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张郃退兵

柳隐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用半威胁,半利诱的方式,鼓动一百多败军加入战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其实柳隐也不知道,他现在只能祈祷奇迹的出现。

然后奇迹就真的出现了。

就在柳隐让败军加入战场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魏军的进攻居然出现了停顿,并且肉眼可见的,在缓缓撤出战场。

这是啥情况?!

一百多败军的加入,就让你们吓破了胆子,选择撤出战场了?!

柳隐不是傻子,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世界上还有这么荒诞无稽的事儿,因此,魏军的撤退,必定是另有原因的。

但,是真的撤退,还是另有阴谋,这个柳隐不太好判断。

而很快的,柳隐发现,这些魏军在有序的撤退到了大昌集外围后,又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就地设防。

这是个啥意思?!

这是要把我们这剩下的三百多人给困死在大昌集内?!

你们有这么多的时间和闲心么?!

又或者,魏军是想留下小股部队困住自己等人,大部队离开大昌集,从南侧小路出发去偷袭五丈原?!

虽然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问题是,如今的大部分魏军都还在山道内,在不夺取整个大昌集的情况下,只通过大昌集外围的通路去调兵整军,你们有那么多的时间么?!

魏军可能不知道,但柳隐很清楚,如果魏军不能在今天上午完成整军,并且从大昌集南侧的小路进入官道的话,那很有可能,就会被张溪率领的五千士卒,彻底堵死在大昌集以内。

而如今距离晌午,还有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如果是在全据大昌集的情况下,那么魏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些事情,并不是太难,但就靠大昌集外围的区域调兵,今天天黑前你能调完,都算你组织有度,训练有素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魏军如果要这么做,最后得利的肯定是自己,毕竟张将军已经去绕后包抄了,只要拖延时间,这些魏军,一个都跑不了.嗯?!跑?!

不好,这些魏军要跑!!!

柳隐突然想明白了魏军突然后撤的用意了。

很显然,这是魏军已经得知了张溪将军领兵包抄到了大昌集南侧小路的事情,为了避免被人围堵在山道内前后夹击,不得不选择撤退。

后撤到大昌集外围布防,不过是为了防止自己这边发动反击,拖住他们的退兵速度而已,本质上,他们就是要跑。

柳隐顿时急了,想要立刻发动反攻,攻击大昌集外围防御的魏军,争取拖住他们,配合张溪包抄到位,不说全歼这支魏军,也得重创他们。

但.柳隐到底还没有彻底丧失冷静。

看看对面的魏军,虽然暂时后撤防御了,但阵型不乱,一个个都是战备状态。

回头再看看自家部下如今是什么状态.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一脸庆幸的样子!

因为魏军的后撤,自家士卒在压力骤减之下,一股心气也跟着消散了.这时候你让他们主动发起进攻,去跟魏军拼命,他们没几个人能发挥出战斗力来的。

即使有心,但已经无力,就是现在这批士卒最好的写照。

柳隐也没办法了,毕竟他手下就只剩下这么点人了,其中还有一半是靠着威逼利诱才加入进来的败军,在没有强大外敌的情况下,真的没法逼迫太甚,否则后果可不是柳隐想要的了。

为此,柳隐无奈,只能下令让士卒们原地休整,尽快恢复体力,在战场上就地补充军械,争取尽快恢复战斗力。

至于魏军,柳隐已经无法可想了。

于此同时,被魏军士卒拱卫下的张郃,却是一脸苍白,憋着一口胸中郁气,下令全军撤军。

张郃现在,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太好受。

身体上的创伤还算好一点,只不过是被人在右膝弯射中了一箭而已,虽然疼痛,也印象行走,但张郃这个级别的将军,这种小伤,真没放在心上。

主要是心理上的落差实在是太大,张郃真的有点接受不了。

事实上,当张溪派出哨探,对大昌集方向进行查探的时候,张郃其实也往大昌集的南侧的小路,派出了不少的侦查斥候。

张郃也是名将,打起仗来不会顾头不顾腚,不可能只顾着打大昌集,却不对南面小路派出斥候侦查的。

张郃的战略目的,始终是要去偷袭五丈原的,因此对大昌集南面小路的关心,一点都不比张溪要来的少。

但问题在于,张郃的军队,是翻山过来的,即使是斥候,他们也没有马匹,只能查探出去两三里的距离,再远就不能去了,跟大部队离的太远,无法及时传递情报了。

而没有马匹的另一个后遗症,就是魏军斥候即使发现了汉军斥候,也不敢冲出去绞杀,阻止汉军斥候深入查探,只敢偷偷撤回,快速回报张郃。

但,这已经足够了。

大昌集南侧小路出现蜀军的情报,已经足够张郃得出判断了——张溪已经派兵,或者是亲自领兵,堵住了大昌集南侧的小路。

以张郃对张溪的了解,以及张溪那个谨慎用兵的风格,张郃更愿意相信,是张溪亲自领兵过来了。

换句话说,自己试图从大昌集突破,绕道偷袭五丈原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了。

张郃为此两眼一黑,差点一口气没喘过来,直接就憋过去。

这个打击,对张郃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原本在张郃的计划里,张溪是不可能来的这么快的。

张郃的原计划,是自己领兵绕道偷袭,而王昶需要在武功县继续装模作样的守城,瞒骗过张溪至少三天的时间。

张郃真的跟王昶认真的讨论过的,三天时间,张郃自认为,还是有把握能瞒过去的。

张郃从出发到穿越山道,花了两天的时间,这个时候的武功县,如果王昶演戏演的好,那么张溪现在最多也就是有所怀疑而已,应该还不能确定自己的行踪所在。

而张郃选择在第三天的凌晨偷袭大昌集,也是为了速战速决即使大昌集在遇袭的第一时间向武功县蜀军答应发出求援,这一来一回,至少也要有两天的时间。

只要张郃的进攻足够迅速,今天上午攻下大昌集,下午让山道内的部队都出来休整一下,明天一早就可以直接出发,去偷袭五丈原了。

而这个时候,张溪大概也才刚刚从武功县城外的大营出发,前来围追堵截自己而已。

但到了那个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两支军队之间,至少有四五十里的路程差距。

一天的行军时间差,张郃不会给张溪再次咬上自己的机会的。

至于到了五丈原,张郃也有把握,能一战而下五丈原.张郃真的不相信,这时候的五丈原会有多少守军留守。

一旦攻占了五丈原之后,哪怕张溪赶来,哪怕眉县的蜀军回援,那张郃也无所谓了那时候的郭淮军团,说不定已经重新攻破眉县,跟曹都督会师了。

只要郭淮军团的主力大军还在,大魏的关中,就算是彻底保住了。

这就是张郃的全部计划,张郃对此,也是抱有相当大的希望的.可惜,如今彻底破产了。

张郃是真的没有想到,张溪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大昌集以南。

张溪要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这里,那就代表着,张溪最早在昨天早上,最晚不能晚于昨天下午的时候,就已经领兵出发.那时候,张郃还在钻山道呢。

也就是说,武功县的王昶,居然连演戏都不会,只瞒过了张溪最多一天半的时间?!

王昶这个混蛋,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连这么简单的虚张声势都做不到么?!

好吧,张郃的这个想法,多少是有点恼羞成怒之下,不要脸的甩锅给王昶了。

其实张郃也知道,这事儿最大的责任人不是王昶,但.张郃能承认,这是自己计划不周密,轻易被敌人识破的后果么?!

而且也不是真的要甩锅给王昶,毕竟张郃也只是心里那么想想而已,基本算是给自己找一个安慰,让自己心里能好受些罢了。

不然怎么办,计划已经失败了,偷袭五丈原根本不可能实现,进而可能导致渭水魏军主力覆灭.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他张郃也背不起啊。

只有这么想一下,还有个家伙在这事儿上也有责任,这才能稍微好受一些,让自己的心绪能暂时稳定下来,进而冷静思考,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是的,事已至此,张郃就算真的被憋的背过气去,依然还是得振作起来,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的。

毕竟他手下,还有近五千魏军的安危生死,需要自己来决断呢。

这是一个主帅的责任,张郃必须背负起来,这次,没人可以帮着一起扛。

肯定不能让张溪领军从大昌集南侧包抄过来。

山道内的魏军,受限于大昌集的规模,肯定无法全部出来跟蜀军在大昌集决一死战的,只靠着现在自己手头上仅有的三百人,去对抗蜀军的两面夹击,根本不现实。

当然,张郃也可以选择以大昌集为战场,逼迫蜀军跟自己打一场大昌集争夺战.可问题在于,这样做,除了徒耗时间和兵力外,根本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张郃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考虑着,该如何安全退兵。

摆在张郃面前的,其实是有两条路的。

一条,是加大进攻力度,直接突破大昌集,然后赶在张溪领兵到达大昌集之前,从大昌集北侧的山路往回走,北上退回武功县。

但这么做的话,首先要击破大昌集内部的蜀军守军。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张郃也看的出来,如今大昌集内的蜀军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再进攻个一刻钟两刻钟的,应该就可以拿下了。

但从官道北上退回武功县的话,中间肯定要经过驻扎在武功县外的蜀军营地.那边可就没那么容易突破了。

如果一时间被堵在了官道上,又被张溪顺着尾巴咬上来,那也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的。

而另一条,就是原路返回怎么来的,怎么回到武功县去。

这一条,倒是相对简单一些,除了需要防止张溪会领军追入山道外,基本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无非是山道不太好走而已,但好歹自己走过一次了,多少有点经验。

左右权衡了一下,张郃决定,还是选择比较稳妥的第二个方案,领兵从山道退回武功县。

但是吧,就在这个时候,魏军的斥候突然来回报,说是张溪只带着一千人的士卒,一路急行军的往大昌集的方向赶,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就能抵达大昌集。

这个消息,顿时让张郃来劲了。

只有一千人?!

盘算一下仗打到现在,蜀军的兵员素质和作战能力.一千人就敢轻兵急进了?!

第475章 三国时代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32章 江夏第1092章 共议第11章 邓艾?!第21章 新官职,新工作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315章 退敌第79章 巡视防务第490章 预算制度第1036章 主帅心思第881章 关羽的异常第750章 兵败如山倒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第518章 二将第56章 学艺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933章 鲁阳第1139章 战略目的第879章 各自的选择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681章 平息叛乱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1107章 调整应对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1169章 曹爽的决断第848章 潼关之战(三)第824章 异道会潼关第615章 王双的奋起第357章 东三郡第1064章 罗县攻防战第790章 司马懿的应对第386章 水泥第798章 贾逵和蒋济第150章 蕲春第918章 商议四伐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668章 宛城战事(一)第1073章 流民第860章 潼关之战(十五)第135章 江陵决战(二)第576章 截击第1193章 苍山岭之战第305章 收取襄阳第102章 长坂坡之战(一)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10章 新年第988章 巧合第1091章 孟津渡第42章 编练鸳鸯阵第580章 接应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213章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012章 诱敌第405章 冀县密议第281章 汉中之战序曲第1232章 劝降司马懿第481章 孙权在准备第733章 内政外交第645章 议事(二)第482章 曹丕的反应第202章 各方反应第242章 杨仪第449章 吴王第1057章 调兵遣将第366章 作战准备第206章 涪城之战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491章 汉中预度部第93章 投石机第724章 人选第805章 奇怪的北军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693章 搁置争议第269章 清闲第362章 张溪的平南策第632章 关羽的伤势第866章 诸葛出征第1170章 魏延的疑问第1054章 水战(二)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1245章 接连败阵第1030章 另一路第847章 潼关之战(二)第434章 江东二连击第776章 诡异的魏军动向第41章 应对第1044章 议罪钱第452章 火攻略阳第987章 议定第1028章 桃园重聚第618章 突然出现的王平第453章 上邽对峙第506章 等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