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曹丕亲征

第395章 曹丕亲征

张溪确实没有那么记仇,但现在确实挺窝火的。

都是魏老匹夫闹的。

你说你一个堂堂军中大将,汉中太守,去跟一个粮草官较劲,还有没有一点大将风度了?!

虽然张溪也不喜欢杨仪,但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张溪并不想去针对杨仪,毕竟这个杨仪还有用,你回头要是弄死了他,遭罪的可就是诸葛亮了。

现在的局势可比诸葛亮在历史上面临的局势要好太多了,他不用一个人背负这么多的责任前行,也不用把自己搞的那么累但就咱们丞相的那个责任心,你要是弄死了杨仪,把杨仪本来负责的那一摊子事儿丢到他的头上,不还得把他给累到么。

张溪是真的心疼这个。

所以嘛,这事儿张溪也没想闹大,就是责怪了魏延几句,准备自己去问诸葛亮要粮草,不能耽误了军中操练。

但魏延很不服气啊。

“汝亦知我乃军中大将,岂有让军中大将去领粮草之理?!”魏延相当不满的对着张溪说道。

是的,魏延对此很不满。

虽然说跟张溪关系不好,但大家公事公办,魏延也没想跟张溪在工作上起什么冲突.但没听说过哪个军中大将要亲自去领取粮草的。

张溪顿时就理解了,怎么就不可以了?!

斜眼看看魏延,张溪好笑的说道,“只是让汝领取粮草便不愿,那他日令汝军前骂阵,汝岂非要跳脚?!”

魏延顿时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溪,鼻孔直喘粗气。

确实,张溪的说法,严重刺痛了魏延大将军的自尊心。

我已经是镇守汉中的一方大将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部曲部将,你还敢让我去做领粮草,骂阵的活?!

魏延觉得自己被张溪讽刺了,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心灵伤害。

魏延似乎并没有邓艾的那种豁达,对于自己出身底层,魏延在内心终究是比较在意的。

但张溪是真的没有讽刺魏延的意思,他只是觉得,这种事儿一个将军去做,压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粮草军械,关系到军中的战斗力,作为军中将军,不应该多加留意,亲自去领又有什么问题么?!

军前骂阵,是激敌军出城野战的有效手段,只要能克敌制胜,些许面子又算的了什么呢?!

当初在新野,张溪当粮草官的时候,张飞,关羽,赵云,哪个不是亲自来领取粮草,甚至张飞为了一坛酒,还威胁自己呢。

那时候的张飞,关羽,赵云,虽然官职不如现在的魏延,但哪个不是名动天下的名将,他们能做,为什么魏延不能做?!

而且说起骂阵啊,人家曹仁在襄樊之战的时候,可是堂堂的前将军,安平亭侯,人家一个大汉侯爷都能跑到樊城下面亲自骂阵呢,你魏延又算老几?!

还有咱们的三爷,这辈子打仗,要是不军前骂阵都觉得不痛快呢。

所以张溪是真的不能理解,魏延这又是吹胡子瞪眼,又是喘粗气的,为的是什么。

不过张溪也不想跟魏延解释,他现在是魏延的上级,是前军主将,也没有必要跟魏延解释什么。

而诸葛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张溪的营帐。

诸葛亮一看这俩又在互相瞪眼,顿时也是一阵头疼.就不能稍微消停一会儿么?!

魏延看到诸葛亮来了,总算也没有跟张溪继续瞪眼,一方面他要脸,另一方面魏延也是挺给诸葛亮面子的。

随便拱手一下,算是对张溪行礼了,然后魏延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军帐。

张溪根本没在意魏延,倒是笑着起身迎接了诸葛亮。

诸葛亮先是跟张溪交接了一下粮草事宜,张溪一一查点无误后,才在粮草簿上面画押确认。

然后嘛,诸葛亮就拉着张溪,劝他别总跟魏延闹矛盾了。

“如今北伐在即,军中当上下一心。”诸葛亮劝着张溪说道,“元长与文长亦是相识多年,当知文长秉性耿直,可用之却不可激之.何必闹得如此难堪?!”

张溪却只是笑笑,然后说道,“魏老.咳,魏将军之能,溪知之,亦无刁难之意。军中之事,言必行,行必果,严守军令,遵令而行便可,何须强求彼此和睦?!”

张溪那意思是说,我就是跟那个魏老匹夫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但只要各为公事,不违军令,那也没有必要强求和睦。

诸葛亮却是摇摇头,继续拉着张溪劝说。

主要是这年代啊,领兵作战还是以将领的意志为先,军中主将分配任务,到底还是要底下将军去执行的,如果彼此不合,执行军令时配合不默契,难免还是会坏事。

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会抛开私怨,精诚合作的。

张溪也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但张溪觉得吧,如果是别人,张溪说不定也就注意一下了,但跟魏老匹夫之间,真不需要注意那么多。

魏延这个人,就像诸葛亮说的,性情耿直,你交给他的任务,要么他不领,只要领了,他不会不认真去做好的。

所以张溪相信,至少在军伍的事情上,魏延不可能对自己阳奉阴违的。

不过张溪还是谢过了诸葛亮的提醒.然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诸葛亮显然也是看出来张溪的不以为意,但仔细想想,张溪也好,魏延也好,都不是那种因私废公的人,诸葛亮也只能是无奈叹气,暂时不管这一茬。

反正这次领兵出战的主将是汉中王刘备,不管是张溪还是魏延,都不会对刘备的命令有什么违抗的。

这时候的诸葛亮,还不需要去担心怎么调解帐下将士的关系,毕竟还不到他什么事情都一肩挑的时候。

而就在诸葛亮等人在汉中各做准备的时候,刘备已经在成都集结好了后军,出发前往汉中。

建安二十五年九月,汉中王刘备领三万后军进入汉中,在汉中南郑正式祭告天地,誓师北伐。

而原本这个时候,应该是曹丕威逼汉献帝禅让,代汉自立的时候。

很显然,这时候的曹丕,暂时没有这个心情。

十月中旬,曹丕收到了刘备誓师北伐的消息,而随同这个消息一起来的,还有南阳方面和长安方面的情况通报。

南阳方面,驻守宛城的张辽送来军报,说襄樊的关羽在十月初的时候,领军五万出樊城,北上攻破了新野,正在向宛城进发。

而长安方面的曹洪则奏报,上庸的寇封领兵两万攻打魏兴,魏兴告急,曹洪已经派出了一万援兵。

襄樊方面的关羽,行军目标已经明确了,是去南阳而不是许都,这让曹丕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而宛城方面,张辽有三万精兵在手,张辽本身又是能征惯战的名将宿将,又有宛城和南阳诸县的支持,暂时阻挡住关羽的攻势,应该问题不大。

但上庸的寇封的动向却非常的微妙。

魏兴这个地方的位置真的很重要,寇封占据了魏兴后,既可以北上进攻右扶风,威胁长安,也可以东出进攻南乡,跟关羽合兵一路,共同攻打宛城。

这么重要的位置,曹洪不敢不救。

同时曹洪也接到了刘备在汉中誓师的消息,长安重地也不能不防。

因此曹洪赶紧上表,通知曹丕,让曹丕赶紧做出决断。

而曹丕也迅速的召集了重臣,一起商议该怎么办。

这次因为是接到了明确的敌军军报,因此曹丕召集了在邺城的众多文武官员,一起商量应对之策。

不仅是曹仁等曹氏宗族将领参加了,其中还有徐晃,张郃等宿将,以及蒋济,刘晔,陈群,贾诩等文官。

可人多了吧,有些事情说起来就没完了,尤其是对刘备主攻方向的判断,很多人的意见都相左。

刘晔,张郃等人认为,既然刘备本人在汉中誓师,而襄樊的关羽已经进攻南阳了,目标明确,这就说明,刘备方向才是主攻,关羽大概率只是偏师,起牵制作用的。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雍凉地区的防御,同时向长安派出援军。

而曹仁依然还是坚持要防卫南阳和许都,毕竟那是关羽亲自领兵,都快打到家门口了。

至于刘备的动向.刘备帐下的一群谋士个个诡计多端,你怎么能判断,刘备不会领大军作为疑兵,实际上是为关羽进攻南阳做掩护呢?!

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越要提防啊.当初谁能想到会天降暴雨,造就关羽水淹七军的?!

再一个,军中宿将们都知道,从汉中往雍凉方向的路线有多难走,而且之前曹丕也让郭淮和曹洪做出了应对,已经足够给曹洪拖延时间了,现在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救援张辽,击退关羽。

两方面的说辞,曹丕听着都觉得有道理,但听着又都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曹丕到底不是曹操,在军事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决断。

但曹丕也不是那种好谋无断,优柔寡断的人,知道这种事情,不能一拖再拖.当年坐镇河北的袁绍是怎么没的,曹丕还是很清楚的。

因此,曹丕总算是体现出了一个合格继承人的决断能力,也证明曹操选他作为接班人,并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曹丕当即下令,命曹仁领军三万,协同徐晃一起,增援南阳张辽,阻挡关羽。

而长安方向,曹丕决定效仿先王曹操,带领十万中军亲征,赶赴长安,坐镇指挥雍凉大军。

就让自己亲自领教一下,被父亲誉为当世英雄的刘备,到底有什么能耐吧!

(本章完)

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1063章 局势明朗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191章 长沙赴任第378章 倒霉的小姑娘第630章 劝关羽第940章 大变故第321章 石苞第1135章 接应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763章 东吴的想法第571章 失守第618章 突然出现的王平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502章 重想第1054章 水战(二)第774章 王朗用计第564章 错失机会第363章 议策第426章 姜维的动机第1111章 划红线第599章 突破第1231章 魏亡第1187章 两线失败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47章 潼关之战(二)第1158章 背锅第872章 紧急求援第768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第558章 魏延的奇计第1020章 兜圈子第741章 教子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51章 乱世人心第176章 误解第1167章 主帅人选第1145章 夹击虎牢关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第638章 身后事第12章 秘方第950章 诸葛亮的冒险第931章 劝说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938章 求战第1160章 三年后(一)第928章 授徒第791章 防御体系第397章 分配任务第256章 炼铁第290章 战报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10章 奇怪的舌战群儒第1149章 三线战事第967章 颍川的处置第779章 舌辩结束第265章 蝗灾第795章 凉州军团入关第1143章 撤军方案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505章 陈仓守将第496章 偷工减料第984章 联姻第705章 女儿事第1053章 水战(一)第879章 各自的选择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265章 蝗灾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096章 兵临许昌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1217章 东吴内政第579章 调整第168章 解释第1148章 司马懿的困境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738章 青储第345章 周瑜出马第113章 进军陆口第762章 反攻关中第1193章 苍山岭之战第625章 遇事不决就突阵第575章 张郃的焦虑第1179章 进兵河东第508章 将帅不合第870章 夜袭第951章 颍川应对第477章 改制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727章 补救措施第226章 驰援荆南第365章 点兵点将第18章 家有新人第20章 被抢了第781章 右扶风第1237章 解释和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