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人事变动

日本皇宫里紧急商量对策的裕仁不知道,让皇军上下又恨又怕的魔鬼陈海松正在徽州与各方人士座谈告别、在郭春莲的陪伴下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

12月20日中华民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外交部副部长王宠惠受委员长蒋介石、政府主席林森委托专程赶到徽州与第七战区正在进行战役研讨的军以上干部见面,正式宣布了国府一系列军政任命。

早在18日陈海松出任驻苏大使的消息已经通过中央社电讯告知全国,蒋先生本以为会费一番口舌、讨价还价一番的棘手任命没想到得到了中共方面、陈海松本人的理解和支持,心里有鬼担心夜长梦多、中途变卦的他连忙昭告天下,赞扬共产党顾全大局、七战区功勋卓著、陈海松体忠为国之余希望他尽快交割第七战区指挥权,到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报道。

一时间国内外舆论大哗,苏联政府表示了乐观的欢迎态度,美国政府对此表示不解,认为在战争最紧要关头把一个富有勇气与智慧的重要战区的指挥员当做文职官员发配到遥远的莫斯科当大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国民政府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而倍受战败噩耗打击的日本高层从中受到鼓舞,并看出这一普通人事命令背后暴露出来的中国政治格局的新变化。顺势而为调整了部署、暂时性地收缩兵力乐见其成。

武汉、重庆的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出于各自的理解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这些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民主人士发表各式各样的谈话引起社会广泛议论。

而主导中国政治形势的国共两党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件事,中央社更多的是谈大后方建设,冯副委员长、孔部长等前往某地视察、慰问灾民,张秘书长召开几州县联席推进会议,美国某某公司在某地考察计划投资办厂,地质部矿业勘探局在某某地发现煤碳、铁矿苗头。

新华社更多地是评论晋陕战役后的抗日形势、八路军各级军政部门在收复地区组织救助当地百姓、大量介绍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展示缴获的重型武器装备,号召各阶层人民认清日本侵略者的虚弱本质,坚定救亡图存的信心,到西安、太原来工作生活。

当事双方的低调处理让身陷生存困难的民众失去了关注的兴趣,开始思谋眼前的生计。纠结于是去大西南还是大西北。所以白崇禧一行倒也轻松没有太多心理压力。

屯溪镇西边20余里新安江边上的潜阜村沈家祠堂原第三战区司令部现在依然是第七战区司令部,叶挺、项英、张振宇、杜义德、戴戟常住这里指挥两党20多万军队。

有陈海松压阵指导,机构逐步健全陆续开展工作,参谋部下辖情报处、训练处、作战处、通讯处、炮兵处、特战大队。政治部下辖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对敌工作部、民众动员部,后勤部下辖装备部、物资部、卫生部、财务处、审计处、后方经济管理委员会。

与第二战区、八路军总部相比,机构被压缩合并一半以上,人员不到两百人,加上警卫部队也就是个营级规模,分驻在周围几个村子里毫不显眼。

随着皖南、安庆、宿松各地战事趋稳,陈海松把所属各部队撤回交给副职组织训练整补,主官、参谋长调回进行战术研讨,共产党干部轻车简从很多带两个警卫员就赶过来了,国军将领比较注意排场、重视安全。护兵、勤务兵最少要来一个排,这才让这里逐渐喧嚣起来,整日里前呼后拥、车水马龙,让不胜其烦的陈海松全打发到警卫连去参加严格训练去了。

第七战区的简朴、亲民、有序、低调让坚持不离开皖南准备以死殉国的沈烈五等当地士绅很是感动,欣然出任皖南参议会议长,与皖南行署主任戴戟一起承担起徽州行政管理事务。

项英、杜义德、袁国平、郭春莲等共产党方面的参议员也很尊重他们,提出减租减息恢复农业生产、降低税收鼓励商贸往来、组织民众架桥修路、收容难民、救助孤寡、创办五年制义务教育、组建民兵维护地方治安等提案顺利通过,让徽州逐步恢复了生机。

白崇禧等人对刚刚经历战乱的徽州迅速恢复、百业兴盛、社会稳定很是感慨,饶有兴趣地在陈海松、叶挺、项英、戴戟、沈烈五等人陪同下参观了客商云集的屯溪、皖南行政公署、参议会,心情愉快地来到战区司令部。

在沈家祠堂院子里。几位中央大员与集合在这里的国共双方将领见面。白副总长代表武汉蒋先生对战斗在敌后的20万忠勇将士表示亲切慰问。政治部周副主任宣读表彰文告,代表最高统帅部向在敌后抗战中创造辉煌战果的十几名个人、六个单位授勋颁发证书。

军令部长徐永昌宣读了最高军事委员会做出的人事调整命令:陈海松司令长官奉命出使苏联,任命叶挺上将为司令长官,项英中将为副司令长官,张振宇中将为参谋长。杜义德中将为政治部主任,下辖新四、五、六、七、八军、57军、89军、炮兵师、飞行师。核定编制15万人。年军饷某某万元,武器粮食弹药自筹,作战时机自定,毙敌不少于1万5。

原战区所属59、68两军合编为第33集团军,张自忠任总司令、刘汝明任副司令,调回第五战区参加大别山防御;53、74军合编为第20集团军,万福麟任总司令、俞济时任副司令,调回第九战区参加信阳一线防守;预二师调往第三战区编入29军,陈明仁任副军长。

各部需尽快移交防务在12月31日前赶到新防区报道。

此令一出,引起一片震惊,倒不是陈海松的离去,通过广播已经知道,与陈海松也进行了沟通渐渐接受这一事实。没想到的是战区主力部队的大规模调动,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俞济时、王耀武是中央军倒是没有太大抵触,虽然不舍毕竟心理上还是希望回到第九战区去的,而张自忠、万福麟、刘汝明、陈明仁都是杂牌军的老底子,过去在各大战场不受待见,缺粮少弹,干的都是堵抢眼当炮灰的活,部队越打越少,士气越打越低。

好不容易在第七战区安下身,不仅武器装备得到更新补充、编制恢复到满员,而且在八路军骨干的带领下进行了正规化训练,按照战区参谋部的部署打了很多胜仗,士气上来了、战术灵活了、物资充裕了,却要调走了!少不得还要去给中央军们垫背,能有个好?

外交部副部长王宠惠是当时有名的老外交官,辛亥革命时年仅30岁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外交总长,此后在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一直担任要职,出任海牙常设国际法庭正法官,37年3月开始担任外交部长,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争得大量军援。

出于对英美外交的需要,王宠惠让位于在英美朝野颇有名望的宋子文,担任国防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外交部次长主持部务工作,重点维持与苏联的友好关系。他是个政法系的文人,对政府屡屡任命军人出任大使很有情绪,杨杰自恃才高,喜欢高谈阔论,对自己并不尊重。

现在竟任命一个年仅25岁毫无外交经验和较高文化水平的抗日名将出使苏联简直就是拿国际关系当儿戏,堂堂中国竟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岂不是让国际友邦嘿嘿冷笑。

谁知一下飞机,看到这个消瘦英武的上将军全无军人的粗鲁蛮横,彬彬有礼地用俄语与他交谈,他惊奇兴奋之下试着用英语、日语与之交流竟都能应付自如,对当今国际形势、各国国情、国际法则、外交辞令相当了解,对大使职责、主要任务、工作方法一清二楚。

真是捡到宝了,共产党里竟出了个不下于周先生的外交奇才,还是个年轻的名将让57岁的老外交官欣喜若狂,忐忑郁闷的心情一下舒畅了许多。不顾台下众多将领脸上的不满兴高采烈地宣读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署的特命全权大使任命书,大谈中苏友好的意义。

一向耿直的叶挺此刻如坐针毡,中共中央、南方局昨天打来电报认可了国民政府的人事调整,要求第七战区坚决服从、认真执行,项英、张云逸、陈毅、谭震林、傅秋涛、高敬亭等人都是老党员即使心里有想法也要服从中央决定,在外人面前不能表现出不同意见。

叶挺可是党外干部,陈海松来了以后,工作环境大大改善,他的能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他日渐消沉的革命理想再次点燃,激动之下向陈海松提出重新入党的要求,考虑到第七战区的特殊性和敏感性,陈海松请示周恩来后建议叶挺继续留在党外,用他特殊身份维护党在华中地区的革命利益,团结国民党左派、地方开明人士共创华中抗战新局面。

自己在陈海松引导下进行过深刻反思,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导致的意志动摇,需要长期的磨练,刚刚有了点起色,年轻的指路人要走了,把十几万人的家业留给连两万人都指挥不好的自己,他越想越急起身打断王宠惠的演讲,看着白崇禧问道:“中苏关系是很重要,可真的需要一个战功赫赫的战区司令长官去维护吗?”(未完待续。。)

第7章 胆大包天第600章 睡狮当醒第376章 掉进陷阱第132章 城外阻击第88章 点验小组第67章 收徒第6 百五十九章 并肩作战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556章 陈安宝牺牲第629章 怒而撤职第304章 拜访林森第389章 空中遇险第8章 李家营子第46章 计划成功第259章 惨烈的白刃战第54章 出兵代县第66章 永合村外第52章 剑指晋绥1第390章 活捉桥本群第231章 抗登陆部署第312章 杨家岭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623章 平民官员第170章 鼓动国军军第33章 战乱离人第63章 撤离南京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56章 建设五常第444章 陈章 驾到第384章 奇耻大辱第65章 教训蒙奸第614章 国军回来了第544章 主动进攻第458章 优势不再第402章 飞天大侠第420章 快速发展第526章 难以决断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569章 不一样的国军第165章 后方建设委员会第79章 自己的军工第3章 公审大会第83章 演习1第11章 独立团第180章 死保武汉第115章 该是被消灭的时候了第494章 法国的天真第543章 跃跃欲试第77章 中央委员第212章 准备夺岛第130章 陈明仁的计策第23章 抗联杨靖宇第51章 干部会议第133章 奇袭金家湾第315章 路线的分歧第209章 飞翔在宝岛上空第76章 乱中取胜第602章 恩威并用第510章 配备随员第506章 意外地收获第145章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399章 该拼命了第585章 朱可夫回归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53章 剑指晋绥2第203章 鬼子的报复第149章 增援部队第663章 老大不情愿第274章 中央新的布局第635章 海军摇篮第604章 阿尔山第434章 独家出战第417章 大义凛然第64章 会战尾声第32章 继续北上第14章 进入张掖第417章 大义凛然第189章 飞虎临穗第352章 燕山阻击第59章 威服悍将第352章 燕山阻击第5章 谋划胜利2第208章 116师团第246章 关中危急第220章 报仇雪恨第197章 失算了第36章 欺软怕硬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28章 目标平型关第429章 知耻后勇第196章 柴世荣伏击军列第5章 谋划胜利2第503章 些许遗憾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34章 江洋大盗第34章 兵临平型关第136章 再战瑞昌第313章 注视新疆第460章 地方部队第396章 把事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