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新城上海

通威胁之后,软弱的僧侣们终于做出了妥协,以辛集团缴纳出了三百四十万顷田地,刘二一面组织僧侣签订让地契约,一面让人飞报皇上。

而在这个时候,南岸的流民也渐渐的对自己的命运做出了选择,有近二十一万户六十万人选择了留在江南,另外的二十五万户四十万人选择了印度,留在江南的大多是拖家带口的,他们宁愿选择在这里平平淡淡的过下去,也不愿去那未知的领域做什么农场主,而另外二十五万户虽然只有四十万人,却大多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家眷亲人早已在逃亡的路上死了,这里已没有什么过多的留恋,宁愿躲避到万里之外去重新开始。

按原定计划,去印度的百姓每人可分得五十亩地,可是由于去的人比原定计划的少,从僧侣那里取得的土地又比原定计划要多,因此,每人便可分得一百五十亩地,一个人丁如此多的土地,这要是放在现今,也算是一个地主之家了,此外,僧侣还贡献出了一大批粮食出来,也足够这四十万人吃到来年开春,只要他们到了印度,一年之内是饿不死的,朝廷给他们每人发放了二两银子,算是给了他们购买种子和雇佣一两个印度佃农的银子,毕竟印度的贱民极多,只要一天给他们一碗饭吃,一年下来,雇佣几个人恐怕连一两银子都不要,足够应付下去。

被安排去印度的流民又被分为了两批,一批人直接坐着南洋,东洋水师的船队启航,另外一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东洋,北洋水师的船队只有五百余艘舰船,连补给船也算上不过八百艘,一次性运载十万人就已经到了极限,因此,大多数人还得步行。

留下来地流民则继续在南岸等候,就在这个时候,松江府知府已抵达了常熟,觐见皇上,这一次朱骏召松江知府前来,其实就是为了安置这些流民的,他的意思是,在松江府靠近海岸地一片土地建立一座工业商贸新城,名字已经定下来了,叫上海,这座新城完全仿造开发区的模式新建。其实早在一年前,朱骏所考虑的新城地址上已经被松江府在这里建立了开发区,现在要做地,只不过是将这个开发区建大而已,并且派人紧急的搭建民棚,并且兴建工厂。

松江知府名叫李之龙,钱塘人,几年前原是江南的孤儿,被朱骏指派人运到了海都进行学习,五年前毕业之后分到顺天府衙门做皂隶,很快便在众多皂隶中脱颖而出,成了顺天府判官下地一个主事,江南光复之后,朝廷需要大量的官员前往江南进行管辖,李之龙因为精通大明律,又在开发区学过工厂建设,原本在学院里所学的知识也十分丰富,在顺天府的十分能干,被拔耀为松江知府。

如今那座山谷教化孤儿地学院已是大明最为开放的学院,不但开设的课程多,而且专精一门,教材也相较起来比较实用,如今已改为皇家学院,其知名度比之阳明学院,东林学院,理学院更加高了一个档次,其实八年前朱骏拉来了一批批孤儿抚养教化之后,如今已经充斥在大明各大衙门以及军事机构,这些人都是穷苦出身,读书时肯吃苦,出来后也愿意埋头苦干,大多数都已经混到了不错的地位,只是他们与别人不一样,别人对皇上或许只有敬畏,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大明皇帝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他们就是大明皇帝嫡系中的嫡系。

“臣,李之龙叩见皇上,吾皇万岁。”李之龙没有其他地方官员对朱骏地诚惶诚恐,而是犹如见到久未谋面的父亲一般庄重行礼。

“起来,不必客气。你是皇家学院地?第几期的?学地是什么课程?”朱骏已看到了李之龙腰上系的一枚鹏符,这是皇家学院地校徽,朱骏亲自拟定的,意为大鹏展翅之意,从此之后,不管是毕业还是没有毕业的学子,都愿意将这枚鹏符系在腰间,以示自己是‘天子门生’。

李之龙站起身,深望了朱骏一眼,他一直把皇上当作自己的长辈,可是如今他已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官员了,可是皇上似乎也年轻的很,心里多少总有些别扭,李之龙拱拱手:“回禀皇上,臣是第一期政务系肆业的。”

朱骏让内侍搬来了锦墩。要李之龙坐下说话。李之龙侧身坐下。朱骏才道:“李爱卿就任松江知府几年了?”

“一年。

复之后。吏部需要七品以上官员地名额足有一千余还在顺天府做八品主事官。只因所需地官员实在太多。微臣平日里在顺天府倒做了些成绩。这才连升四级。直接升耀为松江知府。”

朱骏颌首点头。这个年轻官员看上去倒也是稳重。对他也有了好感。继续问:“浙江设立五大开发区。广东四个。江苏同样也是四个。其中一个便在松江府境内。朕问你。如今松江开发区现今如何了?”

李之龙道:“松江毗邻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绝佳。虽然比不得苏州开发区那样有声有色。但是相较于本省其他两个开发区来说还是不错地。如今松江开发区一切基建都已修建完毕。吸引地商人足有数千名。他们或独资办厂。或与人合伙。现今共有工匠千人以上地工厂一百三十四个。其余地小作坊几乎每日都有添加。微臣实在汗颜。不能得知具体地数目。尚需传开发区属官相询。”

李之龙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唇。继续道:“松江虽然地理位置不错。可惜人丁却显得单薄了。如今开发区地作坊虽多。在那里务工地百姓也有近二十万。可是劳力人口仍然显得过于少了些。许多工厂每日张贴文告招募工人。陛下。微臣听说许多流民还驻留在长江南岸。不若迁徙分流一些到松江府来?”

朱骏还未开口,李之龙倒是先提出请求了,朱骏不由得笑了笑,松江府毕竟不是苏州那样的大府,由于几百年来朝廷禁海的政策,使得这个毗邻大海的地区人口还不及苏州府的五分之一,如今一下子开设开发区和港口,人力资源自然就显得捉襟见腹了,朱骏终于进入了正题:“朕正有此意,因此才召你来相商的,朕打算移民六十万口至松江府去,以开发区为基础,建立一座新城。李爱卿,你看如何?”

“啊?”李之龙差点从锦墩上一屁股摔落下来,松江府缺人是没有错,可是迁徙六十万人,整个松江府也不过四十万人啊,李之龙其实估摸着开发区差不多需要五至十万的工人,可是皇上一下子塞过来六十万,这是什么概念?李之龙在短暂的惊慌之后定下了神,徐徐道:“微臣实在汗颜,皇上九五之尊,诏令八方,如何需要与微臣一个小小六品下臣相商国家大事,只是…………”李之龙毕竟是个年轻人,身上还是有菱角的,他在这里顿了顿,想了想自己接下来的言辞,才道:“微臣实在不敢奉诏,若是一旦六十万人涌入松江府开发区,恐怕人多了些,微臣原本是钱塘一个无父无母浪迹街头的孤儿,承蒙皇上带去了海都,给臣饭吃,给臣衣穿,让人教导微臣学问,就算是父母之恩亦不过如此,如今微臣算是学有微成,替皇上牧守一方,绝不愿意看到松江府因为流民涌入过多,而导致…………”李之龙在这里没有说下去,他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一番推心置腹,既是有感而发,也算是一番劝谏之言。

朱骏笑了笑,不以为意的挥挥手:“你的心思朕能明白,朕不是说了嘛,建立一座新城,其实六十万人只要施政得法,安置起来也是容易的,君不见松江开发区一年下来便给百姓提供了近二十万的就业吗?”

朱骏的脸色开始肃了一些:“既然能吸引一百多个千人以上的大工厂,安置二十万人,为什么不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投资,安置这些流民呢?朕不止是要在这里建立新城,还打算在上海新增一个大型港口,嗯,整个江南最大的,此外,那些商人在上海进行投资,还可享受免税一年的好处,再说这里劳力极多,人一旦多了,人力也就贱了,商人们在这里兴办工厂,可能支付的薪金只有其他区域的一半,若李爱卿也是商人,朕问问你,你是愿意在上海兴办工厂,还是去其他地方?”

这一番话将李之龙说的茅塞顿开,一副汗颜的模样道:“皇上教训的是,若微臣是商人,恐怕首选的不是苏州,便是上海的,苏州乃是一省通之地,苏州城人口众多,消费巨大,所生产的货物可直接就近销售,而上海若是能有免一年税金的国策,再加上如此多的劳工,恐怕其引资能力不比苏州弱。”

第234章 大清版连发火铳第387章 众神之神第453章 火烧倭人第90章 争国本(二)第569章 目标 埃及第74章 众望所归第97章 回马枪第494章 殖民地第152章 倭人带着友谊来了第81章 开战第144章 立后第522章 宣传攻势第114章 天地会第488章 新军决战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231章 三藩觐见第465章 抢滩登陆第577章 攻占罗斯托夫第21章 挑拨第389章 卖船啦 崭新的船啦第453章 火烧倭人第409章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第3章 钢弩第795章 莫斯科没有眼泪第439章 斗富第553章 大漠潜伏第510章 复仇之战第476章 中标第790章 兵不厌诈第568章 蒸汽战舰第202章 可怕的念头第375章 最强大的教师阵容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长第407章 百万流民过长江第781章 新疆建设兵团百户制第十久章 丰厚的战利品第448章 大日本矿工满赛第475章 欲擒故纵第554章 天下第一关第798章 空营第20章 勃起第481章 新军营第273章 东印度第16章 夜袭第175章 战事又起第39章 费解的佛朗机战术第423章 疑兵第15章 风高夜黑杀人夜第384章 练兵第397章 新儒家第87章 变化第778章 联盟舰队的覆没第1章 南明末帝第547章 赵爷爷进城第230章 怀柔远仁第383章 殖民军团第112章 劝降第230章 怀柔远仁第438章 铜脉第573章 欧洲第417章 计划第58章 收养孤儿第39章 费解的佛朗机战术第25章 翻山越岭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784章 皮埃斯岛大海战(二)第18章 猫和老鼠第104章 五国来朝第109章 接见国使第384章 练兵第85章 大胜第468章 英国人来了第544章 骑兵对决第67章 伏击第253章 送上门去投降第425章 天津海战第209章 形势逆转第231章 三藩觐见第459章 人都到齐了第46章 断货的供货商第54章 平等条约第571章 没落的葡萄牙帝国第131章 东洋水师营第23章 防御工事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455章 阅兵大典第263章 统一战线第439章 斗富第499章 中都凤阳第544章 骑兵对决第43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第552章 你要战我便战第424章 目标 塘沽港第121章 书生暴动(二)第190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34章 逆水行舟第206章 坏马要吃回头草第163章 大破吴三桂第500章 太祖被挂在城墙上第459章 人都到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