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战术之争

“斩首行动”这个词儿,不是王平原创的,是无当飞军的成军册中,专门记载的一种战法。

就是利用敌军的防备疏忽,对敌军统帅本阵发动渗透突袭,斩杀敌军统帅,从而彻底打乱敌军的战略部署。

嗯,这还真的不是张溪给加进去的,而是诸葛亮总结前人的兵法战术后,自发加进去的.当时张溪看到的时候都觉得傻眼,合着古人用兵,这么早的就已经明白斩首战术的重要性了?!

但,严格来说,王平现在不具备发动“斩首行动”的条件。

在无当飞军的成军手册里,对“斩首行动”的表述前提,是要求对敌军情报有着足够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做好渗透战的多种准备.要渗透的话,最起码你得知道敌军的军令口号,要有敌军的衣服旗帜吧?!

可如今这些,王平全都没有。

即使这些条件王平都具备了,这种斩首行动也基本是九死一生,只要被人察觉,就会陷入到敌军围攻之中。

成功率相当的低。

就算王平不怕死,他麾下的六百多无当飞军也不怕死,可没有敌军情报,没有渗透的条件,就这么直接对敌军统帅本阵发动突袭.除非敌军统帅是孙权,否则就跟送死没啥区别。

郭淮显然不是孙权,他是积年领兵的宿将,也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他对中军的重要性是非常清楚的,不会跟孙权那样,干出那么丢人和脑残的事儿来。

王平在带兵绕道,靠近郭淮所在的前锋军,认真观察后,得出了结论——郭淮的军阵非常的严谨,很难有直接突击的可能。

虽然严格来说,郭淮作为一军主帅,亲自担任大军前锋,也多少有点冒险了,但目前以郭淮的军阵厚度,王平只有六百人,确实可以让郭淮不放在眼里。

这要是去突袭,基本跟找死没有任何的区别。

“斩首行动”可不是白白送死,手册上说的很清楚,如果条件不成熟的话,宁可不发动这种作战,也不能白白损耗士卒性命的。

因此,王平非常的犹豫,一边隐蔽的跟随着郭淮的前军行进,一边在思考是不是要发动突击,或者什么时候发动突击。

王平在盯着郭淮的撤军部队发愁,魏延也同样在盯着郭淮的撤军部队发愁。

这个时候,吴懿已经领兵抵达了眉县城下,经过吴班的亲自辨认,证明了身份后,吴懿已经进入了眉县,见到了魏延。

吴懿士卒的安置,吴班去做了,吴懿现在最重要的,是跟魏延商量一下,接下来这仗该怎么打。

“陛下军令,若贼军攻城甚急,还请魏将军全力坚守,援军不日便至。若贼军引兵撤退,还请魏将军择机出城,拖延贼军撤退,以待大军赶至,围剿贼军。”

这就是吴懿要传达给魏延的军令。

这事儿吧从吴懿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刻起,魏延就知道,魏军是真的在撤退,不是在专门引诱自己出城后好设伏。

自己果然还是被那个小子给传染了,也变得开始疑神疑鬼起来了。

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让王平领兵出城,应该是自己直接领兵出城去进攻魏军,这样郭淮根本不敢轻易的拔寨起营。

但现在嘛算了,想想现在该怎么办吧。

郭淮拔营撤退的时间也不长,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时辰的时间,走的应该不算太远,还能追得上。

但问题是,追上后,该怎么打,才能拖延住郭淮的行军节奏呢?!

如果是按照常规的套路,出兵咬住魏军的后翼,拖延魏军撤退速度,那么郭淮完全可以跟刚才阻拦吴懿一样,分兵五千甚至一万人阻挡追兵,自己带领主力大军快速东进,跟曹真汇合。

再一个,如今魏延手里的兵力也严重不足。

他只有七千余士卒在手上,还都是普通郡兵出身的士卒,在战斗力上,只能跟曹魏的普通郡兵一较高下,遇到禁军精锐,那么魏延甚至还要担心是否会被人击破。

而吴懿虽然带来了三千人的大汉精锐北军,但这支部队自组建以来,不过只有一年多的招募和训练的时间,并没有实际上过战场,到底战力如何,魏延和吴懿都不清楚。

再说了,三千人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在面对三万多魏军的时候,很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必须要想办法,通过一些调动和计谋,让郭淮主动露出破绽才行。

为此,魏延思考了一会儿,对着吴懿说道,“我有一计,请吴将军参详。”

吴懿当时就是一愣.这魏延,居然也有能好好说话的时候?!

吴懿没少跟魏延打交道,对魏延的性格了解也是相当的深厚的说实话,如果不是魏延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吴懿懂不想认识魏延。

这货太过于目中无人了,说话实在不中听。

可今天.这货居然会说出要自己“参详”的话来?!

吴懿不相信魏延这是突然转了性了,因此只是抱拳拱手,说道,“愿闻其详。”

先听听你想说什么吧。

然后吧.吴懿算是明白,为啥魏延要自己“参详”一下了。

魏延是想,把现在眉县还能上阵作战的士卒全都派出去,只留下数百老弱和受伤无法出战的士卒守城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犯忌讳的事情了。

但魏延也有自己的理由啊——兵力不够,战力不足,不多派点人,怎么完成拖延任务?!

其次吧,刚刚郭淮撤兵的时候,虽然魏延看不真切,但大概能猜到,郭淮不太可能把本部辎重放在后军,这有点太危险了。

那么大概率,辎重是在中军的位置.魏延想要通过攻击中军,做出攻击粮草辎重的态势,来逼郭淮主动分兵,削弱前锋或者后翼的防卫能力。

但鉴于后军负责断后,职责重大,还有王平领军骚扰,因此郭淮不太可能从后翼调兵,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自己的前军调兵到中军去.这么一来,前军的防御就变得薄弱了。

到了那个时候,吴懿就亲率自己的三千北军精锐,攻击郭淮所在的前军,争取一战而破敌。

这就是魏延的整个作战计划,吴懿听完了,差点想骂娘。

这哪里是作战计划,这是送死计划。

对面可是有着三万多大军呢啊,咱们加起来也不过是一万人而已,你还敢全军出动?!

到时候战败了,可就不是阻挡郭淮撤军,连眉县都有可能保不住的啊。

要是让魏军重夺了眉县,那这次北伐的战略不就失败了么?!

怪不的这老小子要自己“参详”呢这哪里是参详,这是找自己背书,将来有责任一起扛啊。

吴懿可不想干这种冒险的事儿,当场提出了反对。

可魏延反问了吴懿一句——除了这个办法,咱们还有其他可以拖住郭淮进军速度的办法么?!

就靠在城外的王平和六百无当飞军?!

你做梦呢吧!!!

可吴懿同样有话要说:你这个办法,就不是拖延敌军的办法,是一战破敌的办法。

诚然,成功的话,都不需要张车骑领兵过来支援,只要能突袭郭淮成功,哪怕不能斩杀郭淮,只要逼迫郭淮退入中军,那这支三万多人的魏军就会军心大乱,甚至有可能一战而溃。

但一旦失败,那咱们这些人,不管是眉县的七千守军,还是自己的三千北军精锐,再加上王平的六百无当飞军,全都只有战死沙场这一个结果。

顺带的,郭淮也不用撤退了,直接返军,占据眉县,这样就可以继续坚守,阻挡陛下的北伐大军了。

而从双方的军力对比,战力对比,将领的指挥能力对比全方位的看,魏延的计划,失败的可能性,比成功的可能性要高的多。

吴懿到底还是坚持,不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拖延魏军的撤退老老实实的咬住魏军后翼部队不行么?!

我带来三千北军,你再出个五千兵马,留下两千人让吴班守城,这样咱们就有八千人的兵力了.哪怕吃掉郭淮用来断后的数千魏军,也是大功一件啊。

再说了,魏军要撤,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合军一处的,而且即使合军一处,他们撤往东面的话,离眉县四百余里的地方,可就是武功县了。

那边不也有前将军张溪领兵阻挡嘛,跑不了的。

除非他们能有办法渡过渭水,抵达渭水对岸,从右扶风的地界撤回长安去可一时间,魏军又从哪儿调集这么多的船只呢?!

要知道,车骑将军张飞带领的后军距离眉县最多就一两天的路程了,这一两天的时间让他们去搜罗船只,能找到多少,又能让几个魏军渡过河去?!

一旦大汉主力抵达,急于渡水的魏军又有几个愿意留下来坚守抵抗的?!

到时候军心一乱,我军只需要做出包围驱赶的架势,说不定这些魏军都得被赶到水里去喂王八。

放着这么简单易行的战术不用,为什么非要用这么冒险的战略呢?!

吴懿实在是不懂,魏延到底在着急些什么?!

第74章 密谋第628章 曹丕的无奈第1122章 局势有变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819章 曹魏骑兵第910章 水战第821章 主帅对决第138章 油江口第654章 奇怪的三辅第629章 情势翻转第1191章 瞒天过海第808章 添油第583章 抢时间第407章 诈第655章 背锅侠满宠第382章 矿产争夺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317章 武陵蛮动乱第881章 关羽的异常第1038章 东吴退兵第1105章 骑兵对决第286章 张郃战魏延第843章 郭淮撤军第786章 孙十万的想法第207章 好事连连第933章 鲁阳第902章 折中第55章 拜师第207章 好事连连第610章 前锋至第749章 各怀鬼胎第26章 找原因第363章 议策第1128章 蒋济的策略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105章 骑兵对决第1124章 僵局第752章 收留第681章 平息叛乱第1027章 一箭第1222章 经济战第36章 单福荐诸葛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1127章 魏延的计划第1114章 拆东补西第851章 潼关之战(六)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813章 撤军第1218章 陆逊离淮南第138章 油江口第599章 突破第66章 战后动态第1036章 主帅心思第175章 从长计议第331章 烧营第1212章 考试第857章 潼关之战(十二)第1060章 陆凯的眼光第831章 议策第956章 影响第1197章 退守第726章 曹魏反应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1156章 开始撤军第668章 宛城战事(一)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234章 蒋琬第743章 人事第950章 诸葛亮的冒险第408章 姜维献计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220章 东征准备(一)第552章 两套应对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395章 曹丕亲征第388章 战略冲突第42章 编练鸳鸯阵第1060章 陆凯的眼光第119章 船舱密谋第17章 糜竺第211章 豪赌第1155章 方案第1156章 开始撤军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481章 孙权在准备第355章 休战与封赏第659章 持节军令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922章 江陵水军第700章 收尾第1158章 背锅第1214章 圣裁第784章 调整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230章 情势变化第255章 邓艾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