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鼓动国军军

陈海松始终认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应该是国民革命军数百万部队,八路军新四军只是正面战场的一个补充,抗战的最终结果依赖于国军部队的具体表现,没有国军部队积极主动的对敌攻击,仅凭敌后战场的牵制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他早在武汉上任之前就提出各战区主动出击,分散日军机动兵力。第二、第五、第八战区都有所行动,而距敌最近的第三战区却没有任何实际表现。这让陈海松很是愤怒。

诚然第三战区主力奉调向西支援武汉,留下的也都在淞沪、南京保卫战中损失惨重。可休整了九个多月,麾下还有2、30万人的顾祝同似乎被巨大的损失、惨烈的牺牲所惊吓,畏敌如虎失去斗志,退入深山一力避战,敌人不攻绝不出战。

身兼江苏省主席却在江西上饶办公,辖区福建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部、安徽南部广大区域里敌人防守兵力只有一个多师团,有些县只有一个鬼子小队。数十万部队自求自保任由敌人横冲直撞,淫我姐妹、杀我国民、占我领土,全无保国安民的军人风范。

顾祝同的表现其实就是抗战中大部分国军高级将领的缩影,毫无驱逐倭寇收复国土的主动性积极性,总是以敌人强大为借口放弃大好机会,平时不严格训练部队、不发展敌后经济、反而为害乡里、大肆走私、巧取豪夺、大发国难财。

不多的会战也都是被鬼子战役进攻逼着被动防守的阻击战。多以失败告终。除此之外44年以前真没有进行过主动改变战场态势的努力。

陈海松参与到国军指挥体系当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胜利提振国军士气、增强主动精神、激发军人血性、谋取更多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软弱无能的国际观感。

对于占据高位不抗日的高官显贵们陈海松就要借敌人的手逼着他拿起刀枪,要么胜利要么退出,让出地盘、交出兵力。所以在偷袭九江之前他改变了派出特战队击毙所有日军高级军官的计划,改为尽量连同电台秘密俘虏,就是为了实施驱虎逐狼之计。

电报发出四天了,加上一次空军轰炸,现在华中方面军选择了皖南作为恢复自信的演武场,他可以安心整顿第七战区的内部事务,逐步在江南扩展力量。

完成轰炸任务的薛云龙、高卫东。当天下午率领空军一团、二团赶往二套口,留下12架侦察战斗机、18架轰炸机后将率领剩余的24架战斗机、28架轰炸机经停洛阳飞回包头,与绥远空军混编组建八路军空军司令部,下辖三个飞行团、两所航校、两个高炮师。

王凯率领特战队400多人分路赶赴上海、苏州、无锡、湖州、杭州、宁波。潜伏侦察,确定攻击目标和攻击方案,等待敌人兵力空虚时大闹一场。张峰挑了20多个特种兵在罗岭建立训练营,开始在爱国华侨中选择优秀者加入南洋抗日军。

陈毅、项英带领新四军一师、罗炳辉独立旅重建新四军进入津浦线以东洪泽湖地区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

张云逸、谭震林二师、粟裕四师一旅编为新五军,隐蔽进入苏皖浙地区,坚持江南抗日。

彭雪枫三师二旅、傅秋涛、张鼎丞四师二旅编为新六军,坚持在苏皖两省淮河以北发展。

高敬亭五师编为新七军,以大别山为根据地向安徽中部扩展。

张振宇八路军南下干部战士与张爱萍三师一旅编为新八军。随战区司令部在长江两岸机动作战。

项英升战区副司令长官。具体负责以上部队的训练、作战。

陈海松则主要进行大的战役谋划,出面指挥隶属战区指挥的53、57、59、68、74、89军等国军部队。7、71两军在李宗仁、白崇禧百般央求下归还第五战区建制。

陈海松已经命令59、68、74向安庆前线运动,阻截敌军。命令陈明仁预备二师守卫马当两岸。53军坚守桐城山区。拦截由合肥向安庆进攻的敌人。

电令57军、89军立即离开兴化,由韩德勤率领向淮阴进攻,十天内消灭盘踞在城里的日军一个大队,拿下城市作为他们的新驻地。

韩德勤回电部队残破、装备低劣,无法遵命。陈海松直接回电部队残破,立即缩编,军降为旅,两军合编为江苏保安师,归陈毅领导。

韩德勤恼羞成怒电告第三战区、请求移防苏南归建。顾祝同缺乏骨干部队也希望89军过去,请求委座恩准。蒋先生留下24集团军就是给第七战区掺沙子的。怎么能轻易放走,温言抚慰顾祝同、韩德勤,让他们服从军令、宽忍为国。一个淮阴一个大队两个军不敢去打难怪陈海松缩编你们,鼓励他们拿出勇气,打一个胜仗给陈海松看看。

又打电报给陈海松。要体恤国军部队的困难,善待名臣宿将。

陈海松回电。江苏中部敌军猖狂,烧杀淫略无恶不作,国军部队守土有责,作为唯一成建制的国军部队顶着集团军的旗号,兵不过两万、枪只有万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千余鬼子无可奈何,如何体恤、怎么善待?这样的部队留之何用?第七战区不养闲人!

电报来回扯皮,让陈海松恨铁不成钢,觉得还是国民党正规军比地方军阀政客们有爱国心、有觉悟、有军人气质,他不禁想起离开九江时的情景。

被蒋先生怒骂着跑出庭院,陈海松就离开沙河镇,与送行的孙立人简单寒暄后送给他一本游击战术训练手册。叮嘱他小范围慢慢尝试。逐步扩展。

乘坐汽车回到九江余家围,把所有安庆、芜湖、九江的缴获军舰移交给海军接收人员,与吴逸志参谋长交接了防区、请他收集各部缴获的日式轻型武器和弹药。

下午回到江边军营里通过电台紧张部署安庆以东防御作战时,汇集在九江的中央军6军甘丽初、8军李玉堂、13军张轸、18军黄维、25军王敬久、52军关麟征、54军霍揆章、74军俞济时、92军李仙洲、11师彭善、51师王耀武等高级将领们登门拜访。

已是老熟人的俞济时热情地为他介绍初次见面的甘丽初、李玉堂、王敬久、关麟征、霍揆章,称为长官送行话别。这在国民党军队里是很普遍寻常的礼节,有些古代文人官员往来迎送的习俗,目的是建立一些人脉,混个脸熟,将来多少有些交情,也好彼此相助。

其实他们是奉旨办差。蒋先生把他一番折腾,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暴露了本心,以小狐狸的睿智不会看不出来。万一这小子在前方放水,九江仓促出战风险太大。为此他命令俞济时召集九江的国军中将以上干部以部属之礼前来拜会饯行。吹捧之、赞美之、感谢之、拜托之!还要从他嘴里套出九江下一步的最佳防御方案。

俞济时何等聪慧之人,拜访长官名将、融洽感情、聆听教诲、于公于私善莫大焉。他一个电话不仅约来了中将以上军师长们,还招来几个中央社、扫荡报的记者。就在营门前招呼大家与战神一般的陈海松长官合影留念,两家报社联合进行专题采访。

陈海松很是热情地与他们寒暄问候、夸赞他们每个人抗日以来的战功和此次战役中的贡献,让充满好奇戒备的不同阵营的国军将领们心里很受用精神放松下来。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记者,众人来到陈海松简陋的临时办公室里,一张地图而已,陈海松让他们歇息,自己对着地图研究了一会,写了几个电报。命令参谋拿去发报。

这才心情愉快地与众人聊起来。

俞济时感慨地说:“长官位高权重,连个参谋班子都没有,事必躬亲、轻车简从、谋算策划,还到处打胜仗,真是我等楷模呀。”

“诸位也别把作战想的有多复杂,说白了他就是敌对双方政治斗争最激烈的一种反应,是为各自政治目的服务的。日本人想拿下武汉、逼我投降,我们呢就是想方设法阻止粉碎他的图谋。他就那点人、就那几条攻击线路、就那几种有威胁的兵器,想办法削弱他而已。”

黄埔山东三杰李玉堂指挥不当损兵折将受到委座严厉训斥,心有余悸地说:“长官说的轻巧。做起来真难。围住两千多敌人却让我们两个军付出了4000人的牺牲,这要是在野外,2000小鬼子真能把咱们一个师冲垮。”

“鬼子的野蛮凶悍是因为我们不够野蛮凶悍,军事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拼争,存不得一丝仁慈。你只要想到他们残害了多少无辜的咱们的兄弟姐妹,你就能够焕发出勇气。表现出比鬼子更凶更猛更狠的气势,鬼子以后就不敢那么猖狂了。

咱们总是撤退,没有给鬼子留下刻骨铭心的恐惧,他自然越打越有自信、咱们反倒越打越心虚。好在此番九江战役各位表现神勇,舍死忘生大败日寇,阻挡了日军前进的步伐,也打出了中国人的不屈精神、建立了侵略者可以战胜的信心。

牺牲大固然可惜,随着战术的熟练、火力的加强会慢慢减少,敢打必胜的军人豪情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有了这样的理念,面对鬼子我们会分析它的优劣长短、观察战场有利于我的地形地貌、寻找克服敌人优势的手段、调动他、分割他、不停地袭扰他、激怒他,把他一步一步引导到对我有利的作战地域和张畅态势里,任由我们宰割。”

俞济时念念不忘的是九江面临的威胁、委座交付的任务,边笑着恭维边把话题转到眼前:“长官真是豪气干云、气冲牛斗。长官明天就要赴任,你看九江该做哪些准备?”

“这应该是委员长、陈长官他们该考虑的事情。不过我可以给你们几条忠告:

一是抓紧补充兵力、兵器,做好战斗准备。你们也知道华中方面军的小鬼子又来了,占领了芜湖,我那只有五个军,最多替你们争取一个月的整部时间。好在你们架子还在、骨干未损,以老带新有一个月的严格训练完全可以恢复到战前水平。

二是借机提高官兵体能、技能,咱们比小鬼子高不少,说实在的身体不如人家强壮、胆子力气没人家的大、身手没人家敏捷灵活、打枪打炮扔手榴弹更是差得远。这样的士兵组成的军队战斗力低下,战场生存力低,我们做将领的既要对上级负责也要对每个士兵负责。

负责的表现就是不把没有训练好的士兵推上战场、不把士兵置于极端危险的战场。”

11师师长彭善历来骁勇,攻占小池口、炮轰九江、突袭九江中都身先士卒,多次负伤。不解地问:“陈长官,打仗哪能没危险?没有危险还是战场吗?”

“战场的危险来自于敌人的火力也来自长官的组织,阻击战你要检查他们的掩体有没有保护作用、战壕修的够不够深、旁边有没有猫耳洞、隐蔽部,前方后方之间有没有及时支援或撤退的交通壕,后方火炮能否及时压制敌人的火炮,这些都解决了他们的生存机会就大大增强。

进攻作战时步炮协同最重要,班排内的火力支援、分工配合、敌前利用地形地物的单兵战术都要在战斗前严格训练,做到每个人都灵活运用,这就是对战士最大的爱护。有了战术、体能做保证、加上炮兵的及时跟进,战场就不再是危险的了。

过去那种赶着士兵一窝蜂地冲锋或死守在战壕里的做法不叫勇敢,可以说很愚蠢,我对你们十天攻坚中造成十几万人伤亡真的很气愤,如果步炮协同好、战术运用好、部队组织好不用死那么多人的。

陈明仁的那帮贵州兵底子够差吧,全是些没经过正规训练的壮丁,可他不嫌弃、不打骂,耐心讲解、亲自示范、一身土一身泥一身汗,付出总有回报,瑞昌之战预备二师的表现不比你们差,单兵进攻防御水平还超过了你们,被我派去安庆了,少不了还要立功。

所以我说指挥员是部队的灵魂、你有激情部队就有激情,你贪生怕死部队也是软蛋,你平时不抓训练、不组织战术演练上战场肯定想得到做不到。希望你们把自己的前途与手里的部队捆绑在一起,重视这些基础科目,扎扎实实地练习基本技能,那是作战胜利的根本。”(未完待续。。)

第585章 朱可夫回归第32章 激战羊投崖第74章 按我们的设计来打第454章 总部支援第52章 苏美的反应第593章 稻田让步第370章 国籍问题第82章 张掖城里第599章 飞临梅州第590章 关东军的态度第664章 花花肠子第434章 独家出战第37章 死守平型关第44章 舌战板垣第646章 焦头烂额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190章 华南众将第27章 撤离广灵第17章 表里山河第405章 勾心斗角第303章 受领任务第227章 飞虎师要走第62章 部队编制1第479章 请君入瓮第34章 江洋大盗第70章 各方反应3第35章 飞机就是用来炸的第386章 可怕的判断第420章 快速发展第54章 出兵代县第250章 优势不再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22章 为了西路军第245章 洛阳告急第42章 五常自卫军第286章 徐永昌的顾虑第53章 剑指晋绥2第258章 陕北留守兵团第220章 报仇雪恨一百零三章 庐山5第665章 据理力争第110章 石原后悔第9章 武林同道第130章 陈明仁的计策第58章 手下留情第24章 接收平型关第26章 战术推演第82章 比拼技术第39章 会合第557章 重新启用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432章 薛云龙发飙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517章 态度好转第13章 战场形势第92章 全面布局第311章 钱到处都有第394章 援兵来了第152章 陈玉成第465章 进攻遇挫第53章 决战3第330章 陆上雄狮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满第105章 你去武汉吧第464章 强大的防线第189章 飞虎临穗第653章 夺占萧山第77章 受挫主峰第308章 最宝贵的资源第420章 快速发展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316章 平心静气第411章 拼血本第603章 文体事业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108章 据理力争第493章 做客蓝宫第654章 日军后撤第107章 化险为夷第211章 自我救赎第600章 核心问题第142章 谋划南洋第70章 简单化处理第634章 国军参与第27章 代价惨重第386章 可怕的判断第50章 准备决战2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国第5章 邢士廉的无奈第339章 瞒天过海第76章 峨堡会谈1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锐碰撞第397章 逐渐展开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39章 42联队完了第233章 琼崖失守第329章 转世灵童第66章 永合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