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试探

张溪也在怀疑周瑜要玩一场大的,但张溪和石苞一样,他们都只是这么觉得而已。

缺乏足够的情报支撑,也没有明显的战场动向来佐证,这些,都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的猜想而已,根本无法用作战场决策的决定性证据。

至少,王基是不支持张溪继续在江陵按兵不动,啥都不干的。

是,战场之上,主帅的一时猜测,有时候确实能救命,但问题是,如果只靠猜测来指挥战斗,这样的主帅,也不可能带领士卒们取得胜利。

主帅,是一军士卒的性命所系,承担着这么重大的责任,应该以既有情报和战场态势发展来制定作战计划,而不是凭靠自己的一时猜测或者是所谓的战场感觉这对士卒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为此,王基数次劝说张溪,不要犹豫了,再犹豫下去,万一襄阳真的失守了,那江陵也一样会守不住的。

不管兵力多少,先往襄阳派出一些援兵吧。

可张溪依然还是在拖拖拉拉的,不肯下命令.给王基急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谁让他不是荆州的最高长官,而张溪是呢。

张溪呢,也知道王基只是为了战事着急而已,故此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还反复跟王基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王基慢慢的,也有点不想跟张溪争论了。

王基对战事发展,有自己的判断,并且也相信自己的判断。

张溪给出的解释呢,王基只能说是有一定的道理,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战场局势并没有像张溪所猜测的发展趋势.互相争论,毫无意义。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石苞和李球的联合军报,送到了江陵。

看完这封军报后,张溪沉默不语,而王基.王基也沉默了。

现在王基也开始有点怀疑,不会这个周瑜,真就是打算玩“佯攻襄阳,实取江陵”的这一套战术吧。

不然的话,东吴军在零阳的表现,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诡异了明明可以直接攻取零阳,然后兵压公安的,怎么就在那边玩什么围三阙一呢?!

王基也不傻的,真的。

之前一直反对劝说张溪,一方面是因为最早看破东吴军要进攻襄阳的人是自己,王基对自己的判断肯定是有一些盲目信任的,而之后的战场形势发展也验证了王基的判断,因此王基是坚信,这次东吴军的主攻目标就是襄阳。

另一方面,张溪说的那些,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虽然不能说没有那种可能,但东吴方面为了一个疑兵的目标,如此大费周章的设计战术,在王基看来,还是有些多此一举的并且,没有任何战场发展迹象,能支撑张溪的猜测。

可现在.战场迹象来了。

虽然说,战场之上,出现意外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毕竟零阳那边领军的人,不是吕岱,而是周瑜啊。

如果是吕岱领军的话,那么可能是出于能力不济,无法尽快攻破零阳,所以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让驱赶石苞弃守零阳。

但周瑜.不应该吧?!

从这里就能看出,周瑜提前亮出自己旗号的弊端了王基开始有所怀疑了。

但是吧,虽然王基是开始有点动摇了没错,可这么点战场迹象,还不足以证明周瑜的战略是“佯攻襄阳,实取江陵”,或者说,这点迹象,压根跟整体战略没有多大的关系。

心大一点的想,也有可能是周瑜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粮草补给不及时啥的,所以才在后续进攻中表现的乏力.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嘛。

所以,王基虽然有些动摇,但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尽快派兵救援襄阳。

至于零阳到公安方面,王基建议张溪,索性直接让石苞和李球放弃公安,渡河撤回江陵算了。 反正,现在石苞已经是面临围三阙一的战术了,真要跑出来的话,问题应该也不大,无非是从哪条路撤回来比较安全的问题。

因此,王基建议,可以让石苞从宜都郡的那个临时渡口撤兵,再通知宗预做好接应准备。

之后是留在宜都郡协防宗预,还是撤回江陵,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战况而定。

至于李球所部的一万五千江陵士卒,立刻渡江返回江陵,放弃守卫公安,执行龟缩战术。

这样的话,就算王基带走一万五千人去救援襄阳,李球带回来的这一万五千人,也能有效的补上这个兵力空档,江陵依然还能有两万余人守卫,再加上羊衜手里的两万水军,问题应该不大。

这个建议,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为稳妥的一个建议.但张溪依然觉得,不太好。

这么做的前提,是建立在东吴只有这五万士卒进攻江陵的前提下但如果再来五万士卒呢?!

以东吴的动员能力,又不是做不到。

再一个,现在张溪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决,那就是——陆逊这老小子,到底在哪儿?!

要说仗打到现在了,陆逊还呆在建业召集江东军士卒,那打死张溪也不信这老小子要是一天不出现,张溪一天不敢心安。

别人可能不知道陆逊的厉害,毕竟这些年东吴老将凋零的厉害,新生代的将军们又一直被周瑜的光环所压制,名声不显.但张溪知道,陆逊这人的能力,可比他现在收获的名声,要大的多。

所以,张溪跟王基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这样——让王基带领一万五千士卒离开江陵城,但不要走远了,走到临沮附近就立刻折返回江陵,以此来试探一下东吴的反应。

如果东吴真的意在江陵,得知王基领兵北上后,必然会后手尽出,这样王基及时回援,也能有效的破灭掉东吴的战略反应。

王基当场表示不同意,并且反问张溪如果东吴真的是要集中兵力进攻襄樊的话,这么搞,不是白白浪费了救援的襄阳的黄金时间?!

从江陵到临沮,一来一回至少十天左右的时间,这十天如果用来去支援襄阳,说不定都已经领兵抵达襄阳外围了。

万一战略判断出错的话,那么襄阳就要陷入被东吴大军围攻的窘境当中了。

张溪当然也知道这点,但问题是这不是还有东三郡的援兵在呢嘛!!!

寇封那小子只要知道事情轻重缓急,他就会立刻出兵去救援襄阳,这样襄阳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东三郡顺汉水而下,只要文聘没有把襄阳水军彻底浪完了,东三郡救援襄阳,可比从江陵出兵去救要方便的多。

所以,张溪认为,这点时间,应该还是可以有的试一下,如果自己判断错误了,那就立刻让王基带兵北上,救援襄阳。

王基很想再反对,比如说东三郡筹集军粮和召集郡兵也需要时间.但继续这么争执下去,对战事没有任何帮助不说,也容易伤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王基和张溪,一直以来,合作还是很愉快的,更别说,真要算起来,王基还是张溪举荐的,多少要给点张溪面子。

再加上,张溪才是实质意义上的荆州牧,荆州战事的最高主帅.就,奉命而行吧。

就这样,张溪先是派人过江传令,让李球坚守公安不要擅动,同时让李球想办法联系石苞,允许他自行选择坚守或者突围。

接着,三天以后,王基率领早已准备好的一万五千士卒离开江陵城,往北而行,做出要北上支援襄阳的动作。

而此时,整个江陵郡地面,除了在公安的一万五千士卒,以及在郢县的一万守军,江陵城内的守军,已经锐减到了七千人。

如果东吴要动手的话,现在,可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了。

张溪忐忑不安的在江陵城内安坐,坐等局势变化.猜对猜错,可就在此一举了。

第1054章 水战(二)第275章 成都来信第21章 新官职,新工作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988章 巧合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110章 东吴的小心思第339章 陆逊之计第960章 洛阳攻城第269章 清闲第120章 竟陵之战第659章 持节军令第299章 于禁的处境第265章 蝗灾第572章 破寨第1220章 东征准备(一)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1214章 圣裁第803章 三方应对第910章 水战第1054章 水战(二)第400章 夜袭第138章 油江口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1093章 中计惨败第416章 骑虎难下第475章 三国时代第620章 溃败第1107章 调整应对第1000章 公安撤军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661章 潼关路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223章 李严的无奈第286章 张郃战魏延第356章 五虎将第790章 司马懿的应对第1122章 局势有变第4章 主仆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479章 看不惯第811章 前后夹击第348章 樊城守卫战(一)第1233章 孙权的压力第482章 曹丕的反应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243章 三大变故第464章 总动员令第877章 城门攻防战第484章 刘备的反应第609章 到来第1123章 撤军第646章 议事(三)第288章 胡修与吕常第631章 单挑第939章 相持第676章 迁都之议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50章 蕲春第424章 中军突击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65章 朋友第156章 曲辕犁第128章 张飞的改变第219章 刘璋投降第476章 刘备称帝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300章 水淹七军第726章 曹魏反应第139章 变故第1245章 接连败阵第424章 中军突击第1002章 退军与合兵第213章 “谨慎”第175章 从长计议第783章 拖延时间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1064章 罗县攻防战第401章 突袭第25章 徐庶第260章 赴约文会第1202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三)第471章 苏则的选择第145章 文聘归心第793章 扫清威胁第273章 开山第1153章 撤军第337章 北方战场第88章 被围第1109章 弃守的代价第747章 叛乱始末第195章 张溪告状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1033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947章 互相试探第1192章 中计了第253章 岳麓山的由来第1025章 变数第587章 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