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合作(一)

在王宾将奏折递上去的第二天在朝堂上面的决议就已经通过电报回复了王宾,对于王宾所提出来的改革方法总体上朝廷是同意的。

本来这个盛京将军便是总管奉天地区的军务和政务的,但是王宾却并不是一个旗人所以这个旗汉并制的体系来说对与王宾的改革是有所阻力的,况且在增祺担任盛京将军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谈过改革一事,即便是有限的几次谈起改革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眼看这各省的改革之风吹便了大江南北,而奉天这块“龙兴之地”却是什么动静都没有,又怎么不会让朝廷诸公有些焦急!

其他地方都在改革,就你这个奉天不紧不慢的,怎么能对得起“龙兴之地”这个地方,因此朝堂诸公尤其是旗人是特别希望奉天改革的,但是王宾的这个改革却是触碰到了改制这个问题所以不得不慎重考虑。

对于奉天的改制朝堂之上目前是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权贵同意改革但是对于改制却是有些犹豫不决,于是和袁世凯这一边的改革派产生了冲突,袁世凯直接说道:这之前改革不也是被反对的吗?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也,但是到最后呢?不还是出现了总理衙门,出现了种种地方改革,这奉天改制也是可行的。

最后还是在奕劻的支持之下才通过了这一次的奉天改制,即便是那些权贵也没有再反对,毕竟这些权贵也是知道无论是改革还是改制已经成为了定局,大多数的权贵都知道不改革的话大清强盛不起来,这“龙兴之地”放在那里又有什么用,在大清倒了之后这“龙兴之地”在其他人的眼里看来什么都不是。

况且在关外的旗民当中,并没有什么人比较出名或者是在关外当个一官半职的,所以这个改制是影响不了什么的只是这个权贵们的脸上有些挂不住而已,但是既然改制已经通过了也就不好再唧唧歪歪什么的。

于是王宾看着自己手上的电报便知道又是一桩自己的心事解决了,这个旗汉并制着实给自己出了一些难题,让自己不知道该怎么着手改变,索性将这个制度在奉天给取消算了,所幸朝廷并没有拒绝自己的建议在第二天便给自己拍来了电报,示意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看完了电报之后,王宾便将电报随手放在了办公桌上,一个人朝着会客室走去,要知道在好几天前王宾便一直在考虑奉天的商业问题,而今天王宾便是邀请了几位客人来解决一下商业方面的问题。

六月处的奉天,天气已然感觉到有些热意了,在王宾来到了会客室之后就看到了正在喝茶的两个老外,这两个老外赫然便是谢菲尔德和弗拉季米尔。

自从上一次战争结束之后,王宾就没怎么在见过这两个人了,不过这一次王宾需要这两个人向他们后面的公使传达一些信息。

“哦,王将军请允许我对您的升迁表示一下诚挚的祝贺。”弗拉季米尔和谢菲尔德看见王宾过来之后,顿时对王宾说道。

这谢菲尔德还好一些,至于弗拉季米尔则是有些巴结的样子了,谢菲尔德的成就是自己努力获得的所以即便是对于王宾这样的边疆大臣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尊重,但是这个尊重却并没有达到弗拉季米尔的巴结的程度。

而弗拉季米尔的巴结也是有道理的,先前弗拉季米尔在俄国内部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这个地位仅限于战争的时候,因为弗拉季米尔为前线带来了军火,所以才会变的有些地位,而这些地位的保障全部是来自王宾的军火交易,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一切便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战争的结束从而导致了俄军不再需要军火,所以虽然弗拉季米尔还是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已经开始变得不再稳固了所以弗拉季米尔再也没有了战争时期的风光,毕竟现在的他在沙俄的上层看来不过是一个已经过气的人物,而这样的过气的人物在沙俄的上层并不缺少,所以对于这个曾经给过他短暂的辉煌的王宾保持必要的巴结是十分的有必要性的。

“这一次本官让二位前来,是为了和两国的公使商议一件事情,本官希望能够和俄国以及美利坚合作!”

王宾对着二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谢菲尔德和弗拉季米尔在听了王宾的话之后,两人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

对于王宾所提出了合作,谢菲尔德习惯性的认为王宾或许又想以什么技术来换取美利坚的支持,而弗拉季米尔则是在想这个合作或许将会是自己有一次的崛起,只要把握住了这一次的机会或许自己能够重新返回社会的上流!所以二人对于王宾口中的合作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弗拉季米尔。

看着两人目光中的兴趣,王宾并没有再遮遮掩掩,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一次本官想和两国对于奉天进行一次深度的商业合作!”

深度的商业合作,这个词语刚从王宾的口中说了出来,谢菲尔德和弗拉季米尔就看出了其中的利益所在,这简直就是在开放出属于远东的一些利益,而且是明目张胆的开放。

特别是美利坚,一直都在谋求其在远东的利益,所以美利坚一直在提倡门户开放,各国均等的政策,也正是因为美利坚的政策所以目前为止美利坚对于清廷的外交关系还是不错的,盟友算不上,但是好感还是有一些的。

对于王宾说要在商业上面建立合作,就连谢菲尔德这个普通的外交人员都心有激动,更不要说后面的公使了,这对于一直在谋求远东的利益诉求的美利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而王宾的这个提议对于沙俄来说更是一次机会,在这次的战争结束之后日俄之间的谈判俄方必然是要将部分的利益割让给日方。

所以对于从王宾口中的这个商业合作当中挽回一些损失,俄方必然是会支持的,对于俄方来说这是一次机会,但是对于弗拉季米尔来说,这一次的商业合作更是一次让他重新返回上流社会的机遇。

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44章 会后第59章 锦州造第48章 军阀生活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254章 图谋九连城第89章 学堂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216章 虎山二十六章 锦州日常第290章 王英楷告密?第74章 差距悬殊的战斗(二)第217章 试探(一)三十一章 战争的进程第128章 幕僚(二)第145章 结束第15章 下马威(一)第8章 平步青云路伊始第93章 镇压(一)第134章 来自朝鲜的请求(一)第320章 拿下东平州第175章 佐藤一郎的阴谋(三)第298章 防务二十七章 老爷子的用意第255章 局势顿转第219章 立见尚文的异动第220章 虎山之战第221章 坑的就是你第179章 黄雀捕蝉,螳螂在后(二)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决定第133章 合作(四)第299章 防务(续)第74章 差距悬殊的战斗(二)二十六章 锦州日常第158章 分崩离析的北洋第66章 迫击炮的威力(二)第212章 安平渡口攻防战(三)第247章 王宾的对策第245章 对策(续)第104章 旅顺,旅顺(二)第13章 锦州新军(二)第60章 无题第99章 挑选(一)第178章 黄雀捕,蝉螳螂在后(一)第91章 军费第61章 那个计划(一)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二)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322章 最后一战第5章 迟来的福利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159章 东三省总督第219章 立见尚文的异动第196章 拖延时间第97章 141的建立(一)第196章 拖延时间第315章 东平州的危局第251章 突袭得手第121章 学堂第295章 所谓共和与宪政第161章 东三省的野望第201章 谈判第18章 我也不知道该叫什么标题第126章 驻军奉天(二)第192章 军火之忧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阴谋(一)第304章 南清的谋算(上)第275章 扩大生产二十八章 火炮与纱厂第69章 军事会议(二)第287章 乱第177章 序幕第43章 军事会议第99章 挑选(一)第15章 下马威(一)第103章 旅顺,旅顺(一)第255章 局势顿转第7章 进击的马自楷第210章 安平渡口攻防战(一)第220章 虎山之战第17章 训话第57章 资敌卖国(二)第282章 慈禧病重?第246章 重新恢复的补给线第123章 笑话般的辽阳战场(二)第116章 改革第301章 工商业的发展第262章 毫不松口第190章 泄密第44章 会后第204章 王英楷的来访第283章 慈禧真的病了第230章 九连城之战(一)第124章 结束的战争第17章 训话第89章 学堂第195章 至关重要的情报第281章 婚事第119章 资本家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