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大脑

人脑,或者说,人的大脑,对曾就读生命科学专业的方然,是十分熟悉的。

但这种“熟悉”,从另外一个角度评价,却很模糊,不仅与生命科学的前沿有很大距离,与彻底解析人脑的运作机理,也还差的太远。

人脑的运作机理,究竟是怎样的,数百年来的近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果,到今天,修读过六年级以上的联邦民众,都应该知道,人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构成,并通过延髓与全身神经相连。

至于脊髓,乃至遍布全身的神经、神经末梢,一般并不被认为是脑的一部分。

即便这些外围“器件”,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也很重要,脊髓损伤不仅可能导致截瘫,还会使排泄失禁,但,就人的意识活动而言,这些外围部分的作用的确寥寥。

既然在思考意识,方然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被称为“脑”的部分。

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的功能各不相同,彼此间又有一定的联系,这种结构,并非某全知全能之神祗的灵机一动,而是在漫长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故,执掌基本生命活动的脑干,理应最早出现,主管身体运动、协调的小脑,也会出现在大脑之前。

演化中最晚出现的大脑,在人而言,体积最为庞大,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主要栖居于此,是一种很自然的推测。

这种推测,有时候不一定很准确。

譬如人的一种活动状态,“一心二用”,通俗地讲就是同时做不相干的两件事,这种情形在生活中极其常见,当事者往往浑然不觉,偶尔才会在开车讲话,健身听音乐,或者吃饭看手机时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止一件。

这种情形,在行外人眼中,往往就认为人脑与计算机类似,能同时做好几件工作。

但细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所谓“一心二用”往往包含贬义,泛指一个人无法分心在两件事情上。

倘若有人不信,而尝试一边看肥皂剧、一边写程序,或者一边看文献、一边讨论算法,结果必定是两头空,两件事一件也做不好,而绝无法获得在计算机上司空见惯的程序多开、并行执行之效果。

究其原因,首先分析计算机的情形,现代计算机的CPU,物理核心、逻辑核心都不止一个,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线程)时,理论上,相当于多台彼此通信的计算机在协同运作,那么同时完成多个任务,也就是很寻常的能力。

人脑的架构,与现代计算机的多核心架构不一样,相当于单核心CPU,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个线程,只能专注于一件工作。

哪怕是接受过胼胝体手术的癫痫症患者,大多数都出现了“意识分裂”,高速连接被切断的两个脑半球逐渐发展出独立意识,进而,让一个人的左右两半身体,出现不同的动作与意图,但考察每一脑半球,情形仍然与单核心CPU无异。

单核心,不论计算机、还是人脑,任一时刻都只能处理一个线程。

早在很多年前,微型电子计算机的CPU还都是单核心时,通过操作系统的线程调度,一台计算机也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这种情形,其实质是将CPU运行时间切片,然后利用线程调度机制进行机器时间的共享。

在这种“时分复用”机制中,任一时刻,CPU处理的线程只有一个。

但线程的切换,速度极快(每秒数千次、数百万次甚至更高),在时间流逝感迟缓的人类看来,就仿佛计算机是在同时处理多项事务。

这种机制,是人类的一项发明创造,但很可惜,并无法应用到人脑。

关键之处在于,人脑,是漫长演化所塑造出来,在长达几十亿年的生存竞争中,自然选择并未提出这样的考验,需要生物具备多线程的奇妙能力,故而,今天的人类之脑,虽然能够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切换的代价却太大。

从一件事,切换到另一件事,代价之高,让“伪*多线程”策略完全得不偿失。

演化的塑造,似乎,让人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单线程动物。

但,并非完全的单线程,而是类似很多CPU那样的,大核+小核的不对称双核结构。

所谓“一心二用”,撇开都需要脑力的场合,在很多时候岂但完全合理,简直就是生活之必须。

一个人倘若无法在走路时思考,他、或者她的生活,将会怎样呢:

乍一看似乎还好,大不了,走路的时候心无旁骛,思考的时候不要迈步,然而再细想想,这种人,岂但是无法很好的在现代社会生活,甚至早在数百万年、数千万年前,就会被严酷的自然选择无情淘汰。

设想一只古猿,正在被猛兽追击,他的单线程脑就无法思考、只能专注于肌肉收缩、身体协调,只能像智障那样向前狂奔。

在这种情形下,被追击者与追击者的态势,就是直白的竞速。

一只古猿,要想在这样的直线竞速中取胜,并不现实,倘若它无法分心选择路径,或者寻找树木、石块或木棒,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为应对自然选择,最起码的,人也需要有一心二用的能力。

具体的讲,就是将“身体活动”与“意识活动”分离,由演化上较早出现的小脑,负责感知与运动,而演化上较晚出现的大脑,则处理更高级、更复杂的事务。

面对猛兽,小脑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指挥双腿狂奔,或者指挥双手挥舞木棒、投掷石块,而此时此刻是要狂奔,还是寻找木棒、石块,抑或是原地对峙,再或者是呼叫同伴支援,这一切决策都需要大脑来进行。

两个线程,性质完全不一样,交由两个不同的核心来协作。

这,是人脑的并行处理。

但很可惜,在意识活动方面,这种策略无法发挥作用。

大脑在同一时刻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没办法像计算机那样多线程运作,不论“真*多线程”还是“伪*多线程”,都办不到。

在方然看来,这单线程的特性,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陷。

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六七二章 变故第一二九章 径庭第八〇〇章 伟人第五五二章 唤醒第六八二章 东南第八十三章 交换第五三九章 参观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三五八章 族群第三六六章 区别第二三七章 资金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一二八章 陨石第一七三章 整体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三四八章 离别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二六七章 人质第一二七章 铲除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八一四章 生产第八八七章 地壳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二五〇章 大势第七二六章 变迁第五五九章 意识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二十章 分裂第一六六章 流动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十五章 资料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三九三章 预感第五五四章 燃烧第四十四章 坚守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一八七章 退货第六三五章 阶段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四八六章 抵触第三八四章 盘点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六四一章 触碰第七八五章 老迈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九章 保障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八七二章 专利第三五二章 战火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五〇五章 保护第四九二章 认知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二八四章 悬崖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四五六章 滨海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二七章 规则第八九六章 幕墙第六二二章 机车第七六七章 扫雷第五〇九章 异样第七四八章 规划第五六八章 双头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二〇九章 紧迫第八八一章 坠落第三〇七章 周期第三五〇章 列强第六五六章 身后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二三一章 鼓励第十九章 起源第二六四章 岗位第四四三章 认知第二十三章 数据第六三六章 海鲜第一三一章 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