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曾大善人

当晚,重庆枇杷山正街一座仿巴洛克式砖石木结构的欧式小洋楼前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四楼一底、26米高的建筑顶上飘扬着鲜艳的带斧头镰刀五星图案的红旗表明这里是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在陪都重庆的办公之地。

这座气势雄伟,外廊、露台、亭阁、拱形窗、罗马柱、石雕、坡屋顶等一切欧式建筑符号集中体现的高大建筑本是川军师长曾子唯斥巨资修建的一座公馆。抗战时期,政府西迁入川,办公用房紧张,川籍达官显贵、名绅老将们纷纷让出自己的公馆借给政府使用。

曾子唯也是穷苦出身,祖父在家乡自贡当盐工,父亲在小街上摆茶摊,到他时家境稍好,投考四川成都速成军校,与刘湘、杨森、唐式遵、王瓒绪等是同班同学,慢慢提升到师长,出川帮助吴佩孚转而投靠北伐军立下战功,被蒋先生封为独立13师师长兼荆沙卫戍司令。

28年后凭着北伐功臣的身份,借助宽广的人脉、巨额的积蓄回到四川经营实业,做的是风生水起。修建南泉水电站、创办重庆烛光电灯公司,获得重庆电力30年经营权。担任重庆川盐银行、中和银行、自贡市裕商银行,后又任重庆盐业银行行长、四川建设银行董事长与四川省造币厂厂长,掌管东川民间巨额财富,在重庆手眼通天对军政商界有强大影响力。

此人不仅经营有道而且思想新潮热衷于公益事业。29年刘湘筹建重庆大学。他慷慨解囊成为校董之一,投资修建了章华剧场、育德电影院、重庆孤儿院及小学,一直任重庆市孤儿院董事长。联合当地乡绅三建石堤成就了‘漫想三春桃浪暖,芳堤绿水泛花红’的花溪河。

财大气粗的曾子唯很会享受、特别喜欢修屋建宅,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建造了多处别墅公馆,该楼依山而建,规模大造型独特,背靠枇杷山,遥对南山秀,西倚佛图雄。东闻两江涛,景色独特、交通便利,被称为‘重庆之仙境’。公馆刚建成不久,就遇到抗日军兴、政府西迁。一向豪爽的他主动捐出了这座当时中国抗战支柱的苏联大使馆看中的公馆。

此刻苏联大使卢斡滋、武官兼总顾问、黄埔军校时的顾问切列帕诺夫上将、苏联志愿航空队领队日加列夫空军中将站在公馆门廊下迎接应邀前来的中国政府中对苏友好的嘉宾。

一楼宽大的会客厅改成西式的自助餐厅,餐品架上摆放了许多香肠、面包、果酱、鱼子酱等苏联特色食品还有一些中国地方小吃,最多的还是红酒和白酒,来的比较早希望能多与人交流的陈海松端了一杯红酒坐在一组沙发上和开心地品尝小吃的郭春莲、吴克坚聊着天。

郭春莲是四川阆中人,家中的亲人全都被反动民团杀害,33年17岁孤苦无依跟随地方游击队加入红四方面军开始远离故土的南征北战,五年过去了对故土充满仇恨的女战士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红油包裹的食物、闻着熟悉的麻辣味道才知道自己无法割舍对家乡的思念。

吴克坚早年是特科电报员,33年去苏联学习回来任长江局副秘书长兼周副主席随身副官,成立南方局后被派到重庆建立办事处,跟郭春莲不同他面前堆了不少俄式面包果酱烤肠。

野外生存惯了的陈海松对食物从来没有挑剔。三下两下解决掉一盘中西混搭的食物,品着红酒兴致勃勃地看着郭春莲报仇似的消灭面前川味小吃,辣的香汗直流、频频吸气。

正看得有趣,递上手帕,一个身材较矮的国军中将端了红酒凑了过来,川味十足的问道:“你就是陈海松呗,还真是年轻,我叫曾子唯,认识你很高兴!”说着伸出细细长长的手。

陈海松知道能受到邀请的都是重庆地面有头有脸的上层人物,不敢怠慢。忙站起身来与之握手,旁边对重庆上流比较熟悉的吴克坚忙起身介绍:“曾将军是西南行营中将高参,川盐巨商、四川建设银行董事长、重庆盐业银行行长、重庆电力公司董事长、重庆孤儿学校董事长,是重庆商界巨头。这栋公馆就是曾将军所建,无偿捐给政府使用的。”

陈海松忙忙躬身问好:“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曾将军、曾大善人。失敬失敬!”

曾子唯一屁股坐在陈海松身旁,拉着他坐下。随意地说:“那都是虚名,老夫离开军界已经十年,带着川军出川就是想为国家统一做点贡献,没想到赶跑了军阀、又国共分裂,中原太乱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可以掺和的,与其毫无意义的打打杀杀不如回来建设家乡。

好在十年间还算有所成就,挣了些薄利微名,可比起你在前线痛击倭寇差远了。子唯也是军人也有报国之志也想马革裹尸,可惜手里已经没得军队,只能在资财上倾尽所能,刘总司令奉命出川,两批誓师壮行酒会都是在这座楼里举行的,我也先后捐助了百万家财。

可惜出川一年多,刘总司令病逝、30万川军胜绩不多、伤亡惨重被肢解分拆散落在各战区,陆续补充过去的30万人被补充给其他部队,川军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集团了。”

陈海松劝解道:“曾将军不用悲观,川军出川表现了川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付出巨大牺牲帮助国军粉碎了鬼子迅速打垮国军占领中国的图谋,在南京、徐州、九江、永济都有上佳表现,展示了四川军人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品质,是有功于国家的。

我能理解你做为川军老将对川军的感情。但我站在国家民族生存发展走向强盛的立场上来看。认为代表各地方势力的独立军事集团的消失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中国军队进步的标志,是国家走向真正统一的开始,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抗战胜利的唯一途径。

我的第七战区里就有六万四川籍战士,除了佟毅将军的那个师主要是川军编成以外其他的都混编在各军师部队里,我不认为这是对四川籍战士的歧视,在我的作战集团里不允许出现以地方区域来组合的作战单位,没有什么西北军、东北军、川军、滇军的区别。

不同地域、不同性格、不同体质的人员混合在一起有助于官兵抛开地域观念建立起国家民族的意识,接受相同的严格训练、掌握相同的作战技能,遵守统一的军纪、服从统一的作战命令、执行相互支援、发扬火力、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统一作战原则。形成一个有共同理想追求、彼此高度信任相互关心、面对敌人无所畏惧敢打必胜的新型的作战单位。

事实证明这样的作战单位是可能的、有效地,八路军本身就是各地革命者的集合体,历次会战中收编了几十万战场上溃散的不同部队的官兵和当地的普通民众。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直鲁军、地方抗日武装、山匪土豪只要想抗日的我们都欢迎、都接纳。”

“那不乱套吗?”曾子唯吃惊地问道。

“我们首先让所有的士兵知道自己是抵抗外敌入侵的中国军人,是军人就要有过硬的杀敌本领。有了杀敌本领还得有完善的进攻防御战术、演练战术就能明白自己在这个团队里的重要性,步枪、机枪、迫击炮如何相互支援,步兵、工兵、炮兵怎样协同,服从命令、爱护百姓是何等的重要,这些有助于只知道吃粮扛枪没有思想的壮丁逐步转化成正规军人。

中国过去贫穷虚弱就是地方割据造成的,军事力量地方化、私有化,军人除了升官发财没有明确的政治追求,缺乏统一的编制、训练标准,作战中没有统一的号令和指挥、相互间缺乏配合和主动支援,表现为军纪败坏、体质虚弱、训练不足、装备低劣、战斗力低下。

国内相互攻伐还体现不出。真正遇见外国侵略者时我们才发现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队,随着战争的进行,相对独立的地方军队模式暴露出严重的落后也造成严重的损失,国家和地方的利益都受到了极大地削弱。国家需要统一编制、统一指挥的正规军队。

开战以来过去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直鲁军、川军、粤军、桂军、滇军、湘军、马家军都受到极大削弱,基本上失去了独立成军的基础,这是中国长期地方割据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外战争退出中国的军事舞台也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遗憾的!

他们重新组合混编在新的作战单位里还是各地民众对国家的贡献,没有了地方势力的影响他们的装备会逐步改善、训练会更加规范、作战会得到友邻的更多支援,损失会大大减少。

第七战区六万川军混编以来苦练山地游击作战本领伤亡不到三千。却在皖南山区神出鬼没伏击鬼子辎重部队、小股进攻部队,毙敌五千余人,缴获粮食弹药无数。优秀的士兵被选进炮兵部队、侦察营、特战大队,突袭11军司令部作战部队里就有大量川籍士兵。”

“佟毅来信向川中报告了情况,战区没有歧视川军、粮食弹药、被服装具补充足额、军饷发放及时。训练要求、作战任务分配一视同仁,他们在皖南吃得饱穿得暖、人也长壮实了、打仗也不吃力了、战功也赚到多了。过得很安逸,让我们放心不用为他们筹措粮饷。

我们都很感谢第七战区对我们四川子弟兵的爱护,所以我提前过来看看你,替川中七千万父老谢谢你,你是咱们川军的朋友!可是在别个战区的川军就没得这样的福气,待遇低的吓人、饭都吃不饱还啷个打仗嘛!我们好揪心哩!”(未完待续。。)

第174章 收拢散兵第507章 皇军的出路第27章 别不服第37章 死守平型关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517章 态度好转第372章 小野偷袭第444章 陈章 驾到第50章 谜底揭开第43章 恶魔发狂第76章 乱中取胜第547章 寻求逆转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89章 肃反的纠正第6章 阜新煤矿第59章 威服悍将第436章 向八路军学习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39章 42联队完了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323章 执政经验第124章 现学现卖第590章 关东军的态度第19章 统帅部的决心第25章 交流战术第119章 蔑视领袖第303章 受领任务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637章 浙北恶化第267章 延安的反应第660章 擦肩而过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223章 准备突袭第369章 严重分歧第388章 逼出来的毒计第667章 麦克马洪线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264章 陈布雷的趋势论第503章 些许遗憾第152章 陈玉成第185章 谜团揭开第475章 以我为主第81章 各有千秋第39章 被盯上了第84章 演习2第156章 耐心引导第314章 螳螂捕蝉第594章 土豪劣绅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400章 航空机枪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75章 战争开始了第571章 东紧西松第386章 可怕的判断第195章 第八师团第87章 天皇毁容第24章 谈心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95章 天津38师第162章 增援华南第108章 据理力争第68章 王明回国第671章 苏联的防范第148章 战役计划第61章 击毙笠原第78章 民乐第395章 谈判放人第276章 日军的检讨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272章 苏联雇佣的推销员第50章 谜底揭开第470章 果断出击第185章 谜团揭开第176章 还得靠他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546章 跟我进俘虏营第338章 抵达博尔加第99章 庐山第648章 日军要进攻第87章 天皇毁容第68章 王明回国第495章 只是个摆设第91章 布局蒙古第260章 坦克是个好东西第579章 冷却的豪情第419章 琼崖现状第360章 重锤敲击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348章 对策第384章 奇耻大辱第641章 客观评价第7章 夺寨第11章 河西大学第92章 全面布局第29章 新兵周强第130章 陈明仁的计策第161章 抽兵归建第472章 算计飞虎师第108章 据理力争第595章 血债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