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

征吴和伐魏不太一样。

伐魏,需要考虑战略,战术,从哪儿进军,哪里当主攻,哪里当辅助.曹魏的地盘太大了,可以互相支援的地方太多,必须认真考虑。

但是征吴,其实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陆路扫清青徐和淮南,然后过江,直抵江东之地。

另一条,水路进军,绕过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直接顺江入湖,进攻建业。

但可惜,荆州水军不给力,既不能夺取江夏,获得进攻建业的跳板,又无法在水战中战胜东吴水军,因此,荆州这一路,基本是不太可能作为主攻方向的。

其实这是汉吴双方都能看的明白的事情,因此双方在战略安排上,都各有侧重点。

江夏这边,水军为主,陆军为辅,只要水军不败,江夏就无恙。

而淮南那边,则是陆军为主,水军为辅,水军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连接淮南和徐州之间的各条水道,方便东吴军互相策应而已。

所以,当陆逊得知大汉朝议决定要征吴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开始着手准备淮南和徐州的防御战。

而江夏这边,就完全交给朱然的水军去防御了。

这本来就是近乎唯一的选择,汉吴双方都不意外.只是,陆逊等啊,等啊,从延熙十六年的秋天,一直等到延熙十七年的夏天,他都没有等来大汉军队的进攻。

这就让陆逊有些惴惴不安了。

以季汉如今的国力,如果要准备一场大战的话,最多半年时间就能做好准备。

可如今都过去快八个月了,不管是荆州还是兖州方向,依然没有任何出兵的动静,这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了。

从细作传回来的情报看,季汉在兖州确实聚集了超过二十万的军队,包括了兖州本地的郡兵八万,河洛,颍川等地的郡兵五万,以及河北调来的七八万大军。

这些军卒,在延熙十七年的五月就已经在兖州地区集结完毕了,可如今已经是七月份了,二十万兵马在兖州境内集结,人吃马嚼的呆了两个月难道是蜀汉嫌弃军粮太多了,需要这么消耗一批么?!

很显然,陆逊不认为蜀汉会做出这种缺心眼的事情来,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

那就是蜀汉在陆逊思维无法顾及到的盲区有所动作,而这二十万大军,不过是一个幌子.只是,陆逊实在想不明白,就目前这个明显的局势,自己还有什么想不到的盲区。

而事实上也算是陆逊的盲区吧。

只是,这个盲区,不是军事上的,而是经济上的。

倒不是说陆逊的治政能力不行,事实上,陆逊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在总督淮南,青徐期间,对淮南和徐州的经济发展,民生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只是,这个时空的陆逊,到底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东吴丞相,他一直呆在淮南,没有回到建业,主持一朝国政的机会,因此,对于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陆逊虽然有所耳闻,但知道的并不多。

季汉方面,确实是有所行动,不过不是军事层面的行动,而是在等待直百钱和大泉当千发挥最大的作用。

从延熙十六年,大汉决定征吴开始,徐庶和张溪互通书信,约定彼此的进攻重点后,张溪就开始着手收网东吴大泉当千的事宜。

简单来说,就是要在东吴青黄不接的时候切断大泉当千的交易价值,引发东吴物价,尤其是粮价动荡,然后在进入秋收时时节后,再用汉五铢,大量收购东吴的粮草等军需,引发东吴粮草外流,军需准备不足。

说实话,这么好的经济政策,最后只能起到搞乱东吴军备的效果,委实的有些大材小用了。

如果说,能够再给张溪多一点的时间,比如说再多给个三五年时间,那么张溪真的是把握,可以在这场经济战中直接摧毁东吴的小农经济,导致东吴世家和孙权之间,因为利益分割不均而反目。

毕竟,通货膨胀的威力,这个时代的人不了解,张溪不可能不清楚。

而且时间也足够了,毕竟这个时代还是小农经济时代,对扛通货膨胀的能力很弱,这点时间,足够摧毁一个政权。

但可惜,张溪没有这个时间,征吴事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再一个,其实这次的这个经济战吧,从一年多前进行到现在,大汉这边,也多少有点吃不消了。

荆州世家大族和李严这边,是因为大量的物资流失而感到吃不消,而诸葛亮,庞统等人,则是对这个经济战引发的后果,在心里上,有些吃不消了。一年多的经济战,虽然前期的时候,大汉从江东获取了大量的粮食,桑蚕,鱼获等利益,但后期,大汉这边为了平抑大泉当千带来的差价,保证大泉当千的交易价值,也付出了太多的蜀锦,纸张,矿石的利益。

说真的,如果不是现在大汉已经有了一个还算有利的中央政权,再加上这事儿由李严这样的大才统筹规划和背书这要是换了二十年前,都足够引发荆州世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叛乱了。

这么大的消耗,荆州世家也好,李严也罢,当然是不会愿意继续再维系个三四年下去了。

这些人,是看到眼前利益的受损超过了预期,颇有怨言。

李严还好点,他最多也就是私下推波助澜一番,明面上,还是对张溪的相关政策表达支持和维护的。

可荆州世家大族们在大汉朝堂上的代言人们,可是对东吴的官方和民间走私贸易,大加抨击。

不过这些人,其实对张溪造不成任何影响.他们也就只敢抨击一下政策口嗨一下,谁也不敢上升到荆州的刺史和镇守将军。

开玩笑了,荆州世家大族们又不傻,一个是新任大将军,实际上的军方第一人,一个镇守荆州多年,政令几乎都出其口的荆州刺史.这两人,哪个惹得起?!

甚至于来说,荆州世家大族宁可得罪张溪也不会去得罪王基。

得罪张溪,张溪这个人脾气好,只要不威胁到他家里人,他不会有什么打击报复的事情。

可得罪王基.估计荆州世家大族内部都能先闹个分裂,看看有没有足够的好处可以捞取。

所以,其实这些朝堂上的声音,张溪和王基除了觉得有些麻烦外,并不会为了他们做出改变。

真正让张溪决定提前中止经济战的原因,还是诸葛亮。

当初诸葛亮在抵达江陵,跟张溪密谈策略之后,也对这个经济战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马谡这个人聪明,如今做事又沉稳了许多,他给诸葛亮讲述的经过和对经济战未来的预期,还可以说是相对保守一些的。

毕竟,这玩意儿马谡也是第一次主持操纵,他也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一直都还算小心翼翼。

可谢宏吧他好不容易可以捞到一个直面大汉丞相的机会,自然是卯足了劲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把经济战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都给诸葛亮说了一遍。

其中就包括了最激进,也最令人崩溃的结果,谢宏都说了。

诸葛亮当然不会因为谢宏的一时之言,就觉得经济战这个东西不好,他也只是一听,完事儿后记下来而已。

可是吧,当诸葛亮离开江陵,回到长安的这段路上,诸葛亮仔细思考了谢宏的说法.他越想,越觉得谢宏说的激进结果,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一旦双方都无法控制住经济战的影响范围,轻则东吴经济彻底崩溃,重则大汉半壁江山都会民不聊生。

诸葛亮是越想越担心,他担心,张溪放出来的,不是一头专咬东吴的狼,而是一群不挑对象吃人的老虎群.而世家大族们,其实并不是很介意当这些老虎。

因此,诸葛亮越想越不放心,赶紧给张溪写了一份密信,信中询问张溪,谢宏所说的激进结果,到底有几分可能。

而张溪能怎么回答他自己对这个经济战都有点半懂不懂的,全靠马谡和谢宏两人操持,而经济可能引发的效果,张溪也不是没有听说过。

哪怕到了现代社会,因为经济战而导致国家破产的小国,也不是没有。

那还是在商品经济社会,就如今的小农经济时代,经济体系更为脆弱,经济战的破坏力只会更强大。

因此,张溪只能给诸葛亮回信,实话实说,告诉诸葛亮,如果是最极端的失控情况,恐怕不是大汉半壁江山,而是整个大汉十三州,都会重新陷入动荡之中。

得到了张溪回信的诸葛亮,略加思索后,回信给张溪——中止经济战。

第1010章 河洛战事第640章 再见第803章 三方应对第1238章 改良第693章 搁置争议第260章 赴约文会第775章 汉军军议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537章 诸葛虔的想法第300章 水淹七军第1173章 东郡渡河第1193章 苍山岭之战第652章 雪橇第1132章 秦朗进军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408章 姜维献计第1252章 灭吴时机第906章 安抚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582章 各方变化第1076章 事关国本?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231章 魏亡第398章 出兵第53章 蹴鞠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925章 误会第320章 吕蒙的决断第209章 山间小道第204章 名分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1087章 应对第62章 诸葛初点兵第433章 巧遇第784章 调整第1050章 朱然的谋划第782章 败退第1149章 三线战事第345章 周瑜出马第614章 乱战第227章 和谈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933章 鲁阳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86章 攻城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1140章 退兵和追击第32章 江夏第564章 错失机会第1245章 接连败阵第1242章 应对第297章 不合第77章 练兵冲突第702章 托孤第638章 身后事第213章 “谨慎”第85章 守城方略第557章 冒险还是保守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526章 南阳战场第2章 面试第194章 示范区第412章 郭淮的反应第368章 分兵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145章 文聘归心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1183章 司马出山第1204章 犹豫第547章 逃命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253章 岳麓山的由来第922章 江陵水军第173章 人才第289章 关羽的策略第1147章 破关第370章 围攻味县第592章 变小心的冯习第343章 调整第816章 曹叡的决断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418章 疲兵计第744章 挂帅第312章 调兵北上第493章 密议北伐第158章 送犁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912章 围点打援第1237章 解释和问策第653章 进兵策略第184章 南郡异动第423章 鏖战第54章 刘备归来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464章 总动员令第779章 舌辩结束第318章 白衣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