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阴人

日斯兰乍听之下,倒是觉得很有道理,草原上信奉的拳头硬谁便可称王称霸的道理,这个皇帝手下的大军是额哲汗的十几倍不止,不愿意与察哈尔部结为兄弟之邦也是理所应当的,阿日斯兰原本就是察哈尔部的一个小贵族,能言善辩是不会的,不过是事情摊派他头上,他也就来了,自然没有什么谈判技巧,他的任务只不过是务必与大明缔结盟约,使得察哈尔部在关内有个倚靠,否则关内的清军突然出关,察哈尔部的日子就太好过了。

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额哲汗如今自称汗王,已是草原上最高的等级,就算是满人皇帝,在关外也不过是被称作是汗,若是向大明皇帝称臣,那么面子上也说不过去,阿日斯兰不由得为难起来,若是蒙古人知道额哲汗向大明皇帝称臣,恐怕会遭受许多人的唾弃,归根结底,蒙古人虽然不热衷面子问题,可是这最基本的脸面还是要的。

“皇帝陛下,这恐怕是不行的,汗既为关外之王,关外之汗从来没有向关内皇帝称臣的道理。”阿日斯兰顿感头痛起来。

朱骏撇了撇嘴:“既然如此,那么朕与你也没有什么可谈的,贵国已经起兵了吧?”

“是的,陛下,已经起兵了。”阿日斯兰一五一十的回答,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的回答是还未起兵,说不定这个大明皇帝为了换取对方起兵反叛的条件还会暂时愿意与察哈尔部结为‘兄弟之邦’,说不定大明还会通过一些途径给他们提供一些武器,可惜这位单纯的蒙古使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层的,既然已经起兵了,朱骏才懒得管他们去死。

朱骏的笑容更盛,正要挥退阿日斯兰,阿日斯兰却突然道:“不若这样,察哈尔部可以向贵国称臣,但是大明必须册封额哲汗额哲汗则尊称陛下为天可汗,遵从唐例,怎么样陛下?”

阿日斯兰的任务是与大明皇帝无论如何缔结盟约,以获取大明的支持,只要大明愿意支持他们,那么不仅可以利用大明来拖住关内的清军,更可以与准噶尔部搭上线,至少能保证在干掉大清之前,与准噶尔部保持‘友好’。

在草原上,汗的原意是王朝、神灵和上天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一般部众对首领的尊称。可是到了蒙古人崛起之后,这个称呼便愈发尊贵起来,最著名的便是成吉思汗,元朝覆灭之后,他的子孙们又被大明赶到了关外,但是由于成吉思汗的影响,汗位在关外永远只有一个好似关内的皇帝一般,其他的可以称王,但是绝对不能称汗。就比如当年满人崛起之前,蒙古只有察哈尔部一族的首领可自称为汗,并且统领各部,等到皇太极击溃了林丹汗的大军,蒙古各王便共推皇太极为博格达辰汗,而被剥除了汗位的察哈尔部首领则被敕封亲王,如今额哲造反,去除了满人册封的亲王称号自称额哲汗,而尊称大明皇帝为天可汗是极大的让步。

从本心上来说,朱骏是不爱纠缠于称谓的,只是毕竟他是大明皇帝,他不爱纠缠称呼,可是百官和百姓们在乎种天朝上国的优越感朱俊可不敢轻易将它们打破,朱骏还指望着这种优越感和骄傲感来鼓舞自己的士气呢既然阿日斯兰提出了尊称他为天可汗,他在百官和万民面前也自然有了交代且在短暂的思考之后,朱骏倒是隐隐觉得这个察哈尔部在将来自己对关外的政策有着极大的用处事实上,从朱骏开始扶持准尔丹起,便忍不住有些担忧,这个野心家得到了西藏的支持,又有十分彪悍的十万铁骑,若是趁着大明支持的功夫一举统一了整个蒙古,对于大明来说,等于是养了一头猛虎在侧,可是由于共同的利益,双方还是走在了一起,可是将来用什么去遏制他们呢?任谁都知道,在关内让明军去对付十几万铁骑容易,可是在那苍茫的关外,对付那些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实在是徒耗粮饷,他们的马快,更没有什么城池可供你攻取,一旦你的人多,他们立即呼啸而去,在这数千里的草原里,你去哪里将它们找来决战,可是一旦你们疲于奔命之时,他们随时又有可能在某一处出现,毫不犹豫的对你发起攻击,是以,关外的游牧民族对于十几代中原王朝来说,历来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说到底,还是那一句话,光脚不怕穿鞋的。就好像亡命之徒往往是无产者一样,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牵挂,更没有什么产业,一旦作案之后,便可随时逃亡,而那些有房有地的如无非常必要,是绝对不会去犯案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产业,一旦逃亡,自己的一切产业也就没了,关外的游牧民族便是标准的穷鬼,他们什么都没有,以至于定居点都没有一座,中原王朝耗费了倾国之力,出动了几十万大军横扫关外,恐怕也永远寻觅不到对手,甚至连一座像样的城池都看不到,而这些穷鬼则不同了,他们原本就一无所有,中原这个富的流油的地方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目标。

若是在一年前,朱骏是绝对想不到这么远的,可是现在决战在即,只要消灭了关内的满蒙骑兵,便能一举光复关内,直接窥视关外,到了这个时候,他就不得不在关外埋下一枚棋子了,眼下的察哈尔部正是一枚绝好的棋子,既然蒙古人不易剿灭,朱骏也只能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战略了,既扶植准噶尔部,又与察哈尔人勾连,准噶尔部实力彪悍,察哈尔部声望极高,等满人一旦被如数清灭,为了争夺草原的霸权,两个部落自然会起冲突,大明站在中间观战,两个部落随你们相互去打吧要是胜了,大明便冲上去给你一个榔头,再给战败者一些甜头,一直保持均势,一直

方筋疲力尽。大明再出面收拾。一举控制住整个草

朱骏心里打着算盘。指节不断地敲打着桌案。随后才徐徐道:“这倒是个不错地提议。既是如此朕便允了。朕先立个章程出来。你带回去复命。待过些日子。让你们地额哲汗再派一队使者过来。朕会派出礼部出面。商议末节。唔。额哲汗现在抵达了辽东吗?这样地话倒可以通过海路给你们运一批火炮去。不过得拿你们地皮货来换。大明现在最需要地是羊皮和羊毛。贵部有多少。朕要多少。价格方面可以商量。朕是不会让朋友吃亏地。”

事实上。朱骏与准噶尔部也是这个条件。给予他们适当落伍地火炮以及武器交换他们地羊皮。准噶尔部地处西疆地羊是不少地。可是对于阿日斯兰来说。却很是郁闷羊皮?漠南蒙古那边养地羊倒是不多。最多地畜生是马。羊倒是不多。不由得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大明愿意大量收购落应当多养些羊才是。又听到大明皇帝愿意向察哈尔部出售大炮自然也是欣喜。大炮地威力在蒙古也是很迷信地当年成吉思汗在地时候。靠地便是战马和火炮大明地火炮又是出名地犀利。若是察哈尔部能够购买。自然是再好不过。

其实他并不知道地是。大明之所以大肆收购羊皮和羊毛。其一自然是因为纺织地需要。这其二。却是朱骏在玩心眼。

羊与其他畜牧是完全不同地。牛马吃草时只吃草叶。因此。就算是啃掉之后。第二年又能长出新草。以此循环。可是羊吃草时却爱连根拔起。若是一堆羊群在一个草场放牧。不用一年地时间。这片草场就会荒芜。变成贫瘠裸露着黄土地土地。因此。羊对于草原来说是极具破坏性地。朱骏大肆收购羊皮和羊毛。所为地就是希望整个草原都放养羊群。只需要几年地功夫。蒙古地草原恐怕就不堪重负。对于蒙古人来说。失去了草场就等于失去了粮食。紧随其后地便是饥荒。饥荒地到来就意味着争夺粮食地开始。他们目标自然是先放在肥沃地关内。而明军若是利用先进地火器守住各个关口。恐怕这些骑兵是无论如何也别想进来地。既然不能向汉人夺得粮食。为了部落地生存。一些大地部落就不得不对小部落亮起屠刀了。不出几年。整个蒙古便会陷入疯狂地混乱。届时朱骏再一举收拾局面。将铁轨铺到关外草场。迁徙汉人构筑定居点。只需要二十年地功夫。恐怕整个关外便可以成为汉人永远地土地了。

这些倒不是朱地用心恶毒。只是他知道。一个游牧民族拥有地关外。不管在任何时期。都将给汉人带来灾难。既然如此。不如一劳永逸地解决吧。

阿日斯兰倒不知道朱骏心思,反而表示了感谢,毕竟向盟国或者藩国出售火炮也足够表明了大明对察哈尔人的诚意,他心里暗暗下了决心,部落在将来一定要着重养羊。

朱骏毫无意的接受了阿日斯兰的感谢,今日他的心情极好,一下子便解决了好几桩心事,察哈尔人的谋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削弱了满人的实力,这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个好兆头。

阿日兰舔了舔唇,犹豫了一会:“皇帝陛…不,伟大的天可汗,我有一件礼物奉上。”

朱好奇的打量了阿日斯兰一眼,见他身上并没有什么出众的东西,反倒引起好奇:“哦?是什么宝贝?”

阿日斯兰行了个胸礼,一脸严肃的道:“听说大明正与满人交战,而满人当中最精锐的满蒙八旗营其中便有一大部分是蒙古人的勇士,我带来了一名我们部落中的萨满巫师,如果在开战之际,我们的萨满巫师如果能够出现在阵前,用最纯正的蒙古话向这些战士述说一些什么,恐怕……”

阿日斯兰这个时候倒是明了,及时的闭上嘴,让大明皇帝自己联想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

朱骏不由得来了精神,他知道,萨满教教具有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

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而萨满教的巫师职位常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递,具有崇高的威望,如果有这么一个人站在满蒙骑兵的阵前,舞个大神,再用最纯正的通古斯蒙语说上一两句谣言,朱骏不指望那些蒙古人反戈,但是对于他们的士气,恐怕是极大的打击。

试想一下,如果临阵之时,那些磨刀霍霍的蒙古人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萨满巫师,告诉他们,整个蒙古已经陷入大乱,许多蒙古部落已经起兵反满,整个草原都是都是攻伐,这些蒙古骑士会怎么样?他们首先是半信半,接着会开始担心他们的部落、他们的家族、他们的孩子或是他们的女人,虽然他们表面上会不信,但是若说他们没有任何涟漪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人加入战场,就难免会分心,会有人焦躁,甚至有人会狐疑,会对身边的满人战友产生不信任感……

有了这个效果,就足够了。…………………………

整整一章都是阴人的内容,哎,总是感觉自己太阴暗了一些,男人还是要光明正大的一些好,大家别怪我,最近心情不好,人也阴暗了一些,大战马上要开始了,额,大冷天码字手都快冻僵了,大家又能力的就订阅下吧。

第462章 阅兵第104章 五国来朝第87章 变化第475章 欲擒故纵第114章 天地会第123章 讲武堂第475章 欲擒故纵第791章 罗斯托夫 我来了第164章 追杀吴三桂第472章 割地赔款第196章 军区总兵第90章 争国本(二)第496章 马鹞子第184章 保卫昆明第430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18章 荒谬的审判第444章 横的怕楞的第561章 叔侄第179章 叛逃第380章 海权时代第164章 追杀吴三桂第22章 科技的瓶颈第516章 登城第246章 朝鲜战争第568章 蒸汽战舰第38章 论策(下)第210章 裁撤二藩第393章 满汉不是一家第41章 以人为本第187章 血战第480章 汉口之战第553章 大漠潜伏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127章 挑拨离间第416章 私房钱第412章 前线告急第423章 疑兵第500章 太祖被挂在城墙上第467章 大儿子和小儿子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273章 东印度第779章 直布罗陀海峡第425章 天津海战第120章 书生暴动第45章 贪官污吏第559章 困兽第50章 海盗相争(上)第176章 召兵第380章 海权时代第92章 一唱一和第547章 赵爷爷进城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244章 觊觎朝鲜第67章 伏击第104章 五国来朝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788章 勇者无敌第425章 天津海战第125章 十万军民来投第128章 会师第460章 蒸汽机第130章 笼络军心第1章 南明末帝第463章 万岁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560章 困兽犹斗第39章 费解的佛朗机战术第42章 锦衣卫第520章 宁死荒徼无降也第204章 金龟婿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20章 勃起第576章 龙骑兵团向前进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457章 铁公鸡遇到铁公鸡第150章 海商第204章 金龟婿第70章 反间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35章 杀鞑子咯第205章 私产神圣不可侵犯第382章 煽风点火哥们最在行第166章 问政第571章 没落的葡萄牙帝国第101章 对阵第425章 天津海战第197章 以杀止杀第492章 国书第182章 兵临城下第72章 阅兵第3章 钢弩第574章 诱饵第136章 招商引资第797章 投降?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393章 满汉不是一家第265章 跳进黄河洗不清第478章 夔东十三家军第86章 授勋第264章 谣言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