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组织反攻

9日晚上,在战壕里挨了一天炸的李玉堂带着三师8旅13团一营及迫击炮连绕过县城进了莲花山余脉的铁炉嶂,紧邻大亚湾方圆数十公里的连绵群山是惠阳县的天然屏障,山虽不甚高大,却是林木茂密、溪流涓涓,建有6座寺、庵、祠、宫,极具南国清秀文雅之气。

当初依山建立抗登陆防线,李玉堂常到山上来,对这里的地形并不陌生,8军要是准备充分躲在这里凭险据守一个月不成问题,鬼子哪里会那么容易上岸建立登陆场。

唉!想想真是后悔,蒋先生来惠阳巡视时发现部队摆在山头岸边置身敌前,担心被飞机、舰炮无谓消耗,命令放弃建的差不多的阵地、撤出演练的差不多的部队,到舰炮射程之外的平川构筑野战工事诱使鬼子部队上岸,集中兵力予以包围杀伤。设想的确挺好,可想不到现在部队兵力单薄、空军覆没,没有实施包围的力量,美好的歼敌愿望无奈落空。

怕影响正常生产生活造成民众不必要的恐慌,也为了满足广州、香港对大亚湾丰富优质渔业产品的需求,没有接受陈海松提出的迁移百姓、封锁海面、布设地雷、水雷,分散配置火炮阵地,在面海的山脊构筑坚固、深厚的反登陆阵地,各通道设置路障、埋设地雷、炮火封锁,把鬼子登陆部队挡在射程之外无法上岸、烂在海里、死在滩头的防御建议,只安排当地保安团注意观察海面,正规军派出小分队协助巡查海岸,没想到就是这些铸成大错。

据死里逃生回到淡水的澳头保安团团丁报告当晚他们班六七个人当值,前半夜从东边笔架山边的坳仔湾方向过来十几个国军士兵。说是检查夜间防守的国军,过去常有南腔北调的中央军8军班排不定期地来巡查海防,他们也没太注意这些国军的身高、口音有何不同。

这些国军很和善地给他们发烟聊天,围坐在一起询问周围的哨位布置和镇里的驻军情况,还夸他们忠于职守。抽完烟国军整队说要到前边去检查。他们正挥手告别,这些国军突然端起刺刀就捅,毫无防范地民团手里只有棍棒、铜锣,来不及示警就被刺倒在地。

凶残地鬼子又一人补了一刀,才用日语招呼出一百多人,哇啦哇啦地说了一会继续拉长距离向镇子里摸去。留下三四个人把团丁尸体拖到路边扔进沟里,躲在暗处监视周围的动静。

这个团丁反应还快,挨了两刀却都不致命,鬼子大部队过来时就醒了,听这些国军说的话听不懂,个子又很矮。意识到是鬼子冒充国军偷袭,吓得不敢出声趴在地上装死,直到被鬼子扔进沟里才趁留下的鬼子不注意慢慢爬到后边的山林里躲起来。

指望着前边几个哨卡能识破鬼子,可等了很久又有几队鬼子过去却没有传来示警的锣声,他担心鬼子窜进镇子里祸害家里亲人,忍着疼痛顺着山路往回赶,还没赶回镇子在山上他就看见海湾里开进来好些船。打着灯照的码头跟白天似的,有的靠上澳头码头下来一队队鬼子兵,有的去了东边的虾涌、盐灶背、捻山镇,澳头镇下来的几千鬼子没有进镇直接沿通道往淡水开去。

海面上鬼子的船队可能知道海边没有威胁都打开了灯,大大小小的船挤满了港湾,而澳头港又下来几千人在那卸东西往镇子里搬,显然镇子已经被鬼子占领,外面到处是鬼子哨兵,估计鬼子怕走漏风声把全镇上千口子人都杀了,其他地方的团丁、百姓估计也被残杀。

鬼子大部队要打惠阳了。失去亲人和伙伴的团丁又恨又怕忍痛翻山天亮时才下了山,没等他找到国军,两边就打起来了。幸好遇见往前赶的15师把他救下送到军部报告了情况。

李玉堂也是杀人如麻的军中悍将,听到这也不能不义愤填膺,小日本太狠毒杀中国人就跟割草切菜一样自然。毫无心理负担,小鬼子太阴险,小部队从外围悄悄上岸冒充中国军队利用民团的善良、缺乏警觉一路偷袭控制了澳头及整个登陆场,当初自己要是在这驻扎一个营也不会让鬼子如此轻松地得逞、埋上哪怕一百颗地雷也不会让鬼子挺进陆地20公里,华南基地支援的地雷、水雷都在澳头镇、淡水镇、捻山镇里的仓库里堆着竟然没有发挥出作用。

在惠阳民团的引领下这支8军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小心谨慎地穿行了两个多小时来到离海边十里地远的最高峰半山罗,这里是飞虎师平潭基地海边六座无线电导航台中的一个,三四顶帐篷两根天线隐藏在一片茂密的丛林中,一个警卫排修建了隐秘的防御工事。

平潭基地司令员高卫东少将、警卫营长李坚生少校率领的200人打击分队已经等候在那里。下午高卫东找到8军指挥部,告诉李玉堂八路军总部命令华南基地积极配合国军打击登陆敌军,由于兵力较小不适合正面作战,计划突袭鬼子海边登陆场,希望8军配合。

李玉堂刚被鬼子从县城里炸到城外荒村里,要求飞行基地出动飞机把烦人的鬼子飞机赶走,他指挥八军从地面上发起进攻,只要没有飞机压制他有信心把上岸鬼子撵下大海。

高卫东告诉他,上午空战中基地飞机寡不敌众损失很大,经过抢修能参加战斗的只有五架战斗机、三架轻轰炸机,都是落后的双翼机,贸然出击空战跟自杀无异,于事无补。但这些飞机在夜间、对付滩头物资、兵营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一旦得手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

“你们准备如何行动,需要我军如何配合?出动多少兵力?”李玉堂有些气馁地问。

“我们计划空军夜间轰炸,山上炮火打击,趁敌人混乱特种部队进去搜集鬼子战役计划、实施更大的破坏,我个人感觉我军对登陆场的打击必定会造成敌人兵力部署的混乱。对八军是个杀敌报国的机会,趁乱发动夜间进攻收获不会小。”高卫东很轻松地说出大胆的计划。

“你是说我们两面夹攻,干掉登陆敌军?”有些让人动心,有些让人不敢相信。

“干掉已经不可能,敌人上岸部队都是野战部队实力不小。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开来,海边十公里以内是鬼子舰炮射程,我军没必要过去送死。给他来个下马威,弄清楚鬼子兵力番号、作战计划,毁坏其装备物资、杀伤其兵力就不错了,能给后面的阻击战斗减轻压力。”

“你们出动多少人?”都说八路胆子大。真是敢想呀!确实让山东大汉有些心动。

“我们是隐蔽偷袭不需要太多兵力,再说我们也没那么多人,空中八架飞机,两个波次持续两小时,地面上我调来了200人,150人在山上向鬼子兵力集中地域、物资集中地域开炮。50个人进去搞情报、搞破坏,保证把他的后方搞得人仰马翻,让你们轻松进攻。”

“这么点人不就是去找死吗?”还以为最少一个团呢,200人能闹出多大动静?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的战术就是以少胜多的打法,他们都训练有素,胆大心细。具备九江的张勇小组一样的实力,制造的威胁比你一个军正面打击的还大,你就放心吧!”

“你也说了,鬼子上岸兵力很多,我们冲进去被围住怎么办?”李玉堂还是心里没底。

“夜间进攻讲究选择敌人结合部隐蔽接近突然发动,集中兵力火力重点突击,又快又猛又准,形成突破口后向两边扩张,后续兵力持续突击,敌人稳住战线前立即后撤。安排第三线部队做好阻击准备,打退鬼子追击,全身而退,我建议贵部攻击一个小时五公里即可。”

“我只有两个师五个旅不到三万人,15师还在西边几十里外的坑梓。攻击兵力不足啊!”

“我只是来向友军通报一声,给八军提供一个立功的机会,要与不要八军自己决定。贵军行动与否我部都要行动,我们不希望鬼子如此轻易地上岸作战,我们虽是客军也吃了岭南百姓的半年粮,怎么着也要为他们拼一把打一仗,不杀几千个鬼子实在不解心头之恨!”

李玉堂见高卫东有些生气抬屁股要走,忙起身拉住说:“你个空军少将都敢去闹登陆场,我们实在陆军还不敢打一场冲锋吗?就冲你这股敢于战斗的勇气,我也要陪你干一场。

不过我要跟你一起去看看鬼子登陆场,那里是我的防区,丢在我的手里实在有愧,我要到那里去杀几个鬼子也算是没有放弃职守,嗯,再带一个迫击炮连支援你们,你看行吗?”

“以身犯险君子不为,军长还是留在后方指挥反击比较好。”这个山东三杰还算有些骨气和军人的勇气,不过他的手下可不一定有胆识发动夜间进攻,他留在这里指挥比较好。

“不用,3师、15师都是老部队,他们两路进攻,能打多远打多远,打不动了就撤下来,没什么好指挥的,倒是敌后作战我要亲身感受一下,莫非你怕我学了去?”

“你全学了去才好呢!中国军队要是都敢这么打,鬼子只有死守的分了,哪敢横冲直撞!”

“好,我这就去部署晚上的进攻,你等着我!”李玉堂一拳砸在桌子上转身要走。

“你慢慢布置,不用着急,我军的行动时间是凌晨两点,战前的细致准备对结果影响很大,参战各部的集结、进攻线路、火力使用、相互配合必须高度明确、严格规定。

敌人注意力吸引到后方,或者准备后撤回援时反击比较有效。我先去准备,你赶12点到半山罗与我部汇合,可不要带太多人,也不要向战区请示,以免计划泄露,被敌所乘。”

一身士兵装束的空军少将高卫东带着两个机敏矫健的警卫员匆匆离去,李玉堂想了半天叫来副军长赵定昌、参谋长吴琅、3师师长赵锡田、15师师长汪之斌过来商议。告知高卫东来访、八路军夜袭计划和联动愿望,表示本军应积极策应,给鬼子一个下马威。

年轻气盛的赵锡田不等赵定昌、吴琅表态。抢先反对,无非是鬼子势大,我军伤亡不小,自动火器不足,夜间冲锋很容易造成建制混乱。被敌包围,八路区区200人能造成多大杀伤力,无非是想以我军为诱饵掩护他们的行动,请军长不要上当受骗,为人做了嫁衣裳。

赵定昌曾是黄埔一期的佼佼者,早期仕途非常顺畅。一步步升到团长给蒋先生当侍从武官,32岁当了中央军33师中将师长,淞沪一战33师基本打残改编成预备11师,他仍任师长,九江战役隶属8军没想到再次被打残溃散,部队撤销编制挂个副军长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这个富家子弟、善诗作画的大才子从两次挫折中得出教训。作战必须谨慎,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能随意出战。他的这个思想被主持九江反击战的陈海松严厉批驳,指出前期的战败在于战略的保守、战术的僵化、战场组织的混乱,本来就不多的火力被分散在各处无法形成局部优势,因此调集全战区的所有力量部署了四个局部反攻计划,围住11军。

他有幸参与胜利的全程,震惊之余引起了反思国军作战思想的念头。尤其是同属八军的预备二师师长、同窗好友陈明仁给他讲述了大量八路军作战原则攻防战术,让他的作战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来到惠阳与薛云龙、孙飞等经常探讨海岸防御、地空配合等战法。

对蒋先生的后撤方案提出不同意见,可李玉堂对蒋校长唯命是从,他也无力改变。此刻听说八路军在敌后牵制为8军创造了主动出击的机会,劝李玉堂抛弃整整一天被动挨炸的阵地防御,发挥8军攻击力强的特点顺势打出去,兴许还能获得装备弹药物资的补充。

15师是配属过来的湘军部队,别看只有两个旅万把人,重装备也不多,可保定四期毕业、已经55岁、头顶已秃、身躯肥大、满脸络腮胡子、一身行伍气质的师长汪之斌却是人老心不老。抗日热情非常高,上边有老长官中央军校教育长王东原维护,稳稳掌控着15师。

八一三淞沪抗战15师跟随王东原73军坚守上海与鬼子血战一个月伤亡惨重,撤到华中整补,而8军因暂二师调第七战区、暂11师撤编。只剩下3师兵力不足,就把15师暂时划给8军指挥,华南吃紧15师正式从73军调归8军,由于其性格豪爽跟李玉堂处得很融洽。

来到惠阳一直治军严厉的他督促部下严格训练,一心要避免淞沪的失败、重温九江的胜利,在岸边还是在内陆对他来说都无所谓,有仗打就行,挨了一天的炸气得站在战壕上指着天空上的飞机大骂:狗日的小日本,有本事就把老子炸死,老子就是不怕你炸。

现在见李老弟要出兵很高兴,拿出老资格对小他二十岁的赵锡田说: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职责,当农民不要怕流汗,当军人就不要怕殉国,有机会杀鬼子自然要全力争胜,别说有八路主动袭击,就是没他们咱们也应该主动打出去,守在阵地里等死不如死在冲锋的路上。

你第三师不想打,我们15师去打,我就不信鬼子想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我们就不能打过去。不过军里的山炮营、重机枪连要配属给我们师,让军里的补充团给我们压阵。

吴琅也是黄埔毕业生,不过一直从事参谋、后备训练等等勤务工作,来到8军主要负责后勤、与地方沟通等事务对战役组织反倒不太熟练,见军长、副军长、15师长都赞成,考虑到本军储存物资有限,战区限令坚守惠阳七天以上,的确需要补充弹药,也表示赞同。

就这样,李玉堂命令赵定昌组织夜间的反攻计划,3师、15师两部各加强一个山炮连从两个方向同时发动,一个旅进攻突破向两边扩展另一个旅继续突击,一小时后相互掩护逐次撤退,争取再打鬼子追兵一个反击,军辎重营、工兵营、警卫营跟随收集武器弹药。

要求各部12点秘密集结部队2点以后统一行动,兵力火力集中在一点,要三军用命、长官带头、勇猛顽强、坚决果断,敢于插入敌人阵地、插入敌人营地,敢于追击溃退敌军,使用机枪、手榴弹、驳壳枪与敌近战,各团迫击炮连及时跟进,压制敌人重火力点。

安排好了一切,一番准备后求战心切的李玉堂带着他一手训练出来的8军最强悍的一营12点前赶到了半山罗。在帐篷里,导航站警卫排长在新绘制的大亚湾地形图前向李军长、高司令介绍了他们侦查到的敌人海边兵力物资分布情况,敌人上岸兵力在两万人左右。

步兵多集中在平原地区,海边主要是辎重、兵站、警卫部队,澳头镇里有两部大功率电台,应该是师团级别的指挥机关。经过一天装卸物资大部上岸,运输船大为减少,物资堆放在澳头镇附近,连绵十几公里守兵却不多,只在兵营外200米左右派出固定岗哨和游动哨。

特战队员应该可以轻易混进去,澳头镇不一定能打进去,外围的物资破坏应该没有问题。迫击炮连如果以澳头镇为打击目标,阵地最好设在双渡河边的田坳背,那里距离适当、射界开阔、有小河阻挡敌军进攻,唯一担心的是可能受到虾涌方向鬼子守备部队的攻击。

PS:鞠躬感谢书友陈修鸿的月票支持,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第191章 南粤英豪第600章 睡狮当醒第230章 跟国民党竞争第582章 陈海松的战略构想第514章 激烈交锋第159章 18军登陆第459章 前景堪忧第5章 邢士廉的无奈第60章 延安会议第38章 帝国浪人第457章 大难不死第426章 难以置信第480章 战场比武第43章 惊动延安1第183章 窃取绝密第549章 噩耗连连第277章 东条英机的分析第416章 国军也要地雷第52章 苏美的反应第648章 日军要进攻第10章 盘点家底2第75章 斯大林的决断第87章 天皇毁容第140章 调虎离山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570章 无奈回撤第96章 热河支队第211章 自我救赎第82章 比拼技术第445章 村口冲突第482章 国军的整编第212章 准备夺岛第329章 转世灵童第60章 延安会议第5章 邢士廉的无奈第338章 抵达博尔加第46章 民兵队和无坐力炮第159章 18军登陆第577章 13军的任务第267章 延安的反应第2章 血洗讨伐队第577章 13军的任务第286章 徐永昌的顾虑第85章 演习3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421章 战前风云第632章 海上游击纵队第229章 华南新战略第533章 借机勒索第547章 寻求逆转第119章 蔑视领袖第220章 报仇雪恨第92章 全面布局第57章 独立一团第162章 增援华南第34章 气的就是你第270章 新三国论第338章 抵达博尔加第573章 最后的努力第53章 剑指晋绥2第578章 回到琼崖第453章 战术检讨第401章 格局大变第312章 杨家岭第327章 进入外蒙古第48章 伊卜利斯第512章 远方的朋友第576章 日军新战略第24章 接收平型关第133章 奇袭金家湾第568章 死亡的诅咒第407章 清理冗员第257章 击毙桑木第78章 民乐第534章 焦头烂额第291章 抵达重庆第196章 柴世荣伏击军列第493章 做客蓝宫第61章 延安会议2第600章 核心问题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82章 张灵甫受窘第282章 临别寄语第90章 发展中的包头第66章 永合村外第5章 谋划胜利2第47章 攻入魔窟第112章 搬不动的兵工厂第478章 顾头不顾尾第667章 麦克马洪线第653章 夺占萧山第137章 激战瑞昌第307章 取之于民第259章 惨烈的白刃战第59章 劝降第315章 路线的分歧第1章 延安会友2第339章 瞒天过海第528章 粤军不是孬种第92章 全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