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九章 大战开始了

“用百姓做要挟...!”

余夏的眼睛微微的阴暗了一下...因为此时的余夏心中有了一丝的愤怒,他忽然想到了明朝时期...发生在自己的家乡不远地方的战争。

大明最后的几年时光充满了卑鄙和悲壮,官僚们最终还在打嘴仗,一切的迹象都显示这个王朝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但就在这几年之间也有许多英雄的出现,在这其中,江阴军民的抗争算是最有悲剧色彩的一幕了,一座小城足足抵挡了纵横天下无敌的满清铁骑81天。

事件是这样的,明末时期皇帝朱由检自杀以后,整个大明几乎可以说是完了。

江阴土地肥沃,富庶非常,不仅如此,有明一代,江阴还诞生了许多位留名青史的仁人志士。

在清朝攻入京城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下达了剃发令,这对于一个本为明朝的百姓突然接受到这样的命令,这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耻辱。

当时的江苏江阴十万百姓拒绝了这样的命令,所以清朝的铁骑朝着江阴而来。

江苏江阴人民抗清,81日守城,义兵死难者6.7万人,清兵损兵折将7.5万人。江阴人民奋勇抗战,在两个多月里,顶住了数万清军的围攻。中秋节当天夜里,城中军民带着城中最后的美酒和食物,全部登上城楼赏月。还有人唱着以往的中秋小调,也有人弹奏乐器,此情此景让城下的清军都潸然泪下。而清军将领见此情形趁机向城中喊话招降,但是被城上军民用大炮击退。

在此之后五天,清军调来了两百多门大炮用于攻城,并在二十一日当天轰开了江阴城的东北角。但是让清军意想不到的是,城破以后,江阴民众亦无一人投降,从阎应元到普通民众都在继续与清军作战,这实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

要知道此役只有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便有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此战震惊天下,虽然已经过去几百年,但江阴城的风骨后人又如何敢忘。

而清军阴损,就在第三十日的时候,因为久攻不下江阴城,就在四周劫掠周边百姓,一共劫掠了近万人,跟着将这些百姓都赶到了江阴城下。

这些被劫掠来的百姓和江阴城中的百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清军想要以这些关系来要挟江阴打开城门,只是让清军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

那些被劫掠而来的百姓,为了不让自己的亲人受到要挟,居然毫不犹豫,义无反顾的冲向了那些逼迫着自己前进的清军长矛。

一万多人英勇就义,也是这些百姓用自己的死亡解了清军的威胁之法,更加坚定了江阴人的抵抗情绪。

..............................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突然余夏从椅子上站起了身道:“用百姓作为要挟,那是无耻之事...如果一打战争,就要用百姓作为要挟,那会有多少百姓会白白的死去。

虽然寿国的百姓是我领国的百姓,但是我也绝对不能坐视不管,方部长...你认为呢?”

这个时候看着义愤填膺的余夏,方清华也是立即道:“公子...治国民为本,只有蛮夷暴民,才会用此下作手段,公子爱民如子,我建议准了丁旅长的解救寿国百姓提议,不过,要同五旅六旅汇合之后。

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把握,也会让我们少受到损失。”

“对...这是老沉之举...!”跟着余夏对三子下令:“飞鸽传书,令...五旅六旅靠近芙城,和丁大山汇合,以丁大山为首,同意丁大山提议,并附上我的强调,任何敢于拿百姓生命作为要挟的贼匪,我青山军定赶尽杀绝,我要用这一件事情,告诉所有人,我余夏连领国百姓都心中珍惜,谁赶动我青山城百姓,必死。”

“公子爱民如子...臣愿为公子效死...!”余夏的话,让方清华和三子齐齐的下跪。

就这样又有几十只鸽子从青山城飞出,这些鸽子带着余夏爱民如子的决定,飞向了青山军四个旅,而得到了余夏命令的青山军四个旅立即开始运动了起来。

只是此时那位拥有三万人的大贼还不知道,他的灭顶之灾就要来了。

这位拥有三万人的大贼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名叫薛丁的家伙,他接受了向空的游说,为了向空许诺的一百万两想要攻打寿国的芙城。

不过,芙城可不是那么好打的,城中的守兵有两万,如果是平时,芙城还能接受到左右两个城池的援兵,当然了,现在是不可能了,寿国所有的城池都已经进入了自守阶段。

可是就是这两万人守城,你三万人匪贼也不可能攻下芙城,

可是一百万两白银又真的是太诱人了,所以这位大贼做了一个没有想到会惹怒了余夏的决定,那就是他要劫掠芙城周围的百姓,然后用他们来要挟芙城守军,如果不从,他就准备杀掉这些百姓,然后离开芙城。

其实这是一部很好的棋,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位薛丁有大将的潜质,因为这个人够狠,只是薛丁碰到了一个王者,王者要够狠,还要够仁。

仅仅够狠,是不足以成为一个王者的。

余夏有自己的仁...而这次薛丁就突破了他的底线,所以薛丁必须死,这也是在彰显余夏的仁,算是余夏再为自己的树名。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狠辣或许会让人一时畏惧你,但是等不畏惧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干掉你,而仁才是一位王者最需要具备的东西。

...........................

第二天...余夏也是悄悄的离开,本来说要两天之后才走的,但是余夏感觉三王的动作可能要提前,所以也提前了一天离开了青山城,向着蕴城进发。

此时余大猛的青山旅为先锋,余夏带着火箭旅,左右两翼被赵呈翼和歙族近万人的骑兵护卫,一起从此的赶向蕴城。

而与此同时,让余夏猜中的是,因为将许正先成功给策反,所以三王提前了他们的攻打,就在余夏刚刚发兵之后,三王的三十万军队已经到达了蕴城城外。

大战一触即发!

.............................

第二百二七章 三万大贼第一百七五章 公平竞争第八十六章 惊骇的读书四人组第二十五章 合作生意第二百一一章 大虎的心愿第三十四章 东岳山匪第一百八二章 夜晚青山城第二百六二章 甜蜜的依偎第一百六三章 静边军第二百零九章 公子的命令高于一切第二百四九章 内卫四阁第二百三五章 刀斧加身第九十六章 鲁呈连弩第九十章 大战就要开始第四十七章 青山营余秋第八十章 复合弓,马刀,步人甲第一百章 五月落樱台第二百一六章 又一个穿越者第十章 余夏说书第二百一一章 布局荒城第一百零三章 公共马车第一百九三章 寿王薨逝第八十九章 四级战备第一百七五章 公平竞争第一百一二章 陈芥菜卤第一百二八章 恨意滔天第二百四四章 营啸和大败第二百八一章 龙雀兵魂,死战不退第二十一章 武器英格兰长弓第一百章 五月落樱台第九十四章 让出功劳,一箭双雕第一百八六章 与民争利第一百五一章 世代造纸第三百三三章 许正先叛逃第二百五二章 逃离青山城第一百六七章 正气大明第二十章 交锋和救援第八十一章 无人可招第一百五五章 杀光山匪第二百零七章 最后的冲锋第十五章 李葳蕤(weirui)第六十七章 迷信与科学第二百一八章 天大的坏消息第一百七七章 走私第六十二章 发现铁矿矿脉第一百四七章 你还好吗?第二百六十章 皇宫见面第二百五二章 逃离青山城第二百七六章 闹饷第二百七三章 宰相的连环招第一百一八章 瓮城前的见面第二百三二章 李皓月发现余夏身份第一百七七章 走私第二百四六章 恐怖的炸药第二百四四章 营啸和大败第六十四章 武器改变历史第二百零八章 项上人头第八十七章 魏虎攻来第一百四三章 铁果和石弩第二百四九章 内卫四阁第一百三五章 庆城贺家第八十章 复合弓,马刀,步人甲第二百三二章 李皓月发现余夏身份第二百四三章 爆炸果立功第一百一八章 瓮城前的见面第六十七章 迷信与科学第五章 豆芽菜第二百四八章 七巧节第一百九七章 青山卫第三十章 第一次扩张第一百四五章 青山军远程打击力量第九十九章 英雄不问出处第一百一二章 陈芥菜卤二百三八章 无情和无义第二百四一章 重要消息第二百六七章 龙雀军第三十章 第一次扩张第七十六章 冶炼师赵褚第四十八章 愿为公子效死第一百一十章 落樱台是我家第三十五章 山匪袭击第一百四三章 铁果和石弩第一百二三章 大盐商第九十九章 英雄不问出处第一百二一章 青山侯第一百六九章 帐篷和方便面第七十二章 余夏造反第二百七三章 宰相的连环招第一百六一章 欢乐父母第三十三章 训练开始第二百一一章 大虎的心愿第四十九章 晋国皇帝第四十三章 第二次扩张第三十七章 击败山匪第二百六七章 龙雀军第一百三二章 青山城六部第二百一二章 公审赵家兄弟第五十三章 两位可爱贴身侍女第八十四章 魏虎大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