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八阵图

钩镰枪这个东西,在两宋时期逐渐名声大燥,成为步兵对抗骑兵的最知名军械。

但其实钩镰枪还真不是在两宋时期发明的,这玩意儿吧,它其实是戟的变种。

就是把戟的侧刃弄的弯曲了,可以用来勾马腿,就变成了了钩镰枪。

而戟这个东西吧,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汉末,虽然不算制式兵器,但应用也比较广泛了。

袁绍麾下的大戟士,就是一支擅长使用戟的部队,而武将中,张辽当年奋战逍遥津的时候,就是用长戟杀的江东军大乱,而孙十万被张辽杀的躲上高坡后,用来自卫的武器,也是长戟。

戟这玩意儿,在汉末其实已经有一定的普及度了,但大多是一些精锐部队,或者是武将们,才能用的起这玩意儿,普通士卒,只能使用乞丐版的戟——戈。

无他,用铁量的差别,导致戟这玩意儿无法在军中普及有打造一杆戟头的用料,都可以用来打造三副戈了。

说白了,就是用不用得起的问题。

而对于郭淮来说,他不是没有见过戟,但他真没见过北军士卒手里的钩镰枪.下意识的以为这是一种奇门兵器,跟长戟不是一回事。

真不怪郭淮这么想。

据老一辈跟蜀贼交手过的将军们说,蜀贼早年还有一支叫狼筅兵的队伍,手里拿着类似竹竿的玩意儿作战蜀贼用什么奇怪的兵器都不奇怪!!!

而且,就算郭淮知道钩镰枪是长戟的变种,估计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就算是戟兵,也不可能对抗骑兵,甚至戟兵在对抗骑兵的作用上,还不如长枪兵。

但就是这个让郭淮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玩意儿,给了秦朗率领的骑兵,非常沉重的打击。

秦朗到底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武将,所以当骑兵冲锋的时候,秦朗并没有领兵冲阵,而是呆在后方亲卫的保护下,遥控指挥。

但他现在发现,自家的骑兵在陷入蜀贼那个奇怪的阵型后,开始变的行动迟缓,对他的旗语命令的执行度,也开始变得缓慢了起来。

就像是.陷入了泥沼一样。

秦朗看不太懂这里面的问题,但身在前线的骑兵将士们,可是太深有体会了。

蜀贼前面的两道方向,一道长枪阵,一道盾牌阵,目的不是要阻止骑兵冲杀,他们的目的只是逼迫骑兵减速。

本来这也没什么,按照常规的经验,只要突破了这两道防线后,后方的蜀贼没有长兵器和盾牌可以作为防御了,根本无法阻挡骑兵的冲击,而骑兵即使因为两道防线有一些减速,也不至于冲不动毫无防御的步兵们。

但这帮不要脸的蜀贼,他们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不仅用那个奇怪的长兵器勾马腿,还有苗刀兵冒着伤亡的风险,近乎不要命的近战砍马脚!!!

不讲武德啊!!!

骑兵在冲击的时候,马腿突然被拌被砍,下场根本不用想。

而随着前方马匹的倒地,势必会影响后方骑兵的冲击速度,而后方骑兵为了避开这些勾马脚砍马腿的不要脸蜀兵,保证自己突击的速度,必然会调整方向进行躲避这一躲避,也会冲乱更后方的骑兵冲击方向。

五千骑兵,在闯入北军阵型的中间部位后,就开始变得有些迟滞,不仅冲击阵型被打乱了,连冲击速度也被迫降了下来。

不是不能继续作战,但骑兵突击的威力,已经变小了很多。

而更要命的是,这时候后方重新休整好的长枪兵队伍,再次完成了结阵,并且蜀贼的整体阵型也开始了调整,身边的对手不停的变幻,把这群长枪兵又给推到了骑兵的面前。

这时候的曹魏骑兵,已经不剩下多少速度优势,即使有,也只能是在阵型中艰难移动,勉强保持住一些速度。

退是退不了的了,身后是自家骑兵同袍,身侧是等着砍马脚钩马腿的不要脸蜀贼,唯一的办法,就是仗着最后的速度优势,尝试杀穿蜀贼阵型,逃到外面重新集结兵力,整理阵型,再重新杀回来。

但偏偏这时候,挡在骑兵面前的,又是长枪阵。

曹魏的骑兵们,根本不知道这些长枪兵是怎么撤退,怎么休整,又是怎么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但他们知道一件事,以现在骑兵速度,要冲破这个长枪阵,必然会损失惨重。

不是不能冲,但能冲出去多少,谁也不知道。

但现在的曹魏骑兵们没得选,秦朗和郭淮也没得选.谁能想到,以五千骑兵冲击五千步兵,居然还能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

往前冲,还有机会再杀回来,要是继续在这个阵型中缠斗,那么还能剩下多少骑兵活着,谁也不知道。

所以,不仅是秦朗下令让这些骑兵往前突击,就是陷在阵中的骑兵们自己也有这个觉悟,还是左右呼应,准备突破长枪阵的阻拦,彻底冲出出再说。

然后冲出去了。

骑兵到底是骑兵,以步兵对抗骑兵,同等兵力下,步兵想要彻底困住并吃掉骑兵.除非是陌刀兵。

但很显然,大汉现在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财力来制造陌刀,就算是让张溪开挂,但张溪也不知道陌刀实际长什么样。

后世的陌刀,其实都是根据史料描述后尽力还原的,并不是真品。

这玩意儿跟木牛流马一样,早就已经失传了,也没有任何出土文物,谁也不知道陌刀实际长什么样。

因此,就算有了钩镰枪,但钩镰枪也不是万能的,两宋时期的大宋对战骑兵,钩镰枪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宋也是需要用优势兵力堆出来这个胜利的。

同等兵力下,钩镰枪也拦不住骑兵,最终还是让曹魏的骑兵给冲出去了。

可冲出去归冲出去,现在曹魏骑兵,一边忙着收拢兵力,重整进攻阵型,一边也有点犹豫,不敢擅自进攻,都在等待秦朗的命令。

无他,五千骑兵的一次冲击,最后跑出来的,甚至不到四千人.一次冲击就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谁还敢往蜀贼那个诡异的阵型里钻?!

而秦朗,也非常的犹豫,他也有些吃不准,是不是要继续进攻。

眼前的情况,已经彻底颠覆了秦朗的军事认知了——这年头居然真的有人可以用步兵挡住骑兵的冲锋的?!

别说秦朗想不通,就是郭淮也想不通.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在骑兵冲锋之后,下令自己的步兵跟上夹击。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秦朗和郭淮有点被吓到了,一时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进攻命令,而此时的吴懿吴懿是又心疼,又后悔。

心疼的是,这次用五千北军去应对骑兵冲击,自身的伤亡也不小。

虽然无法在战场立刻清点人数,但吴懿以多年的从军经验稍微瞄一眼,大概就能得出结论——自家北军伤亡同样在千人以上。

按理来说,以步兵对骑兵作战,能做到一换一的比例,已经是相当不得了的事情了可吴懿还是心疼。

这可是北军精锐啊,不是征召不到两年,训练不足一年的郡兵这批北军精锐都是脱产的专业士卒,他们已经进行训练了五年了。

虽说士卒战死沙场是最后的归宿,但吴懿还是心疼不已,这些士卒,可都是他五年时间里,和张飞一起一点点训练出来的。

一战就战损一千多人.魏军那边要是再冲击几次,自己带来的这八千北军,恐怕一个都回不去了。

而吴懿后悔的是.其实本来可以不用这么大的战损的,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自己对北军战法的不熟练,以及自身指挥能力的缺失。

这个作战阵型,其实并不是吴懿或者张飞想出来的,真正训练北军操练这个阵型作战的人,是诸葛亮。

这是一种多兵种配合作战的战法,可以通过阵型运转,在局部营造多打少的局面,而且应对兵种范围非常的广泛,从步兵到骑兵,从平原作战到山地作战,只要有足够摆开阵势的空间,这些北军就能在各种地形下应对各种兵种。

诸葛丞相把这种阵型称为——八阵图。

这个八阵图,真的是让吴懿和张飞大开了眼界,但同样,这个八阵图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对将领的临机决断和指挥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八阵图的阵型是始终在变化当中的,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营造多打少的局面,才有可能以步兵对抗骑兵.但这个变化,是需要领军将领随时做出正确的调整才行的。

士卒们最多能做到熟悉阵型变化,知道在什么样的军令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怎么变化,还需要将领来决断完成。

吴懿真的已经尽力了,他做出了自认为最合适的应对,做出了自认为最正确的指挥,但依然还是让魏军的骑兵给冲了出去。

如果,真的,如果换成是诸葛丞相来指挥这支北军的话,即使这些骑兵能冲出去,估计也不会剩下这么多人。

再一个.如果当初自己等上两天,带着三万北军来到槐里城下的话别说这些骑兵,就是郭淮本人,他也跑不了。

但现在,没有这么多的如果,还是想想,该怎么继续阻挡魏军骑兵的冲击,更加有效的杀伤敌军吧

关于八阵图,《唐李问对》中说,就是一种多兵种联合作战的阵型,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玄妙,李靖认为自己也可以做到可具体怎么配合作战,李靖只给了一个大方向,他和李世民都是军事家,这种奏对里也不会说的那么细,因此小黑其实根本不懂八阵图是怎么运作的。作为一个扑街写手,知识量也有限,因此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想象来描述,要是写的不对,求各位放过。

第1056章 水战(四)第785章 诸葛亮的应对第270章 江东第233章 佐官第547章 逃命第1020章 兜圈子第456章 反攻第913章 战略微调第785章 诸葛亮的应对第7章 三国第1085章 曹叡的决策第935章 互换第1239章 进攻方略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52章 军中嬉戏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266章 江东来使第313章 坚守不出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166章 暴露第1196章 识破和突围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935章 互换第378章 倒霉的小姑娘第550章 毌丘俭的决断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912章 围点打援第641章 练将第709章 异动第585章 张郃之计第421章 张飞的遭遇第1179章 进兵河东第403章 凉州军团的威胁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369章 三路战局第1000章 公安撤军第317章 武陵蛮动乱第1213章第583章 抢时间第665章 突围第234章 蒋琬第177章 等待和教学第1076章 事关国本?第74章 密谋第1104章 郁闷的曹肇第366章 作战准备第281章 汉中之战序曲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638章 身后事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899章 曹魏的盘算第1215章 下诏伐吴第234章 蒋琬第938章 求战第1020章 兜圈子第426章 姜维的动机第348章 樊城守卫战(一)第1046章 东征南征第1080章 世家变化第81章 冲阵第1093章 中计惨败第1233章 孙权的压力第91章 准备退路第423章 鏖战第567章 五丈原撤军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1016章 意外的变数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148章 出巡第1251章 顺流而下第1129章 有心无力的蒋济第1086章 抢攻第950章 诸葛亮的冒险第1014章 寇封来援第478章 争论第446章 街亭混战(一)第842章 各方反应第151章 赵累第426章 姜维的动机第1209章 变数第712章 东吴反应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1092章 共议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115章 察觉第369章 三路战局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1180章 卫氏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254章 冠礼第884章 战后第949章 孙权的固执