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女真内政(上)

夏季南攻受阻,收到阿敏的朝鲜计划奏折后,皇太极也是一阵感叹。奏折所言跟他谋划的差不多,可见阿敏在朝鲜这件事情上是下了功夫的。阿敏考虑朝鲜多山的复杂形势,决定在汉江平原一带实行民屯,将各地捉到的流民悉数押在一起;而北面其它各道,则由投降的朝鲜人自行管理,女真人按时向他们征收赋税。但凡不服李觉任朝鲜国主的,正红旗便出兵镇压,将掠来的百姓用来屯粮。这样既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粮食运回盛京,也可以让正红旗集中精力对外。至于南面,则把王京以北的旷野清空,以平原之地来制衡朝鲜军。这一点就是跟皇太极采用盛京到锦州一线来防御住辽东军一样,在平原上,朝鲜军又如何能抵抗得住女真骑兵。如此一来,女真人只需驻扎一旗兵力便可得到朝鲜的半壁江山,有数十万人帮着屯粮,又可防范住大金的南大门。

这点也是皇太极所想的,不过阿敏能想到让他很是吃惊。如今四个大贝勒只还剩下他跟阿敏两人,打战的话,宗亲贝勒里有很多是勇将,但能同时懂得谋略、民治的贝勒却不多。目前没有捉到李倧的情况下,将阿敏放在朝鲜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至少正红旗是他的人马,皇太极可以完全放得下心来。

如今大金跟明的几次大战后,兵力损失相当严重。天聪三年,京师一战大金损失四万人马,虽然里边有辽东蒙古人,但女真八旗伤亡也有三万。天聪五年,广宁之战灭辽东军六万,将蒙古人汉人不计,自身损失了两万,但女真人得到了大量的物资补给,特别是女真人需要的盔甲、火炮。天聪八年,围攻大凌河得利,损失兵力数千。

面对这样的局势,在天聪四年来皇太极便要求每牛录必须带半数的包衣奴才参战。又根据范文程的建议,在各地的汉民屯抽取壮丁到别处训练组成汉军。这些民壮都是历年掠来的辽东百姓,他们在民屯的家庭子女全部分门别类的登记在册,一旦这些汉军有什么异动,其亲人悉数株连。另一个方面,皇太极改变汉民百姓待遇,使其跟包衣奴才区分开来。汉军在投降的汉将训练下也渐成规模,考虑制衡以及最近几年都未有掠来大量汉民,汉军的规模被控制在三万间。

对于汉军的建制,皇太极曾经跟女真大小贝勒发生过争执。不少女真贵族都担心一旦汉军形成规模,将会对女真人的统治造成威胁,是以极力反对!当初提出建汉军的时候,就是皇太极的亲信贝勒也纷纷上言。

“大汗,筹建汉军有违先汗遗意,再者我女真欺压汉人久已,汉人必怀恨于心,一旦让其握有兵器成军,我女真人危已啊!”

建立汉军毕竟是举国大事,皇太极也不能独断。这样的核心机密议事只有为数几个人参与,汉人自然不能参加。少了范文程,皇太极只能亲力亲为出面解释:

“各位贝勒,在这里的都是我大金的顶梁柱,你们又是我的兄弟子侄,有什么本汗自然不会隐瞒你们。现如今大金已有汉民百万,而我女真不过三十万族人,即便加上蒙古人都是人数有限。从父汗算起,我大金已经跟明人作战几十年,以后势必还会长期作战,而我女真勇士则将不断损失。长期以往,我女真人又如何长存!但大金的汉人不需出战,其子女不断繁衍,即便汉人不成军而我女真又如何制衡?!但建成汉军则完全不同,我们可以从汉民中抽取壮丁,训练之后便可成为我八旗之助力。这些壮丁在民屯有家有口,凡汉军犯法家人同罪,此法必可让他们尽心为我大金征战。再者,这些汉军守就远调训练,攻则外出作战,又有我女真骑兵盯着,自然无从作反。各贝勒思之,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嘛?!”

皇太极侃侃而言,八旗贝勒一下子都沉默了。之前他们只想到了组建汉军的危险,却没有看到整个大金百姓更多的是汉民。面对这样的问题,建立汉军无疑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辽东百姓世代生于辽东苦寒之地,明军能够将之训练到如此彪悍地步,他们女真人又如何不可。虽然比起女真八旗来大有不如,但对付同样是汉人的明军却是足够的。

皇太极一语惊醒梦中人,贝勒们一想也确是如此,于是汉军的建制就确立下来。兵额虽然有三万,但却分为了八旗,由各旗的左右梅勒额真中抽调一名当任汉军固山额真总领,而以前投降的汉将当任梅勒章京,负责具体的训练作战。由汉将马远光统领的红衣大炮则独立成军,跟朝鲜姜弘立的朝鲜兵直属于皇太极。孔有德跟尚可喜则各带两千五百人马,为贝勒阿敏的中军。

除了增加汉军,皇太极更是将原来的辽东蒙古人编入各旗扩充实力。喀喇沁部西迁出逃后,整个辽东蒙古只有科尔沁还是女真人的盟友,其他各部残余都被皇太极拉拢到了旗下,由盟友变成了下属。同时皇太极鼓励族人与蒙古人联婚,使两者更密切的捆绑在一起。

原在天聪四年征服的索伦部也没有逃脱被征调的命运。索伦部原属野人女真,世代居于黑龙江流域,其英勇善战更胜于建州女真。皇太极为了征服他们,更是调用了精锐的两白、两蓝旗,以优势兵力合围,将索伦部跟虎尔哈部民众俘获。此时黑龙江流域地处偏北,又是大金的后院无敌可防,是以皇太极将索伦部迁回盛京分入八旗中。

皇太极又在天聪五年、六年连续颁布汗令,命八旗子弟率人习射。子弟辈壮者,当令以角弓羽箭习射。幼者,当令以木弓柳箭习射。如不执弓习射好为博戏,闲游市肆者,射中者赐酒宴、得奖赏,不中者受训斥,甚而罚做苦役,年十五则需善骑射、勇作战,开始追随父兄从军。

天聪五年,皇太极在民政上颁布法令,非特许禁止女真与汉族通婚,女真女子十三便可出嫁,十五必须许配夫家。原先一心想着在礼仪上汉化的皇太极,面对人口的压力不得不作出让步。原女真人子娶后母、弟娶寡嫂的陋习也得到允许,只是禁止同姓婚娶。为了鼓励族人生子,但凡生男婴的人家可得到一头羊的奖励,生女者也可得到一桶马奶。

当皇太极意识到现在的大明已非同以往的时候,他便决定改变大金惯来的策略。先汗努尔哈赤时代实施以战养战的办法,现在已不足维持大金的需求。往辽西进攻受阻后,大金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来维持长期对峙。是以保证粮食供给为首要,扩大军力为重要之本。

皇太极原先对明扩张的想法也得到了收敛,熟读汉史的他常自诩为忽必烈,蒙古人没落后,他甚至想过入侵中原,重现当年元朝的盛况。现在,他不得不收起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打算在他的治内巩固好大金的根基,用几代人的努力去动摇明人。昔年蒙古攻宋亦用了数十年,皇太极相信,只要他的女真八旗在仍可以骑射得天下。

“大汗,微臣有事禀报!”范文臣一路走来面带喜色。

坐在宝座上批阅奏折的皇太极精神不由一振,笑道:“何事让范先生如此高兴?”

范文臣也笑了笑:“大汗目光如炬,倒是微臣失仪了,微臣见过大汗!”

皇太极松动了下胳膊,摆摆手道:“范先生不必多礼,你所要奏何事?”

范文臣将皇太极的动作看在眼里,知道大汗又在昼夜批奏折。现在大金事情多如线头,都需要大汗一一决策。但这样长久以往,如何受得了!念及至此,他笑着道:

“大汗,此乃天大喜事,也是拖大汗洪福,不过此事奏禀还需汗王移步到城外一观便可明了!”

皇太极站起身伸了伸懒腰道:“这有何不可,我们女真人可没汉人皇帝那么多礼数,本汗亦批阅奏折倦了,正想出去走走。来人,备马!”

“地点在城北庄园,微臣在前头带路,大汗请跟我来!”

皇太极也很是好奇,带着几个侍卫随范文臣来到城北庄园。这里是用汉民开辟出来屯粮的民屯,专门供给八旗军粮。皇太极骑着马从地旁边走过,只见地里密密麻麻的长着作物,既非麦子也非黍稷,竟是他从所未见过的。

“这是什么?!”

“大汗,这就是微臣让大汗来看的,明人称之为玉米!”

第306章 问案第237章 组建第32章 初闻战报第194章 破城(中)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78章 决裂(上)第154章 乐极生悲第14章 越俎代庖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83章 扬州风波第187章 不平等条约第127章 物尽其用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2章 是梦非梦第11章 应对计策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269章 情由第94章 决不简单第197章 屠戮(中)第83章 南北对峙(上)第58章 为难第242章 劝说(下)第176章 揭破第86章 援手第19章 到宫外走走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18章 雪上加霜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47章 惊惶失措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78章 河南之变第101章 万世之法第308章 犹豫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249章 消息第309章 请旨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14章 越俎代庖第41章 辽西大雪第304章 复职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38章 坚守待援第178章 借口手机站第170章 人员调防第56章 退兵(上)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165章 演戏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10章 训练京营第113章 演习开始(下)第89章 遣使第274章 归来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257章 团聚第184章 再见福晋第162章 运粮第62章 酝酿第174章 判决第165章 演戏第259章 独角戏第28章 海战第20章 大同会盟(下)第59章 归来辞去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6章 困难时期第88章 公主第278章 决裂(上)第147章 论谁对错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248章 怠慢第179章 马有失蹄(下)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215章 整军再战第315章 铁案第309章 请旨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8章 南粮北调(中)第12章 意外惊变(上)第297章 报纸第71章 变数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221章 升空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175章 遇见第123章 要的是钱第20章 战前风云第245章 详情第77章 皇后理事第70章 京察(下)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198章 屠戮(下)第118章 骑兵之战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