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贾逵和蒋济

蜀汉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蒋济被曹丕委以重任,带领一万中军精锐支援徐晃,之后就被曹丕任命为中护军,留在彭城参赞东南军机。

后来,随着徐晃,臧霸等人的相继过世,贾逵升任兖州刺史兼彭城守将,蒋济虽然偶尔会被曹丕和曹叡调回中央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又会被调回彭城来。

没办法啊,谁让东南边两个战略要地的守将之间,不合闹的是天下皆知呢!!!

这要是中间没有一个黏合剂缓冲一下,天知道东南一旦有战事,会糜烂成什么样!!!

因此,蒋济基本就被固定在了兖州和彭城一带,负责参赞军务。

至于为什么不去汝南呆着蒋济表示,鬼愿意跟那个志大才疏的混蛋玩意儿交往。

蒋济和曹休的关系,也实在说不上太好,主要原因还是曹休的性格问题。

曹休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贾逵都能出口不逊,还没事儿甩锅给贾逵,就这样的人,蒋济怎么可能跟他能合得来。

虽然蒋济晚年犯了点错误,误信了司马老贼,但有一说一,一个狂妄自大,任人唯亲的二世祖,跟一个有能力有功劳,还一直低调行事的三朝老臣,蒋济会在正始之变时选择支持司马懿,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蒋济也不知道司马老贼掌权后,居然敢明目张胆的违背洛水之誓那时候他再想反对,已经晚了,司马懿已经彻底掌控朝政了,最后蒋济也只能是郁郁而终。

本质上讲,蒋济还是为人比较正直的那一类文臣,天生跟曹休这种性格的武将合不来,相反,他跟贾逵之间的交流倒是一直不错。

因此,蒋济不是在兖州呆着,就是在彭城这次碰巧蒋济正好在彭城视察军务,防止东吴犯境,然后就被贾逵逮住,两个人一起商量一下曹休的这次出兵建议。

实话实说,蒋济看到曹休这封信的时候,第一反应其实跟贾逵差不多。

第一是不可置信,第二是觉得曹休又开始异想天开,好大喜功了。

但等到蒋济完全看完曹休这封信的内容后,蒋济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异想天开还是有点的,但也不是完全异想天开。

好大喜功多少也有点,但这次的出兵计划,曹休考虑的,还算是比较全面了,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首先第一点,曹休在信中就写明了,即使周鲂断发明志,但曹休表示,自己依然无法完全信任周鲂。

出兵,不仅仅是因为需要遏制东吴的发展,同时,也是想要将计就计,利用周鲂的“投诚”,引兵进入当涂县,建立进攻寿春的跳板。

不管周鲂是不是真心投诚,曹休要进兵当涂县,周鲂是不可能拒绝的。

真心投诚,周鲂需要曹休领兵进入当涂县,帮他抵挡东吴的反扑。

假意投诚,周鲂要取信曹休实施阴谋,当涂县是必须要让出来的,否则的话,接下来的计谋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曹休一看不对劲,可以直接缩回汝南,东吴并没有足够的底气可以直接顺势杀入汝南。

因此,曹休认为,自己只要出兵,占据当涂县,是必然的。

而到了那个时候,曹休掌握了东进寿春的跳板,接下来完全可以以我为主,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肃清寿春的外围防线,最后再选择进攻寿春。

只要稳扎稳打,以当涂县作为前进跳板,攻取寿春,并不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情。

再退一步讲,曹休只需要尽可能的保证汝南到当涂县的这条通路安全,那么即使东吴有诈,曹休也可以随时退回汝南去,保证主力不失。

从理论上看,曹休的这一套进攻寿春的计划,并不存在特别大的漏洞。

现在曹休要执行这一个战略计划,有两个问题需要贾逵帮忙解决。

第一个,是兵力不足的问题。

当然,曹休也没有异想天开的希望贾逵率领彭城守军南下,配合他一起进攻汝南.那彭城还要不要了?!

曹休只是希望贾逵能在自己发动进攻之前,屯兵在彭城和下邳的交界处,摆出一副要反攻下邳郡的架势,吸引下邳的陆逊和徐盛的注意力。

等到曹休真的出兵当涂县的时候,让下邳郡的东吴士卒不敢分兵支援汝南,牵制住下邳郡的兵力既可。

第二个问题,是粮草不足的问题。

这方面,曹休希望贾逵能以兖州刺史的身份下令,让兖州各郡运送一批粮草进入汝南,帮助自己解决后勤的问题。

这就是曹休对贾逵的要求。

甚至为了让贾逵答应自己的要求,曹休还在信中明确表示,这次进攻寿春,如果成功了,他会上表天子,表奏贾逵为第一功臣。如果失败了,那所有的罪责都有他来承担,兖州各郡的粮草是他强征的,贾逵屯兵边境,是他强迫的。

简而言之一句话,成功了,你功劳最大,失败了,锅我背!!!

站在曹休的立场上,看待他和贾逵的矛盾,始终是源于上两次作战,谁让谁背黑锅的问题.这次曹休主动站出来背锅,在曹休看来,已经是对贾逵最大的善意了。

但站在贾逵的立场上,这就不是谁背锅的问题,而是这么做,能不能给大魏争取到最大利益的问题。

所以,曹休的保证,其实贾逵根本不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跟蒋济商量一下,曹休这么干,到底合适不合适!

擅开边衅,导致大魏两线作战,这样做,真的值得么?!

这是贾逵一直拿不定主意的真正原因。

从最好的结果看,如果曹休真的攻下了寿春,那这个边衅开了也就开了。

只要能切断青徐和江东之间的联系,就等于是一举夺回了青徐二州和淮南地区,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战略。

可问题是,如果攻不下寿春,甚至导致东吴反攻汝南.这要是曹休战败,给了东吴攻入中原腹地的机会,那问题可就大了。

因此,贾逵和蒋济两人,主要是对这方面,进行了一番讨论。

而关于这一点,让两人多少有心欣慰的是,曹休总算有点进步,也考虑到了这方面。

曹休的应对方案有两个。

第一个,是曹休在进兵寿春的过程中,尽量稳扎稳打,在占据当涂县后,先扫清寿春外围各县的防御,然后再进攻寿春。

慢是慢了点,但总体来说用兵比较稳健,只要保证好后路的安全,理论上东吴是没有机会可以发动反攻的,能守住寿春就已经是成功了。

第二个,是在曹休出征后,他会拜托许昌的王凌帮忙协防汝南,如果自己再次不幸中计,被东吴切断了后路,许昌的王凌就会领兵进入汝南,接应自己退兵,断然不会重复上次被周瑜围着猛揍的下场了。

说真的,曹休能想到这些,已经足够让贾逵和蒋济两人欣慰了.这个匹夫,倒也不是毫无长进。

但,光考虑这些可不够的。

既然要主动出兵进攻寿春了,肯定不能只考虑后路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进攻能不能成功的问题。

这要是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却没有任何收获这样的战争,打了有什么意义?!

那么,曹休有没有可能,能打下寿春呢?!

这个问题,蒋济和贾逵两个人商量了很久,发现吧.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曹休手里有汝南兵三万,从许昌借兵一万.甚至贾逵还有意让陈留的高堂隆领兵两万助阵,这样的话,总兵力在六万左右了。

而东吴方面在淮南的布防,总兵力也在六万左右。

表面上看,双方兵力差不多,东吴还有地利和城防优势,曹休根本打不下来。

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东吴虽然在淮南地区布置了六万人,但并不是聚集砸寿春城的。

这六万人里,包括了下邳南部的徐盛军一万人,驻守寿春的守军三万人,驻守丹阳郡的守军两万人。

一旦贾逵做出要反攻下邳的架势,那么徐盛的那一万人必然不敢轻动,他必须随时要支援下邳的陆逊.这一万人就被牵制住了。

而丹阳郡的两万人,虽然可以去救援寿春,但这一来一回的总需要时间,只要曹休能做到进兵足够迅速,抢先肃清寿春的外围防线,那么就可以对丹阳郡方向派出部队阻截东吴援军的到来,拖延时间。

最终,曹休需要面对的,就是驻扎在寿春,以及寿春外围的总计三万士卒而已。

如果周鲂是真心投降,他不仅会提供当涂县这么一个战略要地作为进攻寿春的跳板,还会额外的削减东吴在寿春的防守兵力五千余人那么曹休需要面对的,就是两万五千东吴守军了。

而一旦曹休真的能快速肃清寿春外围方向,那么寿春城内的防守兵力,可能只有一万五千到两万人而已。

这一仗.其实是可以打的!!!

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942章 守关第1033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43章 输了第1106章 失败的影响第1221章 东征准备(二)第379章 经济作物第1194章 满宠的才能第550章 毌丘俭的决断第473章 退兵第973章 羊衜归汉第1205章 司马懿的谋划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201章 拖延时间第580章 接应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996章 试探第816章 曹叡的决断第967章 颍川的处置第677章 内部矛盾第1233章 孙权的压力第755章 轻松获胜第334章 襄樊议事第391章 调人第123章 联军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331章 烧营第1026章 张飞冲阵第1012章 诱敌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970章 御驾亲征第833章 诱饵第752章 收留第57章 三顾茅庐第806章 八阵图第183章 秋收第816章 曹叡的决断第27章 论将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1064章 罗县攻防战第976章 巴丘水战(二)第1218章 陆逊离淮南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694章 复设丞相第1201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二)第1137章 司马懿的后手第698章 坦白第456章 反攻第944章 撤军准备第1141章 濮阳失守第149章 约定第713章 地狱笑话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394章 矛盾第162章 卖马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1198章 河内崩局第550章 毌丘俭的决断第774章 王朗用计第1024章 临阵指挥对决第291章 失败的诱敌第1062章 醴陵对峙第1062章 醴陵对峙第1117章 孟达的决心第303章 修改战略第399章 偷袭计划第142章 分地盘第1250章 搅局者(三)第85章 守城方略第691章 戍边第799章 陆逊的心态第821章 主帅对决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1222章 经济战第1227章 对外用兵第216章 时间线变动第729章 空城计第137章 中箭第471章 苏则的选择第439章 张郃的突袭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1152章 调兵第257章 成本第700章 收尾第511章 曹丕的谋划第80章 水战第588章 山路第476章 刘备称帝第701章 刘备病重第938章 求战第824章 异道会潼关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403章 凉州军团的威胁第849章 潼关之战(四)第215章 刘循第518章 二将第169章 抵达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