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临别寄语

叶挺的质问让周恩来毫无思想准备,中央不是发了电报提前通了气,陈海松也召开了军政联席会议说明了战场形势变化下国内政治形势的新动向以及接受这一任命的原因,按说让他接手一个战区表明组织对他的信任,应该高兴才对怎么又提出反对意见了呢?

白崇禧知道叶挺这是在为陈海松鸣不平,十几年了就是改不了这个臭脾气,自己心里也不平可是有用吗?不是浙江、黄埔出身的能安稳做官的有几个?何况还是先生最为忌惮的共产党,要不是需要你们在前方挡子弹,恐怕连战区都撤销了哪里轮得到你来接这个班。

他心里埋怨,嘴上却说:“希夷兄,站在军方的立场上我和你一样希望陈将军留在第七战区主持这里的工作,构成武汉前严密的屏障,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同样需要他去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没办法,谁让他又会俄语又讨斯大林喜欢呢?你我都干不了这事。

不瞒你们说,一、三、五、九战区连番恶战,消耗很大,重炮、飞机所剩无几,各师装备虽在,弹药不足一场战役所需,要不怎么108、109师团洛阳溃败、18、114师团沿江后撤、15、17、22师团退出皖南国军都没有命令追击呢?囊中羞涩没法打了!

你们包头有兵工厂、守着交通运输线、战场缴获也丰富不知道正面战场的艰难,全世界只有苏联公开支持我国、愿意提供作战物资,西方各国袒护日本,明明是日本侵略咱们却对中日双方实施制裁,虽然有民间组织帮咱们购买物资,可遮遮掩掩的没有多少。

开战以来苏联支援了我国一亿多美元的装备物资,包括飞机大炮坦克有力地支援了国军作战,截至目前消耗一空可战局改变不大,苏联政府、军事顾问团很不满意。只好请陈将军前去斡旋代为转圜,争取获得新的援助把抗战事业支撑下去。你说他该不该去?”

叶挺也明白这个道理。中央、陈海松也都是这样解释的,可他就是思想上转不过这个弯,担心随着陈海松的离去新四军时期的种种不和谐再次上演。虽说项英、张云逸、邓子恢、高敬亭、张鼎丞、粟裕等人都来和他谈过心做过自我批评,表示要尊重他的决定服从他的军事指挥,可他就是觉得陈海松亲、跟这个比自己小18岁的上级相处毫无压力、受益匪浅。

他梗着脖子继续质问:“能干就该什么都干吗?王部长的外交部岂不成了摆设?第七战区是陈将军一手创立,国共两党几方人马20多万部队身处敌后。战场辽阔、瞬息万变,既要生存又要战斗,没有他在这坐镇,其他人难以及时准确地应对,请军委会收回成命。”

周恩来心里暗中摇头。这个广东佬真是口不择言,挽留陈海松也不用这样自我贬低嘛!蒋先生巴不得我们自己谦虚退让、以辞职要挟呢,他好顺势派员接收,到那时你哭都来不及。

抢在白崇禧之前起身笑着对陈海松说:“海松虽然年轻,带兵经验很是丰富呀!看得出你的部将都很留恋你呀。”转头又对众人说:“大家也不要舍不得,海松去也就两三年,或许更短,国内形势一旦有变他还是要第一时间赶回来的。少不了还要并肩作战。

第七战区是在他手里发展壮大的。可也不能靠他独自支撑吧?诸位跟他一起生活战斗了快半年,他在你们身上也没少下功夫,你们这么多人只要团结一心集思广益民主交流还承担不起第七战区的领导工作吗?你叶希夷可是北伐名将怎么就没有胆量带着第七战区争他个抗日英雄当当?不就是调走了八九万人吗?敌后到处是想抗日的民众,你发什么愁?”

叶挺在共产党高层里最服周恩来,见周恩来表情严肃、顾左言他,顿时反应过来。红着脸起身接上话头:“海松指挥3个集团军11个军另3个师,轮到我一下抽走四个军一个师。剩下的都是新编部队,还要自筹粮草、毙敌万五。真以为我指挥水平比他高呀,我很担忧!”

心里琢磨了半天的陈明仁下定了决心,起身对徐永昌说:“叶司令长官的担忧卑职也有同感,白副总长刚才说要第七战区成为武汉的屏障,兵力不足怎么屏障,预备二师在陈司令麾下打拼了几个月,从瑞昌、潜山、马当到皖南,深感在这里抗日是最畅快惬意的。

卑职所部万二将士跋山涉水从贵州四川徒步赶到前线就是来抗日的,不愿去无仗可打、闻敌即走的第三战区,情愿率领川黔汉子常驻皖南周旋敌后快意杀贼,请各位长官成全。”

他这一带头张自忠、刘汝明、万福麟等相继起身请求所部留在第七战区,会场上一时有些失控,白崇禧、徐永昌没想到最担心的共产党倒没为难自己,反倒是配属的国军部队将领不依不饶,指责政府削弱敌后力量、歧视杂牌部队、缺乏战略规划。

整的两人手足无措,只好向周恩来求救,周恩来对这些将领也不熟悉,不知他们是什么动机什么目的,只好示意陈海松出面解决。陈海松深知这些国军中的杂牌以往生存的艰辛,回到国军阵营里可能会遇见的排挤、歧视和抛弃,很是同情,可也不好强留。

起身向几位情绪激动的前部下向下按了按手,请大家坐下很是动情地说:“海松年轻德薄,蒙委座不弃、长官提携、同事信任,有机会出任战区司令长官与诸位兄长一起生活战斗了四五个月,合作很是融洽,令我深感荣幸,你们的支持、眷顾海松都记在心里了。

聚散离别对于我们军人来说是每时每刻的常态,军人的生命是国家的,必须服从国家的需要,我从第八战区到第九战区又到第七战区,现在又要去遥远的莫斯科,都不是我的意愿,可当国家需要我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时我责无旁贷,这就是现代军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不能留恋过去的团队、过去的地盘,那些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国家的,我们都是其中的临时一员。可军阀们不这样看张作霖、冯玉祥都曾把东北军、西北军当成自己的私人武装、把国家的土地当成私有财产与人挣来抢去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祸害的国家残破、民不聊生。

万军长、张军长、刘军长、包括白总长、徐部长、戴主任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想想看你争我夺死了多少人,国家得到了什么?就是北伐以后国共两党的争斗也是国家的不幸,包括我在内的在座所有人都参与到其中,主义之争就比国家主权还重要吗?

这些沉重的话题包含着深刻的教训,军人必须抛弃小团体的利益和个人的私利建立起国家观念、军队一定要服从国家调遣做对国家民族百姓有益的事,否则各行其是、谋取个人或是小团体的利益造成的还是毫无凝聚力战斗力的一盘散沙,国家继续分裂虚弱任人欺凌。

各位都是经过北伐的老军人,对过去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相信你们能明白我的愿望!”

白崇禧、徐永昌、万福麟、张自忠、刘汝明、戴戟这些军阀部队里打拼出来的老军人无不悚然动容、心中惭愧,王宠惠、俞济时、陈明仁、王耀武这些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也不由得暗暗点头,怪不到此人无所畏惧、屡战屡胜,就这份胸怀、这种境界就非常人所有。

而周恩来、叶挺、项英、张云逸、陈毅等共产党将领也不免心惊,说反动军阀怎么说到自己头上来了,咱们那是要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怎么能和反动军阀相提并论呢?下来可要和他好好谈谈,这样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可不行,是要掉脑袋的!

陈海松见自己有感而发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场面有些沉闷,转变语气说:“诸位不要介意我的话重,咱们中国军队正在从私人军队向国家军队转变,从感情向理智转变、从重情重义向重法制重军纪转变,还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咱们一起来努力。

就要走了,其实心里也有很多不舍,很想和大家说些心里话,就算是临别寄语吧。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军人,海松问心无愧、没有留下遗憾,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承诺的守住武汉、广州兑现了,把战线稳定在信阳、九江的愿望实现了,中国没有继续败下去。

本战区面对敌人八个师团数次攻击岿然不动,两次端掉11军司令部、全歼第9、27师团、重创18、21、114、15、17、22、116师团,毙敌超过六万,成为武汉九江前的坚强屏障,功劳是大家的、荣耀是中国的,我为中国军队的进步取得的战绩感到无比自豪。

日本鬼子在中国长江两岸到处乱伸的魔爪即将走向尽头,因为他们瘦小的身躯被日渐强大起来中国国共两党已经焕发出昂扬的斗志、主动地精神、顽强的韧性的军事力量所阻拦,他有限的兵力国力、贫瘠的矿产资源已经无力承担更大规模、更加激烈的侵略战争。

在一年多的实际战争中不断总结不断成熟的国共两军以及各路地方部队,一半以上已经从恐慌畏惧失败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开始正视敌人的优势、不足,兵力、兵器的使用越来越合理,战术越来越灵活,这种良性的发展势头必将延续下去,让我们在今后的作战中更有底气和信心,以更小的伤亡消灭更多的鬼子,若干年后成为中国军人的基本素质。”(未完待续。。)

第232章 战争准备第54章 田中家的欢聚第69章 各方反应2第590章 关东军的态度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447章 燃烧的冀中第64章 蒙古自治大会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23章 大意了第141章 围歼36旅团第602章 恩威并用第161章 抽兵归建第159章 18军登陆第599章 飞临梅州第519章 应运而生第340章 玩忽职守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562章 衢州机场第115章 该是被消灭的时候了第57章 特战思想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208章 116师团第21章 寿一来了第564章 顽强第一军第285章 激动的外交官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557章 重新启用第142章 谋划南洋第68章 土地的争论第391章 窑湾独立营第78章 民乐第485章 接受整编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05章 你去武汉吧第391章 窑湾独立营第583章 周边状况第32章 培训2第8章 一见马元海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174章 收拢散兵第134章 挥出铁拳第17章 表里山河第448章 都得调整第447章 燃烧的冀中第199章 嫁祸于人第201章 白色幽灵第558章 不是来祈求恩赐的第5章 邢士廉的无奈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198章 火车自己跑了第532章 惨胜第318章 利益交换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25章 交流战术第438章 确实不同第557章 重新启用第387章 桥本群的对策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49章 露出破绽第79章 驻屯马鞍山第31章 培训1第230章 跟国民党竞争第56章 嘴边的肥肉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359章 两败俱伤第46章 主持决战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67章 继续膺惩第557章 毒气逞凶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87章 天皇毁容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421章 战前风云第72章 斯大林授勋第589章 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641章 客观评价第485章 接受整编第266章 明抢暗偷第169章 争夺皖南南第667章 麦克马洪线第217章 南澳岛第664章 花花肠子第173章 顾祝同和板垣第488章 中国宣战第46章 民兵队和无坐力炮第46章 计划成功第437章 这就胜了?第24章 谈心第639章 如出一辙第530章 天上掉馅饼第77章 峨堡会谈2第19章 统帅部的决心第38章 最后的疯狂第162章 增援华南第231章 抗登陆部署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222章 第四战区第123章 控制‘安宅号’第58章 蒋介石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