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私房钱

是这个道理。

”朱骏对李之龙的开窍表示了赞赏,心下开始盘算起建筑新城的资金起来,毕竟一次性六十万的人口,其城市的规模自然是不弱的,不过好在原先的开发区就已经打下了基础,要做的,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而已,驰道也已经修建了,港口还需要修建,至于城墙就不必了,这年头各府的官员曾经上表希望朝廷拨出银两修建城墙朱骏一直都没有鸟他们,现在都到了这个时候,明军哪一次攻城会在乎区区城墙的阻碍了?

现在国库中的存银差不多还有一千一百万两,今年刚收来的税金几天功夫便都拨到了江南完善基建了,这七百万两白银至少有八百百万两是预备支付军饷和官员俸禄的,不过上一次奥斯曼人订购了五万五千支火铙,给了一百万两白银的定金,还有英国,法国,西班牙也支付了一些战舰的货款,差不多有两百万,再过几个月,朝廷便可将一批火铙交货,至少还可以从奥斯曼人那里拿到四百万两银子,这样一来,倒是还有银子可用的。朱骏其实也郁闷的很,朝廷的国库收入越来越高,虽然税率不高,可是今年的国库收入仍有三千万两白银之巨,纵是如此,这花银子的地方就更多了,某地要修驰道,某地要建港口,国土面积越大,要修建的驰道和港口就越多,要养的兵员,吏员也自然随之增多,尤其是发展时期,一条路就是几十上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投进去,实在让朱骏心惊胆颤。

现下倒是能挤出五百万两银子筹建新城,不过朱骏地胃口比较大,做什么事都希望尽善尽美,很显然,五百万两白银建一座建一座近百万人口的超级城市实在勉强了一些,在李之龙看来,皇上一副迟不定的样子似乎在为流民的生计担忧,其实朱骏却实实在在的在天人交战,其实除了国库地银子,朱骏还有个内库,如果说国库存的是大明的财产,那么这个内库就是实实在在的大明皇家私人宝藏了。

如今内库里存着至少七百万两银子,还有超过一百家工厂的股权书,这些钱可不是朱骏从国库那里挪过来的,其实朱骏早就有了内库,只不过这个内库银子没有多少,倒是流亡政府从南京带来地各种宝贝居多,什么名画啊,宝玉之类的奇珍异宝几乎可以堆满一个房子,还有就是大明水师抢掠他国的财富,银子自然是收入国库的,但是这些国家的奇珍异宝自然是不能进国库的,当然要收入内库,还有各藩国每年纳贡的宝物,想想看,整整几个屋子的宝贝,意味着什么?

不好说,但是对于现实的朱骏来说,这就意味着银子,什么都是假的,唐寅地字画了不起吗?斗大的珍珠有什么稀罕?珍珠又不能拿来当饭吃,翡翠戴着太隔手,什么才是真的?银子!

朱骏毫不犹豫的将琳琅满目的珍宝全部让心腹太监出去兜售,海都的有钱人比狗还多,人家不缺银子,缺的是身份,缺的是品味,一副唐寅的字画摆在家门口,不但显示了主人的财富,更间接地表明了主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几年下来,朱骏成了海都城里最大的秘密珍宝供货商,他脱手的宝贝至少占海都珍宝交易的一半以上,往往某藩国进贡地镶金象牙饰品刚刚送到内库,第二日便落到了某个暴发户的院堂里悬挂,因此,朱骏地内库里也积攒了不少的财富,当然,他也不是个守着银子等发霉地人,自然是拿出去投资了,因此,海都的许多大商铺或是工厂都有皇家地股份,一年单吃股息都有五百万两白银的进项,银子一到手,朱骏又继续投资,总而言之,但凡只要是规模较大的产业,都有朱骏入股的资本,若是单论资产,恐怕朱骏早已是大明最大的资本家了。

对于这些资产,朱骏可是想的极为深远的,他亲自召见了文武百官,制定了大明皇帝不许挪动国库银子的律法,也就是说除了每年国库拨出十几万两银子用于皇家用度和宫室修缮之外,其余的银子皇帝无权动用一丝一毫,并且将这条规则写入了大明律的首页,后世子孙凡有触动这条铁律的,便是大不敬,从此之后便不是朱家子孙,这算是形成祖制了,朱骏相信就算将来自己死后,这个祖制也一样能继续贯彻下去,一来以大明官员的强悍,加上撒泼的本事后世的皇帝很难将手伸向国库,二来

有内库吗?内库的资产随着入股的产业越多,资产自球一样的发展,三十年之后,绝对是一个惊人数目,单吃那些入股的分红一年便够子孙挥霍了,若是银子多一些,还不妨去设立一些奖学金的机构,博些虚名。

现在朱骏所考虑的是不是投些内库的现银进去先搞一搞上海的建设,反正银子是有的,各大商铺,工厂的股本还在,这些现银最多也就是积蓄两年的分红便可收拢回来,朱骏想了半天,终于还是想出了个折中的法子:“朕会让户部拨出五百万两银子扩展上海新城,建设上海港口,朕私人再拿出两百万银子给流民建些安居之所吧,每人一间屋子,地方不要建的过大,凑合人住就行。”

李之龙心里默算了下。这些银子勉强用用应当没有多大问题。具体地还要回去详细算算。点头道:“微臣定不负皇上所望。皇上体恤爱民。微臣感佩之至。”

朱骏差点笑了起来。这两百万两银子他还心疼了老半天呢。虽说他不是个过度贪钱地人。可是这些可是他给子孙留下地家底。什么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都是扯淡。真要是什么都是皇帝地。当年地崇祯就不会整日想着弄钱凑军饷了。也不会没钱赈灾了。满人一入关。今天还是你臣子地人。说不定第二日就摇着屁股给人做奴才了。不管如何。有钱在手。心中才不会荒。朱骏现在要做地就是尽量多投资些产业。以后地子孙什么都别做了。就指望着这些产业吃利息吧。只要别瞎折腾就行。

“好啦。你下去吧。尽快拿出安置流民地条陈出来。朕回海都时。就从上海那里登船。顺便也看看这松江府。”朱骏一脸地疲倦。端起案上一盏小太监新换上地茶毫无风度地喝了一口。

“微臣告退。”李之龙起身告辞而去。

…………………………

白洋淀水面上。数以万计穿着号衣地清兵正在停泊在水面地舰只上忙碌。吆喝声响成了一片。康熙已发来了明旨。令水师都统图海立即出海。在这里训练了为期两年地水师终于要出海了。如今整支舰队大小三百余只舰船正在起锚扬帆。顺着大清河南下。至第十六堡附近与子牙河汇合。经西河闸至天津入海。

主舰上的图海直视着四周白帆扬起,望着岸边那些还未撤出的水营建筑,心里自然又是一番心境,这两年来,他努力向荷兰人与施琅学习海战知识,苦练水师,等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让水师入海,今日总算是得偿所愿,可是心里却难免又是揣揣不安,他比谁都要懂得,这三百大小战舰是朝廷内外交困之下咬着牙硬生生省下来的最后家当,也是大清应对南明水师的唯一力量,一旦有失,便是万劫不复了。

图海乃是满洲正黄旗人,其人也算是那些整日遛狗逗鸟的满人中的异类,因此康熙二年被为定西将军,剿除叛乱立下功勋,立即便在康熙朝崭露头角,此后又回京任职,所办的差事也十分妥帖,直到康熙亲政,组建水师正缺都统一名,要说这水师都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上的,首先,要确保其人对大清有绝对的忠诚,至少汉人不能用。其次,又不能是个废物,必须得有些真才实学,关于这一点,满人当中还真没有人对水师海战有什么研究,因此,康熙只能退一步,先不管什么习熟水战,至少不会站在船上就晕,仗要打过,还要肯卖力的。毫无问,这个人就非图海莫属了。

图海也并没有辜负康熙的看重,两年下来,整日训练一日都没有懈怠,若不是因为白洋淀属于内湖的局限性,不能在大海中练习战法,恐怕这支水师早已成了精锐之师了,现在图海站在船舷,他将指挥着水师入海,检验这两年来的成果。

…………………………

貌似会有一场大胜利,由于书友的意见说小弟的书写的过于流水了些,所以以后写的细致一些,惭愧。

第252章 公主入宫第82章 巷战第78章 目标马六甲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9章 恩威并重第165章 银行第88章 反战第422章 雪原绞杀第475章 欲擒故纵第569章 目标 埃及第38章 论策(下)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宝库(下)第75章 奉天监国第116章 党争与中秋庆典第138章 各怀鬼胎第258章 放火烧山第119章 杀鸡吓猴第198章 老狐狸第124章 郑氏败亡第787章 乌拉第413章 施琅第457章 铁公鸡遇到铁公鸡第10章 炼钢第267章 裂痕第59章 责任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宝库(上)第468章 英国人来了第405章 缺德第535章 大败满蒙精锐第154章 生意第39章 费解的佛朗机战术第182章 兵临城下第112章 不老实 杀你全家第44章 南洋海第478章 夔东十三家军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468章 英国人来了第458章 皇家铁路运营有限公司第379章 殖民统治第39章 费解的佛朗机战术第25章 翻山越岭第99章 冒领军功第110章 强大的谍报机器第260章 围城打援第553章 大漠潜伏第21章 挑拨第2章 对策第130章 笼络军心第562章 大饥荒第408章 救人要紧第13章 神机营第499章 中都凤阳第426章 天津光复第75章 奉天监国第784章 皮埃斯岛大海战(二)第452章 平叛第39章 费解的佛朗机战术第62章 乱局第403章 博彩第144章 立后第424章 目标 塘沽港第408章 救人要紧第411章 宰的就是你个乡巴佬土鳖第778章 联盟舰队的覆没第476章 中标第264章 谣言是武器第13章 神机营第790章 兵不厌诈第498章 夔东军团第166章 问政第82章 巷战第471章 求和第443章 草原杀伐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541章 征途第82章 巷战第470章 报捷第577章 攻占罗斯托夫第575章 抢滩登陆第18章 猫和老鼠第70章 反间第184章 保卫昆明第136章 招商引资第803章 英国愤青是怎样炼成的第97章 回马枪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511章 捉到一个黄带子第125章 十万军民来投第192章 突入广西第37章 论策(中)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战第188章 血战(二)第484章 降清第451章 越后骑兵第111章 不老实 整死你第257章 谜底揭开第16章 夜袭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424章 目标 塘沽港第95章 征伐暹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