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压力

朝鲜被入侵的消息象一个震天雷引爆一样,满京师的人都关注了起来。随后,朝鲜国主李倧派出的使者也进了京城,除了递交国书剩下的就是向我请求发兵救援。当然我没立刻表态,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手下藩国一嚷嚷,我就立刻帮他出人出马的。我好声安慰了下朝鲜的使者,然后让礼部的人去打发他们,温体仁从我的表现来看,自然知道怎样做的得体了。

说实话,朝鲜被攻这是之前就预料到的事情,不然我也不会派姜曰广他们去朝鲜了。只是没有想到皇太极会攻得这么快,而且在我派去的人还没有作好防御措施之前就毫不费力就打下王京。朝鲜的局势变得一团糟,至少比我预想的要糟糕。

至于救援,我当然会做,否则也不会预先调集百万石的粮食到登州。但是我却不想派出精锐辽东军跟女真人硬拼,朝鲜跟辽东隔着个渤海湾,从陆路进兵的话,至少要等到辽东军占领沈阳。如果能行的话,那我就不用救援朝鲜,而是直接灭了女真。剩下的一路只能是走海道,我已经下旨给田家,让田怀彝运粮到江华岛。但是要不要再派兵去朝鲜,进行登陆战呢?这个是我一直犹豫的地方。

诚然,从海路派兵去朝鲜作战,能够更直接的挽救朝鲜的危机,但是从何处调兵呢?海上登陆安全嘛?现在我手头上能够打的队伍除了辽东军就是京师三营,然而这两支人马都是不可能派出去朝鲜的。而其他卫所的人马要么战力不行,要么就是路途遥远,等他们集结派到去朝鲜花儿都谢了。再者就是我心疼国库开支,女真入侵朝鲜导致我已经损失了田家的贸易利润,远距离调兵只会让我的国库开支大大增加。而且我军在朝鲜登陆后,可能找不到城池驻守就要面临女真人的进攻,即便找到了城池,朝鲜的小城跟宁远、锦州这样的城池没得比,如何抵挡得住女真人,那么我派兵就无异于以短攻长。这还不考虑远距离补给等等,就已经让我觉得会存在诸多问题。推演了许久,我心中已经倾向不派兵。

虽然我这么想,但明显臣下们不是这么想的。

朝鲜的使者来京师没有多久,大臣们除了兵部、内阁,其它各部都几乎已经上奏折奏称大明应该派兵援朝。不仅是因为朝鲜是大明的藩国,道义上要派兵,从战略上而言,朝鲜被女真人吞并对大明极为不利,因此大部分的臣子们都认为大明应该援朝。

看了这些奏折,搞得我一夜难眠。毕竟朝鲜几百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记得后世倭国人入侵东南亚的计划,也是从占据朝鲜开始。现在女真人占据朝鲜,我不得不慎重。为了稳妥起见,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召见孙承宗进宫商议。

孙承宗看了其他大臣的奏折也是一脸凝重,他皱着眉头想了会才启奏道:

“皇上,微臣以为朝鲜之兵不可派!”

“哦,孙爱卿细细道来!”我见他的想法跟我一致,心中不由大喜!

孙承宗看到皇上喜动颜色,知道对了皇上的脾胃,说话就直接起来:“微臣斗胆敢问皇上,如果现在袁崇焕领着辽东军跟女真人野地决战,皇上以为胜算几何?”

我没有想到孙承宗会问这个问题,思虑了一下答道:“嗯,野地决战并不是靠人多,女真骑兵若用得好也可以少胜多。我大明辎重繁多,粮草又靠后方供应,如粮道被毁,则会败于敌手。辽东野地茫茫又极利于骑兵骚扰,而我关宁铁骑刚受损,野战大明并无胜算。”

“皇上所言极是!”孙承宗将奏折躬身递回给身后的小太监后道:“诸位大臣都认为要出兵救援朝鲜,臣以为此举势必要陷辽东军于困境。众人只知道女真人派出三万大军入侵朝鲜致使沈阳空虚,却不知道女真人骑兵调动迅捷。他们打朝鲜,从沈阳出发到攻下王京不过一个月,如果是轻骑则更为快速。而我大明调集人马出发,没有半个月只怕都难以成行。大凌河到沈阳数百里路,我明军走在途中,女真人便已集结回大批人马,最终仍旧是在野地决战。所以臣以为救援朝鲜之兵不可派,围魏救赵之计也不可行!”

“爱卿言之有理,不过”我心中还是有些忧虑,毕竟坐看朝鲜被灭也不是我所希望的。

孙承宗自然明白我的心思,他微微一笑道:“老臣有一法子可解皇上之忧!”

“哦,快快道来!”

“皇上,围魏救赵之计不可行,但是用兵向来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若皇太极知悉我大明要乘虚攻打沈阳,朝鲜的人马自然会撤回。待他人马集齐,而我军却是虚攻,朝鲜之危可解,而我军也无需跟女真人野战。”

我听了孙承宗的话不禁皱起眉头来,他的计策不是不行,但是听起来好像操作系数很大,毕竟这个时代不是后世,可以通过无线电进行通讯,什么时候假打,什么时候撤退都要把握好,否则不仅是假戏真做,而且会将整个辽东军陷了进去。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算用计把女真人骗退了,女真人如此迅捷的快攻,皇太极又一次入朝劫掠,那又当如何?!这个问题我直接抛给了孙承宗。

孙承宗也没有想到一个很完整的办法,只是大略提道:“皇上,只要女真人撤退,那么朝鲜则可以缓一口气,重新建立防御。朝鲜坚壁清野,我大明援以火器,只要女真人得不偿失,自然不会再找朝鲜人的麻烦!鹿善继在辽东多年,老臣相信他会有处置的方略!”

听着孙承宗的意见,我将所有问题集中思考了半晌后才道:“恩,要骗倒皇太极,此事行动颇难。这样吧,你将此事写成公文发给袁崇焕,看他在行动上有无问题,如果他能驾御全局的话,就按爱卿之言去办!”

“老臣遵旨!”孙承宗见我有了决定就躬身告下去了。

孙承宗走了后,我也出了乾清宫,这两天连续的思考让我大脑昏沉沉的。朝鲜的事情如此处置让我心里有些怪怪的感觉,虽然我看不到,但是可以想象到有数百万朝鲜的子民因此而陷入女真人的蹂躏之中,这几年或许会有数十万人死于非命。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这么多人,总是让我难以释怀。

“皇上要摆驾去哪?奴才好去安排!”方正华在后头小心的问道。

哦,我停住了脚步。想了想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去孝明公主那看看吧!

“去淑妃那!”

“是!”

进了承乾宫,只见孝明的几个朝鲜侍女都在外头站着,眼睛红红的。她们见到我来,慌忙跪下道:

“奴婢见过皇上,奴婢这就去禀报淑妃娘娘!”

“不用了,你们起来吧。看样子你们刚哭过,发生什么事情了?”

几个侍女面面相觑的对望了几眼,有一个大胆的侍女跪禀道:“前几日有本国使者来京,今早有使者女眷特来看看淑妃娘娘。她们说现在朝鲜被鞑虏进犯,还烧了王京。奴婢等人都是王京人氏,忧心家人故忍不住啼哭,望皇上恕罪!”

我原还想着瞒住孝明先,没有想到有人先我一步告密了。看来朝鲜人是想着孝明向我吹吹枕头风,早日发兵救援朝鲜。

“好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你们下去吧,朕进去看看孝明公主!”

“是,奴婢遵命!”

待我进到孝明的房中,孝明已经迎了出来,虽然她眼睛有些许通红,但仍旧是笑脸迎了我进去。

“皇上今儿来臣妾宫中,可是想听什么曲子?臣妾这就奏给皇上鉴赏!”

“这个孝明,朕”

孝明公主微微一笑道:“皇上处理国事劳累了一天,往常来臣妾这都是喜欢小憩一会,今儿皇上倒是怎的了?难道嫌臣妾的琴艺退步?”

“啊,不是,那你就奏一曲给朕听吧!”

“臣妾遵旨!”孝明公主甜甜的一笑,然后去取琴!

虽然孝明公主的琴艺还是那么的好,曲调也仍旧是那么优美,但是今儿我却没有心思欣赏。孝明知道朝鲜处在危难之中,见到我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倒让我心中有些不安了。

一曲终罢,我拉过孝明公主道:“你父王派来使者,要求朕出兵援救的事你知道了吧?”

听我这么一说,孝明脸上的笑容立刻呆滞了下来,默默的点了点头。

我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朕思来想去”

孝明急急打断我的话头道:“皇上,臣妾是皇上的妃子,承乾宫又是后宫,臣妾不敢跟皇上妄谈国事!”

我点点头道:“好,那朕就不说了,不过朕不会坐视不理朝鲜的,不管怎么说,你是朝鲜的公主又是朕的妃子!”

孝明公主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愣了一会后深深低下头道:“臣妾代父王谢过皇上!”

“好了,既然是要谢朕,那就再弹一曲给朕听听,朕要在你这儿小睡一会!”

孝明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是满脸的感激之情,朝着我别有风情的笑道:“那臣妾为皇上抚琴!”——

也许是因为朝鲜的事情有了主意,又在孝明公主那放松了一阵,第二天早朝觉得分外清爽。不过早朝的第一件事还是关于朝鲜的问题。

朝鲜的使者很是有毅力,仍旧上表求见。而且这一次不仅是向我陈述,他们还请来了漠南蒙古驻京的使者。

“陛下,藩臣斗胆向宗主国求救,同时也向同盟的察哈尔求救,希望得到陛下的恩准!”

满朝大臣都望着朝鲜使者,没有想到他们会来玩这一出。不仅想从大明得到援兵,还希望蒙古能够出兵救援。

漠南蒙古诸部在京的使者实际上是察哈尔、鄂尔多斯、朵颜、喀喇沁推举出来的。主要负责蒙古跟大明的贸易等等事项,当然也包括军事上的合作。

我看了眼蒙古的驻京使者道:“蒙古使者的意思呢?”

蒙古使者向我行了一礼道:“蒙古是大明的同盟,苏泰太后跟额哲大汗都曾说,我们会跟在大明的后边。皇帝陛下要救援朝鲜,我们蒙古自然也会出兵!”

嗯?!

我终于明白朝鲜使者为什么去找来蒙古人!这里边竟是要借助蒙古人作为砝码向我大明施压。大明、蒙古、朝鲜作为同盟,现在是朝鲜被女真人侵略,如果作为盟主的大明不采取措施,那么就会给蒙古人造成印象,那就是如果有一天女真人来攻打蒙古了,大明也可能会坐视不理。为了保住大明盟主的形象,也为了这个同盟以后能够有效的维持,大明只能是立刻出兵救援朝鲜。这个大约就是朝鲜使者的打算!

嗯,果然有些门道!

不过我早已经有处置的办法,救援肯定是要救援的!

我呵呵一笑道:“大明是盟主国,你们任何一方有麻烦,朕都不会坐视不理。朕已经派人往朝鲜运粮,保证江华岛附近的粮食供应。同时朕已经命袁崇焕采取办法,逼迫女真人回防,否则朕的人马就要直逼沈阳城下。你们大可放心!”

朝鲜使者没有想到我这么痛快就答应了,立刻伏在地上道:“臣等谢过陛下!万岁万万岁!”

几天以后,袁崇焕的奏折到了我手上,他建议的行动跟孙承宗的有些差别,不过都是要对大陵河的女真人采取行动。我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按照孙承宗的方案,对沈阳进行虚攻!

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110章 北国恩怨第24章 高手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49章 买卖第77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第72章 冷处理第45章 募捐第83章 扬州风波第68章 京察(上)第47章 惊惶失措第122章 红袖不添香(上)第161章 迁移第85章 南京兵部尚书第106章 京师调兵第71章 两位巡抚第43章 西回第167章 围城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88章 等待归来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74章 青楼才女第136章 网开一面第284章 较劲第145章 围困第261章 驻兵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96章 过河棋子第45章 募捐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8章 南粮北调(中)第314章 提审第266章 时机第13章 辽东局势第236章 转机第66章 出发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63章 杀伐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60章 损兵折将(下)第61章 援兵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212章 夺气第44章 皇子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188章 一线机会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58章 为难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155章 纨绔子弟第184章 明荷战争(上)第6章 额哲归国第91章 风花雪月夜(上)第170章 惊天计划第163章 困扰第17章 皇权造势(上)第44章 皇子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45章 计中之计第155章 纨绔子弟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106章 京师调兵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九十六章第79章 朝议第162章 法不责众第42章 独断专行第151章 将军第86章 女真内政(下)第136章 网开一面第120章 红颜似知己第24章 高手第72章 南辕北辙第236章 转机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158章 商讨第32章 没事瞎转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130章 盘山选址第293章 发明第48章 糖衣炮弹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218章 又见陷阱第40章 袁崇焕的选择第153章 载人热气球第282章 问题(下)第213章 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