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李严的无奈

如今的大汉朝政决策圈,其实是一个很畸形,很奇葩的存在。

真正掌握着话语权和决策权的人,基本都是在外地镇守,而留守在长安的人,大多是负责施政和执行。

但问题是,天子在长安,李严这个尚书令也在长安,为了不让决策政令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纰漏和误读,因此,真正事关国家大事的决策,一群在外地镇守的决策圈大佬,动不动就要回长安开会。

如今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那种交通发达的年代,回一趟长安可不容易,再加上大家手里多少都有不少的事情要做,不可能说走就走这就造成了决策事务有一定的延迟性。

说实话,对这样的决策模式,李严作为尚书令,是深恶痛绝的.丫的一帮老家伙,镇守地方就好好的镇守地方得了,没事儿非要插足中央朝政干什么?!

但是吧,李严对此又不敢多说话,怕自己一句多嘴,真把诸葛亮或者庞统给召回长安来了,那自己如今的权利和地位,也一样会受到威胁。

至于天子现在李严算是发现了,就刘禅对诸葛亮的那个信任程度,至少在诸葛亮死前,他李严是没机会能取代诸葛亮的地位的。

只是,很悲哀的是李严并不比诸葛亮小几岁,真指不定谁熬得过谁。

这个时空的李严,跟历史上的那个李严,多少还是有点不太一样的。

虽然还是一样的私心过重,但是吧,历史上的李严,在刘备驾崩后就是托孤大臣,一直占据着益州东南的区域,大有自立山头的意思。甚至后来诸葛亮为了抽调李严北上汉中,还不得不任命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太守,这才把李严和江州兵调到汉中,参与北伐。

历史上的李严,可过的比这个时空的李严要舒服太多了,也因此,历史上的李严,也有比这个时空的李严更加嚣张跋扈的资本。

这个时空的李严,倒霉催的偏偏被张溪忌惮了,甚至因为孟达事件的牵连,导致刘备对李严也有点感官不佳.如果不是后来法正为了保证东州派的利益,拉了李严一把,李严现在不定在哪个地方当太守当到老死呢。

因此,这个时空的李严,比起历史上,要少了一分跋扈,多了一分谨慎,但也因此,李严因祸得福,成了大汉的尚书令。

所以啊,这个时空的李严,虽然还是有不小的私心,但同样,他也清楚,自己在天子面前,在诸葛亮面前,恐怕是真的没有多少分量。

因此,固然有一肚子的怨气,但李严面对这么奇葩的决策圈现状,也只能是配合,配合,再配合。

只是吧.凡事你得有个度,对不对?!

我李严好歹是堂堂的尚书令,仅次于丞相的行政长官.你们这帮闲着没事儿干的决策圈大佬,能不能不要想一出是一出的,就知道给我添堵?!

经济战?!

什么经济战,那就是在玩火自焚!!!

作为大汉的尚书令,同时也是能力非常出众的大才,李严能不知道,直百钱这个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因此,当延熙十三年的初冬,张溪,诸葛亮,庞统,外加李严四个人凑在一起,商议这个新的经济战时,李严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了反对。

如今的大汉,要的是维持稳定的局面,尽可能的休养生息,稳定自己,然后再考虑对外征战的事情.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不应该存在直百钱这种虚发货币的存在。

这次反对,真不是李严的私心了,他这真的是站在一国尚书令的立场上,坚决反对发行虚值货币的。

李严也许不是一个经济大才,但该有的概念他还是有的,对于直百钱的危害也看的很清楚,这种东西,能不发就不发。

是,李严承认,随着大汉疆土的不断扩大,如今的大汉五铢钱确实有些不太够用,但是吧,从朝政的角度去看的话,只需要提前做好计划,其实并不用担心出现钱荒的现象。

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让铸币厂新铸五铢钱加入流通,毕竟现在大汉国库并不缺铜,民间也不缺铜。

因此,李严真不觉得,有必要重启直百钱。

是,按照张溪的说法,这次直百钱重启只针对对外贸易,依然还是以蜀锦作为锚定物,但是.就算直百钱兑换回来的事吴五铢,那大汉也是亏钱的啊。

就吴五铢的那个铸造工艺,那个含铜量,但凡是一比一的兑换大汉五铢钱,大汉也得亏掉至少一成.数量越多,亏的越多。

更别说,按照张溪的计划,后期还要引诱东吴铸造超过直百钱的大额代币,而大汉在经济战前期,还得足额接纳这些大额代币亏到姥姥家了。

这到底是谁跟谁打经济战啊,李严怎么看张溪这个计划,都像是要给东吴送钱扶贫送温暖啊。

有这个功夫,还不如用一下马谡的建议,就用高卖低买的方式,分化江东世家和孙权的关系,这样来的实在,起码不会亏钱。

反正作为尚书令,李严是坚决不同意张溪的这个经济战的计划的。

可.李严一个人不同意,不顶用啊。

张溪这个提出者,诸葛亮这个目前大汉的最高决策人,以及庞统这个次级决策人,都对张溪的这个计划非常的感兴趣。三个人凑在一起商量了许久,还真的给他们弄出了一个计划.逼得李严也没办法,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得参与进这三个人之间的讨论去。

不然,三个人讨论的热火朝天,他李严一个人生闷气,多尴尬啊。

李严可不是那种清高的性格。

再说了,李严也希望通过讨论,阐述自己的反对意见,证明张溪的措施有害于大汉,这样说不定能说服庞统和诸葛亮改变自己的主意,从而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后李严渐渐地发现,好像张溪搞这么一套,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是,前期投入上,大汉会有所亏损,甚至一旦东吴真的拿出了高出直百钱的高额代值货币后,大汉的亏损会很大。

但是,这个亏损也不是没有办法转嫁的.比如说曹魏那边,虽然偏居一隅,但是对纸张和蜀锦的需求量,依然还是很大的。

甚至,如果胆子大一点的话,大汉放开官方对粮食和军械的走私,这些东吴的虚值货币,完全可以流通到曹魏的境内。

走私粮食或者军械,当然会增加曹魏方面的实力,但是如果曹魏内部经济崩盘了,以如今曹魏的经济体量,哪怕再采取曹丕时期废除货币,以物易物的手段,民生经济也会受到重创。

毕竟,如今的曹魏,只有一州之地,而周边,除了高句丽外,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农耕政权,他们也很难转嫁危机,保证自身的稳定。

这简直是一石二鸟的计划。

不过嘛,前期突入还是很大的,李严必须要准备好足够多的汉五铢,在前期流通的过程中,保证直百钱和东吴虚值货币的价值,否则的话,计划满盘皆输。

而这,才是李严最头疼的地方.自家钱不够用啊。

执掌中枢也快十年了,李严也知道,钱这个东西,真不是越多越好的保持民间有恰到好处的流通五铢钱,才是最必要的。

如果一旦执行张溪的计划,不仅在东吴那边,曹魏那边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五铢钱用于流通,避免虚值货币在不该崩盘的时候崩盘.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已经超过了李严的能力范围了。

也因此,计划是可以制定出来,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分配五铢钱数额,以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包括李严在内,四个人都有点一筹莫展。

这事儿吧,其实诸葛亮亲自来操作的话,他是有这个能力的。

可问题是,诸葛亮要坐镇冀州,他的主要目的是攻略曹魏小朝廷,一天到晚那么多的政务和军务要处理,哪有功夫专门盯着这事儿来办?!

转嫁危机到曹魏的事儿,诸葛亮倒是顺手能办,但经济战的主战场在东吴,诸葛亮就鞭长莫及了。

而张溪嘛他离的倒是近,但就张溪对经济战一知半解的程度,他提出建议可以,让他去操纵执行,别说诸葛亮不放心,就是李严都不放心。

稍微搞砸了,倒霉的可不只是东吴,甚至整个荆州,乃至兖州,河洛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四个人凑在一起,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由张溪来主持这个经济战。

毕竟,这个主意是张溪提出来的,他又全程参与了讨论,要达成什么目的,他是最清楚的。

不过嘛,为了防止张溪掌控能力不足,还是得给他增加几个助手,帮他看着点。

其中一个,不用说,就是已经被费祎派到荆州的户部左侍郎马谡。

而另一个,是李严推荐的。

户部计略司书佐,谢宏。

这个人选一提出来,张溪都给吓了一跳。

到底是同名同姓,还是说,就是那个建议孙权搞大泉当千的谢宏?!

如果是后者.此人放着东吴不出仕,是怎么跑到长安,当了户部官员的?!

 

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620章 溃败第834章 追击第914章 压力第668章 宛城战事(一)第1078章 交易第798章 贾逵和蒋济第785章 诸葛亮的应对第1019章 石苞的无奈第685章 考题第55章 拜师第1156章 开始撤军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50章 诸葛亮的冒险第358章 战与和第24章 注水版兵书第1062章 醴陵对峙第70章 江夏太守第227章 和谈第508章 将帅不合第120章 竟陵之战第139章 变故第189章 置地第670章 休战退兵第269章 清闲第1238章 改良第1055章 水战(三)第907章 南下第885章 徐庶断策第1103章 调整部署第130章 攻城(一)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064章 罗县攻防战第52章 军中嬉戏第60章 授徒第100章 接应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218章 各种变故第182章 容后再议第195章 张溪告状第965章 洛阳战事(二)第239章 巴东郡保卫战(三)第1067章 战长沙第1029章 谁比谁更烂第1100章 撤军第783章 拖延时间第591章 大昌集第39章 访友第1060章 陆凯的眼光第168章 解释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940章 大变故第761章 争议第101章 汉津口之战第694章 复设丞相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835章 截断后路第762章 反攻关中第506章 等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317章 武陵蛮动乱第409章 不觉中计的赵昂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824章 异道会潼关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1075章 又是联姻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307章 江东的决定第1238章 改良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314章 骑兵突袭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71章 博弈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20章 被抢了第515章 伪木牛流马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44章 二顾茅庐第170章 再次离家出走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694章 复设丞相第1198章 河内崩局第528章 关羽搦战第808章 添油第1208章 投降?!第102章 长坂坡之战(一)第722章 东吴有变第326章 关兴第181章 成婚第245章 百年大计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504章 眉县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