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南阳战局

第469章 南阳战局

赵云受封凉州刺史,奉命北上进攻凉州,魏延也奉命西进,去雍州当雍州兵马督,褒斜道口现在的最高统帅,变成了张溪。

没办法,陈到以前一直是刘备的亲兵统领,又一直镇守鱼复,刘备称汉中王后,陈到也不过是仅仅升任荡寇将军而已。

张溪虽然也是杂号将军,但好歹是杂号中比较重的兴汉将军,再加上北伐以来,一直是作为大军先锋统领一军的,论官职,论资历,张溪都比陈到更加合适。

当然,这里面也有陈到为人低调,同时跟张溪的关系也很好的缘故.陈到对张溪当主帅都没有意见了,难道寇封和孟达还能有意见?!

寇封这个二哈,见到兄长后连为数不多的脑子都丢了,兄长说啥就是啥。

至于孟达孟达现在还指望着张溪帮他兜底擅自出兵的事儿呢,怎么可能吃饱了撑的去反对张溪当一军主将。

就这样,张溪领兵,在渭水西岸,继续跟张郃,徐晃,郭淮三人对峙。

而刘备,在分兵三万给赵云,让赵云和庞德领兵攻略凉州后,手上的士卒也只剩下两万不到了,这点兵力进入关中的意义也不大,因此继续在陇山道休整。

刘备暂时还不能选择退兵,必须坚守陇山道,威逼关中,使得曹丕不敢调动太多关中的士卒去支援南阳,刘备现在也是在给关羽减轻压力。

再一个,刘备其实也有一丝希望,如果关羽能击破张辽,占据宛城,那长安的曹丕可就是腹背受敌了,到了那个时候,刘备真的可以领兵出陇山道,进攻长安了。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曹丕不想有太大的损失的话,就必须领兵从河东撤退,长安唾手可得。

刘备到现在,还是不想完全放弃攻取长安的希望,而且就算要撤兵,也得想办法联系到南阳的关羽,通知关羽一起撤。

不能在关羽不知情的情况下撤兵,否则曹丕掉头围攻关羽的话,关羽也会陷入危险境地的。

因此,刘备暂时还在陇山驻扎着,同时也让张溪继续对渭水边的曹军施加压力。

至于南阳的关羽那边,来回信使传递不便,估计还得有个把月的时间,南阳那边的战况才能传过来。

而实际上,南阳这边的战况,也多少有点让关羽难受。

围攻宛城已经一个多月了,张辽的防守依然井然有序,根本没有给关羽太多的可乘之机。

关羽不是没有想过办法,石苞这个小子为了立功受赏,也没少给关羽出主意,什么诈败,什么诱敌,什么火攻.该想的办法,石苞都给关羽提议过,但张辽压根不为所动。

老子就是守着城池不出去,有本事你打进来啊!

反正张辽就是摆出这么一副坚守不出的架势,让石苞的大部分计策都落空了。

到了这个程度,关羽也知道面对张辽这个级别的名将,寄希望通过计谋获胜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拼着自身伤亡强攻,这才是最有效的攻城办法。

而关羽一旦选择了强攻,张辽顿时难受了,一个月内向长安发出了三封求援信。

蜀军的战斗力,真不是开玩笑的。

张辽继续在坚守,而且守的很苦,而长安方向的曹丕,显然也没有让张辽继续这么苦守下去.四月初的时候,曹仁率领两万中军赶到了宛城,全面接手了宛城的防务。

别以为曹仁替代张辽成为宛城主将就好欺负了,曹仁的守城能力,真不在张辽之下。

更何况曹仁还带来了两万中军援军,在兵力上,南阳地区的曹军和刘备军已经是持平的状态了。

而且曹仁比张辽还要狠。

张辽好歹攻击性比曹仁要强,如果有机会的话,哪怕是劣势兵力,张辽都敢出击.孙十万对此非常有发言权。

但曹仁嘛,他就两个字——死守。

当年在江陵,曹仁就是靠着这两个字守了九个月,如果不是关羽绝北道断了他的粮草补给,江陵城哪儿那么容易被周瑜攻破?!

宛城的城防不一定比得上江陵,但曹仁身后是中原腹地啊,这次不可能再被关羽断绝粮草补给的,曹仁真的有信心守下去,守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是问题。

而关羽,肯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跟曹仁耗。

粮草后勤压力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如果陇山道那边没有进军关中的计划的话,那关羽在南阳继续强攻,也不见得能收获太多的战果。

再一个.身后的粮道,也不是很安全了。

自从曹魏的许都令司马懿领兵两万进犯新野后,新野邓艾手里的七千守军,现在只剩下五千多人了。

虽然在樊城张嶷的帮助下,暂时还能牵制住司马懿,但继续这么打下去,万一哪天司马懿攻破新野,关羽大军的粮道被断,那关羽也只能撤军了。

这个司马懿.确实不好惹。

这不仅是关羽的认知,在新野前线作战的邓艾,更是有着充分的认知。

现在的邓艾,跟历史上的邓艾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大的一点区别就在于,这个时空的邓艾,他师父是张溪。

张溪最出名的还真的不是擅长使用攻城器械,而是这家伙谨慎小心到了近乎胆小的地步。

张溪的徒弟,又是张溪特意耳提面命再三教导出来的邓艾,可比历史上那个胆大包天,偷渡阴平的邓艾要谨慎的多。

七千士卒守卫新野,还是有备而战,面对司马懿率领的两万士卒,这还被打的相当被动,需要樊城方向的张嶷主动出兵解围这本身就很说明司马懿的领兵水平。

水平稍微差点的将军,以两万人进攻有七千人守卫的城池,根本不可能占据优势,更别说逼得樊城出兵了。

司马懿的领兵指挥能力,在这次战斗中,给邓艾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而司马懿呢,其实现在心里也愁着呢。

蜀贼人才何其多也?!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以七千士卒守卫一座并不坚固的城郭,居然阻挡了自己进攻一个多月。

樊城方向的张嶷,名声也不大,但几次出击恰到好处,稍微历练,也是名将之资。

再看看自己这边.算了,别看了,就没有一个像话的玩意儿。

实话实说,这个时间段的曹魏名将,凋零的确实非常严重,老一辈的曹魏宗室将领和五子良将陆续过世,新一代的将军们暂时还都没有成长起来,至于钟会,羊祜,杜预这些后期名将,现在也不过是个孩子而已。

就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今年也不过是十二岁,根本不到可以上阵打仗的年纪。

司马懿真的很忧心,看看蜀贼那边的人才储备,再看看自己这边的.没法比啊。

这时候的司马懿,还不是正始之变时那个老奸巨猾的司马懿,这个时候的司马懿,还是想当一个大魏忠臣的真的,不用怀疑,司马懿和曹操一样,也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要谋朝篡位的。

这会儿的司马懿,是真的忧心曹魏的将来,同时,他也是尽心尽力要击破眼前的蜀贼,攻下新野,切断关羽的粮道供应,逼迫关羽退兵的。

只是,这还需要时间,对面的两个小将,都不是好惹的,稍微不小心一点,自己这边也有败阵的危险。

司马懿也只带了两万人前来进攻,一个败阵损失几千人,再伤了士气,这仗就更加没法打了。

所以司马懿也很小心,但正是司马懿这样的小心进攻,反倒给邓艾和张嶷两人相当大的压力。

一点破绽都不露,不管你怎么设计引诱他分兵,他始终不为所动,就是围着新野一顿狂攻,逼得邓艾除了死守外,没有任何办法。

这样守下去,邓艾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重压之下露出什么破绽,让司马懿给抓住了,导致新野失守。

因此,邓艾第一次,向关羽发出了援兵请求。

起码再派五千人过来驻守新野,这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可关羽表示.特么我上哪儿再给你弄五千人去?!

就算我有这五千人,我也早就投入到进攻宛城的战斗中去了,哪里来的空余兵力给伱啊?!

可新野告急,也不是一个能忽略的事情,关羽也不得不想尽办法,挤出一支两千人的士卒队伍,让廖化领军,前往新野增援。

而就在廖化出发后不久,关羽终于收到了刘备的信件。

信中,刘备讲述了西线关中地区的情况,表达了一定程度见好就收的意义,同时询问南阳的战况如何,是否能在短期内攻破宛城。

刘备在信中说道,如果关羽有把握在四月内攻破宛城,那就给他回信,他会在五月初的时候直接出兵陇山道。

但如果关羽没有把握在四月份攻破宛城的话,那刘备就会选择留下部分兵力坚守陇山道,自己从褒斜道退兵回汉中。

一切的战略安排,就在关羽的回信中了。

(本章完)

第973章 羊衜归汉第693章 搁置争议第363章 议策第167章 摊牌第624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645章 议事(二)第63章 火箭第268章 鲁肃病重第4章 主仆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758章 司马懿的焦虑第148章 出巡第386章 水泥第1091章 孟津渡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1124章 僵局第71章 博弈第37章 一顾茅庐第577章 接应第1087章 应对第1204章 犹豫第245章 百年大计第842章 各方反应第925章 误会第860章 潼关之战(十五)第592章 变小心的冯习第1137章 司马懿的后手第663章 潼关的差异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1110章 东吴的小心思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378章 倒霉的小姑娘第91章 准备退路第785章 诸葛亮的应对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233章 佐官第230章 情势变化第227章 和谈第901章 战后处置第471章 苏则的选择第84章 沉船截江第622章 谋士和武将第1221章 东征准备(二)第1222章 经济战第437章 街亭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232章 盐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692章 争论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415章 抄袭狗的计策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898章 东吴的盘算第1132章 秦朗进军第783章 拖延时间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141章 箭伤复发第640章 再见第298章 许褚夺营第151章 赵累第45章 初成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799章 陆逊的心态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297章 不合第7章 三国第1077章 北伐之议第1002章 退军与合兵第325章 石苞献策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242章 杨仪第892章 各自的谋略第1029章 谁比谁更烂第504章 眉县世家第534章 陈仓道第533章 善后第602章 大昌集搏杀第72章 军械第168章 解释第47章 曹仁第55章 拜师第74章 密谋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744章 挂帅第644章 议事(一)第949章 孙权的固执第493章 密议北伐第919章 大婚第741章 教子第599章 突破第216章 时间线变动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80章 水战第485章 搞事儿的孙权第1113章 失算第119章 船舱密谋第383章 分配第123章 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