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应对

孟津渡方向的魏军进攻兵力高达七八万,而巩县的魏军却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毫无必要的坚守待援这不能不让人多想。

诸葛亮也曾经有想过,是不是自己的预判出现了问题,魏军的进攻方向还真的不是在虎牢关,或者司马懿是真的相信他儿子有率领七八万人,攻破孟津渡,直击洛阳的能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要怎么应对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诸葛亮认真的考虑了以后,还是觉得不太可能。

第一个原因,还是老答案,诸葛亮不认为司马懿会把突破的希望交给别人,自己安心的给别人打佯攻。

无他,单纯是司马懿不放心而已。

这些年,曹魏的军事人才确实凋零的很严重,尤其是老一辈的名将相继逝世后,中青年一辈的将军们没能及时的顶上来。

而随着曹真,曹休这一辈人仅剩的几个人才相继病逝后,曹魏方面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突然的就剩下了两个人。

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是郭淮。

而郭淮的情况很微妙,他虽然有能力,但却并不被曹叡看好,因此一直不得重用,如今也只是在颍川郡,负责辅佐陈泰守卫颍川。

河东方面,就只有一个秦朗,一个司马师还算有点战阵经验,但你要指望他们突破孟津渡的防守,甚至攻破洛阳.诸葛亮只能说,司马懿要真这么想,就太小看自己了。

另一方面,从战略的布局上来说,虽然突破了孟津渡之后,魏军可以直逼洛阳北门,但只有一路突破,并不足以对洛阳形成太大的威胁。

洛阳终究是坚城,如果诸葛亮在孟津渡被突破后,直接叫回魏延所部三万人,以四万多兵力退守洛阳的话,哪怕司马懿有二十万人围攻,诸葛亮都有信心能守住洛阳一段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

因此,诸葛亮不认为司马懿会用这么直白和强硬的方式来攻取洛阳,他应该还是想要尽可能的分散洛阳守军,然后亲率大军突进,直取洛阳。

而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的话,攻破孟津渡,对曹魏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相反,造成孟津渡局势紧张,迫使自己从洛阳分兵救援孟津渡,应该才是司马懿最终的目的。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司马懿要让王凌坚守巩县只要巩县不失守,就还能吸引魏延所部兵马,如果放弃巩县后撤的话,魏延所部铁定不能前突到虎牢关去的。

所以,诸葛亮判断,司马懿大概率是要用添油战术来支援巩县,换取诸葛亮用添油战术往孟津渡增调援兵。

这是诸葛亮再三思考后的判断,但这个判断,并不能帮助诸葛亮跳出现在的战阵局势。

毕竟,他司马懿是真的添的起油,而诸葛亮可没有这个兵力可以往孟津渡增派足够的援军。

哪怕明知道孟津渡不可能轻易失守,但万一张翼和黄权守不住,退出孟津渡的话,那魏军显然也不会放着孟津渡不占.孟津渡失守,后面很多的北伐战略都没法直接展开了。

所以,孟津渡还是要救,但同样,也必须想办法,跳开司马懿制造出来的战阵局势,想办法找回战场主动权。

但,并不容易。

毕竟曹魏对反攻洛阳的计划赢准备了快一年了,所有的预设战场和战略态势都是围绕着洛阳来谋划的,除非诸葛亮放弃洛阳,或者是重新开辟第二战场,否则很难跳出司马懿的战略布局。

放弃洛阳是不可能放弃的,而开辟第二战场,诸葛亮手头也没有足够的兵力。

思来想去,诸葛亮最终还会决定,抽调弘农郡的王昶领兵去孟津渡救援,而自己这边分出向宠带兵五千人去守函谷关。

鉴于函谷关的特殊地形,向宠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让向宠一定要注意函谷关北侧河道,必须在河道当道扎营,以防万一。

这么做,其实就等于是暂时放弃了弘农郡的防守,收缩兵力屯兵洛阳。

至于东侧围攻巩县的魏延,诸葛亮下令让他加强进攻,务必对巩县持续造成威胁,如果可以,最好是抢在司马懿增兵巩县之前,彻底攻破巩县。

虽然诸葛亮也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对手是司马懿,应该不会给自己这样简单破局的机会.但试总是要试一下的。

最后的后手,诸葛亮往南阳派出了军使,告知在南阳集结兵力的张溪和徐庶洛阳现在的战况,如果可以,诸葛亮希望他们能尽快的完成集结,带兵发动北伐。

只要北伐正式开始,攻克颍川郡进入兖州后,就等于是开辟了第二战场,而且是逼得司马懿不得不放弃进攻洛阳,回军防守的第二战场。诸葛亮的想法,随着军使的军报一起,传递到了南阳郡的宛城。

在这里,张溪和徐庶两人正在尽快的集结兵力,准备北伐的各种事情。

诸葛亮的军报一到,张溪和徐庶经过一番简单的讨论,很快就明白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但,要立刻发动北伐,现在还有些困难。

如今的宛城,只有十二万兵马聚齐。

荆州襄阳郡和东三郡的郡兵,是跟着张溪一起北上的,这时候已经抵达了宛城,而关中的五万郡兵和两万南军也因为离的不远,在宛城完成了集结。

但秦州,凉州的总计七万兵马,还在过来集结的路上,并没有抵达。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在宛城完成集结的士卒,全都是步卒,一个骑兵都没有。

如果提前发动北伐的话,这点兵力去进攻颍川郡也许是够了,但想要进入兖州或者河东作战,没有骑兵,还是很危险的。

因此,张溪和徐庶两个人商量了一下,是不是稍微分工一下。

徐庶继续在宛城等待大军集结到位,尤其是秦州和凉州的骑兵,一定要催促他们尽快抵达前线。

张溪则提前率领五万步卒,前往支援洛阳,避免洛阳遇险。

张溪琢磨着,他反正是要跟徐庶分兵的,徐庶的主要进攻方向是颍川,而张溪是要领兵去河东的,先一步出发,其实也不影响北伐大计。

而且,张溪率领的都是步兵,速度慢,虽然出发的早几天,但骑兵速度快啊,只要抓紧时间随后跟上,也许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赶来洛阳汇合.这样既能兼顾救援洛阳,也不会耽误北伐。

徐庶琢磨了一下,觉得现阶段也只能先采用这样的方式应急,也就同意了张溪的做法。

就这样,张溪带着三万东郡郡兵,两万南军提前出兵,前往洛阳。

统军主帅不用问,肯定是张溪,而随军的将领张溪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决定带上了柳隐,孟达,傅肜三人。

南军那边是自有统帅的,姜维,文钦,毌丘俭都在军中,不需要张溪去操心领军将领的问题,张溪主要负责的,还是东三郡郡兵方面。

而东三郡,其实主要统帅是寇封寇封对张溪不选自己选孟达,多少有些委屈和不满。

但,一方面,寇封需要留下来统帅剩下的两万襄阳郡兵,协同徐庶作战,另一方面真要从纯粹的军事角度去讲的话,孟达在能力上,可比寇封要强上不少的。

再加上张溪既然受人所托,答应了李严,自然也会兑现承诺,故此带上了孟达。

至于柳隐,那没啥好说的,既是张溪的旧部,同时又是擅守的将军,等到反攻河内郡后,张溪也需要一个擅守的将军来守住河内渡口,保证自己的后路。

而傅肜.张溪选他是真的没啥特别的用意了,纯粹是现在在南阳集结的将军中,傅肜算是来的比较早的,也是能力最出众的一个。

相比于什么阳群,丁立,李辅之类的将军,张溪肯定选择更加善战的傅肜。

就这样,选好了领兵将领,整顿好军粮军械,张溪在接到诸葛亮战报的五天后,提前出兵,北进洛阳。

而近乎于此同时,司马懿也放弃了继续在虎狼关观战的做法,领兵前突,支援巩县。

毕竟,诸葛亮现在在洛阳的守军,只有五千人了.战机已经出现了。

第248章 私宴交谈第1170章 魏延的疑问第883章 吓退第586章 险计第211章 豪赌第1245章 接连败阵第123章 联军第887章 庞统训姜维(二)第327章 孙尚香的选择第67章 黄祖异动第683章 影响第610章 前锋至第949章 孙权的固执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800章 郭淮的疑虑第412章 郭淮的反应第1027章 一箭第53章 蹴鞠第485章 搞事儿的孙权第11章 邓艾?!第71章 博弈第2章 面试第398章 出兵第795章 凉州军团入关第377章 战后处置第622章 谋士和武将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779章 舌辩结束第21章 新官职,新工作第668章 宛城战事(一)第1170章 魏延的疑问第394章 矛盾第133章 亲事第569章 留守的文钦第355章 休战与封赏第835章 截断后路第187章 治病第577章 接应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824章 异道会潼关第1078章 交易第461章 孟达对曹真第424章 中军突击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683章 影响第919章 大婚第221章 直百钱第435章 石亭之战第38章 《隆中对》第1024章 临阵指挥对决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战第768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第523章 又送女装第999章 水战决胜第925章 误会第1056章 水战(四)第256章 炼铁第102章 长坂坡之战(一)第1078章 交易第78章 开始练兵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179章 准备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356章 五虎将第898章 东吴的盘算第1222章 经济战第11章 邓艾?!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711章 曹魏计策第749章 各怀鬼胎第614章 乱战第724章 人选第163章 确定身份第513章 关羽的想法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615章 王双的奋起第910章 水战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733章 内政外交第677章 内部矛盾第923章 水军统帅第659章 持节军令第146章 回府第999章 水战决胜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136章 江陵决战(三)第631章 单挑第208章 雒城第843章 郭淮撤军第485章 搞事儿的孙权第890章 朱然挂帅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397章 分配任务第844章 张飞用计第635章 鼓舞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