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挑明

雍州,长安。

刘备病逝于长安行宫,诸葛亮在长安发丧,昭告天下,然后就要扶持先帝灵柩,回成都南郊惠陵安葬。

其实吧,刘备在生前的时候,确实动过心思,舍弃成都南郊的惠陵,转而寻求在长安择址,另修陵墓。

但出于政治原因考虑,刘备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皇帝的陵墓,一般都是建造在都城附近的,如果在长安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那无异于昭告天下,自己打算迁都了。

那成都那边非炸锅不可。

如今的长安终究还是前线,也不是迁都的好时机,因此刘备始终没有办法下定决心,重修自己的陵墓。

再加上刘备在占据长安一年后,就因病去世,也没有那个时间来修建陵墓,所以最终诸葛亮还是得扶刘备的灵柩回成都,葬在惠陵,毕竟那边的陵墓已经修筑了四五年了,都快完工了。

只是吧,诸葛亮要扶持刘备的灵柩回成都,那么作为天子亲军的北军精锐,自然也是要跟随着一起回成都去的这对雍州的防御,是一个很大的削弱。

年初刚刚决定左冯翊迁民军屯的事儿,如今施行了还不到半年时间,各地的戍边郡兵才刚刚抵达雍州不久,还没有经过休整训练,战斗力严重不足,而雍州本地的郡兵也刚刚招募,只是分发好铠甲军械,连操练都没有操练过几次,根本不存在什么战斗力。

如果这个时候,曹魏闻听刘备病逝,兴兵来犯,而北军又撤离了长安.那事情就麻烦了。

虽然张溪也觉得,就目前曹魏的实力,不太可能在休养不到一年之后发动一场大战.但,万一呢?!

为此,张溪不得不去找诸葛亮和张飞两人,让这两人至少给自己留下一万北军精锐应急。

也不要求停留多长时间,只需要这一万北军精锐在雍州再多驻扎一年,等到雍州郡兵初步形成了战斗力,那张溪还真的不怕曹魏兴兵来犯。

即使打不退敌军,可守住三辅,坚守待援的能力,张溪还是有的。

张飞对这事儿是没什么意见,他其实也觉得,雍州的防御有些脆弱了,再加上丁口不足,短时间内很难组织起大规模的雍州郡兵,因此留下一部分北军精锐帮助防守长安,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诸葛亮,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同意了张溪的意见。

虽然诸葛亮也判断,曹魏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的征战,但小规模骚扰,还是有可能的。

如果没有精锐防守三辅,张溪凭借那一万戍卒和两万不到的郡兵,要防守整个三辅地区,确实很吃力。

再一个,诸葛亮跟张飞商量后,也觉得如今的北军经历了第二次北伐战争后,虽然有所成长,但对比起曹魏的禁军精锐来,还是缺乏战阵经验。

因此,诸葛亮打算把北军分批留在长安戍守,每批戍守一年,以轮戍的方式,积累北军士卒的临战经验。

只是这么一来的话,北军精锐常驻都城的数量就会变少,尤其是换防的那几个月,三万北军精锐,可能留守成都的,只有一万人。

如果再加上南军的两万人,人数倒也够了,但万一其他地方再有战事,比如需要驰援荆州的时候,兵力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因此,诸葛亮跟张飞商议,是不是把陈到率领的那一万白毦兵,收编入北军编制,成为都城戍守部队。

对于这事儿吧,张飞倒是原则上同意,但具体是不是可行,还得上奏新天子,同时询问陈到的意见。

白毦兵一直以来,都是刘备的亲卫,不算入北军编制的,只听从刘备的个人指挥,在第二次北伐战争后期,白毦兵就留在五丈原,守卫从褒斜道通往五丈原的大军粮道了。

如今,随着刘备的驾崩,对白毦兵的安排,也需要提上日程了。

这种精锐,当然是不可能解散的,季汉还没有奢侈到这个程度.调回成都,编入北军序列,也是应有之义。

只是,这命令,哪怕诸葛亮是丞相,又有托孤之责,也不能由他来下。

至于陈到这倒是不用担心。

陈到的性格,跟赵云其实真的很像,两人都不是那种贪恋权位的人。

甚至对陈到来说,刘备不在了,那么扶持幼主,就是陈到报答先主的最好方式。

这些事儿,都是回到成都后,需要诸葛亮去协调的事情,对于雍州刺史部来说,诸葛亮同意留下吴懿率领一万北军,已经足够让张溪满意了。

诸葛亮跟张飞两人要扶持刘备灵柩回成都安葬,也不宜久留毕竟刘备病故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下旬了,实在耽搁不起。

因此,诸葛亮和张飞选定日期后,尽快出发,准备回成都去。

不过在回成都之前,诸葛亮专门又去找了一趟张溪,跟张溪商议了一下关中地区的防御战略问题,顺带的,也把一些话,跟张溪挑明了。

关中的防御战略,因为武关和潼关不在手,因此诸葛亮建议,还是以重点防御为主。

右扶风地区,可以安排戍卒和郡兵看守住武关道附近的几个重要城市和关隘,修建一些军事邬堡,据敌于武关道外。

左冯翊地区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张溪和诸葛亮商议下来,觉得对潼关方向的魏军,除了加强监视,划出缓冲区,坚守军事要道外,真就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而张溪也曾经提议过,利用外地世家前来左冯翊置地拓展产业的机会,允许这些世家大族们招募家丁护院,就地自守,以此来拖延魏军的渗透.这个主意,被诸葛亮否决了。

这主意倒不是说多差,因为即使你不同意,那帮世家大族们也会私下这么干,在这种边境州,你根本无法阻止他们这么做。

可诸葛亮还是不想在官面上开这个先河,生怕给了这群外地世家在雍州本地坐大的机会,甚至于,以此为先例,其他地方的世家也会要求有相同的待遇。

比如说荆州。

雍州是前线,难道荆州就不是前线了么?!

官面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开先例,有些事情明明是因地制宜的政策,但在某些怀有私心的人眼里,就会变成需要普及的政策。

诸葛亮不想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宁可稳妥一点。

至于长安的防守,这个诸葛亮倒是不担心。

只要左冯翊和右扶风没被魏贼攻破,长安就不会受到任何威胁,而即使长安受到了攻击威胁,以长安的城防,只要张溪不是脑残到把所有兵力都祸祸干净了,坚守上几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两人讨论完关中三辅的守备策略后,张溪本来以为没事儿了,准备送客。

可诸葛亮,却在临走前,跟张溪说了一些话。

“元长可知,先帝为何要在临崩前,封元长为博陆侯?!”

这话,诸葛亮是一副闲聊的语气,跟张溪提起的。

张溪其实也纳闷,一直没想通这里面的道道。

张溪是颍川长社人呐,按照大汉封侯一贯的做法,如果刘备要封张溪为列侯,那也应该是封为长社侯才对,这才能显示刘备对张溪的嘉奖,同时也能让张溪名扬故里。

虽然如今天下未定,刘备就算封了张溪为长社侯,也只能是遥领,不可能真正享受到颍川之地的封邑,但好歹也是个荣誉象征啊。

怎么就封了一个博陆侯博陆这地方,可是在幽州啊。

张溪也是一脑门子官司,不解的向诸葛亮求教道,“溪实不知,不知孔明先生可有头绪?!”

诸葛亮笑了一下,对张溪直接把话给挑明了。

“先汉大将军霍光,便是博陆侯。”

这话一出,张溪整个人都懵逼了。

不是先帝这是什么意思?!

这里面的政治含义,实在是让张溪越想,越觉得有点毛骨悚然,下意识的看向了诸葛亮。

汉武帝四大托孤重臣,最终的下场如何,张溪还是知道的刘备封自己当博陆侯,难道是要自己制衡诸葛亮么?!

张溪的小表情,诸葛亮自然看在眼里,但诸葛亮却只是笑笑,继续说道,“亮自认不是上官桀,翼德也只会是金日䃅那样的忠臣.可我与翼德,终究比元长年长,若将来有人要做上官桀,桑弘羊之辈,就需元长这个博陆侯出马了。”

说完这些,诸葛亮对张溪一拱手,扬长而去。

只留下张溪一个人,站在自家大门口发呆。

先帝真的是这个意思么?!

第770章 曹魏动向第1054章 水战(二)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34章 榨油第377章 战后处置第881章 关羽的异常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068章 朱然突围第299章 于禁的处境第967章 颍川的处置第911章 过江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260章 赴约文会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799章 陆逊的心态第738章 青储第812章 击溃第358章 战与和第1205章 司马懿的谋划第808章 添油第870章 夜袭第956章 影响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811章 前后夹击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740章 诸葛的苦衷第951章 颍川应对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28章 兵法第1018章 陆凯第1034章 功亏一篑第742章 岁月第303章 修改战略第1056章 水战(四)第403章 凉州军团的威胁第177章 等待和教学第314章 骑兵突袭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399章 偷袭计划第862章 尾声第621章 跑了第1199章 援兵去哪儿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49章 东吴的反应第958章 试探第430章 任免第1014章 寇封来援第133章 亲事第947章 互相试探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200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一)第918章 商议四伐第528章 关羽搦战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386章 水泥第397章 分配任务第782章 败退第585章 张郃之计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852章 潼关之战(七)第33章 体能训练第90章 声东击西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497章 一夜筑城第975章 巴丘水战(一)第371章 孟获的反应第959章 中计第107章 鲁肃第406章 梁绪在行动第550章 毌丘俭的决断第109章 江东舆论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285章 马鸣阁道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第588章 山路第61章 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第592章 变小心的冯习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93章 投石机第251章 调人第446章 街亭混战(一)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622章 谋士和武将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782章 败退第547章 逃命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409章 不觉中计的赵昂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战第680章 成都应对第605章 下一阶段第488章 刘巴的策略第230章 情势变化第316章 溜边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