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两方责难

扬州阮府发生的一幕很快就传到了南京,唐世济早将来龙去脉禀报给了沈缜。沈缜心中不由暗骂淮安分司的人糊涂,满分司的人再加上诸多盐商居然连孤身一人的御史都瞒不住!搞到最后要动杀机,最饭桶的是杀又没有杀死,反而暴露了目标出来。现在惹出麻烦了,却要自己替他们收拾。沈缜不由叹了口气,没办法,毕竟老阮接收江南商行没有多久,自己插手地方也有限,要想江南商行运作起来,只能靠原来那些人。偏那些人又是烂泥扶不上墙,想想真是头疼啊!

沈缜坐回太师椅上抹了抹太阳穴,在旁的唐世济小心问道:“大人,事情果然如下官所料出了大麻烦,现在该怎么办呢?皇上要是下旨严查,运私盐的事情就会给查出来,这可不妙啊!”

沈缜沉吟了半响后道:“嗯,现在皇上确实可能下旨查办此事!”

唐世济听到沈缜这么说,心中更是焦急,不由得出主意道:“大人,现在事情还未揭发出来,我们可以先下手为强,将一切不利于我们的罪证毁去,然后警告相关的人等不要乱说话!”

“将证据毁去?!不太可能,这件事情牵连这么广是不可能遮人耳目的!而且要是这么做的话,更是欲盖弥彰!”

“那那要怎么办?”

“”

唐世济见沈缜不出声,心中就有点慌了。江南商行那边的事情可是他替沈缜出面的,像阮大钺、贾清仁都认识他,大家是栓在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要是追查到他身上,哪还有活命的机会。他不由急道:

“大人不是说皇上为了大明盐政的稳定,不会将事情闹大嘛?!”

“问题是现在事情有了变化!”

唐世济疑惑道:“变化?大人,什么变化?”

沈缜哼了一声道:“那是因为淮安分司的人曾要谋杀黄宗羲,黄宗羲虽是个七品小官,但他是奉旨巡盐,现在他们自己将事情弄大了!”

“谋杀朝廷钦差?!”唐世济想想后果,不禁喉咙咕隆一声响。

沈缜闭目深思,大约想得透彻了起身踱了几步,回头看唐世济还是一副惶恐的模样,训斥道:“这不过是他们盐政衙门惹得祸,看把你吓的!既然知道事情的漏洞,那就想想该怎么补!”

“是,是!”唐世济想了想后道:“黄宗羲没有死,那淮安分司的人再笨也会将下手之人灭口,这件事情应该不用我们操心。剩下的就是盐政上的事,但是大人说遮盖不住那怎么办?”

“既然遮盖不住,那就不要遮了!该舍的总要舍得!”沈缜果断道。

“大人的意思是舍车保帅!”

沈缜意味深长道:“是舍淮安保扬州!现在皇上派人出使朝鲜,又是护送察哈尔王子回草原,恐怕北边又不太平了。这个时候皇上不愿见到江南盐政动荡,必然不会公开来查。只是黄宗羲遇袭案,会给有心人作为借口。既然是这样,我们总要让查案的人拿到点什么!淮安分司的人糊涂,所以这祸也就由他们来背好了!”

“那要是淮安那边的人将贾清仁他们供出来那如何是好?”

“这种事情贾清仁跟阮大钺应该懂得处理的!当然这还不够,贩私盐的事查实后,他们也会牵连其中,需要给他们点功劳用以脱罪!这般办好了,黄宗羲不是在淮安说不给运盐出去嘛,扬州有这么很多的盐商,你可以让阮大钺策划,策划,闹出点动静来。这件事情要趁早,要在吏部没有发行文来前,贾清仁跟阮大钺再联手帮皇上将盐商们安抚下去。这功劳自然可以抵得上失察的罪责,然后再找个御史弹劾一下,事情就算成了。”

唐世济听得是豁然开朗,不过他想了想,犹豫的问道:“大人,这样做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为何不将淮安的人一起保下来,这样我们也多个助力!”

沈缜微微一笑道:“你能想到这个已经不错了。但你要考虑到只要黄宗羲名正言顺的做了巡盐御史,那么他必然会再查淮安私盐的事情,所以要在这上头作点文章。盐商闹出事情来皇上肯定会申饬,同时也让他断了查淮安这条路子。淮安那些人谋杀钦差,不是小事,不是说保就能保的!再者本官对这些人也极为不满,只知道顾着眼前,连一个新中的进士都搞不定,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只会坏了我们的事情,还不如趁这个机会清除干净!”

“可是大人,这么一来,我们能用的人不就少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总会有人来掌管淮安分司的!只要他占据了淮安分司的肥差,是人都会有七情六欲,不怕他不下水!”

“原来如此,大人高见!”唐世济满心只剩下佩服了,自己想着全盘遮掩住,沈大人已经想着舍车保帅了,自己以为是壮士断腕,沈大人却是要重布棋局,这里头的弯弯勾勾自己竟看不通透。唐世济正胡思乱想间,沈缜发话惊醒他道:

“好了,你先下去将事情办了吧,我待会还要去会一个友人!”

“是!”

唐世济走后,沈缜换了一身便衣,坐着一挺小轿悄然到了南京城内的某座宅院。沈缜进去后并无人注意,看来平日里就少有人往来。院前冷落,只有大门前的门匾赫然写着‘马府’两个大字显示着主人的身份——

自从张惟贤倒台后,成基命他这个新任的首辅就一直不得空闲。特别是最近的几个月,额哲汗归国,姜曰广出使朝鲜,江南的粮食北运,这些都要几个部门协同。皇上重托于他,成基命也想着自己能做一朝令臣,是以事无大小他都跟着,恐稍有差池!

这不他正在内阁里跟钱龙锡、曹珖商议登州粮食运往朝鲜的准备事宜,就有小太监传旨唤他。

“首辅大人,皇上宣您到乾清宫觐见!”

“臣遵旨!”成基命行礼完起身后便跟着小太监去了内宫。虽然宫里的太监们都没有以前势利,不需要向他们行贿打探消息,但作为首辅大臣,一路上成基命也不敢问太敏感的问题。只是问了问皇上最近饮食、睡眠等情况!小太监倒是一一做了回答!不一时到了乾清宫,只见皇上正在御案前拿着一份奏折,眉头紧皱,看作样子是在思虑奏折中的事情。

成基命上前一步行礼道:“微臣成基命叩见皇上!”

“平身!”我看到是成基命来,收起了手中的奏折道:“你递上来的奏折,朕已经看过了。吏部推举李日宣接替姜曰广为工部右侍郎,朕想着再跟你商量一下!”

皇上这么说自然是对人选有些不满意了,不过作为首辅,持正公允却是必须的!成基命想了想措词后道:“皇上,微臣记得皇上曾对吏部言,但凡补缺,惟以考功司依次补上。李日宣深得同僚众望,考功评语为中上,不知以其为侍郎,皇上觉得有何不妥?”

面对成基命的反问,我微微一笑道:“爱卿掌吏部也有几个年头了,朕问问你,我大明选拔官吏的标准是什么?”

成基命没有想到皇上会问这个,好在这些都是常用的奏对,不加思索就道:“皇上,选拔官吏第一便是要有德;其次为有才!”

“嗯,朕就是觉得这个李日宣无德,所以才认为他做工部侍郎不合适!”

皇上公然指责一个臣子无德,而且还是众大臣推荐的臣子那就有些意味了,成基命忙道:“微臣不明白,还请皇上明示!”

“诺,你看看,这个李日宣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一到朕先皇兄继位,马上就以族叔在朝为官而引嫌致休,朕登基之后,下旨启用,居然还是用同一个借口回绝。朕看他不是引嫌而是为了避难!朝中多少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的,就他偏偏矫情。日后他若是为了名声,抗旨不遵,误了朕的大事如何是好,此人不堪大用!”

“这个”成基命被皇上一顿数落,不知说什么好。官场之中追名逐利者大有人在,特别是‘名’这个字无论是贪官、清官皆人人所好!在朝中也成攀比之势。官员一遭弹劾就会上折请致休,不止一次,而且好要几次。不如意的要致休,致休在家的官员起用也往往要回拒几次圣上的旨意,以博取不贪官位的名声。为了自己名声,拿皇上开涮,皇上自然不乐意了!李日宣此人虽然做作,但才干还是有的,皇上若说他无德,只怕今生都无法再起用了。成基命不忍,便帮他辩解道:

“皇上,这李日宣矫情做作也是有的,但比起那些贪墨的官吏而言,不能算是无德。贪官好利,清官好名,怎么说来,清官总比贪官要好些!再者,天启年间阉党为祸,不少正直大臣遭残杀,年轻一辈又尚未长成。皇上又急于施新政,能用之人已不多,此事还请皇上明鉴!”

我点了点头道:“嗯,爱卿说得不错!朕也不以此点罢李日宣,只不过工部人选不由此人担任。李日宣着吏部另行安排吧,爱卿想想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成基命想了想之后道:“那周士朴如何?”

现在能用的官员大多是万历四十一年后的进士,他们算起来,为官也有二十几年了,成基命给我推荐的也是这一批人。这周士朴也是四十一年的进士,只是才能没有特别出众!

“还有吗?”

“施邦曜如何?”

“朕听闻此人爱民如子,还是先让他去造福一方再说!你推荐的这两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工部为官的经验,但这样从别的地方调职空降,对整个工部运作不利!朕看,还是由下边的郎中挑一个上来,嗯,就颜继祖吧!”

成基命顿时明白了,皇上跟他说这番话之前,实际上已经决定了接替姜曰广的人选。找他成基命来,不过是让他拾补缺遗,看看有无更适合的人选!颜继祖是工部的郎中,为人官声也还可以,从下头调更容易让下边的官吏看到升迁的盼头。官员中不就是有很多人因为升迁无望,才开始将心思转到钱财上的嘛!成基命想到这,便躬身道:

“这颜继祖也是好的,皇上既然有了圣鉴,微臣这就去办!”

说着,成基命就要告退,我出言拦住他道:“成爱卿,不用急着走!来,赐座!就在朕这休息下,朕看你这几个月忙得都消瘦了不少。朕的首辅是要劳累些,早先前韩鑛作首辅的时候,朕看着他身体健壮,应该可以顶一阵先。没有想到上次被人下毒后,身体就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你也要多注意身体,朕一直都关注你们这些老臣子,希望你们能再替大明多出几年力,然后朕便许你们荣归。朕也不是个小气的人,该给的荣耀名利朕都会给的!来人,给成大人端一杯参茶来,这可是田妃为朕泡的!”

在旁侍侯的小太监端了一杯参茶出来,成基命忙双手恭敬的接住道:“臣谢过皇上、田妃娘娘!”

我笑道:“好了,现在就你我君臣二人,不必如此客气!对了,朕还有点事情跟你商量!”

成基命刚喝了口参茶,听皇上说有政事商量,忙正身倾听。这时,随堂伺候的太监李凤翔拿着份公文进来,他瞧了眼成基命,欲言又止!

“说吧,什么事情?”

“回皇上,王公公有奏折传到!”

“拿上来!”

我摊开递上来的奏折,却是江南捕风营发来的密报!事情比我原先预想的发展还快,黄宗羲的小命都快没有了!看过密报,我对李凤翔道:

“方正华呢,让他去通政司看看有没有江南的密折!”

“是!”

成基命听皇上的口气,彷佛是说江南的事情,江南会有什么事情呢?他不由起身道:“皇上,是否江南有事发生?”

我笑了笑,将密报收讫放在一边道:“这件事很快就有奏折上来,朕听人说,巡盐御史黄宗羲的印绶掉到河里去了,他少不得要发行文到吏部确认。你是管着吏部的,奏折很快会经你的手!”

“印绶掉进河里?”成基命自然不是钝人,印绶是为官的凭证,怎么会轻易的丢失呢,只怕这里边另有隐情。成基命又想,黄宗羲不见了印绶,在江南也有几个同年好友,自然会发六百里加急送行文到京,但皇上的密报却是早过了加急奏折。想不到除了大臣的密折外,还有另外的人为皇上打探。这密报难道是厂卫重建了嘛?这王公公就是王承恩了?成基命转念一想,皇上身居九重,要想知道地方如何,当然不能全靠朝臣奏折,自己作为首辅,不也常从好友那打探地方的真实情况嘛!另建耳目也在预料之中,现在呈上来给皇上的密报中只怕不单是丢失印绶的事,至于其他的,皇上不说,他这个作臣子也不敢问。

“皇上,有三份密折到!”方正华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我看过后,发现三份密折跟密报所言相差无几,只是他们将见到的就实说,没看到的就推是风闻。我将密折看完,发现成基命正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奏折,显然他对江南的事极为关心,不,应该说他对大明的大小事务都极为关心。

成基命的忠心我是不怀疑的,于是将黄宗羲查盐政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将沈缜、陈文一、李邦华的密折也大略说了。

成基命听了之后,也不敢将自己的想法一味的说出来,皇上毕竟是有主见的天子,说得太多反而惹皇上厌。他只是虚应了一句:

“皇上,江南两淮的盐政关系民生,应慎重其事!”

“哦?朕看淮安分司贩运私盐的事情虽然还没有给查出来,但恐怕也差不到哪去!朕记得崇祯四年南巡到山西一带,那里的百姓平日连盐都不敢放,可见盐价之高!盐政是时候整治一下了!”

“不知皇上打算如何整治?骤然厘清,臣恐各转运司无人耳!下边官员互相攀咬,牵连必然甚广,只怕朝廷到时理也不是,不理则更不是!”成基命最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毕竟他怕皇上一时意气,将盐政的人都给一锅抄了!当今圣上的魄力可远剩余其祖父兄三人!

“这个你放心,朕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这些人竟然敢暗害黄宗羲,说明他们心中必然有鬼。朕就让顺着这条路查下去,朕也不管他们是否贩私盐了,谋害朝廷命官,朕就要屠了他们!朕可是在等着他们这些人闹起来!”想到这我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江南!

成基命顿时脑海中想起这两个字,皇上要对江南动手了嘛?!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因为无论是他跟皇上商议,还是他自己私底下跟好友讨论,都认为朝廷在短期内无法在江南实行新政。毕竟大明北方未曾稳定,怎敢将大明的赋税地给搞乱呢!还有一点是,朝中许多大臣都不支持,因为这些官员本身就是江南人,在江南实行新政,那就是损自己的利益。皇上要强制推行嘛?!后果又会怎样呢?他正没个主意间,皇上却总结道:

“好了,这件事就说到这,朕会发旨意处理。朕方才还有件事情跟你商量,因为事情影响较大,所以想跟爱卿先合计合计!”

第82章 夏季攻势(下)第302章 手段(上)第30章 忧天杞人(中)第163章 阴谋论者第178章 借口手机站第67章 不进则退第73章 无终而止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169章 后宫听政第90章 说服第95章 平沈战前第111章 攻占双方第75章 逼迫第315章 铁案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249章 消息第170章 惊天计划第104章 虚位让贤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94章 调动第167章 围城第76章 风雨欲来第198章 屠戮(下)第252章 布置第316章 试探第74章 噩耗第158章 商讨第88章 等待归来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19章 填土作战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293章 发明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321章 应允第243章 协议第21章 女真对策(上)第127章 物尽其用第4章 巡视三营(下)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241章 劝说(上)第42章 独断专行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23章 女真对策(下)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115章 模拟实战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6章 再回宫中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30章 忧天杞人(中)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132章 一场虚惊第101章 万世之法第59章 归来辞去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20章 战前风云第256章 封赏第280章 出发远行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135章 再议条件第247章 反攻第313章 观望第119章 事与愿违第1章 夜看明书第46章 势如破竹第82章 杀惩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20章 战前风云第279章 决裂(下)第16章 困难时期第162章 运粮第136章 皮岛开始第38章 坚守待援第271章 指婚第74章 噩耗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209章 推算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152章 畅谈局势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57章 退兵(下)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48章 糖衣炮弹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89章 秋赋时节第3章 宫外世界第155章 改行建庙第44章 进犯朝鲜第153章 载人热气球第88章 等待归来第208章 紧急军情第92章 风花雪月夜(中)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55章 改行建庙第125章 地理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