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王炸组合

第244章 王炸组合

年关时节,诸葛亮不好好的在成都呆着等休沐放假,居然亲自跑到鱼复来,找张溪谈心。

目标很明确——纸。

但来的不巧,张溪这会儿没啥心思招待诸葛亮,因为他媳妇儿,孙尚香的预产期快到了。

张溪现在挺紧张的。

小暄暄出生的时候,张溪不在孙尚香身边,后来孙尚香没少拿这事儿挤兑张溪,张溪也能理解。

当时的孙尚香是第一次生产,内心应该是很彷徨无助的,偏偏这时候张溪不在,连个挨骂的人都没有,孙尚香能扛过来,对少也算是她坚强的表现了。

所以这次嘛,张溪真的很想多陪陪孙尚香,陪着她生产。

然后就被孙尚香给推着出去,找诸葛亮了。

现在的孙尚香可是一家主母,很要面子的。

自家夫君不理国事,就呆在后院陪着妻妾,这要是传出去,像什么样?!

以张溪现在的社会地位,不会有人说张溪是胸无大志,只会有人说他孙尚香治家无方,以“腰”法迷惑夫君,不够贤良淑德。

自家好闺蜜步练师,为了帮助夫君稳定益州局势,都能亲自做媒,让刘备纳益州吴氏女为侧室呢,自己可不能让闺蜜给比下去了。

再说了,又不是这两天就要生产,医者说还有半个月呢,至于嘛。

张溪就这样,很不情愿的来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是拿这货没办法。

有时候吧,张溪这个人是非常睿智,有先见之明的,但有时候吧,诸葛亮都恨不得把这家伙拎到角落里训一顿——分不清轻重啊。

你媳妇生孩子,跟纸张能造成的震动比起来,哪个重要?!

但诸葛亮知道,这货大概率会说他媳妇儿重要算了,跟他生不起这个气。

还是说正事儿吧。

诸葛亮这次扔下公务,从成都跑来鱼复,就是为了这个纸张的事情而来。

这个事情麻烦,但同样的,也是刘备集团的一个机遇。

诸葛亮作为世家出身,自然知道世家对纸张的态度,同时也更清楚,世家在这件事情上,可能会有的反应。

诸葛亮怕张溪一时不慎,闹出不可挽回的错事,因此才在跟刘备商量完毕后,紧赶慢赶的跑来鱼复,问清楚这里面的原委。

张溪明白了诸葛亮的来意后,先带着诸葛亮参观了一下造纸作坊。

诸葛亮眼睛都直了。

虽然诸葛亮也知道,蔡侯造纸用的是麻料,已经是用料相当便宜的了,但.用竹子造纸?!

这年头的巴蜀地区,竹子到处都是,这玩意儿一年就能长成一片,那原材料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再看看其他的材料,草木灰这东西也是到处都有,树皮草茎满山都有,唯一比较耗成本的东西大概就是用来烧竹的木炭,但那玩意儿的成本也高不到哪儿去。

倒是制作周期是个麻烦的事儿,浸泡竹子的时间至少要三个月,长一点的要半年以上,所以现在张溪这边能造出来的纸张数量也不多。

但这个就不是问题,只要一直浸泡着竹子,那么半年后不就可以持续生产了么?!

用这种方式造出来的纸张诸葛亮都不敢想,将来巴蜀大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

参观完造纸作坊后,诸葛亮的第一反应就是叫人去给陈到传令,让他调派士卒对造纸作坊进行全方位的防护,除了张溪,诸葛亮外,其他人没有刘备的手令,任何人不准出入。

造纸的工匠们也不要到处乱走了,在作坊附近给他们造房子,暂时先安顿下来,等到事情解决后,再决定这些人的归属。

做完这些后,诸葛亮开始对着张溪一顿喷。

其实张溪也不是没有概念,他还是做了一些防护措施的。

但这么重要的地方,你就派了几十个郡兵守卫?!

郡兵啊,那基本都是当地人呐,谁没个三姑六婆,亲戚朋友的,谁又能保证这些人跟本地世家没有牵连的?!

也就是自己来的及时,不然这个造纸工艺,恐怕早晚要流落到民间去,被世家大族们掌控。

诸葛亮还指望着用这个造纸术,巩固刘备在益州的统治呢。

张溪一开始也没意识到诸葛亮这么慎重的原因,但随后,诸葛亮把他和刘备商量的结果,跟张溪说了一下。

造纸术这个东西,现在并不是传到民间去的好时机。

现在的世家力量太大了,你强行推广造纸术,就等于是在剥夺世家的经义解释权和话语权,把世家从超然的地位上拉下来,让他们变成普通的地主阶级这些世家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诸葛亮是世家,所以他非常了解世家,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

但纸张这个东西,一旦推广开来,是有利于刘备扩大人才库,收获寒门和百姓人心的东西,所以推广肯定是要推广的,不能守着宝山饿死。

这事儿,诸葛亮和刘备商量下来,绝对还是要慎重,不能一下子铺开,只能有限度的推广纸张。

不能急躁,应该一步一步的来,慢慢的推广,在让世家能接受的同时,一点点的挖世家的墙角,慢慢的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所以诸葛亮的意思是,从世家中挑选个别好控制的,让他们代为发行纸张,这样在转移矛盾的同时,刘备集团也可以退居幕后,不会正面吸引仇恨。

至于世家是不是会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刘备,这个诸葛亮不担心。

这年头的世家,整体力量确实强大,但从来都不是一块铁板,同郡世家之间,都有着不小的矛盾。

再加上诸葛亮知道世家的做派,只要能让家族获利,哪怕是蛮夷他们也会争相效力,但如果不能给世家带来好处,那么即使伱是再造大汉的光武帝,他们也会把你拉下龙椅。

光武皇帝可以靠拉一派打一派的方法解决度田事件,现在诸葛亮不过是效仿先例而已。

至于寒门和百姓.诸葛亮也没办法,只能一点一点的来,等到刘备匡扶汉室,稳定天下格局后,再想办法照顾他们。

毕竟这事儿不是粮食,缺了也不会死,优先级自然就调后了。

跟张溪解释完这些后,诸葛亮这才传达了刘备的命令——造纸术及工匠等,全部迁移到成都,在刘备没有决策前,巴东郡不得擅自推广造纸术。

如果没有前面的这些解释,诸葛亮怕张溪心里有疙瘩,现在解释完了,诸葛亮等着张溪的反应。

张溪的反应嘛他把雕版印刷术给拿出来了。

雕版印刷术真不是啥有难度的技术,阴刻阳刻这些东西,这年头的碑文上就应用了,甚至有些经典就是刻在碑上的,还会有人专门刷墨去拓印下来,用于学习。

所以张溪是真心觉得奇怪,怎么就没人从碑拓上,联想到雕版印刷呢?!

然后张溪就想明白了——这年头能用纸张去印碑拓的人,特么都是一些豪门世家。

这帮人能给你发明出雕版印刷术出来?!

百姓和寒门士子就算想到了这个方法,但找不到合适的纸张,谁还会费劲去研究什么雕版印刷?!

所以嘛,张溪在研究出能用的造纸术之后,立刻就把这个雕版印刷术给弄出来了。

雕刻不难,唯一麻烦的是墨.要在纸张上印刷,现在的松烟墨都不太好用,得用油墨。

张溪手上没有这方面的制墨工匠,正寻思着,是不是再问江东那边要点制墨匠人呢。

诸葛亮表示,我主刘皇叔横跨荆益二州,还缺你那点制墨的工匠?!还需要问江东孙权要?!

不就是往墨水里掺杂膏油么,只要有了这个思路,诸葛亮相信总有匠人能找到合适的印刷用墨的。

至于这个雕版印刷术,跟造纸术一样,全部收归成都,巴东郡不得擅自推广。

这个张元长.果然真的就不能让他闲着,闲着容易出大事儿。

但这种大事.果然还是让他继续闲着比较好。

诸葛亮是什么人,还能看不出这个雕版印刷术就是配合纸张,跟世家争夺经典注释权的利器。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但凡世家的力量弱一些,诸葛亮都有心强行推广了.可惜,不行,这年头世家的力量真不是吹的。

有钱,有粮,有地,有人口,有声望,还掌握了民间舆论.根本就是松散的小诸侯,闹起事情来,后果真的很严重的。

具体什么后果,可以参考凉州豪强是怎么联手坑手握重兵的马超的。

神威天将军在凉州都混不下去,不得不带领部众投奔刘备,现在世家如果真的要联合造反,那问题真的是大了去了。

诸葛亮也是无奈,但没办法,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状,要改变,得慢慢来。

起码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手段了,可以从世家那边慢慢的撬开一个口子,而这个纸张和印刷术,就是撬开口子的利器。

不得不说,纸张和印刷术真的是相辅相成的好东西,这个张元长果然才思敏捷,能搞出.嗯?!好像有哪里不对?!

诸葛亮很敏锐的察觉到了张溪这套组合拳的异常点。

张元长会造纸倒是不算特别稀奇,毕竟东莱那边的左伯也曾经造出左伯纸,可能是张溪看到了纸张的好处,让匠人们专门研究的。

但张溪造完纸之后,立刻就把印刷术给弄出来了不对,这小子肯定是早有预谋,不然不可能这么快的就搞出跟纸张完美搭配的印刷术出来。

诸葛亮一想到这儿,立刻打起了精神,逼问起张溪来。

然后吧,张溪就抢了他徒弟的成语,期期艾艾的告诉诸葛亮,自己这段时间,琢磨出了一个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

你看哈,纸张有了,造纸术也有了,那科举这个东西,不是应该随之而诞生了么?!

可诸葛亮听完后,顿时不仅觉得牙疼,他还头疼。

这个张元长.要不让他回家陪老婆算了?!

(本章完)

第857章 潼关之战(十二)第549章 毌丘俭的计策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1135章 接应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333章 朱桓的建议第330章 英姿飒爽关银屏第814章 双方误判第1246章 大杀四方的文鸯第505章 陈仓守将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391章 调人第49章 大胜第907章 南下第431章 诡异的南阳战事第1099章 失守第319章 刘璋的选择第950章 诸葛亮的冒险第990章 曹魏的困难第743章 人事第841章 甩锅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42章 编练鸳鸯阵第919章 大婚第501章 战略讨论第618章 突然出现的王平第938章 求战第1128章 蒋济的策略第244章 王炸组合第664章 槐里之战第1115章 “河东大捷”第960章 洛阳攻城第257章 成本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852章 潼关之战(七)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991章 东吴的想法第330章 英姿飒爽关银屏第1125章 主力进军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278章 议事第390章 杂章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789章 领兵出征第376章 花鬘在行动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135章 江陵决战(二)第508章 将帅不合第570章 曹真的难处第206章 涪城之战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474章 魏讽谋反案第3章 招贤馆的目的第1050章 朱然的谋划第1088章 遭遇颠倒第602章 大昌集搏杀第263章 忙碌第452章 火攻略阳第1196章 识破和突围第1124章 僵局第1204章 犹豫第1097章 坏消息第391章 调人第781章 右扶风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45章 初成第620章 溃败第247章 成都述职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898章 东吴的盘算第874章 杜约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战第198章 对峙与密约第672章 魏吴和议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552章 两套应对第132章 攻取荆南第763章 东吴的想法第1250章 搅局者(三)第806章 八阵图第129章 破骑兵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711章 曹魏计策第1160章 三年后(一)第382章 矿产争夺第581章 切入第406章 梁绪在行动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361章 和谈条件第1202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三)第415章 抄袭狗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