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贼不惦记

张治中受周恩来、陈海松影响较多,反对何应钦等人消极抗日步步后退的战略,对杨杰提出来的问题深以为然,补充说:“更令人担忧的是粤军历史陋习窝里斗、屋里横,64军因何滞留韶关?皆因余汉谋、李汉魂将帅不合之故也。如无强力领导人介入,势必军令不畅、各行其是、指挥混乱、难以形成合力,给日军以可乘之机。

学生参与过华南作战计划的制定,误判日军进攻重点在珠江三角洲沿岸、九龙至广州铁路沿线,所以留守部队多在这一带,大亚湾兵力空虚,即使64军赶到这一线如何部署兵力抗击敌海空力量掩护下的登陆部队别说余汉谋不懂,我们也大多不懂的。

而陈海松虽然年轻,却熟悉现代战争各种战法,他可以用比我少一半的人取得比我多一倍的战果,这种能力相信大家全都有目共睹,不用可惜了!”

蒋先生默默听着自己左膀右臂在那里争执,心里不免气结,陈海松已然成了陈诚、张治中等人心里神仙般的存在,逢战首先要想到他,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必须改变!

他不露声色地说:“那个,海松在皖南打得很苦,手里只有三个军,一边整编川军一边阻挡15、17、22师团的进攻,徽州现在还在板垣征四郎的手里,那里还有一个飞行大队,他的兵力消耗、物资损耗都很严重,现在也是焦头烂额。我们不要给他添乱了。”

何应钦被抢白了半天,从蒋先生话里得到鼓励,得意地说:“你们不是说他怎么怎么不得了吗?遇到强大敌人的正面攻击不一样步步后退、艰难支撑吗?”

杨杰终于忍不住了:“你还好意思说,都是国家军队。为什么待遇差别那么大。罗山三个师团你安排了14个军,商城一个师团你安排了8个军,九江两个师团你留下了18个军,皖南只有三个军却已经面对三个师团近一个月的进攻,他的援军呢?

明明知道板垣征四郎打跑了第三战区、准备进犯景德镇、南昌,明明知道第七战区兵力不足,送过去的几万川军素质低下,六个军却守在景德镇坐山观虎斗。没有一个军主动增援,诸位扪心想想要是换做咱们自己你能守一个月吗?你还愿意为这个国家去拼命吗?

也就是陈海松这个傻小子斗志足、办法多,共产党部队肯拼命,才保住南昌九江不失。他要是像顾祝同那样放弃职守,我不知道诸位是否还有心情在这讽刺于他?唉!这样的人、这样的部队受到这样的对待也只有中国才有。”

何应钦心里那个气呀,云南大理白族人杨杰是仅次于蒋百里的兵学泰斗,位在白崇禧之上,满腹韬略思维敏锐就是性格太过耿直、书生气重才被蒋先生疏远。这刚回到中枢没几天就又开始放炮,你也不想想,我何某人有权利调动一个军吗?还六个军!唉!

他硬着头皮说:“第七战区还有53、59、74军在江北休整,很快会支援过去的。关键是他也没向军委会要求增援嘛!送过去的那些川军可以再编两个军不止。加上过去了两三万战地服务团,补充进68军、新五军、新八军。重建23集团军兵力应该是够的。

皖南多是山区,他们八路军最喜欢山区作战。和板垣在山里打游击肯定得心应手。”

蒋先生见何应钦代己受过,岔开话题说:“战乱不息、狼烟四起,到处都需要部队,海松是经过战阵的,有自己的办法。咱们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华南和潼关洛阳的战事吧!”

张治中思索了半天觉得陈诚的部署从兵力上讲足够抵挡敌人进攻了,确实不该给陷于苦战中的陈海松增加负担,建议说:“辞修的部署我看可行,兵力上可以达到三倍于敌,加上第九飞行大队、战区的炮兵团、装甲营,即使不能大胜,阻止敌人登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倒是兵力部署、反登陆作战方案可以征询他的意见。卑职以为可以电报沟通,既然情报是王凯获取的,我估计海松已经知道了敌情变化,肯定有所思考。”

何应钦难得占了上风,心里正美呢,见张治中还要请陈海松参与谋划不满地说:“既然认为辞修方案合理,督促战区执行就是,何必咨询于他,我就不信国军数百万部队、上千将领就无人能带兵取胜了,离开了他国军就非吃败仗不可?

耿光当年在日本陆大深造时,指挥陆海空联合演习,战法独特、精彩绝伦,得到日本天皇的赞赏,并赐予军刀。要知道陆军大学毕业生前三名才能得到日本天皇亲自赐刀,日本军人向来以此为殊荣,多少人羡慕耿光,被日本军界誉为天才将军,难道就不如陈海松!”

杨杰见何应钦拿自己说事,刻意打压陈海松,很气愤:“敬之谬赞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要我说真比不过这个年轻人,就他在九江的布局,我就想不出来,想得出来也做不到。我只是个参谋人员,而他是真正的战将、帅才,有可能的话,我倒想和他聊聊。”

有大才不用也让陈布雷很是不解,冷言争辩:“总长的确想多了,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个明白人问问又有何妨?海松此子数月来不辞辛劳、不计较得失荣辱,以微弱兵力置身敌后、甘冒风险勉力出击,是为九江屏障,无愧于心功在国家。

不就是个共产党吗?他自己多次说过,共产党也是中国人,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我们两党的利益是一致的,消灭敌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需要精诚团结。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也请诸公收起党派之见、主义之争,先全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再说。”

陈果夫可不能像陈布雷那样丧失原则,反驳道:“布雷先生可不能被陈海松的迷魂汤蒙蔽,共产党志向远大、仇视本党。为图生存屈己隐忍迷惑世人,名为抗日实则扩张地盘积蓄力量居心险恶。抗战前四师一旅四个支队不到八万人,现在是多少?戴笠,你说说。”

戴笠看了看蒋先生,见校长无意阻拦,略微组织了一下朗声说道:“据各处潜伏小组不完全统计,林彪115师在山东建立四个军分区,四个野战旅、八个新编旅27个团。总兵力五万,24个县都建有3、400人的县大队、100人左右的区小队,地方部队兵力两万多。

贺龙120师在晋西屏障陕北,主力5个旅。整编晋绥军3个旅,每旅3个团,每团2000多人,兵力在5万以上,地方部队超过三万。

129师在晋东南、豫北、冀南地区。第二战区长官部、八路军总部也设在那里,主力野战旅4个、山西抗日决死队整编为3个旅、听命于他的第六集团军4个旅,加上炮兵、工兵、警卫等部队,总兵力超过8万。民众武装不少于5万。”

王树声教导师驻防晋绥、察哈尔,保护包头、延安。作战部队3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另有炮兵师、装甲师、飞行师各一个,兵力超过10万。此外编制了专门从事生产建设的工程兵5个师、铁道兵两个师。每师都在两万人以上。

徐向前第八战区部设在北平以北一百公里的兴隆,戒备森严难以渗透,据叛逃的共军供述,管辖范围包括冀中以北辽宁以南绥远以西,最少有六个主力师八万人以上。

东北日军最近疯狂报复,军统不多的行动组全部被破坏,不过综合他们前期提供的情报,陈海松带去的一个旅至少发展到八个团两万人。

延安留守部队三个警备旅两万人、张掖保安部队不少于两万。

陈海松来到九江,新四军活动频繁战果颇大。由四个支队一万两千人发展到五个师六万人,现在又大量充实川军溃兵扩编为军,总兵力超过十万,当然战斗力一般。

如此算下来,其主力部队已达40万人以上,最少20万地方武装。”

见戴笠鞠躬退后,陈果夫瞟了张治中、陈布雷一眼,摇头晃脑地说:“听听,你们还没感觉到共产党的威胁吗?这才一年,要是打个三年五载,他们就能与我们兵力相当、分庭抗礼。中国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他一旦实力增强羽翼丰满,还会与我们团结合作?”

张治中也没想到共产党发展的如此迅猛,惊愕之下思索了片刻说:“果夫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他们在敌后抗战,是对正面战场的补充、发展的越强大对日军的牵制越大。咱们的压力不是更小了吗?何况他们远离后方没有补给,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也就是极限了。

陈海松自己也多次强调,八路军敌后部队很快会面临日军的重点围剿,生存将异常困难,经过几次围攻,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不管怎么样,敌后有一个抗日力量是我们的幸运,可以不支援却不要去拆台。”

蒋先生早有定计不愿那这个敏感话题讨论,模棱两可地说:“共产党的事让毛泽东去操心吧,我们要好好想想怎么应付鬼子对华南的进攻。陈海松有水平,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林蔚听了半天,揣测了一会建议说:“华南的确是必守之地,理应调集重兵防守、派遣重将督战。卑职建议叶肇66军可以立即南下与64军防守大亚湾,抗击敌人登陆部队。

第九飞行大队还是留在武汉较好,而华南空中掩护可以交给第七战区空军部队,我记得上次在沙河镇他说过,华南是敌人下一个进攻目标,作战需要时他可以提供飞机支持,后来真送来了30架,虽然飞机拼光了,可以看出他是很关注华南的。

他们的那个‘飞虎师’潢川表现很好,虽然损失殆尽好在一半的飞行员跳伞逃生,包头又陆续给他们补充了十几架,恢复了一定的作战能力,派他们前去既可以提供空中侦察、掩护也能协助地面防御。

耿光校长精通联合作战,可以受大本营委派担任战区参谋长,具体部署整个战区的防守体系、两个军的滩头阵地的设置和陆空军的协同。”

蒋先生一听很受启发,转眼间想出了很多种可能,点头认可:“这倒是个好办法,值得一试。只是偏劳耿光到广州走一趟了。

辞修,你现在就去打电报,征询陈海松华南防御的要点,借他的空军部队一用。”

陈诚出去后几人又商量了一阵洛阳兵力部署的情况,决定调动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上将率领14集团军渡河南下加入第一战区,率领庞炳勋40军、郑大章骑三军驻守洛阳加强河防。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上将率领第四集团军移防潼关,严守黄河、拱卫关中平原。

这时第七战区回电,陈海松认为以华南现有兵力、指挥人员、装备水平绝难守住广东,建议再增加两个军两个飞行大队两个炮兵团,登陆场附近埋设十万地雷、投放五千到一万枚水雷,调配一员德高望重有作战经验的高级指挥员前往广州掌控部队,推荐薛岳上将前往。

八路军空军部队潢川受损严重,至今不足20架,隐匿在山沟简易机场里和鬼子打游击,飞行员奇缺,无法出战。

等着陈海松漫天要价的蒋先生没想到等来的是这么毫不在意的几句话,噎在当场。你怕人家惦记你的财物,人家看一眼的欲望都没有,把他晾在那直犯嘀咕。

这小子有仗就上的,上了就胜的,这一次如此冷淡莫非他担心打不赢?他都打不赢薛岳去了又有什么用呢?要不就是等着我求他?要不就是那边没有共产党力量他孤掌难鸣?

这蒋先生相当执拗,不把共产党的空中力量拼光他寝食难安。你越不肯去我越是要把你嫁过去,余汉谋对共产党一直很反感,你孤零零一个空军部队得不到战区司令部的物资支援、地面保护你还怎么取胜,你陈海松心疼就派地面部队过去保护你的空中部队。

“辞修,你去再给海松发个电报,就说国事艰难、敌人猖狂,广州对国家至为重要,不容有失。凡我革命军队都有责任提供兵力兵器,目前华南战场最缺的是空中掩护,‘飞虎师’在潢川表现卓越,尚有数十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可来南昌接收20架霍克战斗机与剩余战机合编成军,在广东战区任意地区驻防。”未完待续。。

第316章 平心静气第551章 坚守玉山第212章 准备夺岛第546章 跟我进俘虏营第404章 国军也要露露脸第554章 夜袭37师团第503章 些许遗憾第612章 巡视丽水第2章 激战第32章 激战羊投崖第56章 展望未来第253章 激战潼关第90章 发展中的包头第593章 稻田让步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175章 山地作战第471章 空中斩魔第52章 决战2第41章 惩治恶魔第5章 邢士廉的无奈第76章 乱中取胜第238章 陈海松的无奈第74章 东北联军我也要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国第218章 两岛合作第220章 报仇雪恨第515章 日苏比较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563章 浙赣路大乱第361章 政委免职第398章 激战官场村第14章 日本附属地第367章 进入新疆第57章 不一样的阳明堡第37章 死守平型关第201章 白色幽灵第140章 调虎离山第64章 会战尾声第305章 蒋先生的烦恼第541章 粤东兵团第436章 向八路军学习第70章 雨中张鼓峰第241章 钢铁废物第54章 出兵代县第17章 抗联往事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22章 板垣争先第28章 牵牛进山第442章 粤西扩军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514章 激烈交锋第153章 炮火连天战九江第590章 关东军的态度第79章 自己的军工第644章 弱国的顾虑第521章 不做牺牲品第487章 紧急备战第452章 聂总的态度第52章 剑指晋绥1第316章 平心静气第82章 比拼技术第273章 党政分工第22章 朝鲜战士第71章 规劝张主席第459章 前景堪忧第198章 火车自己跑了第95章 天津38师第483章 白总长走了第58章 营地枪声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603章 文体事业第433章 整肃风暴第383章 调虎离山第511章 勇士归队第559章 重建三战区第556章 陈安宝牺牲第647章 日军的信心第94章 17岁的少将第525章 华南起烽烟第459章 前景堪忧第339章 瞒天过海第440章 四战区整编第457章 大难不死第513章 交涉物资第34章 江洋大盗第56章 建设五常第197章 失算了第79章 自己的军工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592章 奇异的联合第345章 松了口气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501章 危机临近第39章 会合第621章 抓住机遇第45章 国民革命军第19军第234章 琼崖抗日独立大队第146章 安庆会师第144章 必须严惩第243章 几多欢乐几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