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 择机

寿王李瑁的府邸在玄宗落脚的散花楼皇家园林之北。玄宗逃出长安后,众皇子公主也都跟随他逃到了蜀地,十几名皇子公主被统统安置在散花楼周边居住。过惯了奢侈豪华的生活,住惯了华美广厦的皇子公主们来到成都后,一下子全部被塞进了这些普通的宅院之中居住,生活水准也一落千丈,一个个抱怨失落不已。但是没法子,成都可没有那么多的高宅大院让他们居住,大唐如今也没那么多的钱财物资供应给他们挥霍,除了抱怨之外,他们倒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过,有一个人却是很高兴很满意目前的处境的,那便是寿王李瑁。本来李瑁的处境是最为尴尬的,当年他的父皇硬是抢走了他的妻子,这件事给李瑁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李瑁心里当然不愿意,但他又必须要装着极为愿意的样子,便是为了讨父皇的欢心。

然而这件事无论是发生在市井之间还是皇宫里,都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丑闻。暗地里李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睡梦中都会打喷嚏,脊梁骨都要被戳穿了。人们见到他的眼神里总是带着一丝鄙夷和怜悯。李瑁受不了,他选择了深居简出。

李林甫在世时便时常训斥他不振作,枉费他力挺他上位的心思。然而李瑁却是有苦说不出。他不是不想振作,而是他明白,有了自己的前妻隔在自己和父皇之间,他是当不成太子的。李林甫虽然精明无比,但他却忽视了这一点,他并不知道父皇在这种事上的心理,父皇怎肯让自己当太子,在他老去后当皇帝,而在他死后又能和杨玉环发生些什么。

李瑁对杨玉环虽然很喜爱,但他也痛恨这个女子。若不是这个女子,他怎会落到今日的地步?怎会连皇位都没机会染指,而且承受着世人的议论和奚落。在无数个夜里,李瑁躺在床上咬牙切齿的咒骂着杨玉环,希望她赶紧去死,赶紧结束自己和父皇之间的那一层尴尬。

不知道是他夜夜的诅咒显灵,还是某位神佛看不下去了,天下大乱,父皇逃出京城,在马嵬坡中,那个女人终于死了。李瑁的心情是复杂的,既为这个自己曾经魂牵梦绕的女子的死而伤心,同时又心里高兴的要命。人说悲喜交加,说的也许就是这种感觉吧。

来到成都后,李瑁的腰背挺直了,脸上也有了笑容,也不躲在家里不出门了。虽然住着的是普通的二进宅院,但李瑁却觉得比京城的寿王府住着舒服百倍。更重要的是,他能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父皇之间的那道隔阂正在渐渐的消失。

李瑁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他也不是如外界所奚落的那样是个懦弱的窝囊废。他的脑子很好使,他对目前自己的处境做了一番细致的剖析。父皇的儿子们,自己的兄弟们之中的每一个人他都做了分析。

李亨自不必说,自己的这个三哥意图篡位弑君,在马嵬坡上不知所踪,无论是死是活,

他都再也不可能成为大唐未来的皇帝了。大唐没有太子,立太子之事迟早要提上议程,而在此之前,李瑁不能不对去衡量一下自己的所有兄弟们,他们都是自己潜在的对手。除了李亨之外,遍查自己的兄弟们,李瑁锁定了有资格有能力成为太子人选的几个人选。第一个有可能的是自己的十二皇兄仪王李璲,他是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他是自己活着的兄弟当中最年长的一个,在他上面的诸位皇兄,除了原太子李亨之外都已经没了。而大唐立太子的规矩一贯都是立长为先,虽然当中出了很多的意外,譬如当年的玄武门之变。现在其实立太子时,长幼之序其实已经不是那么太死板,但只要年长的太子还活着,便是人们心目之中的首选。所以李璲是第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然而李璲其实是不合格的太子人选,他沉溺于声色犬马,生活的豪奢糜烂,名声很是不好。故而当年李林甫要推自己为太子,便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这个十二哥实在是不像话。所以他是个威胁,但却不是个绝对的威胁。

第二个威胁便是自己的十三哥颖王李璬。他才是真正的自己的对手,因为自己这个十三哥很能干,来到成都后他才是皇子们当中真正管事的人,安排父皇后妃安排兄弟姐妹的们的起居之事,完全承担了一个长兄的责任,比之真正的长兄李璲可做的多了。当然,李瑁认为,李璬这么积极的表现很显然是对太子之位有了想法,所以才这么积极的表现自己。

但李璬其实并没有机会,因为他和前太子李亨之间关系甚密,这一点父皇不会不知道。李亨干出了那样的事情,父皇嘴上不说,心里一定对和李亨关系亲密的人迁怒不已。所以,自己这位十三哥再努力,怕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再一位便是十六哥永王李璘了。自己这位十六哥倒是个有些本事的。生的孔武有力,领军打仗的事情也干过,是诸皇子之中除了已故荣王之外最有军事才能的一个。在来蜀地的路上,十六皇兄是一路指挥父皇的贴身禁卫保护随行的一个。这一点怕是让他在父皇心目中有些大大的加分。

然而李璘的缺陷也很多,第一个要说的便是他的相貌。自己的这个十六哥相貌其丑无比,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自父皇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哪一个不是相貌堂堂。而这位十六哥生下来便是一副丑陋相貌,龅牙塌鼻小眼,简直没有半点和父皇和兄弟们相像。

据说当年郭顺仪生下李璘时,父皇看了一眼便拂袖走开,事后还命高力士去查一查郭顺仪有无不忠之事。这件事虽然机密,但皇子们之间却早已知晓这些传闻。而李璘无论怎么努力,父皇始终都对他不是很喜欢,怕也是因为他的相貌丑陋之故。也许父皇心目中一直认为他不是父皇的亲生儿子吧。

而且李璘还有个弱点便是贪酒易怒脾气暴躁。在京城时,李璘

不知和多少人起过冲突。有一回他在街上喝醉了,骑马横冲直撞,冲撞了李林甫的车驾,连李林甫都被他指着鼻子骂了一顿。时候父皇大怒,命他禁足一月,禁止喝酒。这件事怕是也会在父皇心目中大大的为李璘减分。这也是后来李林甫在推举太子人选时诟病他‘仪容不威,举止不检’的原因。

除了这三位皇兄之外,下边的兄弟们倒是也有些有本事的。譬如自己的二十六弟丰王李珙便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常言要做和太宗一样的人,以太宗为榜样。勤读诗书,习练武技,倒也闹得虎虎生气。来成都后,李珙数次上奏父皇请求领军平叛,但可惜的是哪里有兵让他去领?而且当此之时,父皇又怎敢让他去领军?要是败了,大唐就完了。

李珙为此发了不少牢骚,说了不少怪话,但他也无可奈何。而且他说的那些话在其实也并不得体。譬如他要学太宗的举动,在外人看来固然是志气高远之举,但在诸位皇子们听来却是皱眉不已。想学太宗,那岂非是要当皇帝么?想学太宗,那岂非要杀兄弑弟闹出另外一个玄武门之变么?这些话众人埋在心里虽不说,但却都心中不快。所以丰王李珙在诸位皇子们之间最没人缘,没人愿意搭理他。他自己倒把这一点当成是孤傲之举,不与自己这些庸碌的皇兄们同流合污。

李珙是没有机会的,李瑁心里清楚的很,年轻冲动说话放肆不得众人支持是不成的。那么一个个的排下来,李瑁认为只有自己的机会最大。

在父皇夺妻那件事发生之前,自己和父皇之间的关系是很融洽的。父皇曾经不止一次的当着自己的面说过,自己和他最是相像。琴棋书画音律舞蹈无一不通,博学多才而又文雅谦和,说自己是他的翻版。李瑁第一次听的时候都很不好意思,他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好。但听了几次后,李瑁便也这么认为了。

现在,自己和父皇之间的那个人已经没了,父子关系也在渐渐修复。这段时间,父皇没少让自己去陪侍左右。这一切都是信号。

但可惜的是,自己现在没有人指点。要当上这个太子,靠着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便是让父皇对自己有好感,这一点自己自信能办到,父子之间也会慢慢的亲密。其次便是自己要证明有当太子将来治国的能力。而这一点自己是欠缺的。要想给人有这样的看法,便需要努力去做些什么。第三便是摇头朝臣的支持,可惜李林甫死了,他若是能活到今天,这件事几乎不用操心。然而现在的朝臣换了一茬,他们是否会支持自己,李瑁和不得而知。第四便是要有实力去争夺这个位置。说白了,自己要有自己的班底和力量,关键时候可以依靠的力量。

除了第一点,目前李瑁一无所有,所以他暂时未敢流露太多的渴望。他只是悄悄的打着算盘,观察着,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本章完)

第五十八章 算账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三七九章 心机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四零五章 黑锅第六百章 人道第四九五章 刺杀第六三三章 转折第七三四章 马嵬(二)第一零九七章 密信第九零四章 试炮第九零八章 遗愿第七章 新年第三四六章 夜战(续)第六十二章 打包第一一六章 约见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四八三章 凯旋第七十九章 凶宅第一八六章 博弈第三九八章 重骑第六九一章 剥茧第一七九章 噩梦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四一八章 防毒第二三七章 绝杀第六五六章 谈判第五二九章 心机第四四三章 交战第十章 余毒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一九七章 早朝第五零六章 沙漠第八四五章 掏心第三九八章 重骑第七七三章 烧杀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六零七章 无路第六八六章 病退第六百章 人道第一八六章 博弈第七九一章 暗流第八十一章 东楼(续)第一零二八章 视察第七九五章 虚惊第八八五章 团圆第四五四章 肃军第八百章 追杀第二八三章 狡辩第一一零章 绿袖第一三四章 醉卧第六一三章 小店第二九零章 情趣第八一九章 营救第六五三章 闲辩第九五五章 长夜第五七七章 覆没第一零八四章 协约第六三七章 代价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第一千零八章 将行第一一二六章 归位第五八四章 竹杠第四七七章 挑明第一零五一章 意决第一三六章 反击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六零五章 夺城第三七一章 人心第五三八章 送药第四七九章 谈判(续)第六六六章 冒犯第二五五章 故地第五二五章 违心第五六三章 攻城第一一三章 狡辩第二二四章 围攻第二九二章 夜奔(续)第七六九章 攻蜀第八百章 追杀第九三三章 夺城(四)第三八九章 故事第七十九章 凶宅第五八零章 谋划第一零三七章 两难第一二三章 雾夜第五三六章 手段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第一一零章 绿袖第一零二九章 重器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一一二八章 造势第八一七章 经历第二二五章 狡猾第六三四章 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