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退兵(上)

事实上,过了半天都还没有看到女真人身影的时候,吴三桂也觉得异常吃惊。按照他原先的预想,他们应该会在松树林跟女真人进行一场生死搏斗,甚至是遭到大部女真骑兵的围攻。但是结果却在他的意料之外,埋伏在树林边的女真人看到五千明军来伐木后,略微试探了一下,知道这队明军惹不起便撤了回去。这本是意料之中,所有人都以为女真人回营搬援兵去了,吴三桂也命令手下列阵迎敌。这一次他们出来不仅是长矛兵跟火枪兵组合,而且是带了大量的震天雷。吴三桂想着与其在城内困死,不如到外边跟鞑子决一死战,用震天雷让鞑子知道辽东军的厉害。

但是,明军苦等了大半天后,女真骑兵并没有来!

既然没有来,明军自然不会在松树林死等,所有人立刻放下武器,拿起柴刀斧头走向他们最需要的物资--木材!就如此简单,一车车救命的木材被明军推回大凌河城。站在城墙头随时准备救援的祖大寿也是分外吃惊,连忙派出最好的探马去查看女真人在搞什么鬼。战战兢兢的探子回来禀报,女真人窝在营地并没有出来。

这个消息十分奇怪,迎着诸位大小将领疑惑的目光,祖大寿顾不得这么多,当场拍板让城内的壮丁们马上出城伐木。女真人不来就罢了,来了便是一战。现在有如此好的机会,再不利用就是傻蛋。只要解决大凌河城内取暖的问题,再估摸着守几个月都可以。

伐木的过程相当顺利,不过留给吴三桂等一批将领心中老大一个疑团。女真人在做什么呢?之前曾经不断的派兵出来袭扰他们伐木,而现在居然不出来,让他们安心大胆的在松树林找到充足的柴火。这一切太不合理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一直到了第三天,女真人终于来了。虽然出动的似乎各旗人马都有,但是总的来看只有两旗的兵力。此时已经采集到足够柴火的明军自然不会再跟女真人野地决战,他们紧闭城门等待着女真人进攻。不过女真人仍旧还是象往常一样,巡视了一遍后并没有进攻,而是退回了自己的营地。

女真人怪异的行为让大凌河城内的明军面面相觑,如果说女真人不来那也就算了,偏偏是明军已经采集好木材了才来。这样的行为让人觉得就象是女真人特意‘好心’的放了明军一马,大家吃饱喝足了再来真刀真枪的拼过。向来攻城中无所不用的女真人又怎会如此好心,即便是跟他们对敌十几年的祖大寿也不明白女真人在搞什么鬼!

而留守大凌河城外的阿巴泰很是郁闷,其实吴三桂领着人马伐木的时候,并不是阿巴泰不想进攻,而是他心中也很犹豫。因为皇太极走之前曾跟他说,大凌河城内的祖大寿已经被打怕,根本就不会再出城。谁知道,明军在城内没有柴火了,反而迫使他们出来。明军摆出的阵势很明显,那就是要跟他们决一死战。而阿巴泰自己知道自己的事,皇太极就留给他两旗的人马,跟明军在兵力上旗鼓相当。如果他率兵前去接战,大约也就是惨胜。这个结果跟皇太极交待的相差太远,而他自己也不愿镶蓝旗受到什么损伤。

另外留在这里的正蓝旗固山额真费扬武也不愿出战,他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自己就两旗人马,要是明军真的要跟他们死磕,那如何是好!打的话伤亡很大,不打的话明军便会识破他们是虚兵,所以干脆来个按兵不动。

前面三天就这么耗着,后来阿巴泰一想,自己就这么放任明军伐木而不闻不问也是不太对劲,所以到了最后他还是带着人马来松树林扫荡,准备人少就打,人多便撤。但是明军伐木的速度出乎他的意料,等他到的时候,明军已经收拾妥当回城了。

既然明军回城坚守,他们自然又退回营地。双方恢复到往常那样对峙,女真人在大凌河附近游荡,而明军则在城内坚守不出。

这样两军对垒的日子又过了十几天,如果不是宁远有信使到,估计还会继续下去。当祖大寿他们看到城下的信使时,还以为是女真人派来的,要不是军中有人认识,估摸着就是一顿箭雨侍侯了。

当确认了信使的身份后,城内的将领就已经意识到了战局发生了某种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女真人未能完全封住大凌河。之前大凌河派出的信使全部给女真人斩杀,搞得祖大寿都不敢派人出去了。但是现在不同了,袁督师派来的人单枪匹马的就可以穿越女真人的封锁,难道是城外的女真人兵力不足?!

祖大寿很快就阅读了袁崇焕发来的公文,刚看了一半,祖大寿已经喜动颜色。他浏览完对着手下的将领大声道:

“兄弟们,苦日子过去了。袁督师发来公文,说大凌河外的鞑子已经减少,现在不是他来攻咱们,而是我们要出去打鞑子了!”

由被围到进攻,角色瞬间转变了,周围所有的人听了一愣后都欢呼起来。明军这几个月不仅吃了亏还给逼在大凌河城内,满肚子憋着火。现在有机会找鞑子的晦气,哪还会礼让!当下就有将领请战,问什么时候出城打鞑子!

祖大寿摆摆手道:“袁督师在公文里已经说了,现在还没有布置周全,让我们先维持原样,稳住城外的鞑子,到时候再一锅子将它端了。”

“好!”将士们都齐声哄然应道!

袁崇焕之前的打算是解决大凌河外围的女真人就可以了,但是孙承宗老大人给他发来公文却是要围魏救赵。虽然不是真的围沈阳,但是女真骑兵超快的机动性,让袁崇焕感受到不小的压力。面对这个方略,袁崇焕自然没法拒绝,因为皇上已经在上边点了头,剩下的只是看他这个辽东督师怎么完成任务而已!

袁崇焕跟郭广商议来商议去,最终不管怎么进攻都是要先解大凌河之围,然后才能够从此处出兵。所以他很快派出信使到大凌河,让祖大寿作好出战的准备。

根据沈阳的密探回报,两黄两红旗都有大部分人马留在了沈阳。那么就可以大概得出大凌河外最多只有2-4万人马。只是八旗中最精锐的两白旗不见踪影,这让袁崇焕谨慎了几分。

因为祖大弼的盲目出战致使关宁铁骑损失了一万之后,袁崇焕手中能调用的机动兵力减少。为了保证在野战中的优势,袁崇焕将宁远的两万骑兵悉数派往大凌河,另外再抽取锦州一万人马,这样大凌河附近可以集结到五万余的兵力,袁崇焕特地派出郭广作为监军节制各路人马。

原本袁崇焕想自己去的,但不仅是幕僚,就连朝廷发来的旨意也让他坐守宁远。袁崇焕思来想去,身边得人选中只有郭广是可以让他放心的,所以他便将这任务交付给了郭广!

“一切小心!”袁崇焕虽然知道郭广的运筹不在自己之下,但是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统领这么多人马,临行前,袁崇焕不得不多交待一声。

“督师安坐宁远,属下会按照督师既定的方略,决不会让皇太极围住!”郭广知道袁崇焕担心什么,很快就表了态。

“嗯,我原本想留你在身边,但实在找不出合适人选!你要不去,恐怕邱巡抚便要挂帅了!”

“属下明白!”郭广苦笑道。

邱嘉禾比较激进,往往是想着能够跟女真人一战而定辽东。这一次他是很想着去解大凌河之围,但是给袁崇焕压着。要是他作为统率,谁知道他会不会一直追着女真人到沈阳!

郭广想了想,问了一个他心中疑惑的问题:

“督师,那个满将军一直在草原,为何没有传令他回来呢?还有朵颜部”

袁崇焕别有意味的笑了笑,却没有直接回答他:“凭你的感觉,你认为皇太极会在大凌河城外大概有多少人马?!”

“这个根据密探的回报,大凌河最多也就只有两旗到四旗的人马,应该有四万人!”郭广做了一个大概的估计。

袁崇焕摇了摇头,又似叹了口气道:“本督总领辽东来,向来小心翼翼,但皇太极只怕比我们大胆多了。本督认为,大凌河城外最多只有两旗人马。”

“啊~这么少!”郭广毫不掩饰他的吃惊。

袁崇焕背负着手,对着天际道:“就是这么少,以后恐怕平辽困难重重,你要作好这个准备!”

“督师,属下不明白!”

“我也是这两天才想到的,以前我们初初守辽东的时候,很是惧怕女真人来攻城。因为来攻的话,那就是面临绝境一战。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的兵力战力已经不惧女真人,即便小败也无关大局。但是女真人却不同,皇太极登基以来损兵折将,严重削弱了女真人的扩张。如果他还仍如以往那般攻城,那么即便大明失去山海关以外的城池,女真人还是会完蛋。辽东的蒙古被朵颜部他们扫除,皇太极想必也意识到了这点。”

“从沈阳到大凌河一路都没有大的城池,是骑兵最能发挥的战场。隔着这么远去进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步兵阵。不说别的,面对数万的骑兵骚扰,粮草就很难供应。没有粮草,大军必溃!今年朝廷的旨意是要压缩女真人的空间,皇上跟大臣们要平定辽东的决心显而易见,也就是说,现在是我们急着攻,而皇太极却无需在西线突破,他只要等我们耐不住了带兵去打沈阳。就象我们之前说的那样,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集结兵力,根本无需放着四万人马在野地外边受冻,所以他留在大凌河外的兵马只要足够压制祖大寿他们就可以了!”

“原来如此!”郭广也长长吐了口气,补给线太长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往都是女真人找上门,自然不用考虑这些。现在要是女真人就守着沈阳不出来,难道也要他们一辈子这样相持下去?!就算他们肯,朝廷也不肯,每年耗费数百万,平辽可以说是大明头等大事!

“好了,天无绝人之路,这个问题你就先别想了。你现在就是带兵去大凌河,然后击退女真人就可以了。”袁崇焕不想在出征前破坏郭广的信心故作轻松道:“剩下的事情本督自有安排,你方才不是问满桂在做什么吗?或许他会给你带来惊喜!”

“哦,属下谨遵督师吩咐!”

“野地作战多派探马,如果进退现在本督也无法预料,不过本督相信你会知道如何取舍的!话就说到这,你下去准备出发吧!”袁崇焕知道郭广也是聪明人,也就没有多说了。

“是!属下告退!”

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26章 算计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23章 女真对策(下)第168章 宫门之争第271章 指婚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169章 后宫听政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319章 待命第50章 迂回策略第92章 风花雪月夜(中)第247章 反攻第187章 不平等条约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30章 忧天杞人(中)第88章 等待归来第296章 下一步第118章 骑兵之战第130章 盘山选址第92章 结盟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95章 平沈战前第240章 选择第266章 时机第169章 后宫听政第129章 对酒当歌第190章 兵临城下(上)第86章 援手第302章 手段(上)第44章 进犯朝鲜第170章 人员调防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69章 过招第83章 扬州风波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59章 损兵折将(中)第110章 北国恩怨第214章 有进无退第182章 两头敲打第253章 回銮第26章 算计第15章 整顿后的三营第29章 忧天杞人(上)第147章 私下协议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75章 逼迫第252章 布置第29章 忧天杞人(上)第73章 无终而止第50章 迂回策略第213章 阴招第171章 听案(上)第62章 偷袭?!第243章 协议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19章 大同会盟(上)第8章 阉党尽除第146章 合纵之策第82章 杀惩第124章 身份悬殊第195章 破城(下)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73章 无终而止第98章 广宁之失(二)第130章 盘山选址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123章 红袖不添香(下)第110章 训练京营第87章 朝鲜使者第59章 归来辞去第94章 决不简单第162章 运粮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98章 愈演愈烈第62章 偷袭?!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218章 又见陷阱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170章 惊天计划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61章 援兵第72章 南辕北辙第140章 有点意外第237章 组建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245章 详情第84章 南北对峙(下)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270章 伤兵第47章 通州之行第9章 改革开始第3章 宫外世界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145章 围困第118章 骑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