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撤退办法

是啊,自己到底在急什么?!

听完了吴懿的意见后,魏延也在内心责问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用兵这么着急。

可随即,魏延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有着必须立刻出城,按照自己计划行事的可能。

只是这个可能魏延也觉得多少有点不怎么靠谱,自己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只是单纯的猜测而已。

这让魏延有点不敢明说。

真的,魏延是真心的不想让人认为,自己受到了某个土鳖非常严重的影响,也变得行事患得患失,畏首畏尾。

但.如果自己想的那种可能是真的,那这群明明已经被堵在眉县和渭水之间的魏军,还真的有可能从容撤退。

即使不能把这三万多人全部撤回长安去,也能撤回去一大半。

这么一来的话,即使守住眉县,北伐兵峰直逼三辅.之后攻略长安的时候,难度依然非常大。

魏军依然还有一战之力的。

如果真的没有了任何退路,郭淮又不想投降的话,那他应该做的,不是孤注一掷,争取在汉军主力抵达前,强攻攻下眉县么?!

这些反常的表现,让魏延真心怀疑,郭淮应该也是早早的想好了退路。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能解释魏延这么诡异的用兵方式的原因。

“若那曹真,已命人提前安排船只,自长安逆渭水而上,前来接应了呢?!”

文钦知道自己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因此也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率领自己所部的五千人,在道路上摆开阵势,准备阻截魏延所部。

怎么你们一个个都,全都选择把我给绕过去了?!

魏延必须保证吴懿到位后,再发动对魏军中军的进攻.这年头也没个电话机,电报机的玩意儿,这种配合作战只能靠主将自己心理估算,如果配合不好的话,真有可能以失败收场的。

所以吴懿最终没有再持反对意见,表达了听令而为的态度。

二是因为吴懿难得的觉得,这次魏延说的,还真特么的有道理。

这就是魏延担心的事情。

当文钦看到魏延所部的时候,魏延根本连正眼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在相聚五里地的地方,绕过了文钦所部,继续往前追击。

从攻取眉县到现在,已经过去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文钦当时那个纳闷的.蜀军这是要干啥?!

对撤退的安排,郭淮是做过详细的安排的,文钦所部的五千士卒,就是要尽量拦截从后方追来的蜀军.不管蜀军人数有多少,文钦都必须尽力阻挡,给主力大军和曹真都督汇合创造时间。

而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汉军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别真的是早就安排了船只接应,打算放弃眉县,退兵据守三辅了吧?!

吴懿虽然带的兵力少,行军速度要比魏军快,但要追上魏军的前锋部队,多少也得要点时间。

但长安方面,在运输上有很大一部分运力是依赖渭水运输的,曹真有那个条件利用渭水水运,撤退困在眉县和渭水之间的魏军。

但.文钦再一次傻眼了。

也许蜀军主力已经距离自己不远了,而魏延这么做,就是要引诱自己去追击他,去断他的后路,调开自己对大军后翼的防护,给蜀军主力突袭大军后翼创造条件?!

其实吧,魏延是真的在冒险,赌一把魏军后军的阻截部队不敢擅离职守,不敢追击自己.文钦要是真的选择追杀过来,那魏延还真的没有选择,只能反身跟文钦所部交战,争取击破文钦所部后再进军。

所以文钦是真的不理解,魏延为什么要这么做,绕过自己,把后路彻底暴露给自己.这样的用兵,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就太小看郭淮将军的用兵能力了吧?!

虽然是撤退,但郭淮将军并不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行军队伍走的非常紧凑,一旦遇到敌袭,立刻可以让部队转为一字长蛇阵御敌防御力虽然不如方阵和圆阵那样强,但也不是你带着几千人能突破的。

另一方面,魏延既然用军令的方式来安排这个事情,本身就说明了魏延扛责任的态度,将来真有个万一或者闪失,罪责也是魏延的,跟他吴懿关系不大。

而魏延却没有立刻行动。

思来想去,魏延决定,还是跟吴懿说一下这种可能.虽然会有些丢脸,但不能误了大事。

难道说.其实这是魏延故意的诱敌之计?!

如果曹真在得知眉县失守的那一刻,就想到了利用水路撤军的办法,同时通知长安搜罗足够的船只.十几天的时间,足够长安组建出一支能撤走两三万人的船队出来。

曹真不是傻子,郭淮更是名将.在明知道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居然还敢往渭水方向撤退,很显然是早有准备的。

很快,魏延就在临近渭水河岸三十里远的地方,看到了魏军的后翼部队。

想明白这些后,吴懿立刻领兵出发,绕道去追击魏军撤退的前锋了。

如果让文钦一直远远的吊着,发现自己对魏军中军发动进攻的话,文钦一定会从后方掩杀过来的。

一方面,按照魏延的安排,吴懿需要承担的攻击任务明显要轻松的多,真正要冒险和拼命的人是魏延,吴懿也没啥好说的。

一是因为,魏延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以军令的形势传达的,根本不给吴懿反对的余地。

而魏延能想到的,魏军唯一的退路,应该就是渭水了。

而郭淮明明两天前还在猛攻眉县,但今天却是说走就走,一点都不带犹豫的,而且行军过程井然有序,一点不像是被迫仓皇逃窜的样子.如果郭淮没有足够的底气,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这帮蜀军,怎么一个个的都不按照套路出牌呢?!

一般来说,追击军的目的,不就是要咬住我军后翼,争取一举击破,然后再快速追上急于撤退的主力,趁着主力无备的情况下一战而定嘛。

为了保险起见,文钦对魏延绕过自己的举动不加干涉,而是立刻往自己身后的方向派出大量斥候,要求斥候必须查探出二十里地的距离,然后再来回报。

大汉北伐,一直走的是山道,雍凉之地是新占领的,稳定地方都来不及呢,根本没时间来发展水军战力,也不存在从上邽沿渭水而下的可能.北伐大军里,就没有安排任何水军。

而文钦呢,也通过斥候得知,后方有蜀军追至。

而此时的魏延总算把一直吊着的心放下了。

而吴懿呢,这次没有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了。

论官职,吴懿是中护军,而魏延是镇北将军,两人不好说谁高谁低,因为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统属关系,但论战场的实际情况而言,既然吴懿是来支援魏延的,那么按照战场潜规则,吴懿是有义务听从魏延的指挥的。

基于以上的可能性,魏延还是坚持自己的作战方案,要求吴懿领兵出城,绕道赶上魏军前军,等到自己对魏军中军发动进攻后,择机攻击魏军前军,争取击破郭淮最差,也得逼得郭淮暂时停军对抗,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松的跟曹真所部汇合。

文钦必须先搞清楚,自己身后,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蜀军主力抵达了。

再说了,吴懿又不是不知道,就魏延那个臭脾气,他都这么说了,肯定是不会再给自己反对的余地,就算吴懿不出兵,魏延大概也会自己分兵,按照计划行事的。

至于魏延的军队,文钦派出军中快马,一方面去寻找毌丘俭,让他提前做好防备,另一方面也赶紧通报郭淮,让郭淮好有所准备。

曹真也不是那种无谋之辈,在得知眉县失守后,不会意识不到,这对郭淮军团来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他不会不做出应对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吴懿不接受魏延的计划,导致魏军安然撤回三辅,那就是吴懿在贻误军机了。

因此,魏延尽量给吴懿更多的运动时间,自己则稍微晚了吴懿半天出发,带着眉县城内还能出城作战的七千士卒去追击魏军,顺带还带走了王双和诸葛虔两员降将,留下吴班和五百不到的老弱伤残士卒守城。

之前的那支三千人的蜀军还有个理解,那是冲着眉县去的,不跟我打也说的过去可你魏延不跟我交战,选择绕过去,是真的不怕我也跟着一起包抄过去,断了你的退路么?!

还是说,你有把握在毌丘俭的两千骑兵威胁下,靠着你手头这么点人,彻底击溃我军么?!

可如果跟文钦交战的话,魏延还真的没有把握,能一战击溃,或者说摆脱文钦所部的纠缠的。

这会耽误自己配合吴懿进攻魏军的时机的。

万幸文钦犹豫了,没有第一时间追上来,这就给了魏延一点时间。

只要魏延能利用这个时间差,及时发动对魏军的进攻,调动魏军的防守重心,给吴懿创造出机会进攻前锋郭淮本部即使自身会深陷包围,魏延也觉得是值得的。

大丈夫如果连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觉悟都没有,还上什么战场!!!

第930章 黄河水军第513章 关羽的想法第600章 包抄后路第96章 周瑜退兵第433章 巧遇第489章 闲着容易出事儿第482章 曹丕的反应第932章 司马懿的预判第267章第556章 诸葛诞第1215章 下诏伐吴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1152章 调兵第724章 人选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717章 缺乏经验第714章 雪灾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232章 盐第1022章 洛阳邀战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630章 劝关羽第1184章 急袭第1127章 魏延的计划第650章 大雪第80章 水战第632章 关羽的伤势第961章 邺城的决断第1103章 调整部署第325章 石苞献策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552章 两套应对第562章 撤退和追击第672章 魏吴和议第171章 联姻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376章 花鬘在行动第499章 关中变化第407章 诈第1130章 变策第616章 王双的绝技第1239章 进攻方略第89章 救援魏延第1232章 劝降司马懿第645章 议事(二)第30章 对比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958章 试探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战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898章 东吴的盘算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1053章 水战(一)第428章 分兵还是不分兵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231章 魏亡第229章 结束对峙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590章 还有一条路?!第39章 访友第163章 确定身份第624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1124章 僵局第558章 魏延的奇计第1069章 休战第587章 处罚第564章 错失机会第1068章 朱然突围第515章 伪木牛流马第388章 战略冲突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789章 领兵出征第329章 厚脸皮的吕蒙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1150章 刘晔的建议第1080章 世家变化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241章 合肥之战的影响第38章 《隆中对》第85章 守城方略第36章 单福荐诸葛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269章 清闲第949章 孙权的固执第127章 谋取荆南四郡第500章 各州情报第558章 魏延的奇计第552章 两套应对第122章 夏口军议第1069章 休战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第806章 八阵图第167章 摊牌第1027章 一箭第1112章 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