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关羽的决断

第470章 关羽的决断

关羽是傲,但关羽的傲,是自傲,也是对尸位素餐的人的傲慢,但绝对不是无脑的装逼傲慢。

他不会白痴到把整个北伐事业当赌注来装逼,也不会把自己大哥的性命当儿戏。

关羽知道,现在不是自己逞强要面子的时候,如果自己明明攻不下宛城,却因为面子问题告诉刘备可以攻下.那等刘备领兵进入关中后,遇到的问题,可就不是一个宛城的得失问题了。

因此,关羽在接到刘备的书信后,思索了良久,找来王基和石苞开会。

徐庶去江陵坐镇了,关羽身边没有一个像样的谋士了,但好在王基和石苞的能力都不差,属于那种文武双全的人物,有他们留在关羽身边,徐庶才敢放心的南下去江陵守卫。

而王基和石苞也非常的惊讶。

一直以来孤傲的关君侯,居然破天荒的询问王基和石苞,以现在的局势,有没有什么计划可以在四月底之前攻破宛城。

这显然有些不太正常,根本不像关君侯能问出来的话。

一直以来,整个北伐的南阳战场,都是关君侯说了算的,王基和石苞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领命作战,王基和石苞要是对战局有什么想法的话,一般都是主动献计献策,关君侯主动问计,这还是第一次。

而且一问就是这种难度极大,并且要求一锤定音的计策实在是难为两人了。

王基和石苞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惊讶,但对于关君侯的问计,两人也不得不死命思考。

现在的南阳局势,是六万对五万,曹军还有坚城宛城在手.这个怎么打?!

半个多月的时间,要求六万人攻破五万人把守的城池.除非曹仁脑残了,选择出城跟关君侯野战,这样才有一丝破城的希望。

但问题是,曹仁好歹也是曹魏名将,征战三十多年的宿将了,怎么可能犯这种小儿科一样的错误呢?!

王基和石苞思索了良久,最后也只能为难的对关羽摇摇头,表示属下实在无能,想不出这样的计策来。

别说月内攻破宛城,就是上半年内攻破宛城,好像都有点不太现实。

曹魏的整体实力太强,如果逼急了,曹魏在中原腹地发动总动员的话,也不是没有兵力能支援宛城的.虽然战力如何无法保证,但当炮灰还是合格的。

所以嘛关羽也是叹口气,挥退了两人后,自己一个人在营帐内端坐了良久,最终提笔,给刘备写了回信。

关羽表示自己实在没有把握能在月底前攻破宛城,如今的局势,不如就依照大哥的想法,见好就收吧。

自己会在四月底的时候选择退兵,退回襄樊固守,到了那个时候,也请大哥从陇山道退兵,千万不要犹豫,以免大好局势毁于一旦。

写完这封信,关羽赶紧派人送出按照这个时代的通信效率估计,当这封信送到刘备手上的时候,也应该到四月底了。

所以.暂时还是保持住攻势,不能让宛城的曹仁察觉到自己要退兵的意图。

同时让邓艾那小子一定要守住新野防线,起码要守到四月底,给大军撤退做好侧翼掩护。

关羽也是宿将了,可不想把撤退给弄成败退,那可就太丢人了。

而这个时候的宛城内部,曹仁和张辽其实都没有察觉关羽的决断,毕竟这段时间,刘备军的进攻一直就没停过,一副不打下宛城不罢休的架势。

但随着几天过去后,刘备军的进攻势头虽然依然很猛烈,但进攻频率却下降了不少。

以前的刘备军,虽然在进攻不利的时候也会后退休整,但基本不到一个时辰就会发动第二次进攻可现在,上午进攻不利,一直会休整到下午才发动第二次进攻。

这个频率,让张辽有些怀疑。

到底是老朋友了,彼此之间对对方的作战风格非常的了解张辽认为,以关羽的性格脾气,如果真的是坚定要攻破宛城的话,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作战频率的。

其实吧,曹仁也知道,甚至他直接认可了张辽的判断。

但对于张辽派兵出城试探的建议,曹仁直接了当的给拒绝了。

曹仁和张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所以曹仁给张辽解释了一下自己拒绝建议的原因——关羽确实不是这种作战风格,但关羽军中也不是没有能人,你怎么知道关羽这么做,不是接受了属下的建议,故意示弱,引诱咱们出城野战呢?!

本来双方兵力相差不大,咱们坚守住城池就是胜利,何必冒着损兵折将的风险,出城去野战呢?!

这个说辞,往好听了说,就是曹仁小心谨慎,但往难听了说,就是曹仁怕了关羽,只想坚守城池,不出任何差错。

张辽不太认可曹仁的这种做法,毕竟张辽的建议也不是大军出城,只是给他几千兵马,出城试探一下。

哪怕败了,也不过是损失数千兵马而已,根本不影响守城而且话又说回来了,他张辽难道还能被关羽打的全军覆没不成?!

可曹仁还是拒绝了。

有些事儿吧,曹仁没法跟张辽明说。

咱们的主君,已经不是原来的魏王了,现在的魏王,只想着保住最后的底线长安不失咱们在宛城打的是好是坏,其实新任魏王并不在意。

能不能破关羽,对现在的魏王来说,并不重要,守住宛城,拱卫长安,那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什么样的主君,咱们就做什么事儿吧守住宛城就好,保住曹家基业,也算是对得起老魏王了。

曹仁多少有点被曹丕不愿在三辅跟刘备决战伤到心了,现在被打发过来守卫宛城,曹仁只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对得起曹操,对得起曹氏的基业就好,根本没有那个雄心壮志,去击破关羽。

再说,曹仁也不觉得,自己有能力能正面刚赢关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曹仁终究是主将,张辽虽然也算是五子良将中唯一独当一面的将领,但面对曹仁这个曹氏宗族将领,张辽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些年的规矩就是如此,如果有曹魏宗室将领在场,而且双方地位差距不大的话,那说了算的,肯定是曹魏的宗族将领。

见曹仁始终不为所动,张辽也没有坚持建议.确实,他们的目的,就只是守住宛城而已。

南阳的战事,就这样在关羽时不时的进攻中,战事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西线战场,刘备屯驻陇山不出,张溪领兵对峙渭水,暂时也没有爆发什么大战。

倒是凉州方面,出了点小意外。

赵云和庞德领兵进军凉州,在进入凉州后,赵云就选择了分兵。

这也不怪赵云,毕竟庞统和法正都认为,凉州各郡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反抗,因此告诉赵云,进入凉州后速战速决,分兵攻取各个州郡就可以了。

赵云也是按照计划行事,在进入凉州后,直接兵分两路,一路自己率领,直取武威郡郡治姑臧县,另一路由庞德率领,取金成郡郡治榆中县。

但两路都遇到了抵抗。

武威郡方面,是曹魏任命的护羌校尉苏则,在姑臧领兵七千据守,而金城郡方面,则是金城太守徐邈领兵五千据守榆中。

兵力方面,确实是刘备军占优的,不管是赵云部还是庞德部,军力都比曹魏守军要多。

但毕竟一个是攻城,一个是守城,兵力的多寡,还不到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

金成郡方面不用说,徐邈虽然偏文一些,主要在金成郡负责治理地方,但并不代表徐邈是一个文弱书生.这家伙的武力值和用兵能力都不低。

这位可是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时候的曹魏凉州刺史,并且在守住凉州后,他还能派兵进攻南安郡,威胁诸葛亮北伐大军的侧翼,文武双全。

庞德虽然能力也不差,但庞德这次出征,主要带的都是羌胡骑兵,步兵数量不多,他要攻破徐邈驻守的榆中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赵云面对的曹魏护羌校尉苏则,能力倒也不算差,但跟赵云这种名将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个级别的但架不住这位手下有一个将军,极其善于守城。

赵云对姑臧县发动的各种进攻手段,都被这位无名将军给一一化解了。

更要命的是,赵云费时费力打造的攻城器具,也被这位无名将军给烧毁了。

甚至,这位将军压根就没有走常规套路,派兵出城烧毁攻城器械,他仅仅是在城楼上射箭,就烧毁了赵云派出去的大部分攻城器具。

嗯,用的是火箭。

而这位无名将领,叫郝昭,字伯道。

(本章完)

第1139章 战略目的第975章 巴丘水战(一)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048章 战备第534章 陈仓道第273章 开山第1232章 劝降司马懿第580章 接应第848章 潼关之战(三)第488章 刘巴的策略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第724章 人选第340章 陆逊攻宜都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13章 进军陆口第474章 魏讽谋反案第242章 杨仪第1128章 蒋济的策略第1221章 东征准备(二)第1125章 主力进军第571章 失守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562章 撤退和追击第197章 法正再来第95章 议战第638章 身后事第576章 截击第479章 看不惯第437章 街亭第703章 疲蜀之计第1064章 罗县攻防战第133章 亲事第877章 城门攻防战第242章 杨仪第267章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783章 拖延时间第372章 密谋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1204章 犹豫第1107章 调整应对第1182章 曹爽在犹豫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343章 调整第915章 增援第861章 潼关之战(十六)第657章 疑兵计第1074章 屯田和铸币第326章 关兴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656章 槐里围城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523章 又送女装第1051章 战略第495章 柳隐第1245章 接连败阵第982章 魏吴结盟第683章 影响第917章 谈判条件第274章 王基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720章 雍州防务第969章 占便宜的东吴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战第958章 试探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599章 突破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201章 拖延时间第1125章 主力进军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888章 巡江第492章 巡视汉中第1120章 秦朗第217章 取名第182章 容后再议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471章 苏则的选择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83章 秋收第721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881章 关羽的异常第447章 街亭混战(二)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999章 水战决胜第146章 回府第1162章 三年后(三)第976章 巴丘水战(二)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1090章 诸葛连弩二号机第33章 体能训练第743章 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