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横斜着,整个楼阁被黄昏的暮色所笼罩,夕阳低照着窗棂下二人对弈的身影。
淳于风受了伤,这几日以来紫洲只要得了空便向两袖清风的桓太傅讨教棋艺。
“师傅。”紫洲捻起白棋,双眸盯着棋局若有所思的问:“最近朝中的风声貌似平静了许多吗?”
“朝中琐事不过就是那些蝇营狗苟,不值一提。”落下一棋,桓太傅眼中笑意渐浓,忽而想起什么继续道:“倒是有一事儿,西部弋国进犯中原,杀郡守,攻略泸溪,弋国就此与中原断绝来往,或许是都在忙着怎么打这场仗,所以无暇顾及其他。”
这也算琐事?紫洲摇头腹诽着,师傅的性格果真豁达,忽然忆起前些日子回都的路上他以同样的话问过伏志,伏志为什么要隐瞒?按下神思,他继续问道:“依照此事的走向,弋国突然叛变,恐怕是故意为之,目的是?”
“挑起战端。”
“父皇他会不会再次任用白董二氏为三军统帅?”
“不会!”桓太傅执着棋,事不关己的答之,分析道:“白董二氏一直驻守北方边境,而北方的谷奴族一直虎视眈眈,所以不会动辄召回。即便是能动,你父皇也不会这么做,因为他手上的神策军急需此战树立君威。”言毕,抬眸见徒儿的小脸阴沉,眉心紧皱,补充道:“叛乱之事儿,自有人去解决,小紫为此伤了神可得不偿失。”
紫洲微微展眉,点头称是。
一盘厮杀之后,紫洲又是落败。太傅看着徒儿微微撅起的嘴,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转而道:“老夫看过那只羽箭。”
紫洲神情一顿,凝眸看向太傅忙问道:“师傅可有线索?”
“师傅派去的人在民间四处查探,最终在江东一带发现有此相同的制作工艺,顺着线索找下去,便发现了名阳县的一家器具店。”太傅压低声音,继续道:“店主是位年轻人,父亲去世没多久方继承此店,依他之言,他小时候见家里的师傅制作这种皇家器具,可没过多久便再也没有那老师傅的消息,店主曾问过父亲那师傅的身世,父亲只是说他曾经为皇家做事其余不甚了解。”
紫洲一一听着,唇瓣紧抿,双眸内噙着寒光,料想到凶手不可能这么容易便让他们抓住把柄,线索终究还是断了。
“江东?”眼波轻闪,继而又道:“这次求药的路上,我和父皇碰到过江东鲍家寨的人,不知是否与此事有所联系?”
“鲍家寨?”桓太傅眼眯成缝似在回想,唇边已勾起一抹笑容,“那个女人?”
分明扑捉到太傅眼神中一闪而过的轻蔑,令紫洲感到恻然,总觉得太傅的眼神偶尔透出来的轻狂,似与他年过半百的外形极不相符。
“此事由老夫帮衬着,而小紫现应考虑的是用什么方法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声望,收揽人心。”
谈到收揽人心,紫洲不自觉的想起那个人,然后将一路上发生的事说给了桓太傅,最后道:“不知道师傅是否见过归来后的淳于孤睿,我总觉得最近发生的事定与他脱不了关系,只是苦于找不到证据。”
太傅持棋沉吟,乃道:“水至清则无鱼,图穷则匕首见,往往事情越是做的滴水不漏反而越是令人有所怀疑,疑心日久,沉不住气者自曝其短。”
紫洲听着神情恭肃,点头道:“洲儿明白了。”
举棋犹疑间,桓太傅出神的看着对面的人,那眉眼处不经意间散发的神气,总是令自己怀念,即想看到又害怕再看到,矛盾不已。
每当此时,他便忆起少时的小紫,面对种种考验总是单纯的努力而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默然的看着那一双坚韧的黑眸变得越来越冷,却无法阻止,就像当年的皇后一样。
临近晚膳时分,紫洲携着苏莫回青鸾宫的路上,在凉亭拐角处,一内侍慌慌张张的端着一盅洗好的新鲜水果正与苏莫撞个满怀。
内侍登时吓的面色青白,连忙跪地:“殿下饶命呀,奴才一时心急冲撞了殿下与苏公公,实在是无心之举。”
紫洲无意罚他,摆了摆手命其退下,回首便瞧见苏莫紧张的掏出怀中的绢帕,看了看才放心的将它放回原处。
紫洲只隐约瞧到上面绣有精致的绿竹倒是清雅,便随口说了句:“你这绢帕倒是挺精致的。”
苏莫面露尴尬:“乞巧之日,尚服局的女官们绣了很多这样的绢帕,奴才们每人得一方。”
紫洲笑了笑:“这些女官们,心思倒是巧妙。”
及至青鸾宫,尚服局的掌衣向竹在此等候,上前施了礼道:“天气渐凉,这是陛下命尚服局为殿下新添置的衣饰。”
紫洲喝了口茶,才道:“放那吧!”
苏莫接过向竹手中的衣服,便入了内屋。
向竹道:“见殿下神清气爽,眉眼间又恢复以往神采,奴婢便放心了。”
紫洲转动着手中的茶杯并未抬头。
“衣服的样式殿下若不喜欢,可教人知会一声,尚服局还有其他事儿要做,奴婢先行退下了。”向竹了解殿下的脾气,懂得进退,她的话点到即止,其余不再多言。
晚膳后,紫洲收到晏星的回信,信中大概说,苍青和那位佛乐来的男子并不是很熟悉,那位男子是来求苍青医治他的失忆症,苍青提出的条件他并未答应所以仅有一面之缘,孟孤心尸骨被盗,他一直以孤儿自称,所以调查起来难度颇大至今尚无任何线索。”
冷静下来的紫洲沉思了一番,虽然只是短短相处几日,依照对晏星的了解,晏星是不会对他说谎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双星眸,在火光的照耀下含着真挚的感情望着自己,从那一刻起他便选择了相信。
次日大早。
紫洲换上朝服来到贤阳宫前殿早朝,但见众臣面色紧张,各怀心事。见到紫洲之时,表情微讶,但很快被狰狞的笑脸掩过去,心中虽有不忿,可面上还是得过得去,紫洲懂得,那些打了多年官腔的官员们更是懂得。
他默默站在一旁等待早朝,相熟的可寒蝉几句便不多言。正在此时,突觉气氛变化,原来是二皇子淳于孤睿款款而来,以一副儒雅之态与几位大臣拱手相敬。
如今太子已死,那么身为二皇子的淳于孤睿便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太子之选,虽然氏族的权利与地位在“戚宦之祸”以后逐渐被削减的所剩无几,但毕竟扎根淳于国那么多年,谁也不知道地下的根究竟有多长。
紫洲睨了一眼淳于孤睿欲向自己走来,故意扭过头看向别处。
“没想到竟在此遇见六弟。”淳于孤睿主动搭讪并不在意。
紫洲闻声一回眸,佯装方看到他,干脆的唤了声:“二哥!”
淳于孤睿略微怔了怔,心下动容于弟弟的那一回眸,感叹这位弟弟生的太过娇艳,可是对于皇家来说便把双刃剑。
淳于孤睿不自觉想起那日的河边一幕,眼中含着不明意味的笑意盯着紫洲,认真的口气问:“六弟身子好些了吗?”
知他有意戏弄,紫洲回瞪了他一眼,欲回之,殿前司仪宣布早朝开始。
淳于风高冠朝服端坐在大殿之上,五官冷峻的看着陛阶下排列着文武百官,瞧见那一抹身影时深眸中的寒气更重几层,殿内温度立时降到了最低点。
“哪个能为朕平定叛乱,讨伐弋国,夺回城池?”淳于风沉声问。
当皇帝的声音响彻大殿,群臣们心中已然有数,知此战已经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更有心者甚至已经揣度出圣意,皇帝并没有打算任用白董二氏为统帅的意思。
数十年前,天下三分,经过多年战乱伐交,天下归一。众多的将领谋士大多封官拜爵,部分功勋卓著的家族,赐氏族之称,世代子孙沿袭,故此产生了五大氏族,桓氏、梓氏、孤氏、白氏、董氏。
直到先皇文帝在位时才采取休养生息,先皇深知战争四起,霍乱百姓之苦,刚刚统一的淳于国不宜再战,所以一直对处于淳于国西北部的各个少数名族,采取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策。
一晃便是几十年,如今的淳于国自然兵强马壮,但是已有多年未战,平时虽注重操练,但谁也不知到了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现如今的淳于国的战斗能力如何,将帅是否贤明,更何况白氏,董氏名将又都驻守在遥远的北方边境,所以一时竟无人应答。
“没想到我泱泱大国,圈养了一些鼠辈之徒!”淳于风不怒反笑,语气带着点轻蔑。
经皇帝一激,老将吴广首先沉不住气了,执圭出列:“陛下此言不能一概而论,臣愿带兵讨伐叛乱。”
淳于风眼露笑意,语气清淡的道:“老将军性子果然刚烈,你出战朕自然放心,可是最近朕听说老将军身体微恙,这样的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比较好。”
吴广面上有些不自然,也只好顺势退下。
片刻之后,有一洪亮的声音扬声道:“臣有一策。”
淳于风抬眼视之,说话的人是谏大夫斛明达,对他道:“说!”
谏大夫微一欠身,不紧不慢的道:“先皇曾八岁随父出征,陛下是否考虑在年长的皇子中挑选贤能之辈经此历练,壮我□□根基,再以吴将军为辅。一来给了皇子历练的机会,二来有身经百战的吴将军坐阵实乃万全之策。”
话落,大殿内陷入空前的寂静,大臣们你瞧我一眼,我回你一眼大部分露出赞同之色。太子薨逝,剩下的便是十九岁的二皇子,十六岁的六皇子与五岁的八皇子。八皇子年纪尚幼暂且不论,那么便只剩下两位皇子最为可能,而储君之选岂非一朝一夕,应当结合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眼下便是一次机会。
这时,淳于孤睿出班奏道:“儿臣以为谏大夫之策实乃万全愿主动请缨同吴将军讨伐弋国,震我国威。”
待他言闭,紧接着便是典客卿高杰奏道:“臣有异议,二殿下奉陛下旨意接待北部谷奴族使臣一事上未完结,不宜在此时离都作战。”
一言落下,谁去谁留已然明了。自昨夜紫洲看过向竹的密信,他心中早已做打算,所谓世事吊诡谁又能保证此战必败或者必胜,若要把握时机立下战功且统握兵权,还好结交外臣识得英雄。至于孤氏会不会从中作梗,想必有父皇在他们不敢妄动,既然如此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搏一搏呢,故而他今日出现在此。
斟酌片刻心中得出结论,紫洲跨出一步待要出班禀奏时,淳于风不温不火的声音响起:“丞相似有话要说。”
赵绾微一怔,瞬即反应过来,方道:“臣以为谏大夫此话稍欠考虑,我朝人才济济,难道除了白氏,董氏就挑不出几个年轻的栋梁之才,非要从两位皇子下手,若一旦有任何闪失,谏大夫可担当的起?”
一番话说的性情耿直的谏大夫面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地,慌道:“臣也是希望选的贤能储君之位,为陛下排忧,还望陛下明鉴。”
“储君之选,何时劳烦谏大夫去惦念。”淳于风看着伏地而拜的斛明达,眸色中阴气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