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地狱笑话

孙十万这人吧,领军打仗是废物了点,但战略眼光真不差。

如今的东吴,其实多少有些陷入了困境了。

往北打,没有足够的骑兵,步兵战力也不如人,跟曹魏在中原平原地界上拼斗,根本不占便宜。

虽然夺取了青徐二州,但彭城国没有拿下,东吴就没办法把青徐和淮南连成一片,随时要面临曹魏的反攻。

而以曹魏的野战能力,东吴的胜算并不大,到最后,免不了是要守城拼消耗的。

可豫州又在曹魏手里,曹魏只要从豫州汝南出兵,随时可以卡住淮南军北上支援青徐的路线,再配合彭城国的地理位置,青徐随时可能成为飞地。

到了那个时候,真要拼战损,东吴是拼不过曹魏的。

这就是彭城国的重要性。

而东吴想要保住青徐,就必须先拿下彭城国,然后西进进攻豫州,进而包围兖州.可你要在平原地带跟曹魏的主力步兵和骑兵碰撞,以东吴军的战力,真不是人家的对手。

当初能拿下青徐,一个是靠着偷袭,另一个是靠着曹魏必须打关中保卫战,腾不出手来,否则,哪那么容易得手。

即使如此,重要的彭城国和豫州汝南郡,依然没有拿下。

经过这一战,孙权意识到,往北边打,短时间是有心无力,能守住现有的地盘,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越往北边打,东吴的主要战力水军就越不能发挥优势,因此,孙权也在寻求往西边发展的机会。

以前吧,这个机会是不太可能有的.吕蒙的战略已经证明了,如果不能快速攻占南郡,等到襄阳的荆州军反应过来,江东还真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以关羽的指挥能力,徐庶的谋略,王基的擅守,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南郡,确实非常困难。

但如今吧,情况确实不一样了。

关羽重伤未愈,不能理事,因此徐庶和王基都已经移驻到了襄阳,主持荆州军政大事。

这几年荆州军力主北伐,因此荆州的文臣武将,近乎八成都在襄阳,不管是邓艾,关平,关兴等将军,还是马良,费祎,习珍等文官,如今都在江陵,荆南的防务,相对来说非常的空虚。

江夏虽然有文聘在镇守,但文聘的能力虽然强,可江夏全境贯穿长江,正好是东吴水军发挥威力的地方。

如果进攻江夏顺利的话,东吴水军可以顺着江夏境内的长江水道,直扑南郡。

南郡治所江陵,据探报只有一万余人守卫,而江陵的守将,是一个叫石苞的好色之徒。

至于荆南的武陵郡,太守习宏不善征战,郡尉李球乃是无名之辈,零陵郡太守潘濬虽为荆州名士,也颇有谋略,但此人私心颇重,也不是不能收买最重要的是,这两个郡,所有郡兵加起来,也不到八千人。

因此吧,周瑜制定下来的战略,就是佯攻江夏,吸引荆州军主力的注意力,把荆州军主力吸引到江夏方向。

整个荆州,除了关羽和文聘有水战能力外,其他人水战经验极度缺乏。

如今关羽病重,江夏就靠文聘一人支撑,独木难支。

江夏之战,是以东吴之长,攻荆州之短,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得还能顺势攻下江夏,威胁南郡。

当然,攻不下也不要紧,江夏本来就是疑兵,真正的杀招,是从长沙和桂阳两郡出发,进攻武陵和零陵。

一旦占据了荆南四郡后,跟蜀汉的荆州军团隔江对峙,以江东水军之利隔断长江,据江自守还是能做到的。

如果蜀汉不甘心丢失两郡,举国之兵前来,那么荆州北方必然防备空虚,对关中之地的支持也会减弱,真到了那个时候,周瑜相信,曹魏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啥都不做的。

一旦北方曹魏动手,免不了又要复刻一波湘水之盟,到了那个时候,东吴吃下了荆南四郡不说,说不定连江夏也能通过谈判要回来.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见好就收了。

以周瑜的战略思路,跟蜀汉翻脸可以,但是吧,也不能跟蜀汉硬拼,给曹魏作嫁衣当务之急,是保持住战略平衡,继续让曹魏和蜀汉死斗。

东吴要紧的,是赶紧训练士卒的陆战能力,想办法获取战马资源,训练出属于江东自己的骑兵,这样才有资格北上争霸,进而一统天下。

周瑜的战略构想,始终是以我为主,所做出的策略,都是尽可能的发挥东吴水军优势作战,不求速胜,也不寄托于曹魏的主动帮忙,一切都以我为主。

孙权越听,越觉得这是个好计划,而即使是张昭,这次也难得的没有跟周瑜唱反调,甚至表达了对这次作战最大限度的支持。

因为周瑜这次的战略目的,是非常符合张昭对现阶段局势的判断的。

既能为东吴谋取足够的利益,同时也不至于真的让曹魏的驱虎吞狼之计得逞,是个两全其美的战略。

甚至张昭内心都有些感叹,这大概是这么多年以来,他难得的跟周瑜在战略思路一致的时候。

但很快,张昭和周瑜思路一致的第二个时刻,就到来了。

孙权对周瑜的战略思路很满意,然后吧,就顺着这个思路开始开始发散,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想到了北方青徐战事的问题。

当初吧,周瑜在撤彭城之围的时候,曾经给孙权上过一封疏奏,一方面是承认东吴的士卒陆战能力堪忧,需要加强对士卒陆战能力的训练.不仅仅是要求孙权对自己的直属部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时也希望孙权明令各世家部将的族兵们,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这事儿吧,当时孙权是答应了,但实际的执行效果,并不好。

没办法,江东实行的是世兵制,孙权本部兵马不过数万人,光孙权自己的本部兵马加强陆战训练也没用啊。

难道真打起来了,只能把孙权的本部兵马当成主力来使用?!

就孙权手里的那几万兵马,也不抗几次揍啊。

可你要让世家豪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训练他们自己族兵,就为了北上替孙权争夺天下.即使孙权以诏命的形势下达了诏书,这事儿依然推进不下去。

说到底,还是世兵制的后遗症,没办法解决。

要动世兵制,孙权暂时还没有这么大的勇气和成本,因此,孙权只能从周瑜给自己疏奏上的第二条想办法。

想办法组建属于自己的骑兵部队。

而要组建骑兵部队的话,肯定需要战马,可这年头的战马产地,一个是幽州,一个是凉州。

凉州那边现在归于蜀汉了,两年前孙权也曾经派出郑泉为使者,去成都面见诸葛亮,想要购买凉州战马的事儿。

但问题是,那时候蜀汉占据凉州时间也不长,一直到现在,凉州都还属于要贴钱经营地方的阶段,跟凉州各地的豪族以及周边异族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呢。

再一个,蜀汉也是要进取中原的势力,他们也要组建骑兵,如今的蜀汉凉州军团都没有正式组建出来呢,哪有多余的马匹卖给东吴啊。

因此啊,虽然孙权派出了使者去成都,诸葛亮却只能含糊推辞.这还是看在两家算是盟友的份上,否则诸葛亮估计直接就拒绝了。

蜀汉那边弄不到战马来组建骑兵,孙权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于是孙权就把目光放到了辽东公孙家身上。

如今的辽东公孙氏,是公孙恭掌权。

而辽东公孙氏,虽然在明面上臣服于曹魏政权,但实际上,公孙氏在辽东基本可以算是自成一家,除了名义上给曹魏政权纳贡称臣外,实际跟割据一方的诸侯没什么区别。

只是呢,如今的公孙氏的家主是公孙恭,公孙恭这个人,惧怕曹魏的威胁,一直对曹魏方面俯首帖耳,因此孙权一开始派去联络公孙恭,要求购买幽州战马的使者,被公孙恭给赶了回来。

本来吧,孙权以为,短时间内,自己是没办法搞到马匹了,但谁知道,随着东吴使者一起回到东吴的,还有辽东来的使者。

不是公孙恭派来的使者,而是公孙恭的侄子,公孙度派来的使者。

公孙度和公孙恭对曹魏的态度并不一样,公孙度有野心,也比公孙恭更加有能力,他不想就这么一辈子臣服于人,他也想成为割据诸侯之一。

因此,公孙度派人来联络孙权,表示可以提供部分马匹给东吴,换取东吴对他的支持,在必要的时候,两家可以结盟。

孙权闻听,顿时欣喜若狂,打算联络这个公孙度,不仅封官赐赏,还打算正式跟公孙度结盟。

这事儿吧,是孙权自己一个琢磨出来的主意,但好在,这个时候的孙权还不算彻底糊涂,今天正好扯到这里了,孙权就把自己的这个打算说出来,问问周瑜和张昭的意见。

周瑜和张昭一听孙权的话,顿时心里不知道该作何感想特么远交近攻也不是你这么个搞法的啊。

张昭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

公孙度不过是公孙恭的侄子,他甚至都不能代表辽东公孙氏,孙权跟公孙度结盟,根本就是自降身份,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再一个,就算公孙度能取代公孙恭,决定结盟的事儿.辽东距离江东实在是太远了,两者结盟根本无法互为应援,辽东出点什么事儿,等江东的船队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这个结盟如果只是口头盟约还好,孙权又是封官,又是赏赐的,回头人家一看情况不对,来个一退六二五,直接不认账,孙权钱白花,官白给不说,事情闹大的话,就彻底成了笑话了。

张昭是肯定不能同意孙权这么傻缺的行为的。

当然,这话你要好好的说,孙权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说不定也就改正了.可张昭那个脾气,那个年纪,那个辈分,他是真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一点顾忌都没有。

直接把孙权给气到了。

历史上呢,孙权这么一气,直接跟张昭吵架闹翻了,孙权讽刺张昭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是投降派,要听张昭的,他早就完蛋了。

结果张昭一气之下,直接回家蹲着,在自己的家门里砌了一堵墙,那意思老头子没用了,以后谁也不见了。

然后孙权知道后,也派人在张昭的门外砌了一堵墙,那意思你要不出来,就永远别出来了。

一个中年人,一个老头,两人吵起架来就跟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实在是看的让人觉得幼稚。

可如今不同啊,孙权虽然生气,但国政上的事儿,又不是只有张昭一个人可以问.这不是还有个周瑜在呢嘛。

这下好了,原本历史上应该躺在坟墓里看戏的周瑜,这次不得不亲历这么一回了。

但实话实说啊自家主公是不是当了皇帝后,脑子都丢在后宫里了?!

特么这事儿还用想?!

第401章 突袭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356章 五虎将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588章 山路第532章 张溪的应对第188章 再次一换三第583章 抢时间第138章 油江口第335章 徐庶在行动第1042章 迁都之议第1086章 抢攻第792章 命中注定的待遇第834章 追击第509章 臧霸的决断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343章 调整第561章 虚虚实实第1176章 郭淮的盘算第373章 花鬘和关索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330章 英姿飒爽关银屏第250章 地域之争第27章 论将第766章 人选第283章 进攻准备第284章 三路出击第1074章 屯田和铸币第741章 教子第774章 王朗用计第908章 请帖第389章 替代战略第984章 联姻第743章 人事第428章 分兵还是不分兵第228章 战与和第891章 应对与变故第764章 周瑜的计谋第925章 误会第645章 议事(二)第819章 曹魏骑兵第1208章 投降?!第964章 洛阳战事(一)第1199章 援兵去哪儿第136章 江陵决战(三)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1045章 东吴内政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42章 迁都之议第470章 关羽的决断第1010章 河洛战事第1024章 临阵指挥对决第745章 平叛策第14章 奸雄,必须是奸雄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1137章 司马懿的后手第561章 虚虚实实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212章 投石车第3章 招贤馆的目的第1134章 贾充的谋略第1207章 退路第1140章 退兵和追击第825章 议定出兵第301章 收降第366章 作战准备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1000章 公安撤军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741章 教子第596章 正面较量第270章 江东第784章 调整第397章 分配任务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1104章 郁闷的曹肇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844章 张飞用计第68章 试探第1056章 水战(四)第1083章 登门造访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30章 攻城(一)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478章 争论第228章 战与和第198章 对峙与密约第461章 孟达对曹真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1218章 陆逊离淮南第966章 洛阳战事(三)第181章 成婚第803章 三方应对第459章 变故第357章 东三郡第325章 石苞献策第163章 确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