

众大臣对这个提案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毕竟这个事情皇上以前讲过几次,意外的是皇上现在突然讲了出来。温体仁又出列道:

“启禀皇上,臣以为南京为大明陪都,所辖地方应该小于京师才是。南京六部再管地方也不合体制,所以微臣以为划出行省极为妥当。”

“嗯,朕也是这个意思。划出行省的事朕早就这么想过了,只是去办理这件事的人难找,朕方拖延至今。此人须得资历深,熟悉江南事务,又要懂得本朝典例、律法。更重要的是得稳重,能宣扬朝廷明义。此事关系重大,朕可不容有失。各位爱卿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我将条件说完,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郑三俊。郑三俊自然也是聪明人,呆了一会便出列毛遂自荐道:

“老臣郑三俊愿往!”

“好,郑爱卿其心可嘉啊!朕遍观朝臣也只有爱卿能担此重任,爱卿就以内阁大学士兼钦差大臣主理此事。此去江南好好保养身子骨,两省步入正轨后爱卿可要再入京,朕可是有大把的政务等着你替朕分担。朕再派个人手帮你,原顺天府知府杨延麟跟你去办这差使吧!”

“臣谢皇上隆恩!”

这既是给他一个目标也是给他一个希望,我记得历史上的郑三俊活到明亡,现在还是将他派出去做点事情也好。我接着瞧了瞧刑部尚书张至发道:

“张爱卿!”

“臣在!”

“朕记得你是万历二十九年的进士,嗯,确实也是年事已高。朕看过你年初递上来的致休折子,既然是老病交加,朕就准你致休。你要住在京师,回老家都可以。你跟你的前任乔尚书一般,都是为大明尽心职守的官员。朕恩赏你三年俸禄作为致休后的生活用度,以后致休官员也以次为例。”

张至发现在心中那个悔啊!年初,皇上病重,又出刺杀案,张至发不想卷入其中,特地上了个致休折子。因为那时候没有人能批,所以他也不担心。何况向来大明惯例,大臣们致休往往都要几次才能成行。不想皇上今日拿出自己的奏折竟是准了。如今即使再不想致休,也不敢出来说。其他人见是主动提出致休,更加不会搀合了。

事以致此,张至发满心委屈的出列道:“臣谢皇上恩典!”

“恩,你也好好保养身子,有空也多来看看朕。刑部所留空缺就依次补上吧!空缺的右侍郎就由吴珄升任吧!各位爱卿还有事情启奏嘛”

大臣们面面相觑,我等了一会都是一片沉默,便道:“既然无事那就退朝!”

说着便摆驾回宫了,留下一干还没有想明白的大臣们。

皇上在眨眼之间,对大明的权力中心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今日升得最快的当属钱士升,不仅官复原职,还升了一级做了刑部尚书;温体仁得到了自己梦寐已久的尚书一职也是兴高采烈;成基命不想自己一下子就升做了首辅,既是高兴又是惶恐。自己以后来者的身份位列辅臣,又越过次辅钱龙锡,这让他心中多少有些不安。出得文华殿,众臣少不得向他祝贺一番。其中也有钱龙锡等辅臣在,这让成基命放心不少。

正热闹间,文华殿回廊有一人出来道:“成首辅!”

成基命回头一看却是方正华,便回身道:“原来是方公公,不知有何见教?”

方正华笑道:“杂家哪有什么见教,是皇上有口谕给成大人。”

成基命一听赶忙跪下,其他的大臣见没有自己的事也都全回避了。方正华正容道:“宣成基命乾清宫觐见!”

“臣遵旨!”

成基命随着方正华往宫里走,却没有去乾清正宫,而是去了乾清宫侧边的凉亭。远远望去,却是皇上躺在竹椅里闭目纳凉。

“皇上,成大人到了!”方正华小声的提醒我。

“臣成基命叩见皇上!”

我睁开眼坐起身道:“起来吧,朕方小憩一会,不想差点熟睡。来,爱卿坐!”

“臣不敢!”

方正华去搬了一个紫檀木蹾过来,成基命知道皇上脾气,告了声罪,微微坐了一小半。

“你是朕的第三个首辅,朕对你寄以很大的期望。”

成基命道:“皇上,微臣骤然为首辅,臣心中惶恐。臣以为次辅钱龙锡比微臣更合适”

我挥手打断道:“朕已经说过,朕的首辅不是你们评资排辈来让的。朕的首辅便是以往的宰相,非能臣不能担任。你也不要有什么想法,想想刘鸿训,他任首辅时的资历不是比你们少更多!”

“臣受教了!”

“选你做首辅,除了朕平日对你多有考察,刘鸿训去职时推荐了你。朕问过韩鑛,他也首肯你担任首辅。所以你好好干,不要让众人失望。”

成基命没有想到前两人首辅都推荐自己,心中感激道:“臣蒙皇上及两位老大人错爱,臣一定不负皇上厚望。微臣还有一件事向皇上禀报。”

“哦?!”

“微臣在年初的时候,几位大臣廷推首辅,臣故意告病在家未到,韩大人不计前嫌,让微臣有愧于心。”

“你当时怎么想的?”

“当时郑大人谋为首辅,韩大人忙中出错,臣知郎中刺杀案后,除心忧皇上,也担心韩大人。此事韩大人确实存有无心之失,若大臣们弹劾,韩大人势必难辩。臣素来敬仰韩大人,于公于私都应出来辩驳。但臣当夜思来想去,总觉其中极有不妥。后来各位大人弹劾刺杀案声势浩大,臣若出声也将遭牵连。臣称病在家,却让张惟贤有机可乘,皇上虽未降罪,但微臣于心不安。”

“嗯,这在当时对于你而言,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此事韩鑛已经跟朕说过,并不怪你。若是朕真的驾崩,能够维系朕之新政的人只怕还得靠你。”

“皇上~”成基命没有想到皇上能体谅他的苦心,一时激动差点掉下泪来。

“事情已经过去了,咱们就不再提了!朕登基七年,大明看似好过以往,但内中却有诸多问题。朕今日找你来,就是想知道你怎么看?你尽管说,朕要听的是真话!”

成基命思虑了一会后道:“皇上问起,臣不敢不言!臣以为大明近年财政比起天启年间大有好转,受灾地方赈灾得力。又与蒙古诸部落结盟,遏制住了女真人的攻势。若将此等情况放在先帝时,只怕地方纷乱众起,成乱象之势。”

“你不用歌功颂德,说说不足之处!”

“是,臣以为我大明积弊百年,皇上虽圣明施治,但继位时短,尚有数事未平。首当一件为辽东。女真人自万历年间作乱,数十年间占有辽东,大明不仅损兵折将,每年耗费辽饷四百万。解决辽东乃我大明中兴的第一难事。行军作战微臣不知,但女真人已成气候,微臣以为宜缓不宜急。”

“其二乃是大明赋税,皇上登基之处便改革赋税,但未能全面推广。江南地区所征税收占我大明赋税一半,臣以为只有将官绅一体纳税在江南全面实施,避免漏税田亩,方能进一步缓解财政压力。”

成基命能提出这点,倒让我有些吃惊。毕竟他自己就是官绅阶级,出让自身的权利很是难得。我示意他继续接着讲下去。

“其三,皇上施行新政,由上至下,天下有愚民未解圣意,又或有心之人趁机闹事,将致使新政事倍功半。近数年来大明屡有灾报,不轨之徒皆指为新政所致。礼部掌管天下风气教化,臣以为应借用《明刊》,教谕天下百姓。”

“其四,赋税无论民运,漕运损耗极大,各行省皆自行往来运送,常致使边关断粮,又易为胥吏克扣,微臣以为应当重建运粮路线,朝廷统一筹划。”

“其五,微臣前头几件都为说事,然治国最终仍旧是治人。微臣以为,皇上虽然提高百官俸禄,又恩赏金银予致休官员养老之用。但官宦风气非一时能改,皇上设墨吏堂,至今也仍无一人进入。臣以为要平先前四事,当从官员治起。吏治不平难以平天下。”

我呵呵笑道:“原来说到最后,你是说朕的吏治雷声大,雨点小啊!”

“臣不敢!”

“纵观朕这几年所为,确实如此。并非朕不知大明官场风气如何,而是朕尚缺贤良之才。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换下来的空缺总要人补上,如果没有贤良,补上去的仍旧是我大明蠹虫。朕依你为首辅,管吏部事,便是想着让你从朝堂开始,为朕提拔贤能。郑三俊要去江南,那边新建的两省将会实行新的赋制。贺逢圣将接管邢部,钱士升又是邢部尚书,朕相信你们会携手为朕打造出一片清明风气来。”

“臣不敢负皇上重托!”成基命才发现原来皇上今日早朝的任命,竟然是为了吏治而来。吏邢两部联手,确实可以让天下贪官墨吏们胆寒。

“正如你说,这治国如治病,宜缓不宜急,提拔贤能最为重要。”

“臣遵旨!”

我起身看了一下天时,今日召见成基命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便道:“好了,咱们君臣二人说了半天,朕已经肚肠漉漉,成爱卿就陪朕用午膳吧!”

待成基命走后,王承恩跟高起潜两人进来回事。

“皇上,”王承恩道:“据辽东探子回报,鞑子的大贝勒代善病危!”

“哦?”听到这个消息,我顿时在思量这会造成什么后果。“皇太极可有什么举动?”

“不曾探到!大贝勒府闭门谢客,不给任何人进!”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回道。

“会是皇太极”我心中不由暗想,“代善要是死了,多尔衮他们必然势孤,皇太极便可一手遮天了。难道大明跟女真人间烽烟又起?!”

“你再让人打探,若代善身死,立刻回报,派人注意女真八旗的动向。”

“是!”

我转向高起潜道:“你有何禀报?”

“回皇上,奴才已经探明,张惟贤谋逆所用火炮来自浙江水师!”

“浙江水师?”

“是,张家在南边开设江南商行为掩护,曾收买浙江提督买得货船一艘,里边便有这两门火炮。其后便被刺杀之人放入棺材运至京师。”

“朕知道了!”

高起潜又道:“皇上,奴才还有一事禀报。奴才探得张惟贤在去通州前,曾派人将他儿媳-郑其心的小女送往江南,其女已身怀六甲,落户在苏州。”

这些太监们果然是深得东厂的真传,些许小事都打探得很清楚。他们两个总算还是明白人,知道我只是要他们打探,将消息如实禀报就行了,所以他们不敢在我面前说任何建议的话!

张惟贤最终还是为自己的家族留了一手,可惜他没有想到大明探子的厉害。历史上的崇祯走马观花的更换朝臣,我又何尝不是。历史的走势越来越难以预测,自己又能否应付得来呢?今日换上来的朝臣能否一起同舟共济?袁崇焕又能否敌得住皇太极的女真八旗呢?

“算了,由她去吧!”我挥手让他二人退下,将自己留在殿中静思。

第51章 进退两难(上)第192章 下任首辅第70章 河道第147章 论谁对错第173章 听案(下)第1章 夜看明书第28章 海战第161章 迁移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4章 巡视三营(下)第247章 反攻第133章 方案图纸(上)第63章 各自息兵第269章 情由第81章 行路难第25章 廷训第71章 两位巡抚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238章 条件第130章 醉有应得第277章 暗中布局第91章 风花雪月夜(上)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40章 有点意外第88章 等待归来第254章 到京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303章 手段(下)第13章 辽东局势第9章 改革开始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297章 报纸第152章 畅谈局势第22章 余尘未了第42章 南退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182章 比试第211章 战意第214章 有进无退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304章 复职第239章 整顿第82章 杀惩第37章 学生,老师第231章 取与舍第36章 一度失利第32章 没事瞎转第225章 围困布点第176章 揭破第6章 再回宫中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5章 皇帝病了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72章 南辕北辙第117章 热闹诗会(上)第225章 围困布点第274章 归来第25章 驿馆闲谈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147章 论谁对错第69章 京察(中)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277章 暗中布局第72章 冷处理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303章 手段(下)第4章 巡视三营(下)第20章 战前风云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206章 暗含杀招第306章 问案第165章 演戏第190章 兵临城下(上)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89章 遣使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99章 应势(下)第150章 逼敌来攻第246章 远征第284章 较劲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3章 宫外世界第89章 秋赋时节第152章 畅谈局势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46章 宗族第49章 王京大火第88章 公主第52章 亲征第136章 网开一面第184章 再见福晋第283章 富余粮食第232章 扶持计划第42章 独断专行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145章 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