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板垣争先

寺内寿一看着诚惶诚恐的部下,转过脸来问:“冈部君,你们参谋部有没有尽快解决华北问题的计划。”

冈部站起身来,走到墙上挂的地图前,用指示棒点着保定、沧州讲解道:“经过前期侦查,我们认为支那在这一线的部队组织非常混乱,缺乏统一组织,是攻是守战略目标不明,没有大规模补充,只有关麟征部是中央军,其余都是华北地方武装,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后方的第三、第二十一集团军部队、山西部队也没有主动上前支援。

根据敌情和我军地空优势,计划主动发起进攻,分兵两路利用火力优势快速突击。

香月将军第一军沿津浦线向南攻击,目标是消灭沧州宋哲元第一集团军,进占德州,做好渡河准备,伺机消灭韩复榘第三集团军占领山东。

西尾将军第二军加上109师团沿平汉线向南攻击,目标是消灭保定刘峙第二集团军、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占领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如有可能攻击豫北安阳等地,扫除黄河以北华北平原上的支那军队。

察哈尔派遣军、第五师团、11混成旅团向西保持攻击态势,牵制大同、雁门关的阎锡山部队,让其无法支援平原地区即可,不作实质进攻。

战役预计一个月内完成。”

寺内寿一对这个主动进攻计划比较满意,扫视着部下问道:“诸君认为该计划可以完成吗?”。香月和西尾连忙起身表示赞同,表示全力以赴完成分配的任务。

板垣征四郎起身说:“卑职赞同主动进攻,速战速决的方略。但反对在山西边缘顿足不前的安排,山西是华北屏障,居高临下,随时可以威胁我军的进攻,是华北的心腹大患。必须优先解决。

再则,解决山西有助于帝国计划的提前实现,占领山西,可以南进洛阳,直下武汉,切断苏浙敌军退路;还可以西进陕西,迂回四川,居高临下沿江向下攻击,足以从内部搅乱支那防御体系,三路围攻之下,蒋介石只有投降一途。”

冈部解释说:“板垣君的计划我们也曾想过,但山西有山河阻拦,又有大军防守,急切间难以奏效,徒增损耗,得不偿失。我们考虑华北方面军集中力量先打下平原地区,用你们7万人在晋北牵制吸引他重兵防守大同、雁门关地区。

等平原战事平息,调兵围困,逼他投降较好。对阎锡山、韩复榘、宋哲元这些游离于政府之外,有利益诉求的支那旧式军人,可以通过政治手段威逼利诱,为我所用。”

板垣不甘心充当平原攻击中的辅助角色,争辩道:“我不认为收降实力强大的地方军阀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支那人生性软弱,但骨子里爱惜名声,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选择投降外族,除非遭受沉重打击,威胁到生存时才考虑合作。

再一个支那人反复无常,一旦反正复辟,拥有强大的武力会让我们蒙受巨大损失。所以我建议先打垮他再和谈。

我曾亲自到山西考察过地形,山西地形险要,但通道甚多,往往会顾此失彼。阎锡山在士官学校是我的学生,我深知此人谨慎多疑,缺乏进取心和孤注一掷的英雄气概。他的部队毫无战斗力,南口战役中往往是一触即溃,我军完全可以轻松攻击大同,占领晋北。

然后,做出攻击雁门关的样子,吸引他聚集重兵。而我军可以突发奇兵向茹越口、平型关猛烈攻击,以皇军的战力和装备,完全可以在他做出兵力调整之前拿下其中一个,则其整个防线形同虚设,必然撤退。随后我军与敌相持,再次派出奇兵攻打井陉娘子关,让他首尾难顾,两路同时发力,定可击破阎锡山,占领全山西。”

香月清司唯恐这个疯子把战事扩大到山西,从他手里分兵却说道:“同样面对两个集团军的防守,又有地形优势,攻击部队少了只怕很难奏效。问题是我华北方面军就这么多部队,摊子铺的过大,各方面都会力不从心,打成胶着就有陷入泥潭之虞。”

“只需拿下大同,察哈尔派遣军在雁门关外恒山正面佯攻吸引敌人聚集,侧翼突破平型关口的任务交给我第五师团和混成11旅团就可以实现。”

寺内目前最想要的是华北大平原和消灭平原上的重兵集团,比较倾向于冈部的意见,劝说道:“板垣君,你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但你部南口作战损耗不小,不妨原地休整补充,对晋北、平西进行威慑,时机成熟时再行攻击可好。”

固执的板垣一心要建立奇功,继续解释:“司令官阁下,所谓兵贵神速,趁敌军心动摇、人心惶惶、援军未至之时发动突袭效果最佳。据情报显示敌后方川军等部队正在动员,待其兵员充沛,各关口防御严密时此计就毫无意义了。我部虽有损伤,但未伤筋骨,完全可以冲锋陷阵,我愿立下军令状。”

东条英机也不甘心在一边牵制,他比板垣更渴望开疆拓土:“我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支持板垣将军的山西攻略计划。我部原本作战任务是控制察哈尔,择机占领绥远。但两地均处于山西威慑之下,尤其是晋北大同有强大的第七集团军驻防,就像一根毒刺扎在咽喉,必须清除。

我部愿意会同第五师团扫平晋北,以大同为枢纽,北上攻向丰镇、归绥、包头,西进控制左云、右玉、偏关,南下袭扰雁门关、茹越口,配合板垣将军攻入山西。”

“壮哉武士也帝国军人就是要有这样的魄力和勇气。我同意你们的作战计划,我会命令对你们优先补充,3日后向晋北发起攻击,至于向山西腹地攻击不可操之过急,等平原战役告一段落准备充分时发动把握性会大一些。

香月将军,诸位将军,请拿出武士的勇气,为圣明仁爱的天皇陛下、为曾经苦难的大和民族奋勇拼杀。帝国正处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帝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可以控制多大的疆域、军队在国家中

的地位,包括我们父母妻子儿女在内的帝国臣民们以后的生活保障,都有赖于我们今天的努力。

不要被支那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几倍于我们的军队数量吓倒。你们面对的是一群怯懦的绵羊,他们毫无战斗意志和战斗经验,仅仅凭着人多相互壮胆。你们要放弃谨慎,率领勇猛的帝国军人用铁和血打碎他们抵挡的意志,富饶的华北将成为帝国又一个大粮仓和劳工基地。拜托了”

一片近乎野兽般嚎叫的“嗨伊”声宣告华北方面军新一轮征服华北行动的开始。

日酋们带着胜利的信心和美丽的梦想纷纷返回部队,组织备战,等待参谋部的作战指令。北平周围立刻忙乱起来,到处散发着浓浓的杀气。

寺内寿一留下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华北特务头子喜多诚一、松井太久郎,询问华北自治政府的准备情况,说:“平津地区已经事实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国内对平津地区的管理方式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最好仿效台湾、朝鲜实行军事管理,强行建立帝国军人为总督的新政权,还有一种认为仿效满洲国,扶持平津当地人员组成自治政府,由我们派出人员进行操控。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喜多诚一说:“我个人认为平津乃至整个华北、支那不同于台湾、朝鲜。那两处地域狭小,人口不多,完全可以通过军事威吓达到殖民统治的目的。但支那地域是我们的三十倍,人口将近十倍,历史文化悠久深厚,有一定的国际地位,其国内强硬的民族主义分子很多,实行殖民统治必将遭到国内民众的顽强抵抗和国际社会的质疑,对帝国的长期统治不利。

以这么多年的在华经验我感到无论是在官员士绅中还是在民众间,都有许多热衷于中日友好,拥护东亚共荣政策的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人的影响力,满足他们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个人愿望,成立傀儡政权。既不影响帝国政令的执行,平息支那民众的不安,也能堵住国际社会的指责。我赞成满洲国方式,只是我长期在南京工作,对华北情况不熟悉,还请松井机关长详细介绍一二。”

急于在司令官面前展现自己能力的松井太久郎长期在关东军从事情报工作,长城抗战以后的华北自治运动他都参与其中,心里早有准备说:“我赞同喜多将军的意见,前期我们做了大量铺垫和准备,自治政府框架和人员都已准备就绪。”

“我们规划:华北政权大致以五省自治为目标,先将河北及山东二省,将来包括山西,组成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政权设于北平。另将察南、察北与将来占领的绥远合并建立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政权设于张家口。

两政权内均配备有能力的帝国顾问。皇军和支那人组成的自治军则专门负责确保各地治安。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阁下直接管理两处政权,委托设在北平、张家口的大特务机关长具体领导,通过各级帝国顾问,对其外交、经济、内政方面进行幕后指导。”

“幺西,你们的计划很有建设性,我会认真考虑的。自治政府的人员选好了吗?那天领来我见见。”

“我们在平津两地的失意政客、下野的军阀、商贾名流中做了大量工作,前期效果很好,但自从冒出个冀东人民救国军后,形势有了一些变化。他们杀害了冀东自治政府高级官员,炸了通州仓库,血洗了天津特务机关,到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阻止支那朋友与帝国来往。

天津八月初计划成立治安维持会,原江苏督军齐燮元、原盐务督办,天津市商业协会会长王竹林出面组织,准备就绪时,两人在同一天遇刺身亡。其他人吓得全都躲进了英法租界。以致天津维持会至今没有建成。”

“八嘎,什么人如此大胆,你们为何不早早行动铲除这个祸害?”

“我们也在追查,冀东自治军也在辖区内搜寻,但这伙人十分奸猾,至今不知藏于何处。据天津特务机关幸存者报告,来人身手高强,枪法出众,七八个人杀害了我们二十多名情报好手。我们推测是支那军统所为,33年5月他们就曾枪杀过张敬尧。”

“继续追查,一定要把他们消灭,否则天津人人自危,和平共荣就无从谈起。北平有他们活动吗?”。

“北平我军力量雄厚,至今平安,维持会也顺利建立。”

“听说支那人的北平市长还在城中,可以争取过来吗?留下的军队怎么处理的?”

“此人叫张自忠,是29路军38师的师长,天津市长。宋哲元溃败时把他留下与我军交涉,被我们软禁。此人身体不好,就被送去住院,几天前突然失踪,我们怀疑他的部下混进城里把他接走了。我们派人沿路向南追查,至今没有结果。

宋哲元临走时留下四个团维持秩序,我们进城后,继续使用他们。前一段这五千人全部打乱派到冀东自治军里了。”

“冀东自治军可靠吗?有多少兵力?战斗力怎么样?”

“成立已经两年,比较忠诚。我们在各连以上单位配备了军事顾问,都是驻屯军官佐,对他们管理训练很严格。通州爆炸时有些不稳,桥本群参谋长亲自去做了安抚,枪毙了一个守卫连,震慑了其他人。现在分成两个总队,下辖五个师,加上北平送来的共有2万3千多人,全部配备我军轻武器,没有火炮,战斗力不下于支那正规军。”

“嗯,华北各主力部队即将南下作战,平津地区只剩下山下将军的驻屯混成旅和天津的一些配属分队,总兵力不到两万人,大片的新占地区要巩固,而溃兵土匪会很多,治安压力会很大。你们如果觉得这支军队可靠可以把他们武装起来分派到各地执行守备任务。华北自治政府要抓紧组织,争取十月前建立起来。那个冀东抗日军要抓紧调查,尽快剿灭。”

“嗨伊”

第119章 蔑视领袖第59章 威服悍将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654章 日军后撤第301章 国府大员第59章 劝降第628章 闽南敌情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141章 围歼36旅团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25章 布置战术第4章 邓文山第75章 斯大林的决断第72章 斯大林授勋第214章 煞神托生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140章 调虎离山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482章 国军的整编第15章 天罚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450章 战术变化第137章 激战瑞昌第41章 劝说第94章 17岁的少将第186章 草包参总第375章 坚持作战原则第375章 坚持作战原则第179章 周边形势第395章 谈判放人第91章 布局蒙古第487章 紧急备战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179章 周边形势第122章 制造混乱第638章 镇海要塞第171章 军人责任第236章 南洋军第125章 顶过这一周第485章 接受整编第56章 建设五常第207章 送上门来的475部队第542章 谋算104师团第520章 可怜的犹太人第39章 会合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53章 决战3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87章 国际友人第395章 谈判放人第56章 展望未来第255章 夜袭高陵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230章 跟国民党竞争第409章 南国故人第35章 牛刀小试第190章 华南众将第669章 借机敲诈第504章 无奈的掩护第121章 混进九江码头第66章 永合村外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636章 联合起来第622章 庆祝大会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225章 燃烧的澎湖第486章 卫立煌的决心第366章 重大建议第3章 公审大会第667章 麦克马洪线第632章 海上游击纵队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433章 整肃风暴第22章 板垣争先第124章 现学现卖第24章 谈心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373章 小野露馅第674章 蒋先生的强硬第93章 又见马骁第80章 厉兵秣马第630章 川石岛上第313章 注视新疆第233章 琼崖失守第25章 布置战术第550章 怒其不争第319章 主席的决策第521章 不做牺牲品第635章 海军摇篮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标第436章 向八路军学习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83章 暂别华北第485章 接受整编第196章 柴世荣伏击军列第633章 海军职责第68章 土地的争论第565章 死拼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