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

曹休虽然为人自傲了一点,也有点拎不清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但不代表着他是白痴。

就周鲂的这个投降信,送到曹休的手里,曹休其实是不信的。

东吴这些年跟曹魏的战争,几乎没有处于下风过,这个周鲂怎么就那么突然的要投降了呢?!

再一个,根据曹休得到的情报,这个周鲂出身吴郡阳羡,傻子都知道吴郡是江东孙氏的基本盘。

吴郡出身,又是被孙权一手提拔重用起来,承担一方守土责任的将领你说孙权对你猜忌,所以你要投降,曹休除非是脑子进水了,否则他能信?!

因此,曹休是真没在一开始,就相信周鲂的投降。

但是吧.当涂县这个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只要拿下了当涂县,就扫清了淮南重镇寿春城西北侧的防御,建立了进攻寿春的跳板。

之后不管是扫清寿春周围的防御,还是直接进攻寿春,都有了一个不错的前进基地。

最重要的是,当涂县距离汝南不远,即使有阴谋,曹休只要及时撤兵,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因此,曹休固然不信任周鲂,但还是按照劝降流程,给周鲂回了一封信。

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质问周鲂——我凭什么相信你是真心要投靠我大魏。

然后曹休就接到了周鲂言辞恳切的一封回信,以及一截断发。

周鲂断发明志,向曹休表达了自己投诚的诚意。

这个诚意,确实让曹休动容了。

这可不是在现代,现代人每个月都得去剪一次头发,断发啥的,早在理发店里断习惯了。

稍微对古代礼制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年代,曹操割发代首,夏侯惇拔矢啖睛,都是这种礼制的体现。

顺带一提,断发,在这个年代是一个很严重的刑罚,叫做髡刑,是一种非常大的耻辱性惩罚。

周鲂断发,其实就相当于用自己的脑袋向曹休保证,自己是真心投降的。

面对这样的投降诚意,曹休真的有点信了。

但,也仅仅是有点信了,他依然不敢完全相信周鲂。

没办法,前两次被人坑的有点惨,每当曹休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总会有个姓周的跳出来给他当头一棒。

虽然周瑜是庐江周氏,周鲂是吴郡人,两人既不是一家人,也不是一个档次的但是吧,小心点总是没错的。

根据细作的情报,周瑜如今屯兵江夏,已经把自己的治所从西陵迁到了夏口,摆出了一副可能沿汉水北上威胁襄阳的架势,确实不太可能再跑来淮南指挥作战.也正基于此,曹休才会有半信半疑的态度。

要是周瑜领兵到了淮南,曹休半个字都不会信周鲂的.铁定又是那周瑜老儿在坑人。

但如今,周瑜不在淮南,曹休顿时觉得,自己可能有机会,借着周鲂的这个投诚,对淮南做点什么。

甚至弄好了,收回淮南,切断青徐和江东之间的联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可这事儿,曹休冷静下来,仔细想了好一阵,觉得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还是那句话,朝廷不同意,曹休没有假节之权,很多事情,他说了不算。

曹休能直接调配的汝南驻守兵力,只有三万人,想要依靠这三万人去进攻寿春,哪怕有周鲂这个带路党,也不可能对寿春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其次,曹休能调度的粮草补给,只有汝南一地,要进行本土防守战,粮草倒是绰绰有余,但如果是主动发起进攻,曹休囤积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两个月的作战军用,如果两个月内不能完成作战目的,他就必须退兵。

曹休到底是吸取了前两次战败的教训,对于寿春的防御,他现在是一点都不敢小觑。

在曹休的预计中,即使周鲂是真心实意的投降,愿意当带路党,真要进攻寿春不顺利,打上三五个月乃至半年,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粮草储备根本不足。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一个问题——曹休一没天子诏命,二没有假节之权,擅自发动对东吴的军事行动,没有大义名分。

太多的不利条件放在眼前了,曹休就算想出兵,也需要好好的掂量一下。

但.曹休终究是曹休。

一个是性格上的缺陷,自大狂傲,另一个,则是在关中战事刺激下,曹休也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

经过再三衡量后,曹休内心的渴望终究还是战胜了自己的理智,他决定.写信。

是的,写信,曹休要给人写信了。

一封,是给自己的好友,镇守许昌的王凌写信,希望他能出借一万兵力给自己,同时提供一部分的粮草军械过来,支撑自己出兵淮南。

另外一封,写给了驻守在彭城的兖州刺史贾逵。

目的,是寻求贾逵的支持,出兵策应,进攻淮南。

有一说一,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全天下都知道,他曹休跟贾逵是严重不合的。

以曹休的性格,能写信给贾逵服软,请求贾逵出兵策应自己,已经是一件让人大跌眼睛的事情了。

而贾逵,在接到曹休这封信的时候,甚至都怀疑,这是不是东吴鼠辈冒充了曹休的笔迹,想要玩很拙劣的调虎离山之计。

特么这太不科学了,曹休那个自大又缺心眼的货,会给自己写信?!

但是,当贾逵认真的比对了信件的火漆和曹休的私人印章,详细质询了来送信的使者后,贾逵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曹休写给自己的信。

而当贾逵认真的看完了曹休信中的内容后,贾逵也陷入了沉默。

有一说一,初看这份信的开头部分,贾逵是相当嗤之以鼻的.这个曹休,又在不知天高地厚的瞎胡闹了。

如今大魏反攻关中的战事正在关键时刻,洛阳司隶一代,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关中之战上,所有的后勤补给都在往关中倾斜。

这种情况下,咱们边地守将,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边境安宁,尽可能的监视东吴的动向,不要再重蹈五年前的覆辙,引起不必要的两线作战。

虽然大魏实力雄厚,但总是这么两线作战的话,也早晚有被拖垮的一天。

所以,当贾逵看到曹休希望主动在淮南挑起战事的时候,顿时认为是曹休又开始犯老毛病,好大喜功了。

本来不想理这货的,但出于礼貌,贾逵还是坚持着把信给看完了看完后,贾逵却认为,这次曹休虽然有些欠考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曹休在信中提到了一件事,让贾逵感同身受——东吴这些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士卒陆战能力,长此下去,将来必成东境大患。

曹休身处汝南都能感受到的事情,贾逵就在彭城,跟下邳,琅琊,淮南等地接壤,他当然也感受的到,而且对东吴这些年的变化了解,贾逵有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

确实,不能再继续这么放任东吴发展下去了。

你别看在贾逵的指挥下,彭城如今隐隐有反攻入下邳或者琅琊郡的架势,但贾逵自己心里很清楚,那不过是仗着骑兵的速度优势打出来的战绩而已,真要让他发动一场反攻,夺回下邳或者琅琊郡,贾逵是有心无力。

能在彭城地区保持战略主动,已经是贾逵的极限了。

而且即使如此,贾逵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战略主动,能保持到什么时候去。

下邳郡的陆逊,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不仅用兵颇有章法,治理地方也做的非常的出色,这些年,下邳在陆逊的治理下,慢慢的已经开始恢复民生,重新聚集人口,恢复交通贸易了。

而琅琊郡,那是诸葛瑾的老家,诸葛瑾在这里施政,那可是比陆逊还要容易,他天生能得到琅琊郡世家们的帮助。

诸葛瑾虽然不如他的二弟名气大,但本身的能力却不差多少,尤其是在地方治理方面,一个郡的规模,还难不倒诸葛瑾这样的内政大才。

唯一的短板,大概就是诸葛瑾的军事能力很一般,如果贾逵想的话,是可以从琅琊郡打开局面,一点一点蚕食琅琊郡,给彭城拓展军事空间的。

这一点,其实贾逵也想过,甚至尝试过。

但.诸葛瑾的军事能力确实一般,但他有个族弟,那个叫诸葛诞的家伙,领兵作战水平,可是一点都不低。

贾逵的几次尝试,全都被诸葛诞一一看破,并且给打了回来,闹得贾逵损失千余人,却无法往琅琊郡前进一步。

诸葛氏.人才何其多也!!!

以至于这些年,贾逵也一直很忧心,再这么放纵东吴下去,等到东吴哪天训练好了步卒,又或者是从蜀贼那边弄到了马匹,搞出了骑兵彭城危矣,兖州也危矣。

因此,虽然贾逵觉得曹休这个时候的主动出击汝南还是有些欠妥,但真的有主动发起进攻的必要性了。

而且吧,对于曹休这次的作战计划,贾逵觉得吧,也未必没有可行性。

这事儿.贾逵觉得自己没法一个人决定,立刻派人去请中护军蒋济,前来议事。

第485章 搞事儿的孙权第690章 迁民军屯第587章 处罚第898章 东吴的盘算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550章 毌丘俭的决断第1207章 退路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113章 进军陆口第936章 蒲坂津之战第135章 江陵决战(二)第701章 刘备病重第882章 破城第250章 地域之争第711章 曹魏计策第866章 诸葛出征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774章 王朗用计第1253章 拖时间第990章 曹魏的困难第505章 陈仓守将第748章 对内整治第747章 叛乱始末第609章 到来第531章 冲阵对决第733章 内政外交第700章 收尾第149章 约定第960章 洛阳攻城第1167章 主帅人选第950章 诸葛亮的冒险第765章 诸葛入长安第458章 设伏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208章 雒城第348章 樊城守卫战(一)第596章 正面较量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464章 总动员令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1134章 贾充的谋略第44章 二顾茅庐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91章 准备退路第1154章 鏖战第994章 犹豫不决的张溪第698章 坦白第576章 截击第315章 退敌第1019章 石苞的无奈第556章 诸葛诞第28章 兵法第1062章 醴陵对峙第653章 进兵策略第1252章 灭吴时机第174章 又回来了第1078章 交易第594章 轮班制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将第339章 陆逊之计第512章 关羽的战术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494章 违令第1114章 拆东补西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1145章 夹击虎牢关第1020章 兜圈子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722章 东吴有变第788章 襄阳北伐第282章 变化第668章 宛城战事(一)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328章 阵前嘴炮第760章 司马懿的失策第686章 公平第1085章 曹叡的决策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781章 右扶风第1047章 南征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799章 陆逊的心态第440章 略阳遭遇战第477章 改制第646章 议事(三)第614章 乱战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599章 突破第823章 重泉县内第269章 清闲第1047章 南征第1159章 分工第813章 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